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然而,他们兵马不过五千,将领不过数员,更无粮草辎重供应。若想取一处为根基,必然需要先寻粮草,壮大实力。若是无人指点,他们只能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如今既然得知运河沿岸漕运粮食,若能取之,大事可成,岂有坐视不理之理?”

  “这一手凭的是我见识过人,欺负的是他们浑浑噩噩。高手相较,武功高一线便高的没边了。我只要高处他们一线,他们便只能按照我的节奏来走。因为,这是最—佳—选—择!”

第245章 新婚大喜

  古代传统婚姻讲究三书六礼。这三书便是聘书、礼书和迎书,这六礼便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所谓纳采就是请媒人上门提亲;问名就是女方接受提亲以后,女方告知男方女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纳吉这是将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放在一起进行占卜,以确定是否相冲相克。

  纳征则是男方携带聘书和礼书以及相关聘礼送往女方家中,女方亦进行回礼,其实差不多就是后世的下彩礼、下聘礼。

  纳征之后,男方会选定良辰吉日,然后争取女方家庭同意,谓之请期。

  等到良辰吉日,男方会亲自来到女方家,将女方迎接回去举办婚礼,谓之亲迎。

  这套三书六礼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距明末已经两千余年了,民间也多有变通。不过,哪怕到了后世现代社会,大体框架亦不出这三书六礼范畴。

  马英娘虽然一百个愿意三书六礼、八抬大轿进那张家的大门。奈何此事即便是张顺同意,他家中几个婆娘也不可能同意。

  先不说远在天边的李三娘和李香,就是近在眼前的红娘子都不由抱怨道:“我们几个为你掌家的掌家,生子的生子,还有两个身怀六甲。那马英娘哪一点及得上我们,你觉得你做这种事儿对得起我们几个吗?”

  “且不说这些繁文缛节,前番马英娘刚假装你婆娘‘马氏’,李鸿基、罗汝才和张献忠他们三个前脚刚走,你后脚就在这里风光大办,也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张顺闻言不由哈哈笑道:“实话实说,如今我还真没把他们三个放在眼里。莫说英娘假装马氏之事,即便是那李鸿基知晓了你如今在我房中,不但怀胎七月,马上又要为我诞下麟儿,他也不得不把这顶帽子戴下去!”

  “阳谋者,堂堂正正!只要他李鸿基还有半点野心,就只能老老实实按照我的方案行事,老老实实的给我当老实人!”

  红娘子挺着个大肚子不由白了他一眼,尚且气不过,又忍不住上前两步拧了他一把,这才不满的质问道:“你还挺得意啊?”

  张顺哈哈大笑,顺手把红娘子搂在怀里轻轻舔舐了一下她的耳朵,得意洋洋地笑道:“我白赚了如此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既能管家又能掌事儿,我若说不得意,哪个肯信?”

  红娘子自从怀孕以来,很少和张顺亲热了。如今被他一挑逗,身子有点发软,她不由推了他一把道:“少作怪!算我这辈子到了血霉,嫁了你这个负心汉!”

  “自从我跟了你以后,你先找了李香、柳如是,前几日又捉了个小女奴,这两天又准备迎娶马英娘,你说你的良心是不是被狗吃了?嗯?”

  张顺嘿嘿直笑,只是抱着她,任凭她一顿数落。数落了半天,红娘子自己也没趣了起来。她本是和他私奔之人,这桩好事儿如何也羡慕不来了。

  她不由叹了口气道:“你对我的好,我也知道,就是心里来气,气不顺!算了,今儿个我就不说你了,你自己究竟如何打算呢?”

  张顺一听,便知红娘子软了心肠,不由有几分感激道:“英娘替咱们掌管着军校,若是嫁与他人,却是万万不能。”

  “既然她有心,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就不用寻思了,不然也太对不起你们几个了。依着我的心思,寻一顶轿子,我将她从侧门迎进来吧!”

  至于什么“我俩两情相悦,英娘又苦等我已久,我心中有愧”云云,张顺半点也不敢提,生怕红娘子吃醋,当场就把自己所有的提议给否决了。

  红娘子听了,此事似乎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她不由又问道:“既然如此,她进了咱张家的门,准备给谁奉茶呢?”

  红娘子这话问的很有水准。依照这时节礼仪,妾室入门要向正室奉茶,以征求正室的同意。

  她这一句话把马英娘列入到妾室行列,顺便看看张顺的心思如何。

  “咱家哪兴这个?咱们是两头……咳咳……四头大!”张顺连忙暗中数了数,差点说错了话。

  红娘子闻言哭笑不得,摇了摇头道:“自古以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国如此,家又如此。若是长此以往,主从不定,你就不怕生出一番祸事出来?”

