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47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第91章 机动作战

  话说那李自成和罗汝才应了李信的请求,纷纷返回营地整顿兵马。

  那李自成和军师顾君恩、侄子李过和将领刘宗敏四人刚进营地,登时脸色变得铁青。

  “叔叔,怎么了?”侄子李过眼尖,看得明白,不由连忙问道。

  “李鸿基啊,李鸿基,你何至于此也!”李自成不由悲愤的叹息道。

  “昔日吾转战秦晋,纵横千百里,如入无人之境,何等豪气!如今却惶惶如丧家之犬,寄人篱下。”

  “若是只辱于舜王那样的英豪也就罢了。彼李信何人?不过是舜王家奴耳,如何敢与我平起平坐乎!”

  “将军慎言!”李过、顾君恩闻言不由大吃一惊,连忙劝阻道。

  顾君恩更是劝说道:“文王遭厄,姬氏遂有八百载天下;高祖数败于项籍之手,终开四百载炎汉;玄德颠沛流离,仍割据蜀地,三分天下有其一。”

  “大抵天下英豪,无不起于微末、历尽艰辛,而终济大业!彼辈能够以弱胜强者,虽惟天时,抑亦人谋哉!”

  “今日舜王之势比商纣何?比项籍何?比魏武何?将军何必自怨自艾,灰心丧气!”

  “盖时运自有其时,天命自有其主。非其人者,虽兴盛一时,终不可得!”

  “请君暂且蛰伏,以待天机!”

  李自成闻言沉默良久,然后向顾君恩、李过和刘宗敏致歉道:“是李某意气用事了,诸位既然肯追随与我,我定然包羞忍辱,以待天时。”

  “若苍天独照舜王,我愿为其牵马持鞭,若苍天果然留给我这样的庸人一丝机会,我定不负三位!”

  顾君恩、李过和刘宗敏闻言连忙叩首,李自成遂与其歃血为盟,以图大事!

  正当李自成向亲信表明志向,以安其心的时候,罗汝才和军师王玄珪也有类似的行为。

  刚刚回到营中,军师王玄珪便向“活曹操”罗汝才献计道:“李信年少,‘闯将’憨厚,皆不足为虑。君所虑者,唯舜王也。”

  “此战关乎舜营成败,若是双方战至难舍难分之时。公率军自走,则顺王、闯将其事必不能成矣!”

  罗汝才闻言沉默了片刻,叹息道:“此非大丈夫所为也!”

  “罗某虽不及舜王善战、闯将善攻、八大王心狠手辣,却也是一方英豪。”

  “众人之所以服我者,不过是因为我秉持大义,以大事为重耳!”

  “我与闯将、八大王皆有救命之恩,与三十六营亦有邀请舜王之功,此吾所以出于众人也!”

  “若我私心自用,蝇营狗苟,又与其他人何异哉!”

  “活曹操”一席话不管真假,倒说的大义凛然,点水不漏。

  让军师王玄珪也不得不佩服道:“得主公若此,王某即便是粉身碎骨,此生亦无憾耳!”

  罗汝才闻言哈哈一笑,连忙将王玄珪扶了起来,笑道:“如此,就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下,天下易鼎,终究鹿死谁手!”

  王玄珪不由笑了起来,他想起来《晋书》中,石勒曾言:“朕若逢高皇(刘邦);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自家主公,果然是心怀大志,不甘人心之徒,真吾主也!

  到了第二天一早,李信留黄龙率领一千人守城,自率两千人马和“闯营”、“曹营”个两千人,共计六千人马一起出城邀战。

  那河南巡抚傅宗龙在营里得了消息,不由笑道:“彼辈计穷矣!我麾下自有标营三千,副总兵牟文绶精兵三千,兵力相当,又何惧他!”

  傅宗龙遂率麾下标营和牟文绶列阵于前,分为左右两阵,互为犄角。

  而彼时李信居中,李自成居左,罗汝才居右,曾品字形夹击官兵。

  傅宗龙亦是宿将,识得厉害,不由派人提醒牟文绶道:“此乃雁行阵也,若不能抵住左右,便只能大败而归矣!”

