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383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虽然这厮历史上是个汉奸,但是他却极度仇视农民军,张顺如今也没有把握招降于他。

  与其如此,不如钝刀子杀人。先用水磨的功夫,将这二人招降了再说。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卢老妇人和卢夫人等人就这么住了下来。

  李三娘知张顺心意,也时不时带着孩子前来拜访。

  后来红娘子、马英娘和李香等人知道了,亦先后前来拜访,倒把卢老妇人羡慕的不行。

  趁着无人之时,她不由拉着卢夫人的手道:“你实话与我说,我那儿是不是不成?”

  “怎生人家都是三妻四妾,到他这里却不好女色了呢?”

  “婆婆,你这是啥话!”卢夫人顿时羞的满面通红,不由扭扭捏捏,半晌才如同蚊子哼哼一般应道,“不是不成,就是……就是一年四季没个多少。”

  “我看那舜王妻妾成群,多子多福,想必有什么法子!”卢老夫人不由念叨道,“回头那李氏来了,你寻个没人的时候,问问有啥方子没有!”

  “这……这我哪儿问的出口啊!”卢夫人不由大窘。

  “你不问,我问!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卢老夫人笑道,“回头让我的儿多和舜王走动走动,说不得也染上这好色的毛病。到时候,你们生个大胖小子,我这个老婆子就不操这份心了!”

  “婆婆!”卢夫人再也遭不住了,不由掩面而逃。

  话说自从卢老夫人定下了“我的儿”多和舜王走动走动之策以后,卢象晋、卢象观两个年轻后生就成为了她的试验对象。

  于是,张顺莫名其妙的就发现卢象晋、卢象观两个后生就成了自己的“小尾巴”。

  这两个人好学问,又舞刀弄枪的,天资不错,张顺本就有意招揽他们,遂将此二人留在身边。

  那卢象晋,字晋侯,如今已经二十五六年纪。虽然他读书不如弟弟卢象观,不过武艺不错。

  而卢象观,尚未及冠,武艺不如其兄,但是却在十五岁便以院试第一的成绩考中生员,称得上文武全才。

  这两人初随张顺,还颇为心高气傲。结果被悟空和王锦衣先后收拾两顿,这才老实了许多。

  这不说张顺如何打算,且说那商贾程贾自从离了洛阳以后,倍道兼行,一路翻山越岭来到禹州城中,然后乘船顺流直下,沿沙颍河、淮河、长江,直达扬州。

  然后,他马不停蹄直接去拜见自己的侄子兼恩师程大功。

  “舜王何如人也?”两人刚一见面,程大功顾不上客套,直接问道。

  “见龙也!”程贾自顾端起茶水,猛地灌了一口道。

  《易经》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是指爻在下卦的第二位,代表着龙已经出现原野之上,利于有才德之人出山入世,出人头地。

  槐堂程氏多儒商,那程大功亦诵读过四书五经,是以立刻就明白程贾说的什么意思了。

  “何以见得?”程大功明显比程贾能沉得住气,到了他这般年龄和地位,早过了脑子一热,就孤注一掷的时候。

  只有反复斟酌利弊以后,他们才会谨慎的下注。

  “舜王欲购买粮食五百万石!”程贾嘿嘿一笑道。

  “什么?”程大功也大吃一惊,随即又稳住神情,淡淡道,“就这?”

  “就这!”程贾笑道,“孔圣人曰:足信、足食、足兵!以我观之,义军治下一路上田野薯麦一望无际,洛阳城内百姓安居乐业。远胜他处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多矣!”

  “仅仅在官兵交战之处,出现百姓四散、田野荒芜之事。但其城外又设有舍粥之所多处,救护百姓,堪称仁人君子也!”

  “其治下民无菜色,四业俱兴;又兵强马壮,用兵如神,连败官兵,堪称一方之主!”

