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紫金梁”一听说这老道士又让自己把盟主之位放弃了,又碎碎念的不舍得了,只是推说:“那‘老回回’本就与我起了龃龉,我若是让与此人,不但低了一头,岂不是反倒被人笑话胆怯?非我贪念这盟主之位,只是我让与何人,唯独不能让与那‘老回回’!”

  务虚道人闻言一笑,接道:“既然如此,让与那‘擎天柱’也是一样。二当家你想,自从你做了这三十六营盟主,不但没得了什么好处,反倒被宋统殷像野狗一样追着咬,岂不是务虚名而处实祸?”

第72章 一让盟主位(上)

  说实话“紫金梁”根本不想让出盟主之位,虽然说这个位置有种种不好,自己也十分厌恶这个位置,但是还是舍不得。正所谓“权利是一剂毒药”,被腐蚀久了你也就很难离开他了。这便是“紫金梁”真实的写照。

  奈何这次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老回回”逼迫甚急,若是不赶紧想办法,就有可能发生火并之事。这倒不是“紫金梁”怕那“老回回”,双方目前实力差距不大,如果强行火并胜负也在五五开之间。但是,问题是“紫金梁”本身就是盟主,若是发生这种事情,恐怕自己声望一降再降,到时候即使火并成功,也坐不得三十六营盟主之位了。

  “紫金梁”左思右想,最终觉得务虚道人提出的真是好办法。那“擎天柱”本是河南人,与他们陕西人不是一伙,孤立无援。即使他拿到盟主之位,也没有什么用。更何况他算是自己麾下人马,多少也要卖自己面子,若是回头寻得机会,再把盟主之位取回便是。

  想到此处,“紫金梁”便夸道:“务虚道人真是好计策,那我便以此行事吧。”

  韩廷宪知道这“紫金梁”优柔寡断,本来以为他还得犹豫很久,自己可以趁机下手搅和此事。却没想到这次“紫金梁”不经过和自己商议,居然同意了务虚道人的建议了。

  韩廷宪有些急了,连忙向“紫金梁”劝谏道:“自古以来逆取顺守,从未听说过自弃其权的。曹爽之事,不可不慎呐!”

  这曹爽乃是曹魏权臣,在司马懿政变之时轻易相信司马懿的许诺,轻易交出权力,被司马懿夷了三族。韩廷宪欲以此警告那“紫金梁”,奈何这“紫金梁”喜读《忠义水浒传》而不喜读《三国志演义》,结果听得一头雾水。

  务虚道长蛰伏这么久早已摸清“紫金梁”的心思,便笑道:“廷宪此言差矣,曹爽乃是权臣而非君也,何能与二当家相比?我听闻那宋三郎三让寨主与卢俊义,不仅位置更加稳固,而且更使得那卢俊义死心塌地跟着自己替天行道。”

  “如今二当家不过欲效法宋三郎之计耳,只要这让盟主之位言辞一出,不管那‘擎天柱’受与不受,我等皆得其利。‘老回回’有异心久矣,正好扔出此虚名浮利,让此两人相争,我等自观其成败可也。”

  韩廷宪闻言无言以对,只是心中暗暗警惕:以前倒是小看了这牛鼻子老道,拿他当那江湖术士来看。看了回头我需想个办法除却此人,剪除“紫金梁”臂膀才行,如此方不会误了我的大事!

  且不说那韩廷宪如何阴谋算计,只说那张顺一见两人火并之事一触即发,心里冷汗就下来了。这怀庆府看似平坦,其实却是凶险万分。北面是山,南面是河,若是将山河通道一封,大军从东面攻来,义军便死无葬身之地矣。

  这也是之前张顺渡过黄河之后,快速越过天井关的原因。本来张顺以为凭借义军兵力,先骚扰一番久不闻刀兵的河南。然后利用山西巡抚和河南巡抚相互攻讦的机会,调动晋豫兵马来攻。再跳回山西太行山内,以便能彻底摆脱官府追兵。

  不曾想却在这里出了乱子。于是,张顺连忙带着悟空前来拜见“紫金梁”。“紫金梁”见张顺到了,不等张顺问询,便说道:“擎天柱老弟,你来得正好,且随我迎一迎那‘老回回’。”

  张顺也不知道这两人到底是什么情况,但是却清楚的知道这算是站队了。好歹“紫金梁”多次帮助自己,无论怎么站队,自己也不能抛弃“紫金梁”了。张顺无奈,只好跟着“紫金梁”出了庭园。