  牟文绶如何不知?反正河南巡抚傅宗龙又不是他顶头上司,便应道:“吾已知之矣,若是抚军抵挡不得,吾会自亲率兵马,前去营救!”

  牟文绶这话说得很不客气,把傅宗龙气了个半死。

  他不由很恨恨骂道:“竖子,不足与谋!我今日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何本事!”

  很快双方阵型接近了,先是一阵铳炮射击以后,然后短兵相接。

  差不多的战术和组织水平,一时间倒是打的难解难分。

  正当双方陷入僵局,李信真在思量要不要调动守城的黄龙出动的时候。

  只听见一阵马蹄声响起,然后分别从左右“闯营”、“曹营”分出来两支骑兵来。

  原来这闯营、曹营骨干都是延绥边军,精于骑术。更是在官兵的追击下,分别组建了机动性更高的骑兵精锐。

  刨除了部分骑术稍逊,只有驴骡代步的骑马步兵以外,这两人麾下分别拥有一千左右精骑。

  张顺的实力固然在快速的增长,其他人当然也没有闲下来。

  这两人见自己的身份地位在张顺眼中越来越低,不得不拿出“压箱底”出来,露一露锋芒。

  那河南巡抚傅宗龙和副总兵牟文绶闻声不由脸色大变。

  原来那牟文绶出身的施州卫地处南方山区,不利于骑兵驰骋,多以山地步卒为主。

  而河南巡抚傅宗龙起家的“奢安之乱”,亦是以山地作战为主。两人及麾下的人马对付骑兵的经验不足,登时便吃了大亏。

  好在阵后便是营地,二人抵挡不得,便且战且退,退入营中,借助营地进行防守。

  李信见状,便下来从城中调出大炮进行轰击,连续击毁了营墙数十处。

  无论李自成和罗汝才都不由又惊又喜,暗道:这大炮真是好东西,往常即便是以同样兵力击败官兵,也无法拿下营地。如今有了大炮,反倒易如反掌了。

  正当义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此营。不意突然有士卒回禀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官兵骑兵又返回来了!”

  什么?李信诸人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只好一边派遣骑兵暂且遮蔽战场,一边收拢士卒退回城中。

  拼命厮杀了一天,居然白忙活了!

第92章 机动防御战术

  “闯将”李自成和“活曹操”罗汝才果然并非浪的虚名之辈,这他们两人虽然不擅长打胜仗,但是打个败仗还是手到擒来。

  当然,这并不是讽刺的说辞。

  其实,无论打胜仗还是打败仗,打的都是组织度。当初张顺率领义军在战场上安全撤退,就是典型的败仗打法。

  那李自成和罗汝才作为义军首领,麾下兵马不多,实力不强。他们被官兵像赶老鼠一样赶的到处乱跑,能够败而不乱,挫而不馁,全身而退,也绝非一般人所能够办的到。

  特别是后世李自成兵败一片石的时候,能够退而不溃,已经比洪成畴十三万大军一朝皆溃的松锦大战水平高了不少。

  当然,败仗打多了,不会打胜仗,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虽然李信并不知道这些,不过单就这一次来说,和“闯营”、“曹营”相比,“乱世营”败退之时多少就有些狼狈。

  万幸“乱世营”位于中军位置,有“闯营”、“曹营”护在左右两翼,才没有遭受大的损失。

  面对官兵两营步卒、两营骑兵,李信无可奈何,只好一边命令退入城中的士卒谨守城池,一边分别向张三百和张顺汇报。

  按照道理来说,张顺离开许州以后,为了防止指挥不便,特意任命张三百接过指挥权,凡事应道汇报给张三百才对。

  只是义军草创,事急从权,李信经过傅宗龙麾下骑兵去而复返的时间判断。他认为张顺大军应当就在官兵背后不远,便自作主张,想必张三百也不会介意……吧!