  张顺如何不知此中道理?古人云:娶妻娶贤,纳妾纳色。男主外,女主内。但有变故,贤妻可保家业不堕,孝子可保家业继承。

  可是如今他身边这几个婆娘哪个是好相与的主儿?若是一个不慎,后院失火,便能殃及自身。

  这也是为啥张顺得了高桂英以后,干脆连妾室的地位都不肯给她,反倒只留她在身边伺候的原因之一。自家后宅已经够乱了,你就不要进来添乱了。

  话说两人商议已定,张顺一边派遣士卒火速前往抱犊寨告知李三娘和李香,一边便让高桂英把自己拾掇干净,亲自带领着一顶红色小轿前去接亲。

  那马英娘早已经等候多时了,早已身着大红色嫁衣,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呆在闺房之中静候。

  这凤冠霞帔本是朝廷命妇所专享,只因明初马皇后恩准,平民女子出嫁,才得以能够使用。

  和后世电视上常见的“凤冠霞帔”不同,明代所谓凤冠倒也好理解,便是带着凤饰的头冠;而霞帔其实是一条四寸多宽、四尺多长的绣带,穿戴之时从颈前绕过,垂于胸前,最末端有坠子坠着。

  这嫁衣和霞帔都是马英娘一针一线缝制而成,那凤冠更是花了不少银两,从城中寻了能工巧匠制作而成。

  她等待这一天已经等的太久了,虽然没有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只要能够嫁给心上人,她也心满意足了。

  不多时,听到外面传来张顺催促的声音。马英娘连忙盖了销金盖头,喊来左右喜娘扶持着,迈出了闺房,往花轿上走去。

  她盖着盖头,除了脚下,什么也看不见。待迈过了门槛,只听见外面乱糟糟的,人声鼎沸。

  有赞新郎一表人才的,有赞新娘贤良淑德的,又有祝愿他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的!一时间喧哗一片。

  她抑制着自己雀跃和激动的心情,莲步轻移,便向花轿走去。

  一步、两步、三步……正正走了十步,她才堪堪走到了花轿跟前,正要抬脚登上。

  不曾想,一个声音传入到她的耳朵“不好了,主公,新安县出事儿了!”

  是王锦衣的声音!马英娘听到了顿时有几分厌恶,更是对找事儿之人愤恨起来:“早不来,晚不来,偏生等老娘我出嫁的时候来!若是坏了我的好事儿,定让你这贼子好看!”

第246章 突袭

  五省总督洪承畴踌躇满志的站在新安县城之上,原本驻守新安县城的贼寇正狼狈的向洛阳方向逃去。

  一员顶盔掼甲、身材魁梧的将领不由上前两步,恭敬地说道:“恭喜督师,贺喜督师,朝廷大军一到,贼人如鸟兽四散,新安城不费吹灰之力,便被朝廷收复下来。”

  “此战多亏了白都司骁勇奋战,奋不顾身,先登夺城。要不然,恐怕官兵还需要再折损些士卒,方有此功!”总督洪承畴微微一笑,倒也不以为然。

  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个小小的都司又懂得什么兵法?

  他这一次率大军此关,便是要一举攻下洛阳城,彻底消灭盘踞在河南府的“顺贼”。

  这小小的新安县城才是开始,最关键的洛阳城才是他洪承畴必得之物。

  为了万无一失,他做足了战前准备。

  为了了解“顺贼”用兵习惯,他特意命人寻找了之前先后两次进行讨伐张顺的败兵溃卒。

  他这才了解到了总兵官曹文诏被据孟津以北,遂以无功;河南总督陈奇瑜则先折了京营,后失了曹文诏的支援,孤军奋战,随即大败之事。

  思来想去,洪承畴认为“顺贼”用兵最为狡诈凶狠,擅长利用地形地势挫败官兵,端的不可小觑。

  但是这“顺贼”却有一桩弱点,那便是每次作战都尽量速战速决,不肯用官兵纠缠甚久。

  其中缘由,洪承畴自然心知肚明:贼人既无根基,又无粮草,但以劫掠为生。故而不能久持,久持则不战自败。

  所以这一次五省总督洪承畴非常赞同兵部尚书张凤翼的看法,那就是“八门尽锁,持重用兵”。

  经过五省总督洪承畴通过书信反复确认,他知晓如今郧阳巡抚卢象升已经防守南阳,山西巡抚吴甡已经率众驻守怀庆府,河南巡抚玄默已经占据禹州。

  如今四面罗网,八门已闭,自己又亲率大军占据了新安。至此,从潼关往东,毫无阻隔,洛阳城已在自己兵锋之下,我倒要看看这“顺贼”有几分成色。

  当张顺得知新安县失守的时候,不由大吃一惊,不由暗道:“乱世王”误我!