  “既然舜王亟需粮草,何以如此也?兵法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会不会此乃舜王‘障眼法’也?”程大功皱了皱眉头道。

  他是个商人,当然知道有多人就吃多少饭,有多少庄稼就产多少粮。

  义军如今虽然占据两府一州,实际能够稳固统治,理顺钱粮秩序者,亦只有河南一府而已。

  此地又连遭兵灾,如何能供养数万大军?

  “这不能,我程贾的本事恩师是知道的!”程贾自信道,“除了洛阳城以外,我又偷偷走访了城外村庄及路过的其他城市。”

  “人皆言舜王仁义,麾下乃仁义之师,不杀不略,人民习以为常,百姓安居乐业!”

  “有时候未免遭官兵荼毒,甚至有人主动通风报信,以免舜王义军为官兵所逐也!”

  “那他要五百万石粮食做什么?”如果他什么都不缺,那上赶子也不是买卖呀!程大功奇怪道。

  “由此观之,舜王志在高远!”程贾笑道,“这五百万石粮食舜王虽未言其用途,却好死不死的告诉我接货地点。”

  “一百万石备于南阳,一百万石备于禹州,还有一百万石备于洛阳。由此观之,舜王欲大规模用兵,征战四方也!”

  “这倒也是!”程大功点了点头道,“河南一省岁入米麦不过二百万石,即便全部如数征收,不过养十几万兵。”

  “若是我等真能运去五百万石,义军足可扩军三十万,纵横四海亦不为过!”

  “这事儿你算是说服我了,但是莫说这五百万石,哪怕两三百万石亦非你我能够做到,尚需你返回歙县老家,说服程氏族长,合全族之力,方能勉强为之!”

第153章 说服

  两淮盐商程贾得到程大功的支持,立刻又马不停蹄赶往徽州府歙县。

  从扬州到歙县,有六百多里。

  程贾先坐船,逆长江而上,到达南直隶太平府,也就是后世的芜湖附近,然后弃船换马,南下歙县。

  用了三五日,好容易赶到歙县老家。程贾连忙备了拜帖,前去拜访老族长程衍道。

  当他赶到族长程衍道住处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指挥两个学徒在那里晾晒草药。

  见到程贾,他不由抖了抖身上粘着的药末,笑道:“这不是程贾吗?如今发达了,怎么想起我这个糟老头子来了?”

  “您笑话我了,不是?”程贾笑嘻嘻道,“我这挣了几个阿堵物,哪比得上您这悬壶济世、积德行善之功?”

  “更何况您也就比我大上几岁,如何称为‘糟老头子’?”

  “你这张嘴啊,死的都能被你说活了!”程衍道指着他笑道,“说吧,到底有什么事儿,值得你亲自跑一趟?”

  “族长,我们屋里说话!”程贾看了看旁边的学徒,低声说道。

  程衍道见他神神秘秘,便点了点头,将他引入僻静之处,这才笑道:“你到底有何事要说?可不要告诉我,你想起兵造反呐!”

  “着!此话虽不中,亦不远矣!”程贾拊掌笑道。

  吓?程衍道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由骂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不要命了?”

  “族长莫忧,且听我给你细细讲来。”程贾连忙安抚了一下他激动的情绪,把事情原原本本和他说了一遍。

  “你……你这是要让我们全族灭族吗?”程衍道颤抖着双手,就要去推他。

  “富贵险中求,名利危中来!”程贾不要笑道,“族长莫扰,昔日我程贾不过一个毛头小子,一日两餐尚且不饱,如何能挣得下如此家业?”

  “如今若非买卖太大,我一个人吃不下,才想着点咱们宗族,岂有把到手的财富向外退却的道理?”

  “这……”程衍道迟疑了一下,这才说道,“这样吧,此时我也做不了主!”

  “你若执意如此,我把家族德高望重和实力强劲之人喊来,你且说与他们听!若是你能说服他们,那算你的本事:若是他们执意要抓你报官,那怨你命不好,你可敢赌这么一把?”