  那韩廷宪跟在后面,趁机上下打探务虚道人和张顺,心中暗暗猜测这两人到底有没有关系。他总觉得这两人似乎有些古怪,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只道是自己疑神疑鬼了。

  那务虚道人和张顺皆眼观鼻鼻观心,各走各的道,互不吱声。直到不久他们跟着“紫金梁”见到了“老回回”。这“老回回”红着眼,带着一帮忠心的死士死死地盯着过来的“紫金梁”。

  原来这“老回回”虽然心有异志,却并非谋划已久。只是到了这济源县城,他突然发现这“紫金梁”已经脱离其他义军队伍太远,实力又大为削弱,正好可以大有所为,就突然发难了。

  他自觉自己有理有据,那“紫金梁”即使不让出盟主之位,怎么也得给自己一大块好处,自己等人方能干休。至于日后之事,日后再说便是。本就是做的杀头的买卖,过了今天没有明天,还讲究什么日后?

  更何况两人本就是盟主关系,即使翻了脸,大不了分营而去,他“紫金梁”还能奈何自家不成?想到此处,“老回回”壮了壮胆,对“紫金梁”喝道:“二当家,你考虑清楚了没有?你这招安之策,送了多少弟兄性命,你就半点交代都没有吗?这岂不是寒了千千万万跟随你的弟兄们的心?”

  这“老回回”句句都是诛心之词,可是“紫金梁”却没有了刚开始的慌张,反倒从容说道:“我‘紫金梁’不过是边军一逃卒,为了躲避罪责,还特意剃度出了家,当了和尚。奈何时不我与,众兄弟们抬爱,我才做了一方头目。后来,我跟随大当家王嘉胤东奔西走,背井离乡才来到了这山西。”

  “大当家天不假年,不幸战死。众兄弟见我仁厚才抬举我做了这三十六营的盟主。我本不想做这什么鸟盟主,不仅没权,还两头受气。可是我们都是穷苦出身,不得已才做了这反贼。我一人做了这反贼无所谓,可是不能让众位兄弟跟着我‘紫金梁’做那反贼;就算众位兄弟愿意做这反贼,可是我们的子子孙孙难道还要继续做这反贼吗?”

  “大明江山仍然坚固,我为了大家计,为了子孙计,决议做那宋三郎,所以才有了这招安之事。”

第73章 一让盟主位(下)

  这“紫金梁”本来政治水平稀烂,奈何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起来,竟然声泪俱下,超长发挥。连那务虚道人都不仅皱了皱眉头,生怕他一番言辞说服了众人,坏了自己的计划。

  不曾想这厮果然还是草包本色,话语一转,却让大家伙松了口气。只听他继续说道:

  “贼他妈,那宋统殷出尔反尔,反误了弟兄们的性命。此仇不报非君子也,我早晚要收拾这宋统殷一把,要他好看。我听说这大官管小官,皇帝管大官。只要我们折腾的皇帝老儿受不了,早晚这皇帝老儿会收拾这驴球子。”

  这“紫金梁”兴致起来,居然说着说着居然扯远了,偏离了主题。“老回回”一看这厮东拉西扯,便晃了晃手中的钢刀,怒喝道:“你再东拉西扯,不给大家伙一个交代,我们先收拾了你这驴球子!”

  “紫金梁”这时候才醒悟过来,自己一不小心跑题了,只得讪讪笑道:“贼他妈,自顾骂人,忘了正题了。”

  这一讪笑不要紧,把刚刚“紫金梁”自己酝酿的气氛搅和了一干二净。这“紫金梁”还不自知,反而继续说道:“这事儿是老子做得不对,愧对大家弟兄了。我看我这盟主也没法当了,这样吧,我就让给贤能之士便是。”

  “老回回”一听到此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就得手了?

  结果那“紫金梁”继续说道:“那‘擎天柱’小老弟虽然年轻,却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谷口一战,以少击多,以千破万,大破山西巡抚宋统殷大阵,功莫大焉。我觉得他就很有本事,能带领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我决议将这盟主之位让给‘擎天柱’小老弟,以后这‘擎天柱’小老弟便是三当家啦,大家为他马首是瞻。”

  “我‘紫金梁’虽然退位了,还有兄弟们抬爱的心,如果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紫金梁’的,说一声,我‘紫金梁’必当全力以赴……”

  “不行!我不同意。”那“紫金梁”还在喋喋不休的演说,却早惹恼了那盼星星盼月亮的“老回回”。原来这“老回回”本道是自己要夺取这盟主之位,却不料一眨眼鸡飞蛋打,竟然落到了“擎天柱”手中,不由怒道,“什么时候我们陕西的盟主,要轮到河南的小娃娃来做?”