  禹州至尉氏一百四十里,按照骑兵正常行军,也不过两日路程;若是倍道兼驰,不惜马力,则一日而至。

  李信派往尉氏寻找张顺的信使,路上稍微耽搁了一些,用了一日半便寻得了义军大营,便将李信的书信送了过去。

  李信信使到达尉氏城的时候,张顺的脸色并不十分好看。

  无论是谁,历尽艰辛,将猎物赶入了陷阱,就差最后一步收网的时候出了岔子,脸色都不会好看。

  他率领义军绕道官兵背后,完成了任务第一步,结果在夹击官兵的时候却出了漏子。

  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朱大典坚守洧川,然后依靠骑兵支援击退义军,让张顺一时间颇为无可奈何。

  顿兵于坚城之下,然后以骑破之。看似简单,却是用兵的正道。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虎牢关之战大破窦建德,亦是此法。

  用兵之法,在实用而不在精巧。官兵这一手虽然平平无奇,搞的张顺也十分难受,一时间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而这时候驻守襄城的张三百也送来了书信,汇报道:睢陈总兵骆举、徐州副总兵马爌及太监卢九德麾下万余人从汝宁北上,驻守西平,和猛如虎一起威胁到义军侧翼。

  从西平往西,可以威胁驻守叶县的柴时华部;往北可以进郾城、临颍,威胁驻守许州的蒋和羽林营;若是再从临颍往西,占据鄢陵,便可以和驻守洧川的朱大典、驻守长葛的傅宗龙形成稳固的“三才阵”,夹击占据尉氏的张顺主力。

  “依照目前情形,需要速战速决;可是官兵凭城防守,又有骑兵支援,顷刻难下,看来不得不拼命了!”张顺思量了半晌,低声喃喃自语道。

  牛金星和高桂英闻言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你足智多谋,亦终有无用武之地的时候。

  牛金星皱了皱眉头,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了。他踱了两步,刚巧见有信使进来,便暂且放下此事,问道:“何事?”

  “禹州李将军来信!”信使连忙恭恭敬敬呈上书信。

  “哦?”牛金星连忙接手过来,仔细查验一番以后,打开递与张顺道,“主公,禹州来信,恐怕是紧急军情!”

  张顺打开一看,不由脸更黑了。

  “怎么了,爹爹?”高桂英知道其他人不敢触他的霉头,主动询问道。

  “李信与李自成、罗汝才合营进攻傅宗龙,也遭到了官兵骑兵的突袭,无功而返!”张顺黑着脸道。

  “损失如何?这……这情况和咱们一样啊!”高桂英讶然道。

  “损失倒不太大,关键这个局难破咯!”张顺苦笑道。

  “怎么难破了?”高桂英有点不理解。

  舜王素来百战百胜,还会惧这些小贼吗?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机动防御性大师,唤作孟珙。当时南宋面临着蒙古南下的威胁,而自己却军备孱弱,无力与蒙古人硬碰硬。”张顺前世混迹于贴吧、论坛,多少了解一些零碎的知识。

  “那孟珙便利用南宋水师的优势,在关键城池、据点驻守士卒,用水师运输主力进行支援,多次大败蒙人。这便被人称为‘机动防御作战’,能够利用机动性优势,以多打少,占据上风。”

  “如今官兵手法亦与孟珙相差仿佛。其以傅宗龙、朱大典占据城池、营垒为据点,以祖宽、李重镇骑兵进行机动支援,使得我与李信前后不能相互照应。以致大军进退两难,无法轻易击败官兵。”

  “若是我军势大,慢慢寻找战机便是也不急于一时。然后,占据汝宁的睢陈总兵骆举、徐州副总兵马爌及太监卢九德麾下万余人亦要北上,若不能早早破之,吾军危矣!”

  牛金星闻言一愣,不由感慨道:“如此说来,这傅宗龙和朱大典倒是有几分本事。只是如何破之,还需大伙细细思量才是!”

  “这有何难?”高桂英闻言撇了撇嘴道,“只要爹爹舍得,桂英便能破之!”

  “哦,你如何破之?”张顺奇怪地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3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7/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