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89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张献忠不想理他,这两人一唱一和,端的恼人!他只是拼命的对义子张可望使眼色。那张可望、张文秀和张奇能三人顿生面面相觑。

  原本他们三人和张如靖一起跟着张顺,后来在张献忠离开的时候,除了张如靖原在嵩县以外,皆被讨要了回来。

  这三人原本已经被张顺培养的差不多了,用起来颇为顺手。当初本来是不想应他,只是后来阴差阳错之下,“闯王”高迎祥身死,张顺担心“八大王”张献忠是个憨憨,斗不过老奸巨猾的“活曹操”罗汝才和闷嘴葫芦“闯将”李自成,这才把他们三个派了回去,助那张献忠一臂之力。

  事情果然如同张顺所料一般,张献忠这厮果然是个憨憨,居然想凭借一时风光,妄图压服罗汝才和李自成二人,这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那张可望见张献忠居然想动手,顿生激起了一身冷汗。原本三人三足鼎立,势力虽然有所消长,尚未出现能够以一敌二的情形。

  张献忠这厮又没有提前准备,岂能草率行事?一着不慎,恐怕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张可望只好向前两步,劝说道:“几位前辈且消消气,同是义军兄弟,岂能让人看了笑话?”

  不过,双方事已至此,张可望料想罗汝才和李自成也不会善罢甘休,他只好提议道:“义军合则留,不合则去,何必刀兵相见哉?”

  罗汝才和李自成不由相视一眼,这才说道:“我意已决,准备继续向东,攻克淮安,取其漕粮而食,不知‘八大王’欲往何处?”

  张献忠见事已至此,义子又没有当场发动袭击,只好嘬着牙花子道:“既然两位西向,那老子便南下庐州,日后发展壮大,各凭本事便是!”

第340章 早朝

  崇祯皇帝朱由检阴沉着脸高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朝堂下面的诸位臣工,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一般,吓得诸臣冷汗直流。好半晌,他才冷声问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兵部尚书张凤翼腿脚一软,几欲摔倒在地。他连忙趁势扑倒在地上,痛哭流涕道:“陛下,刚刚接到陕西三百里加急,五省总督的洪承畴用兵失机,进退无措,以致官兵大败,几近全没!唯有陕西总兵官左光先一人逃脱,正在收拢溃兵,死守潼关。”

  “那左光先表示,只要他有一息尚存,定然不让贼人入陕西一步!”

  兵部尚书张凤翼话音刚落,顿时满朝哗然。而那崇祯皇帝朱由检伸手扶着额头,几欲昏厥。

  夫洛阳者地中也,乃商周之都,天下之腹心。如今腹心糜烂,则天下危在旦夕矣!

  更何况前几日朝廷又刚刚得到消息,又有贼人奇袭凤阳城,留守朱国相、指挥袁瑞征仓促应战,不幸战死。

  那凤阳知府颜容瑄被贼人捉到,竟被活活杖杀在堂下,其下推官戴文英等六位文官,以及四十一位武官,皆被处死,士民被杀者更是多达数万人。

  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皆被毁坏,其余具有皇权象征意义的皇陵、享殿、龙兴寺及陵区三十多万棵蟠松都被焚毁,一时间火光冲天,光照十余里,数日不熄。

  崇祯帝朱由检接到中都沦陷、皇陵被焚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此日本当开讲经筵,崇祯帝特传旨免行。他自己素服避殿,亲自赴太庙祭告祖宗之灵,并命百官修省。

  一怒之下,除了畏罪自杀的太监杨泽以外,朱由检更是下令将漕运御史兼凤阳总督杨一鹏斩首弃市,凤阳巡按吴振缨充军戍边,以解心头之恨。

  可他万万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边凤阳失陷之事尚未完结,那边五省总督洪承畴居然兵败,官兵几乎全军覆没。一时间从南直隶到河南之地,岌岌可危。

  崇祯皇帝朱由检强忍着几分怒气、几分恐惧,不由迁怒道:“那洪承畴何在?数日之前,他不是还一边上疏请赏,一边信誓旦旦,声称不出数日便可竞全功吗?”

  “额……”兵部尚书张凤翼有几分为难道,“如今情报混乱,臣实在不知。不过,既然没有消息,要么就是此人意外战死在乱军之中,要么就是畏罪潜逃,无颜面对陛下的隆恩!”

  “查!生要见人,死,朕要见尸!”崇祯怒气冲冲的下旨道。

  前番曹文诏、卢象升降贼,刚开始崇祯还有些不敢置信。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稍作犹豫,其家眷皆不知去向了。

  所以这一次崇祯吸取教训,继续说道:“即可派人查其家眷,若是其人果然从贼,或者畏罪潜逃,其家眷一体按律治罪!”

