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29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第74章 穷寇亦追

  当拜桑忽尔诺延见无法攻破义军车阵,麾下人马又损兵折将的时候,便连忙发挥游牧习俗,四散奔逃。

  聚似一团火,散如满天星。

  分合变化本就是游牧民族在条件恶劣的大草原上的生存之道,既然进攻不利,那就分兵别走就是,尔等又奈我何?

  “王将军,咱们就紧追这厮就成,捉到这个吉囊就是大功一件!”王锦衣这才所带五百骑兵几乎全是王奇瑛带来的将门家丁,这其中有不少却是虏寇出身,深知游牧骑兵的弱点。

  莫要看游牧骑兵飘荡无定,分合变化,让人难以琢磨,其实依旧要客条件的种种限制。

  比如最简单的一点,无论你骑兵如何分合变化,终究要有一个“大脑”进行指挥,而如今这万余套虏骑兵的指挥者便是吉囊拜桑忽尔诺延。

  吉囊又称济农、吉能,乃是蒙语亲王的音译词,乃是虏寇之中的贵族。

  如今袄儿都司济农额璘臣无力统帅诸部,故而像拜桑忽尔诺延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野心之辈就会私下里纠集其他零散部落,组成一个较为强势的部落联盟,而他拜桑忽尔诺延就是这个松散联盟的盟主。

  故而不管你如何分合变化,我只管揪着你拜桑忽尔诺延就是!

  “好,此言语正合吾意!”王锦衣本意如此,闻言不由更坚定了信念,紧追那拜桑忽尔诺延不舍。

  “你这汉儿,为何不去追其他部落,反倒紧追本吉囊不舍?”那拜桑忽尔诺延眼见摆不脱王锦衣的纠缠,不由用汉语怒斥道。

  “因为你的首级值钱!”王锦衣哈哈笑道。

  直娘贼!拜桑忽尔诺延闻言气了个半死,他不由连忙请求道:“大家出来混日子都不容易,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现有十颗……不,二十颗首级奉上,还请阁下高抬贵手!”

  明军素来以首计功,看那拜桑忽尔诺延熟练的模样,想必这样的交易也做过很多次了。

  “不成,不成!”王锦衣闻言不由拒绝道,“你们驮着百余俱尸体我才好追得上。”

  “若是你们弃了尸首,岂不是逃之夭夭,本将追之莫及?”

  原来依照游牧民族的习俗,“战而扶舆死者,尽得死者家财”。

  而成吉思汗法典《大札撒》中更是明确规定:

  若奴隶能将战士的尸体带回,可立即获得自由,并得到战死士兵的牲畜;

  若蒙古人夺回战士的尸体,不仅能获得他们的牲畜,还能获得他们的妻妾。

  也就是说蒙古人的尸首不仅在明军眼中代表着财富、功勋,在蒙古人眼中也同样代表着财富、牲畜和女人。

  所以哪怕作战不利,这些人也要用钩镰枪和套索将尸体抢回来,等着回去继承死者的家产妻妾。

  正常情况下,这些尸首都放在了备用马上,不会影响骑兵行军速度。

  然而,这一次却不一样。

  一则套虏在进攻义军的时候,死伤比较多,二则由于驱马踏阵,导致战马多有死伤。所以备马不足,有些人就不得不把尸首放在了自己马上。

  只是如此以来,套虏逃散的速度就受到了影响。

  “把多余的尸首都给我丢弃了!”吉囊拜桑忽尔诺延眼见形势危机,顾不得和王锦衣讨价还价,不由连忙用蒙语下令道。

  这只是简单的一具尸首吗?

  这分明是别人的牛羊、妻妾和一应财产,哪个舍得?

  许多人听了拜桑忽尔诺延的命令只当没听到,只管闷着头跑。

  气的他不得不骂道:“蠢货,舍不得手中的食物,就无法吸引饿狼进入圈套;舍不得手中的尸首,就无法引起敌人的争夺。”

  在他严厉呵斥下,这些人才依依不舍的丢弃了手中的尸体。

  “噗通”、“噗通”、“噗通”……

  随着一阵声响,前面的套虏弃掷二十余具尸首,摔倒了地上,滚了几滚拦在了义军面前。

  “看,将军,敌人的首级!”王锦衣身边的将门家丁看到以后,不由大喜道。

  这些人原本是明军的精锐,当然知道虏寇首级值钱,仅仅一颗就能赏银十余两银子,哪个不眼红的紧?

  “咱们秦军不兴这一套!”王锦衣闻言不由冷笑道,“这都不值钱,值钱的是前面那一颗!”

  这妮玛!

  拜桑忽尔诺延本来以为丢弃了这二十余具的尸首,对方肯定会停下来争夺起来。

  他原本还打算借机调整队形,借机弄死这厮,以解心头之恨。

  结果,他扭头一看,却发现王锦衣一干人等居然连半分减缓追击速度的意图都没有,依旧死死的咬在后面。

  受伤的饿狼急了也要吃人,你还真把我当山羊看待?

  拜桑忽尔诺延不由勃然大怒,快速的用蒙语下令道:“赶快分成三队,然后调整队形,准备夹击这个可恶的汉儿!”

  得了吉囊的命令,他麾下一千七百余骑顿时一左一右分别析出一队人马,每队约莫五百骑。

  这是要拼命了?

  王锦衣不由冷笑一声,高声喝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虏寇要反击了!”

  “舜王殿下,还请速速下来召回王将军!”就在王锦衣和拜桑忽尔诺延双方人马一追一逃之际,王定早向张顺建议道。

  “套虏骑兵分合变化无穷,若是被对方合力,吾恐王将军吃了大亏!”

