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460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不用了,莫说时值六月,就是寒冬腊月我洗冷水澡都成!”马凤仪有点看不起他这个“弱鸡”。

  都什么时节了,还洗热水澡?

  “你转过身去,我要进去了!”马凤仪看他根本没有打算走的意思,但是自己身上又难受的紧,干脆直接提议道。

  好嘛,你这时候这么听话了?

  说不让你看你就不看了?当初不让你动手动脚,你怎么不听!

  “你婆娘怎么哄住了?”

  “啊?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张顺苦笑了一声,扭过头偷偷看了一眼。

  “看什么看?”马凤仪凶巴巴道。

  “呃……”其实也看不了什么,张顺咋吧咋嘴,有几分遗憾道,“这事儿有点不好办!”

  “你也知晓我家那几个,没理还赖三分,得理不饶人,闹得我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就给她们说,其实我不是图你的身子,我是图你……你那近万土司兵……”

  “滚,你给我滚!”马凤仪一听顿时激动起来,差点就要从水桶里跳出来打他。

  结果发现够不着,就拿桶里的水往他身上泼。

  “别,别,你别这样,你听我说完啊!”张顺一边用胳膊试图阻挡,一边连忙分辩道。

  水终于停了,张顺身上也湿差不多了。

  他擦了擦脸上的洗澡水,不由认真盯着她的眼睛道:“我身为义军三十六营盟主,割据河洛等地,麾下人马何止十万,岂会看上这点人马?”

  “更何况这万余降兵,马氏兵不过四千,其余陈氏兵有两千,冉氏兵有三千,余则皆为川兵。”

  “若是你能说降彼辈,我面上自然有光,你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若是不愿意如此,我亦不会强求,只会另想办法!”

  张顺故意点到为止,其实这万余兵马根本就不是你马凤仪的,何来欺骗之说?

  若你是真心有我,为何不早点下手?也好借机抬高自己的身价。

  “你……你还有什么办法?”马凤仪闻言迟疑了一下,似乎也悟出了其中的关窍。

  “三娘、英娘她们也不是不明理之人,我再放软点身段,多去求求她们应该就没事儿了!”张顺一脸满不在乎道。

  “不行,我不许你为我向她们低声下气!”马凤仪闻言不由眉头一皱,一口否决道。

  “那……既然如此,我就试试吧!”

  “只是如此以来,我为妻不贞,为臣不忠,你若是负我……”

  “我张顺若是有负凤仪,定让我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马凤仪话还没说完,结果张顺立刻指天发誓道。

  “别,你别这样!”马凤仪顿时也被张顺的干净利索吓了一跳。

  她连忙顾不得走光,身子往前一探猛地捉住了张顺的手,一把把他拉到跟前。

  地上都是水,张顺身上也都湿透了。

  一看马凤仪曼妙的身材裸露在自己面前,他不由口干舌燥,忍不住提议道:“要不咱俩一块儿洗一洗,我这……”

  “不成!”马凤仪一口回绝道。

  这时气氛有些暧昧,她其实也有点忍不住了。

  只是一想到丈夫的遗体还停在这里,顿时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可能觉得这一次自己口气太生硬了,马凤仪生怕伤了张顺的心,不由又低声说道:“劝降士卒的事儿都交给我吧,我保证风风光光进你张家的门!”

  话刚说完,马凤仪就愣住了。

  谁特么要进你张家的门啊,我这是疯了吗?

  这时代虽然没有约炮这个词儿,可是从来也没有和人发生了关系,就要必须要嫁个他的规矩。

  马凤仪有心拒绝,只是看着张顺兴奋的面孔,怎么也张不开了这口。

  他或许心中真的有我!

  张凤仪不由长吁一口气,心里暖暖的,心道:其实这样也挺好。

  只是张顺却料不到自己此举影响深远,甚至连远在塞外的蒙古和辽东的后金都听说了。

  以至于后来林丹汗的大福晋囊囊太后欲率一千五百户归顺后金,有人都劝说道:“我听闻洪太老迈疲软,又居于偏远之地,远不如舜王甚矣!”

  “舜王年少英俊,又豪迈雄壮,不拘小节。昔日竟不以马凤仪为丑而纳之,今若太后属之,其定能倒履铣足相迎!”

第275章 称王

  女人失了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了心。

  马凤仪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了她连名字都改回张凤仪了。

  经过张顺一番安慰之后,张凤仪一边派遣人手将前夫遗体带回石柱土司,一边带领亲信亲自拜访被俘土司兵。

  她本来就几家土司颇为熟悉,又曾经领兵打仗。

  所以在斩杀了三五十马氏、陈氏和冉氏亲信以后,很轻松的就把这万余兵马劝降了过来。

  劝降的理由非常简单:“我马凤仪也吗,若想将功赎罪,不如招降;若想全家老小尽没,留下姓名,吾自送回原籍。”

  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家小在哪,可她马凤仪是知道的啊!