  “是,老臣领命!”张凤翼自知罪孽深重,哪里还敢还口?他只好提醒道:“臣以为,除此之外,当务之急要尽快恢复陕西的防线。不然,一旦让顺贼攻入陕西,则天下大乱矣!”

  崇祯稍微冷静了一下,暂且按耐住心中的怒火,反问道:“不知爱卿以为如今当如何处置,颇为妥当?”

  “这……”兵部尚书张凤翼迟疑了一下,连忙应道,“此非臣本分之事,既然陛下有问,臣不得不答。”

  “以臣只见,前番‘八门金锁阵’并无十分缺陷,惜乎,五省总督洪承畴用兵不利,以至于贼人做大。如今山西有巡抚吴甡,湖广有巡抚唐晖,暂且无忧,唯有陕西洪承畴新败,群龙无首;河南巡抚玄默战死,无人节制。”

  “若官兵不能及时重新整顿防御,我恐怕顺贼或借机攻入陕西,收取三边精锐为患,则势不可制矣;或借机攻克开封,再度失陷藩王暂且不提,若是那顺贼与南直隶之贼相互呼应,祸及河南山东,趁机觑视南北二京,那更是天下震怖,无人能制矣!”

  那朱由检一听,也不由后背一凉。若是果真如此,那大明江山安在?自己岂不是成了亡国之君?

  一念至此,崇祯皇帝不由追问道:“那以爱卿之见,当如何行事?”

  张凤翼皱了皱眉头,不由一咬牙应道:“以臣之见,当务之急当及时任命委派督抚,暂且稳住陕西河南局势。而凤阳之事,当派遣部分边军精锐,协助凤阳总督朱大典夺回中都,剿灭流寇!”

  崇祯闻言不由赞同地点了点头,这边是他欣赏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地方。其实原本历史上,崇祯朝的兵部尚书最为难当,常常屁股没做热就丢了官职,甚至丢了身家性命。

  唯有张凤翼担任兵部尚书最久,深得崇祯皇帝信任。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能够提供方案,可以做实事,为崇祯出谋划策。

  这仅仅片刻之间,兵部尚书张凤翼便能够拿出如此方案来,虽然说中规中矩,终究是老成谋国之言。

  “新任陕西巡抚到任否?”崇祯想了想,连忙问道。

  “启奏陛下,代替原陕西巡抚练国事的甘学阔已经出发多时了,应当已经到任!”内阁首辅温体仁连忙应道,“只是此人尚不知本事如何,还需历练一番!”

  原本的陕西巡抚练国事因为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攻讦,已经被撤职查办,所以一时间整个陕西没了主事之人。

  内阁首辅温体仁明白崇祯的心思,这是打算先把陕西巡抚火线提拔上来,姑且顶一阵子。只是兹事体重,温体仁也不敢乱下结论,只得执重行事。

  “那何人可担此重任,温先生可有人选?”崇祯皱了皱眉头,陕西一时间居然空虚至此乎?

  “陛下恕罪,当此之时,臣认为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原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傅宗龙削籍在家,可担此任!”

  温体仁所言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曾经在平定安邦彦叛乱中立了大功,后来在己巳之变以后,被孙承宗推荐先后任顺天巡抚和蓟辽总督之职。

  因为去年后金军围大同,官兵作战不力,其受到牵连削籍在家。只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时,不得已再度将他推举了出来。

第341章 人选

  “杨嗣昌如何了?”崇祯皇帝朱由检闻言皱了皱眉头问道。

  由于傅宗龙这厮脾气不好,得罪人太多,朱由检也有几分厌恶他。

  而杨嗣昌就不一样了,当年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就看过杨嗣昌的作品《地官集》二十卷,特别推崇他的才能。

  等到朱由检刚刚除掉魏忠贤以后,就先后起用其父子二人。一路历经分巡汝州道、霸州道,乃至整饬山海关内监军兵备道。

  最终被先后任命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海关、永平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以及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

  “宣大总督事关京师安危,不可轻动!”诸朝臣一听,连忙劝阻道。

  开玩笑呢,我们知道你宠杨嗣昌,可是也没道理随便调换职务啊。要这样,那什么事情也没法做了。

  温体仁连忙提醒道:“朝廷原已议定由陈必谦任河南巡抚一职,若是无故罢免,空不为美!”

  “那陈必谦可知兵事?”崇祯有几分不满地问道。

  如今顺贼猖獗,岂能随便任事?若是有个万一,足为天下大患!