  “这……”“紫金梁”没有急智,一下子被问住了。张顺一看这事情不对,连忙哈哈一笑,插话道:“‘老回回’此言差矣。天下人做天下事,你‘老回回’本是延绥人士,如何跑到这山西来?如何跑到这河南来?我‘擎天柱’也不是本地人,不也是到处乱跑?为什么?不过是求活罢了!”

  “大家虽然籍贯有东西之别,可是官府绞杀无南北之分。那宋统殷何许人也?山东人也;张道浚何许人也?山西人也!弟兄们,你们看呐!我们还没有连合起来,官府却早已经连合起来了。”

  “而今官府势大,义军势弱。以弱敌强,本就勉力支撑,又岂可再分你们陕西我们河南不成?如此这般,未免也太过心胸狭窄了!我听说胸怀一县者当为一县之主;胸怀一国者当为一国之主,胸怀天下者方为天下之王!‘老回回’如此心胸狭隘之辈,也能觊觎盟主之位不成?”

  “我‘擎天柱’年纪轻轻,无才无德,何敢当此重任?又初来乍到,无甚资历,如何服三十六营之众?以我观之,二当家,英明神武,为大家担当。为了弟兄们长久计,甘背骂名,勇于尝试招安之事,以为大家求得生路。我们岂能不仅不感激他,反倒去苛求与他呢?”

  “更何况这盟主之位,本是三十六营头领共同选举而来,岂可私相授受?若是大家真有人选,但举荐给三十六营头领便是,盟主为谁,由大家共举之!”

  张顺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有节,顿时将那“紫金梁”和“老回回”比了下去。众位将士虽然粗鄙愚昧,却也能分出高下来。顿时下面就有人喊道:“我看着小伙子不错,像个读书人,比那‘紫金梁’‘老回回’有出息多了。还不如就推举他当咱们盟主得了。”

  “老回回”听了脸都涨的通红,朝人群怒喝一句:“闭嘴!”

  结果还有人嘀咕道:“这说不出道理来,还恼羞成怒了!”

  把“老回回”气个半死。奈何这般粗鄙军汉本来就这幅不服管教的德性,“老回回”也拿他们没办法,只得当作听不到,强忍着怒气问道:“你待怎地?”

  张顺闻言潇洒笑道:“我不怎地,盟主之位有才有德者方能居之。”

  “老回回”闻言为之气结,这厮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却是难搞。如果真让盟主之位从“紫金梁”手中转移到“擎天柱”手中,自己鸡飞蛋打不说,岂不是日后更矮这小子一头?

  无可奈何之下,“老回回”只得收了气焰,勉强对“紫金梁”说道:“二当家,这次却是我‘老回回’孟浪了,我给你赔礼道歉,你且恕罪则个。我这边收了兵马,去占据那温县,日后有缘再聚!至于你这招安之事,却是我‘老回回’一人说了不算,日后少不得给三十六营弟兄们一个交代!”

  言未毕,“老回回”掉头边走。却从没有想到自己这事儿竟然坏在他们老马家人的手中。如果知道了此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那一日自己白白随了一份礼物。

  且说那“紫金梁”见“擎天柱”大发神威,吓走了“老回回”,心中高兴异常,连忙拉着张顺道:“如今这城中只有你我两部,可以为所欲为,老弟你有何要求,老哥我必依你!”

  张顺心中哂然一笑,不想留这里观看“紫金梁”那幅贼寇的德行,嘴上却说道:“二当家客气了,我麾下士卒多起于孟津,近期有思乡之情,想顺道看看。因此我想请您允许我去攻打那孟县。”

  “紫金梁”一听这张顺竟然还不和自己争抢济源县城,便高兴地答应了张顺的要求,还赏赐了张顺一些金银钱币。张顺也不甚在意,交给辎重营,自己便带着大军离开了济源。

第74章 黄衣之王

  说是士卒思乡,但是张顺却真不敢放士卒回乡探看。他麾下的士卒大多数都是被他坑蒙拐骗,强行绑上战车的。哪怕平日管理甚是严格,麾下陈经之还常常向他汇报发生了士卒逃亡之事。若是真的释放士卒回家探看,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

  至于“紫金梁”退让盟主位置之事,张顺用脚跟想就能知道,此事乃是马道长策划而成的。一大一小两只狐狸根本不用通气,也知道此时此刻张顺想接任“紫金梁”的盟主之位没有半点可能,只不过借此抬高张顺身价而已。