  原来这新安县由“闯将”李鸿基驻守,等到“闯将”李鸿基、“活曹操”罗汝才和“六万万有奇”,哦不对,是“八大王”张献忠东征以后,张顺便派遣“乱世王”负责驻守此地。

  原本张顺占据洛阳城这许久,除了占据了嵩县城和部分卢氏地区以外,并未派兵对附近县城进行攻略。

  一来是义军军纪不好,以免坏了附近百姓性命和家产;二来是义军始终面临着军事压力,如今粮草暂时够用,还没必要做这些无用的工作。

  只是自从张顺知道五省总督洪承畴统大众,大败了以“闯王”高迎祥为首的诸义军三万余人马以后,张顺便心中不自安。

  他把这“乱世王”派驻此地。一来起到一个警戒的作用,以免有一天朝廷大军突然出现在洛阳城下,义军犹自不知;二来,未必没有借助此地暂时阻隔五省总督洪承畴进军,随即自己率领大军支援,将他彻底堵在新安以东的想法。

  张顺本以为“乱世王”也是久用兵之人,至少也应该中规中矩,不会误了事情。

  不曾想刚巧今日张顺结婚,“乱世王”心存侥幸,居然亲自带领三五十心腹,备了礼品前来洛阳城祝贺来了。

  结果,新安县驻守义军遭到官兵先锋白广恩的突袭以后,群龙无首,弃城而逃。

  当张顺得到王锦衣送来的消息的时候,顿时悚然而惊,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时候张顺并不明白其中前因后果,但是这个时间点赶到也太巧了。如何自己前脚大喜,后脚新安县城就丢了?

  自己和马英娘新婚之事,也不过刚刚定下了几日。那洪承畴能掐会算,占卜出自己今日大喜?

  有内奸!张顺瞬间便反应了过来。他连忙不动声色的对王锦衣安排道:“传我军令,速命全军上下加强戒备,随时准备作战!”

  “通知张慎言即可封城,万勿使一人出入!城中立刻派遣士卒巡逻,主要盯紧城中大户动向,特别是吕维祺和吕府!”

  “通知张三百不必参与我与英娘婚宴,即可带领士卒入驻‘紫微星堡’。第一务必护着粮草,备下水源、器具,谨防有人烧仓;第二务必全堡戒严,无有军令行事者,格杀勿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第三与洛阳城互为犄角,谨防诈城、偷城、攻城之事。”

  “命令李十安炮手就位,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命令悟空带领亲卫戒备,防止有人刺杀与我!”

  “是!”王锦衣得了命令,又反复叙述了两遍,这才连忙飞一般跑去传令去了。

  张顺心中稍安,这才翻身上马,护着马英娘的轿子,兴高采烈的向两旁看热闹百姓挥手致意。

  古代婚礼,新娘子着嫁衣,穿戴凤冠霞帔;而新郎则是头戴乌纱帽,身着大红圆领吉服,脚蹬皂靴。而那乌纱帽之上又有簪花,大红圆领吉服之上又有披红。

  张顺本就身材高大,又“居移气,养移体”,端的是气度非凡。更兼他身着新衣新帽,骑着高头大马,更是如同众星拱月一般,成为了全城的焦点。

  悟空早瞪圆了眼睛,亲自护卫在张顺的左右,警觉地扫视着左右的动静。

  马英娘本来也住在王府之中,只是这一次为了婚礼,才移居府外。其实这处临时的住所,距离福王府也没几步路。

  刚到了福王府北门,张顺和轿子将要被北门望京门外的照壁所掩。

  突然“砰砰砰”一阵鸟铳声响起。马英娘心中一悸,随即轿子颠簸了两下,扑通一声坠在了地上,把马英娘颠了个七荤八素。

  外面一阵慌乱声传来,在马英娘惊疑不定之际。当她正要起身的时候,突然听到身边有人大喊道:“不好了,舜王中了弹丸!”

  马英娘心中一惊,便要轿子的蒙布,钻出来一看究竟。却不曾想赵鱼头的声音响了起来:“快快把主公和新娘子抬进来,不要慌张!”

第247章 棺材

  舜王张顺被刺杀身死?众人第一反应便是这事儿不可能。特别是这厮素来狡诈成性,一个不小心便落入他的毂中了。

  果然不多时,众将便接到红娘子和张慎言联名的命令,要求刚好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将前往福王府侧室前去商议事情。

  不多时,众将陆陆续续先后赶到了侧室。原总兵官曹文诏亦依令行事,大大咧咧的赶到侧室一看,只见张慎言和红娘子正坐在正位两侧,其次分别左右列席着宋献策、赵鱼头、张都督、吕维祺、韩霖、高一志、萧擒虎、蒋禾、贺锦、贺一龙、治世王、争世王以及任继荣、王一刀等皆到齐了。

  曹文诏皱了皱眉头,便寻了一处位置坐下。不多时,侄子曹变蛟和满头大汗的“乱世王”也赶了过来。

  宋献策见差不多了,便站起来说道:“如今洛阳城外有官兵,内有奸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又有人里应外合,试图刺杀主公,赖天佑护,幸主公无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