  “如何不敢?还请族长尽快安排!”程贾斩钉截铁,一口应道。

  其实程贾心中也颇为忐忑。程氏家族多商贾、士人和名医,若是其他人真想拿他的错,那么明年今日便是他的忌日!

  只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是此时他稍有退缩,那么月余之功,外加成千上万两银子的成本就全打水漂了。

  随即,程贾先回到老宅休息,而那族长程衍道连忙逐个通知有名望,有实力之辈。

  其中有不少分布在杭州、扬州和淮安等地,骤然之间不能齐聚。

  好在歙县乃程氏宗族所在,大多数人都聚于此,有些豪门大户亦留守有当家做主之人,一时间倒凑了个七七八八。

  等到大家伙到期了,什么七叔公、八大伯慢慢坐了一堂。

  族长程衍道把程贾这话一讲,顿时大伙都沸腾了:“你要做什么?想害的我们程氏毁家灭族不成!”

  顿时,众人纷纷指责其程贾来。

  程贾强忍住压力,站起来不由说道:“请诸位前辈、长老少安毋躁,听我把话说清楚,不知成也不成?”

  “不成!”程贾话音未落,早有人接口道,“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程氏安敢容你!快给我把他绑起来,送去见官!”

  程贾一看这事儿不好办了,不由怒道:“好胆,汝既怕官兵之刀,难不成就不怕舜王之刀了么?”

  那人不由为之一滞,不由辩解道:“贼寇尚在千里之外,官兵却正在家门口,岂可为之!”

  “官兵虽盛,不闻私信,谁人知之?舜王虽远,只需遣一队人马扮作百姓,悄悄赶来,哪个能挡?”程贾亦反问道。

  顿时程氏诸人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如今舜王纵横河南,百战百胜,连斩督抚,哪怕程氏诸人身处长江以南的歙县亦早有耳闻。如今程贾威胁之言一出,顿时许多人都不敢做那出头鸟了。

  程贾这才笑道:“我亦是程氏中人,岂可自相害也?”

  “我等两淮盐商,经历数代之力,方压倒山陕边商,一举富甲天下!尔等以为这样就一劳永逸了吗?”

  “贩盐之利,不过十一而已。我听说如今山陕商人,私通鞑虏、后金,贩卖米粮,获利数十倍矣!”

  “内地米麦一石,价值纹银一两罢了。边地价高,价格亦不过二两!而那鞑虏、女真饥荒不断,米以斗计。最高时斗米收银八两,近年斗米收银一两,获利远超盐业甚矣!”

  “什么?”在做的各大盐商顿时就红了眼,不由喝道,“他们怎敢如此?难道就没王法了吗!”

  “王法?在座的都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心里都没点谱吗?”程贾笑了。

  若不是他们程氏出了若干进士,能够搭上了巡盐御史、转运使等关系,如何能排挤走了那实力雄厚的山陕盐商,垄断两淮盐业?

  什么王法?王法就是他们这些盐商打击异己,攫取利润的手段。

  果然,众人听了程贾之言,不由冷静了许多。甚至心思活泛的,不由想到:既然山陕盐商可用转做走私之事,我两淮盐商又如何做不得?

  这时候有人便高声问道:“不知向义军走私粮草,可获利多少?”

  “但这粮食一项,利一钱则获利三十余万,利二钱则获利六十余万!”程贾冷笑道,“但就如此,也就罢了。”

  “豫西自古多金银铜铁锡等五金,又有玉石、木材、药材、山珍、皮毛等特产。舜王许诺,若是我等助其一臂之力,会将这些委托我们经营!”

  “啊?还有这种事儿!”顿时程氏诸人轰动了起来。

  莫要看三十万两、六十万两数额不大,其实由于明末白银输入骤减,闹起了“银荒”,其实际价值远远高出了清朝时期同等银两。再加上豫西金属矿和特产的开采之权,顿时让那些锱铢必较的程氏诸商沸腾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3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3/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