  就好比那卢俊义被宋江三让寨主之位,他半点念头也不敢起一样。本来就是外来户,又没有半点根基。若是不识相,恐怕早已死无葬身之地,骨灰都给你扬了。

  张顺的选择和那卢俊义一模一样,看似一番谦让,反倒以退为进,配合对方自抬身价。那卢俊义便因此反而坐得了梁山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张顺也趁机宣扬一把,提高了自己在义军中的名声。你想想,连盟主都看好要交付盟主之位的人物,无论到哪里都会被众人不自觉的高看一眼。

  张顺出了济源县城,便部队依次排开。将赵鲤子的斥候撒了出去,使蒋禾带领着他的五百精锐作为先锋打头阵,张三百作为前军,萧擒虎作为左军,魏从义作为右军,刘成带领骑兵殿后,张顺带领中军及陈金斗辎重营、马英娘女营和李十安炮营居于中间。至于陈长梃则作为游击,带领四十余骑兵一边行军一边训练,暂且不作为战力计算在内。

  行军阵型布置停当,张顺便使人打出了自己的“帅”字大旗。这旗由书法家张慎言书写、马英娘的女营缝制而成。红底黑字,镶金边。长一丈二,宽八尺,用粗大的旗杆挑了起来,悬挂在牛车上。虽然此旗帜和真正的帅旗比起来小多了,但是张顺骑着骏马立于旁边,仍然一时间对自己的男儿气魄感到无比自信。

  而在帅字大旗旁边,稍微小一些的一副黄旗上则书写着“黄衣之王”四个大字,这字迹的水平就差那“帅”字很多,胜在还算工整。原来这是之前张顺吓降孟县的时候,草率制作的“黄衣之王”旗。只是找了块黄布,书写上四个大字而已,如果被雨水一浇就玩完的东西。

  之前用完之后,因为古代物资匮乏,就没舍得扔,本来准备将来补衣服或者做个口袋之类的物件使用,没想到自己转了一圈,又溜达回了这里,便又将它拿了出来,耀武扬威一番。

  那孟县自上次被张顺斩了县令,新任县令还没来得及上任,正是群龙无首之时。等蒋禾到了孟县城附近,顿时城中大哗,连忙将城门关上以据贼寇。

  结果城上有眼尖则远远望见了张顺的“黄衣之王”的大旗,顿时兴高采烈的汇报给城中主事。城中主事者乃是孟县大族史氏族长史文焕,此人乃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曾任按察使、右布政及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官居从二品,乃是一等一的封疆大吏,后又进阶一品荣禄大夫。年老体衰之后,正归隐在家。因为孟县缺了县令,才被城中大户请出,暂时执掌孟县紧急之事。

  孟县无兵无将,史文焕一生为官,早经历太多风雨。但是面对此时情形,也很是坐蜡,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等到那探子汇报回来者乃是前番的“黄衣之王”,他眼睛一亮,便又眯了眼睛,让大家伙议一议如何应对。

  “这还有什么可以议的?‘黄衣之王’的人品我们都是知道的,除了砍了那个鸟县令,真是秋毫无犯呐!我们无兵又无将,我们如何抵挡?万一惹恼了他,反倒多生杀伤之事!”别人一听,纷纷议论道。

  那史文焕眯着眼睡着了一般,听了半晌被人摇醒了,让他拿个主意。他迷糊了一阵,便打着哈欠说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

  其他大户闻言面面相觑,你这是到底听到了还是没听到?得了,再晚点贼寇就要打进来了,再开门就晚啦。

  再说那蒋禾在“八金刚”麾下就好战的很,现在投了新主子,又急于表现,便带着先锋营高高的冲向那宛若弱女子一般的孟县。结果还没冲到跟前的,那孟县县城大门突然打开了。依次左右排开手持锣鼓数十人,吹吹打打起来。

  然后,从城中走出来乡绅遗贤十数人,带着牛羊酒肉迎了上来。那蒋禾拍马上的前来,大喝一声:“吾乃……”

  “知道知道,别嚷嚷了!是‘黄衣之王’麾下将领吧?”我等是孟县士绅,翘首以望大王久矣,特备下薄酒数杯,陋菜数碟请大王等人进城享用。

  蒋禾闻言大惊,天下哪有这种开门揖盗的道理,莫非其中有诈不成?蒋禾连忙一边派人回报张顺,一边让士卒警惕起来。

  张顺闻言也哭笑不得,这孟县搞得什么名堂?连忙脱离了队伍,带着悟空、姬蛋前来观阵。到了阵前一看,只见对面一堆年老体衰的老人长者,左右一字排开的是锣鼓喧天的欢迎声,张顺一时间也有点懵逼了。

  那众老者一看张顺出来了,顿时欢呼道:“哎呦,黄衣之王来了,我们可算把你盼回来啦。听说别县县城都被贼寇占啦,男人被杀,女人被辱,死伤无数,民不聊生。您来了,我们孟县就有救了啊!”