  什么叫“吾恐王进军吃了大亏”?其实就是担心王锦衣只带领五百骑冒险追击,容易被敌人合力歼灭吃掉!

  “王定听令,着你即刻带领姜耀祖、张虎两司骑兵支援王锦衣,给我死死追着虏酋,以免其重新聚集人马,不得有误!”张顺不由果断下令道,“本王在后面率领主力、辎重为尔等压阵!”

  王定本部五百骑,再加上姜耀祖、张虎两司千余起,一共一千五百骑,完全足够对付拜桑忽尔诺延的主力精锐,根本不惧其反戈一击。

  而张顺则准备带领剩余两千骑护着辎重,先前往花马池城再作计较!

  “属下得令,定然护得王将军周全!”王定见张顺军令已下,不敢再有迟疑,连忙翻身上马,大声喝道:“姜耀祖、张虎何在!速速随我前去追杀虏酋,支援王将军!”

第75章 灵州城

  义军四千精锐,泰半皆是榆林将门精养的家丁,另外一半则是从数万九边精锐中挑选的精兵悍卒。

  莫说这万余骑虏寇,哪怕是遇到后金精锐“白巴牙喇”亦可以一战,又何足夸哉?

  见王定等人前去追杀虏酋去了,张顺也不收阵,只命士卒牵了牲口,拉着辎重车分列左右前后而行。

  而张顺一干人等及麾下骑兵皆藏在车阵之中,缓慢而行。

  除了所用车辆不是明军常用的偏厢车以外,张顺这个法子正是往日明军车营之法。

  行则成阵,立则为营,随军行止,有足之城。

  义军刚行了三五里,不多时果然有两三千虏骑出现在地平线上。

  花马池附近至灵州之间地形平坦,固然利于骑兵驰骋,但是也便于车营的行止。

  对方去而复返,本待瞅个便宜,结果见无隙可乘,游荡了半日也便渐渐离去了。

  也不知王锦衣、王定二人如何,张顺只率领麾下骑兵一味往花马池赶去。

  等到夕阳西下,义军好歹赶到花马池,这才远远望见了正在城外游荡的警戒官兵斥候。

  等到张顺入了花马池城,城内参将一看又是张顺这个“瘟神”,顿时吓得两股战战,连忙请罪道:“非是末将不敢前去救援,实在是城中只有九百三十二员名士卒,马二百一十五匹,仅作守城尚且不足,不敢轻离城池,以招祸害患!”

  “行了,起来吧!”张顺摆了摆手道,“此事乃本王刚入主陕西,对虏寇不识之失,何独怪将军哉?”

  随即张顺大摇大摆坐在正坐上,伸手一指道:“原来驻守此地兵备道一死一逃,正好空缺。”

  “此人乃孔圣人之后,唤作孔闻謤。日后就是这宁夏后卫兵备副使,除了军务以外,还专管大小盐池、花马池等地盐务,你们且熟悉熟悉!”

  “啊?见过孔副使!”那参将一看张顺身后跟上来的一个汉子,连忙上前施了一礼道。

  明代中期以后以文驭武,大致形成了总督、巡抚指挥总兵、副总兵,兵备道指挥参将、守备的惯例。

  此人本任分守宁夏东路右参将,平日头上分别有整饬宁夏河东兵粮道和整饬榆林西路兼盐法屯田副使两位“大爷”。

  如今两位变一位,虽然依旧是“大爷”,好歹也是好伺候了不是?

  “往日秋防如何?”张顺不由皱了皱眉头,张口问道。

  “往日秋防朝廷大动干戈,三边总督率五千至万余不等客军驻守西城。”那参将闻言连忙应道。

  “固原总兵则率众驻守平虏城,谨防有失。”

  张顺听他说的颇有条理,倒是老于兵事,颇有几分见识。

  他不由把路上所遇之事,简略了述说了一番,然后问道:“你以为虏寇此次为何而来,又欲往何处?”

  那参将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道:“此次虏寇来者不善,若是只为劫掠而来,定然往平虏城方向去了。”

  “若是所图甚大,怕不是往灵州去了!”

  原来那平虏城便是平虏守御千户所,乃是套虏从宁夏后卫方向深入固原、平凉等地的必经之路。

  而灵州则是灵州守御千户所,位于黄河东岸,“大河抱流、群山环绕”、“北控河朔,南引庆凉”,正是夏镇门户。

  如果真有人打主意,怕不是想夺取宁夏,效仿昔日西夏旧例?

  如今宁夏镇只有曹文诏一营人马,官抚民虽然同属榆林将门,不过人心隔肚皮,亦不知其忠奸如何。

  这一次若不是自个“巡守”至此,说不定还让他们得手了。

  想到此处,张顺不由上下打量了宁夏东路右参将一眼,不由笑道:“你很不错,不知如何称呼?”

  “末将刘延杰,略知虏情!”那参将听得张顺询问,连忙应道。

  “好,你且好好守御花马池,本王再去会一会那套虏!”张顺不由猛然站起来道。

  “秦王殿下,现在天色已晚。不如让士卒马匹歇息一番,明日再出发不迟。”那参将刘延杰不由连忙劝道。

  你这黑灯瞎火,也没法赶路啊。

  “不必了,兵贵神速!”张顺拒绝道,“且让人准备些汤水,吃罢以后,即刻出发!”

  是夜,张顺命士卒去了马甲,留下一切辎重、笨重物件,只携带武器、铠甲,带五日干粮,连夜轻装直赴灵州。

  花马池至灵州有二百里脚程,按照骑兵日行七十里计算,至少也要三日。

  张顺轻装疾行,第二日晚上便到达了灵州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5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