  本来那马氏、陈氏、冉氏三家土司又连枝同气,顿时一股脑全都降了。

  张顺白得一马零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顿时心里那底气就十足了。

  他不由在闲暇之时,拉着忙的脚不点地的吕维祺、洪承畴等人道:“自古以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欲称王关中,以正名号,不知可乎?”

  “不可,不可!”吕维祺和洪承畴连忙摆了摆手道,“此事当水到渠成,岂可强求?”

  结果回头吕维祺、洪承畴以及远在洛阳的宋献策、张慎言,甚至远在甘肃的张应辰等人纷纷上书劝进,言辞恳切。

  好家伙,感情“不可”是这么个意思。

  张顺推辞再三,才“不得已”应之。

  至于王号,吕维祺以为“郁郁乎吾从周”,当以周王为佳。

  而洪承畴则认为“舜王欲收秦人之心,何不以秦为号,复现始皇功业”。

  张顺思量了半天,这才拍板道:“王号益秦,国都益洛,文武并重,共取天下!”

  “好,好!”吕维祺和洪承畴顿时喜不自胜。

  他们不但为张顺的高超的智慧所折服,更是对舜王的战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自古以来“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那秦地虽然苦寒,却是精兵之地;中原富庶,如今虽不及江南等地,其河洛才士亦皆为舜王效力。

  如此以来,张顺若能够笼络两地文武人才之力,天下又何足道哉?

  明崇祯八年六月二十五日,秦王府承运殿万分肃静,唯有一阵阵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全府。

  “吾闻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

  “本王承天应命,驱逐虎狼,以居秦地。经群臣劝谏,百姓登闻,以免百姓为外为兵戈所扰,内为官吏所欺,故而自立为秦王,以统秦地。”

  “兹有福王,神宗嫡子也,当即大位。”

  “时有奸臣当道,私心自用竟扶庶长光宗夺位,实乃败坏纲常,人神共愤!”

  “故而天道惩之,其不及月余而薨,蓋德不配位也哉!”

  “及光宗既薨,群臣犹不警之,反而复立光宗子熹宗即位。熹宗既夭,崇祯继之!”

  “于是天降灾祸于世,内生祸乱,外生强敌,天旱而久不雨,地裂而掘无水,皆此故也!”

  “故而,本王欲辅福王为帝,定都洛阳,年号弘光,以祈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承运殿大小官员闻之,顿时目瞪口呆。

  自古以来,只有以上封下的道理,哪有自己称王的时候捎带帮别人称帝的道理?

  其实张顺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只得折中行事嘛。

  原本张顺的核心乃是自己麾下的人马,其次便是主动投靠自己的河洛之士。

  也正因为如此,这才有张应辰这样的封疆大吏,甚至能够主动请缨,试着为自己说降甘肃。

  但是,如今张顺想夺取陕西作为基业,那么自然也得在各种政策上倾向与陕西。

  为了避免河洛之人以为自己有异心,他便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自己称秦王,暂以西安为治所,以笼络秦人之心。

  而福王则称帝洛阳,并以此为都城,复命张慎言为丞相佐之,形成东帝、西王两套系统,以弥合两地的矛盾。

  “贤良淑德李氏,本是秦王青梅竹马结发妻也,册封为王后。”

  “马氏、邢氏及李氏三位夫人册为王妃。”

  “张氏、曾氏、黄氏及大小朱氏五人为次妃。”

  “啊?怎么还有个张氏?不是说同姓不婚吗?”众人听到这里,不由接头接耳,纷纷窃窃私语道。

  “随夫姓,随夫姓,各地习俗不一样!”立即有人就解释了。

  “哦?还有这般说辞?这是陋习啊!”

  本来张顺觉得马凤仪除了和马英娘重姓以外,没有什么不好的。

  结果她非要改回本姓,张顺拿她没办法,就光明正大的册封了一个次妃张氏出来。

  其他高桂英、竹儿、箭儿、柳如是,还有那自己碰都没碰一下的抱琴、侍书两女,也被李三娘和马英娘两人软磨硬泡分别给了个侍姬的名分。

  对了,那侍书本来叫朱什么来着,他也有点记不全了,干脆仿照“抱琴”给她取了个侍书的名字。

  至于高桂英之前曾和他提过身份地位的问题。

  念在她劳苦功高,又忠心耿耿,张顺本打算也给她一个次妃的名分。

  结果她问询了一番以后,嫌弃不能时时伴随张顺左右,又不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4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0/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