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这对张顺倒是有一利亦有一弊。

  其利处在于,攻破中都凤阳,威胁漕运,其实和义军夺取漕粮一般无二,一样会引起朝廷大军围剿。张顺制造朝廷分兵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弊端在于张献忠、李鸿基和罗汝才没有获得实际利益,根基不稳,应该很快就会被朝廷击破。

  留给自己的时候不多了,到时候朝廷大军云集,又是一场恶战。

  所以张顺这才着了急,连忙喊来诸人商议对策。

  张慎言、吕维祺、宋献策和红娘子还没有从张顺宏大而又充满算计的战略中醒悟过来,登时又被泼了一头冷水,顿时也有点慌了,不知所措。

  “慌什么?这才哪儿到哪儿啊?”

  张顺不由呵斥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搞些好处,以备朝廷下次来攻!”

  张慎言稍微冷静了一下,这才应道:“如此义军正在紧锣密鼓攻略诸县,以我之见,不若弃之。反正朝廷大军一到,也未必能守住。不如并力西向,再度攻入关中,夺其精兵以为根基!”

  “胡说八道!”张顺看张慎言有些迷糊了,不由呵斥道,“自古以来,所谓根基者,斯土斯民,不闻有以兵马为根基者。”

  吕维祺见张慎言都有点支持入关陕西顿时也有些急了不由建议道:“关中虽好,非一日之功。张公所虑者,不过乏兵罢了。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趁机袭取南阳?”

  “此地亦多‘毛葫芦’精兵,即可为洛阳羽翼,又可在与战不利之时,或南下夺湖广,或深入荆襄群山之中,不亦乐乎?”

第344章 义军战略

  一提到南阳,张顺下意识便想起前世上学之时,背诵的课文《陋室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说来也令人哭笑不得,那诸葛亮当年结庐而居,心忧天下,不曾过于关注躬耕之地的行政区划问题。反倒后来诸葛亮身死以后,在襄阳和南阳之间爆发了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不过相比较历史上两地作为政治军事要地的争夺,这又显得小儿科了。

  南阳古为宛城,三国时期为张绣所据。

  原本是张绣的叔叔张济军中乏粮,便去攻打刘表,掠夺粮草,不幸中流矢而死。

  随后侄子张绣便接管了张济余部,被刘表安置在宛城。

  这倒不是刘表仁慈,别人攻打他,他反倒以德报怨。而是那宛城遮蔽荆襄,北控汝洛,乃是战略要地。

  刘表之所以安置张绣在此,一则遮蔽曹操锋芒,二则示弱以敌,以示无与曹操争雄之心也。

  故而其后曹操欲伐刘表,需先破张绣;而刘表欲守襄阳,亦需先守宛城。

  因为南阳、襄阳正好处在南阳盆地两端。

  对北方来说,一旦南阳失守,就会遭到南方威胁汝州、洛阳等要地。

  而对于南方来说,一旦襄阳失守,则北方可以借机建立水师,顺汉江而下,破除南方的长江之利。

  那吕维祺建议张顺攻取南阳,第一则是为取其精兵。

  南阳豫西素为一体,群山连绵,山民耕猎其间,素来悍勇难制。

  自古以来群山之中往往“穷山恶水出刁民”,更出精兵。

  欧洲有著名瑞士的山地戟兵,中国亦有丹阳精兵。甚至连出身长白山之中的后金精兵,出身渝鄂湘黔交界九溪十八峒的石柱土司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可以划分到山地精兵的范围。

  这些山地精兵的特征都是“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单兵素质过硬,是良好的兵源之一。

  第二则是为了遮蔽汝州、洛阳。张顺虽然已经准备尽取汝州、河南府之地,只是朝廷实力犹在。

  一旦朝廷喘过这口气,定然会卷土重来,四面围攻。到时候义军双拳难敌四手,不如先趁机夺取要地,以备非常。

  第三则是为义军留取后路。兵法曰:“未虑胜,先虑败。”

  莫说那吕维祺,就是张顺自己对义军能否在洛阳坚持到底,也没用十足把握。

  既然如此,如果在官兵下一波围剿中不得不退,何不借机南下南阳。

  到时候若湖广无备,则下湖广;若湖广有备,则破郧阳,而避入秦岭、大巴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以求再起。

  张顺听了吕维祺之言,依旧有几分犹豫。

  如今义军大胜,附近官兵空虚,正合攻城略地之时。

  只是终究义军起兵之日过短,手下兵马人手不足,不能尽取之。

  那么先取哪里,后取哪里,主攻何处,次攻何处,骚扰何处,那就万分重要了。

  战略问题就是这样令人云里雾里,但是一旦走错,就面临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

  见张顺犹自犹豫不决,吕维祺不由再规劝道:“南阳自古以来为‘楚豫雄藩,秦吴咽喉’,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夹长江黄河之间,通南北东西之要。北遮汝洛,南觑荆襄,西阙武关,东揭桐柏,为天下之腰!”

  吕维祺这一番说辞厉害了,基本上就是说:南阳啥都有,不知主公你犹豫什么?

  张顺踱着步子,来回走动了半晌,沉吟良久,才张口问道:“不知张公以为如何?”

  我能以为如何?张慎言闻言不由暗中念叨道,我倒想让主公夺河内之地,以觑山西,断天下之脊,这不是做不到嘛?

  张慎言见张顺反复询问,自己也算不清其中利弊,只好含糊地应道:“主公心中当有成算矣,何必再问老臣?”