  张顺闻言不由拍了拍脑门,怀疑自己真是那“黄衣之王”的化身,不然对面敌人的san值怎么就会归零了呢?

  原来前些日子有流寇翻过了太行山,杀死了县令并攻占了修武县。这修武县位于怀庆府府城以东,和孟县皆在驿站路线之上,是以孟县已知该县惨状,城中大户都被吓破了胆子。

  如今听说前番秋毫不犯的“黄衣之王”来了,哪里不欢天喜地?毕竟这“黄衣之王”来了,那“黄来儿”就来不了了。

第75章 故人(上)

  且说那张顺经历了一番并没有什么卵用的警惕之后,进入了孟县,顿时被孟县大户安排的明明白白。什么“酒肉”“女人”之类的都乖乖送了上来,这反倒弄得张顺不好翻脸,收拾一顿这些大户人家了。

  这时候张顺也才明白,感情自己还真被这些大户当作“黄衣之王”使用了,专门用来驱赶了其他“邪神”。张顺闲着无聊,只好拉着那史文焕闲聊。

  别看这史文焕一副老的迷迷糊糊的模样,实际是却是人精。那张顺本也不是好相与的,两人一番试探之后,多少摸到了对方的一些底细,竟然有了惺惺相惜之感。只是此人太过年迈,动一动说不定就散架了,张顺只好遗憾的放弃了绑架他的想法。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张顺便拉着他问东问西,把这可怜巴巴的老者差点问背过气来。比如问什么:“老先生为官陕西、四川久矣,请问以何处为根基夺取天下为佳?”比如问什么:“昔日朱升曾献计明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老先生何以教我?”再或者问什么:“明之将亡也,夺天下者何人?”

  史文焕年纪大了,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张顺。只得岔开话题,给他将一些孟县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之类的。那张顺哪里肯听?左右不过是一个临河的平原县城罢了,还能有什么战略地位?

  那史文焕没有办法,只得扯到前几个月黄河决堤,百姓死伤不少,不少饥民集聚山林为寇,官府剿之不绝;又有布政使下令修缮黄河河堤,被贼寇骚扰难行之类的时事。

  张顺一听,左右无事,正义感爆发了。那之前黄守才曾说要助官府救灾修河,不知进展如何?张顺对他颇有好感,便有意替他除去骚扰修河的贼寇。

  于是,张顺便舍了“骚扰”那史文焕,自己亲自带领悟空、姬蛋、萧擒虎、蒋禾、赵鱼头、陈经之并中军二百士卒前去河边巡视。留守陈金斗坐镇孟县,魏从义辅之,总制上下兵马。

  张顺等人刚走到上次击杀孟县巡检使的树林跟前,突然听到前面有女人高喊“救命”,然后那边有响起了“哎呦,这臭婆娘挺狠,大家小心点!”之类的男人声音。

  哈!英雄救美?张顺想起了前世的经典桥段,连忙急行几步,走过转弯处往前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身穿粗布衣服,手里提溜着一根绑着木棍的木棍,左扫右打,将追击他的男子打的哭爹喊娘,狼狈不堪。

  双方一副农民斗殴的景象,不过鉴于其中一方是一个弱女子,张顺也不知自己,是应该出来打断那女子殴打那四五大汉的行为来主持正义呢,还是出来帮那弱女子一起殴打那四五个大汉来主持正义。

  张顺正在犹豫期间,那女子已经打翻了追赶他的五个大汉。她喘了口气,摸了摸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嘟囔了一句:“亲娘哎,行走在外这么危险呐!坐个船不给钱,就要被人欺负。”

  张顺闻言哭笑不得,走向前去,说道:“感情你这是赖账不给,才被人追赶啊?”

  “咦?”那女子闻声诧异的扭头一看。顿时把张顺吓了一大跳,张顺正要扭身便跑,却被那女子上来抓住了。张顺麾下见突然被人制住了主公,顿时目瞪口呆。反倒是萧擒虎反应快,伸手取出弓来,拉开便要射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