  这陈必谦和那傅宗龙一样,皆是御史出身。不幸的是陈必谦没有傅宗龙那样的机会,证明过自己的才能,所以崇祯颇为犹豫。

  “若选知兵之人,臣倒有一人推荐。”温体仁思量了片刻,便启奏道,“原兵部尚书梁廷栋,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虽有瑕疵,亦为璞玉。”

  其实内阁首辅温体仁之所以左顾而言他,就是担心崇祯多番历练杨嗣昌以后,将自己取而代之。所以他故意推三阻四,尽量延缓杨嗣昌资历,以防他提前入阁。

  璞玉?他算什么璞玉?朱由检闻言心里有点想笑。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心思,还在一门心思琢磨如何剿灭贼寇。

  那梁廷栋曾在崇祯三年左右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因为“挟数行私”,不得已而去。

  不过此人虽然私行不好,好歹倒有几分本事。

  想了想,朱由检便下令道:“起复傅宗龙巡抚河南,加右佥都御史衔。”

  “任命陈廷栋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三边军务,即刻赴任,不得有误!”

  原本历史上那傅宗龙应该在崇祯十四年担任那陕西三边总督之职,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李自成打的大败。随后被追赶上来的义军砍了头颅,割了鼻子、耳朵,死在了项城城门外面。

  而那梁廷栋应该在崇祯八年冬代替杨嗣昌任宣大总督,到了第二年因为清军入关,抵御不力,畏罪服毒而死。

  只是因为那梁廷栋本是河南开封府鄢陵人,为了避籍,才被迁任陕西三边总督一职,而原本的三边总督傅宗龙便就成了历史上他从来没有担任过的河南巡抚。

  这两地封疆大吏已定,崇祯心中稍安。

  那兵部尚书张凤翼见状,便连忙又建言道:“内地久不闻兵事,士卒皆不堪战。如今虽然五省总督洪成畴新败,那三边总督犹能重新招募兵马,抵抗贼人。”

  “唯有那河南之地虽然富庶,奈何豫西已丢,再难募毛葫芦、矿徒为兵矣。”

  “吾又闻登封少林寺为贼所破,僧人死伤惨重,千年古刹毁于一旦,少林武僧亦不可用矣。”

  “唯有开封府衙役尚可招募一二,却也因为人员稀少,难当大任。”

  “更有南直隶之地,贼人猖獗,凤阳总督朱大典新任,一时间亦难制矣。”

  “以臣之见,当调集边军精锐,尽快剿灭当前贼寇,以免夜长梦多,久则生变!”

  朱由检闻言不由点了点头道:“张尚书真是老成谋国之言,朕亦有此意,不知如何调选,汝心中可有成算?”

  张凤翼闻言便应道:“如今贼人看似汹涌,其实只有两处。一处在河南豫西,势力渐大,为坐寇矣。久不灭,必为腹心之忧!”

  “一处在南直隶,破中都凤阳,欲断漕运而觑漕粮。此为扼喉之患,稍有不慎,京师漕粮断绝,九边精锐无可食!”

  “而贼亦有夺取漕粮,效法隋末翟让、李密瓦岗之故智,到时候定然不可制矣!”

  崇祯闻言不由悚然而惊,几欲拍案而起。好容易止住心中七上八下的心情,他不由问道:“以张尚书之见,当如何行事?”

  那兵部尚书张凤翼沉吟了一下,连忙应道:“以臣之策,唤作‘一攻一守一遮断’。”

  “何为‘一攻一守一遮断’?”朱由检连忙问道。

  “这一攻便在南直隶。漕运与京师,譬如咽喉与人也。人一时不得呼吸,定不能活;京师一日无粮,九边必不能稳。”

  “若是让贼人再破淮安、徐州等地,拥粮驱众,吾恐上祸及山东、北直隶,下祸及扬州、应天等地。是以须尽快加强凤阳总督朱大典麾下兵马,急令破贼。”

  “臣议调遣祖宽、李重镇、倪宠、牟文绶兵万二千,以益其力。派山东总兵官刘泽清以护漕粮。”

  “可!”崇祯闻言点了点头,这五营人马一共一万五千人,足够驱赶剿灭南直隶的贼人了。

  不过他犹自不放心,又追了一句道:“务必命令朱大典护得漕运粮草安全,谨防为贼所趁。”

  明代漕运的粮食并非直接从江南一口气运到京师,中间多有转运。

  其中位于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德州和临清四座城市为中转站,多设有粮仓,储粮百万石,作为中转之用。

  若是真被义军夺取了一个,开仓放粮,顷刻之间能起百万兵,到时候崇祯就可以寻个歪脖子树挂了。

  见崇祯完全同意自己的意见,张凤翼不由大受鼓舞,连忙又继续应道:“这一守,便是守陕西。如今顺贼方破洪成畴,官兵损失惨重,急切之间,无法及时剿灭此贼。”

  “朝廷当及时命令陕西、山西、湖广和河南四地巡抚加紧防御,谨防贼人攻城略地。”

  “特别是陕甘皆精兵也,又群龙无首,尤为关键。若是为贼所得,便能如鞑虏一般无二,遂割据一方矣!”

  “臣已急令陕西总兵左光先扼守潼关,谨守待命。等到贼人疲惫,督抚重新整顿大军,伺机出关灭贼可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2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