  “哈!”张顺笑出声来,摇了摇头道,“本王无所依,唯有依靠几位。若是你们不能多有长进,又如何助我取天下呢?”

  “吕公所计颇妙,奈何为私心所蔽,不能从更高层次虑及此事!”

  张慎言和吕维祺一听,这是要敲打他们两个呢,他们连忙跪下来请罪。

  张顺却也不应,反倒扭头问道:“不知娘子和宋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这两人也有点面面相觑,不知道张顺到底是什么心思。

  半晌,红娘子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小心翼翼的猜度道:“莫非当家的既不满意西入秦陕,又不满意南下南阳?”

  “你以为如何?”张顺加重口气强调道。

  “我……”红娘子一下子也有点被张顺问懵了,只好顺着刚才的思路继续说道,“我觉得郑汴富庶繁华,义军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出汜水以取开封府,削平周藩;一路出登封,夺取许陈。”

  红娘子越说眼睛越亮,几乎认为自己已经猜中了张顺的心思,继续激动地说道:“然后汇合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三营,尽取豫东、鲁西以及南直隶以北诸地,席卷天下……”

  张顺听她越说越离谱,不由无奈地拍了拍自己脑门。

  红娘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猜错了,不由声音越来越小,乃至干脆不吱声了。

  宋献策一看左右,好家伙,就自己没说了。几乎欲哭无泪自己好端端一个算命的,懂什么军国大计?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河洛乃天下之中,主公居之以制天下,譬如紫薇以制群星也!”

  “主公当深根固本,养精蓄锐,以待天下有变……”

  张顺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你们不要非此即彼,一口一口地吃饭!”

  “不一口一口地吃,难道还要两口两口地吃不成?”红娘子好容易发表一通言论,结果被张顺轻易否定了,心中还有几分不服气。

  张顺到没应她,只是伸手先后把张慎言、吕维祺扶了起来,这才笑道:“我这个吃法比较贪心,唤作‘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官兵新败,河南府空虚,已经为我口中食矣。义军需尽快吃到口中,咽下肚里!是谓‘吃一个’。”

  “南阳府近在咫尺,又无大军防守。如今五省总督洪成畴和郧阳巡抚卢象升新败,我料其必然无备。”

  “即便有备,以郧阳巡抚卢象升那寒酸样,想必南阳府亦无一战之力。义军可奇袭之,当能一鼓而下!是谓‘夹一个’。”

  “陕西共有三边四镇,坐拥甘肃精锐二三十万,地方数千里。非义军一朝一夕所能吃下。”

  “若我所料不差,在大明九边之中,其中宣大蓟辽四边人马,多为后金所备。为了防止后金趁虚而入,我料定那朝廷定然不敢轻易抽取大量人马南下。那么回头朝廷若是围剿我等,定然也只能从陕西抽调人马。”

  “我岂能坐视不理,以待其成?当派义军扰之,疲之,以拖待变,为义军发展壮大争取时间。此是谓‘看一个’!”

第345章 点评

  张慎言、吕维祺、宋献策和红娘子闻言不由恍然大悟,竟然没有想到这个还有这种思路。

  他们四人拍了拍脑门,心下不由纳闷: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四人思量了片刻,发现张顺这个“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战略,着实有计划、有步骤、多层次消灭敌人,实在是高!

  能不高吗?这原本是后世淮海战役之中,我军以少胜多,以六十万军队消灭了敌人八十万军队的经典战法。

  在当时我面临兵力不足问题的时候,就利用了这个未定式模型,有效的解决了当时的困境。

  这个未定式也可以称为“吃着口中的,夹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张顺作为前世看过三大战役的五好青年,当然对这句幽默风趣,而又颇为犀利的台词有着深刻的印象。

  经过张顺对河南府、南阳府和陕西三个目标仔细分析对比以后,根据难易程度和先后顺序,他便完美的套上了这个未定式。

  那张慎言、吕维祺、宋献策和红娘子哪里见过这个?顿时,差点被张顺惊掉了下巴。

  “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红娘子越念叨,越觉得这九个字魔力无穷!

  念叨了半晌,那红娘子不由恍然大悟道:“难怪我觉得怪怪的,我们几个是不是也被你用此办法先后收入房中了?”

  “咳咳咳……”张顺差点被口水呛死了。

  说什么呢?当着众人之面,我还要不要面子了?

  原本心思各异的众人闻言也不由掩口笑了起来。

  红娘子撇了撇嘴,见差不多得了,心道:回头再和你个死鬼算账,今日且饶了你这一遭吧!

  其实她只是心情激荡之下,口无遮拦罢了,她自己一时间也羞的不行。

  为了遮挡羞意,红娘子连忙追问道:“既然如此,那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之中。吃哪个,夹哪个,看哪个又有何区别?”

  “如何你的行得通,偏生我的计谋行不通?”

  张顺本来就憋得难受,既然瞌睡了红娘子就递枕头,他岂有不应之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张顺也差不多这个德行。

  更何况他本来就有意复盘这个战略,以培养他们四人。

  于是,他便笑道:“首先,全取河南府之策,大家都没有异议了吧?到嘴的肥肉不吃,天底下没有这般道理!”

  见大家皆无异议,张顺这才继续说道:“全取河南府以后,义军刚刚立住脚跟,定然不能攻取面积较大,实力较强之处。”

  “我算来算去,不外乎北面河内之地,南明汝州、南阳府之地,东边郑汴、禹许之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