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张履旋闻言,无言以对。那张慎言这些日子虽然和官府有所勾搭,可是如今却被官府通缉。除非他想自寻死路,也不得不依靠张顺,哪里敢说半个不字?

  张慎言闻言只得尴尬的陪着笑脸,对着张顺劝道:“将军高义,犬子鲁莽,不小心冲撞了将军,还望将军多多恕罪!如今多亏将军大仁大义,特意前来解救我全家老小上下,老朽感激不尽!如今我等皆是有家难归之人,做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还望将军收留我一家老小。”

  张履旋见此,也没有办法,只得不服气的拱手拜了拜,权当感谢张顺的救命之恩。

  张顺也不甚介意,笑了笑,正要下令把张氏族人一并带走。不曾想,里面有个虚弱的声音传了出来:“好一张巧嘴,死人都能给说活了!”

  张顺闻言奇怪地看了陈长梃一眼,陈长梃连忙上前说道:“此人乃是这润城的守卫军官,就是此人带兵抓了张氏一族。前番我与其交战的时候,将其砍下马来,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此人铠甲抵挡了部分伤害,不曾死亡,我便命人将他抓了起来。”

  “再后来,占据了此城以后,我听说此人治军严谨,爱护百姓。我便觉得不便处理此人,于是将他安置在这里。一来方便照顾张氏族人,二来也方便照看此人。刚才大家自顾说话,却是忘了告诉主公了!”

  张顺第一次见到治军严谨、爱护百姓的军官,也不由起了爱才之心,便亲自进屋一看。只见一人,年纪在二十三十岁,身材健壮、骨骼粗大,只是那胸口有一道长长的狰狞伤口。那伤口直接破开铁片,深入肌肤,也不知道伤了骨骼没有。

  那人倒是虚弱的很,平躺在床上,起不得身。他见张顺进来,只是喊道:“速杀我,但求一死耳!”

  张顺闻言笑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将军理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何以着急求死来着?”

  那人知张顺好口才,不敢搭理与他,只是苦笑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战阵上本来就是你死我活,如今吴某学艺不精,用兵不善,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是也,理当死耳!”

  张顺见他三句话不离“死”字,知他必死的信念,便苦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少侠可重新来过!果然不能通融一番吗?”

  “我已经知道你的意思,自古以来但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吴先喘了口气,虚弱的应道。

  张顺摇了摇头,心想:算了吧,天下英雄何其多也!我又岂能尽揽之,但求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想到此处,张顺便对陈长梃说道:“陈大哥,此乃义士也,奈何却不愿随我等秉天下之大义,讨无道之昏君,还天下之太平!”

  “汝且留他个全尸吧,然后厚葬了便是。如此,一来警示顽抗我‘擎天柱’的下场,二来也算给这个义士一个应有的尊重!”

  那陈长梃本是重情重义之人,见张顺如此决定,便连忙劝道:“让我再劝他一劝吧,终归是位壮士!”

  陈长梃的面子张顺肯定要卖,便点头同意了。那陈长梃走到那吴先跟前低声劝说此人,结果劝了半天倒让陈长梃也起了一头火,气的他也准备杀掉此人了事。

  这时候,和家人一番交谈完毕后,张慎言也跟了过来。他一看这氛围,便知道这吴先恐怕遭。

  虽然此人抓捕了他的家人和族人,但是刚才和家人一番交谈以后,张慎言知道此人却不曾为难自家诸人,顿时便对他心生好感。至于吴先抓捕自家族人,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于是,张慎言拍了拍怒气冲冲的陈长梃,弯下腰对吴先说道:“吴将军,我便是你要抓的张慎言!多谢你没有为难我的家人。”

  吴先本来就虚弱的很,和张顺、陈长梃一番言辞交锋,早就无力的很,根本不想理他。张慎言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人人都到我投了贼寇,其实不然。老夫为人所挟,不得脱身。虽然随之久矣,不曾为他出一计,不曾为他出一力,就这样仍然被朝廷通缉,我何其冤枉也!”

  “‘子不教,父之过’!”吴先讥讽道,“自家儿子造反,你又能有什么可冤枉的?”

  张慎言被吴先噎了一下,只好尴尬的咳嗽了一下,笑道:“捕风捉影,不足为信!吴将军武艺高强,不似老朽体弱,何不保留残躯,再作决定呢?”

  “而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愚钝及尸位素餐之辈久居其位。将军自是沽名钓誉,一死了之,那何人能继承将军之遗志呢?若是因此,使得流寇做大,不仅天下百姓遭殃,我恐怕将军连虚名浮利都不得留下!到时候,一个助纣为虐的名头按在将军身上,将军死都不能安生吧?”

  这张慎言和张顺相处颇久,倒把他的尖牙利齿学到了三分。再加上他本就久居官场,对下属官员的心思颇为了解,倒是三言两语将那吴先说了个无言以对。

  吴先沉默了片刻,仰天长叹道:“吴先乃一游侠儿,何以敢只肩担天下道义也!不过,老先生敢当贼人的面对我说出此番言论,我倒佩服的紧!”

  “我更佩服的乃是这贼人头目,尔其何名?竟有如此心胸,使人旁若无人,当面谈论是是非非!”

  张顺见此人倒有了几分意动,也不由惊讶地看了张慎言一眼,笑道:“区区贱名不足挂齿,我姓张名顺,字逆取。江湖人送外号‘擎天柱’!现在觍居义军统领,率领一营人马,争夺天下!”

  吴先闻言,不由奇怪的望了张慎言一眼,心想:说好的你们不是父子关系呢?这姓都是一个姓!

  不过,吴先见张慎言眼观鼻鼻观心,想必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也不再追问了。他只是笑道:“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小小流寇,也敢奢言争夺天下?”

  “小小乞丐,不也曾开国二百余载吗?”张顺反问道。

  “斗胆!”吴先大怒,这“小小乞丐”不是别人,正是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他说道:“太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岂是你这跳梁小丑所能比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不曾闻只许这朱元璋牵走别人家丢的鹿,就不许别人牵走他家丢的鹿吗?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你……你真是胆大!”吴先咬牙道。

  “将乃兵之胆,兵乃将之威!”张顺若有深意的回答道,“只有我这斗大的胆,我的兵才水里火里都能去的!”

  吴先闻言沉默良久,才叹息道:“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实乃兵弱卒乏,将领威风扫地也!若是阁下能容得下我,如果我命不该绝,那就跟着阁下走一遭吧!”

  两人看似前言不搭后语,其实却说得是一件事情。张顺告诉吴先说,正是因为我的胆大,我的士卒才敢跟着我造反;只有我的士卒战斗力强,我就能威震四方、一统天下。

  吴先便对他说,若是打了败仗,便没有什么威风了,更不要说想要一统天下了。只是现在自己已经重伤在身,若是真能苟活下来,便愿意学那张慎言不出任何力,看一看他到底是真命天子,还是流寇土匪。

  张慎言本就是官场上的人精,自然听得懂两人在说什么。顿时,他不由高看了吴先一眼。他心想:那张顺不知道什么来历,却精明狡诈,说出此番言辞本属应当。只是这吴先不过一个游侠儿罢了,居然也有如此水准?

  其实,这反倒是张慎言低看了这吴先,他仗剑游历泽州,和泽州士子结交,颇有古之君子之风,非一般争强斗狠的游侠儿所能比拟。所以,才能和张顺这番云里雾里,一番交锋。

  张顺见这厮既然愿意跟随自己,反正也不差这口吃食,连忙喊陈长梃去城中寻找郎中,生怕拖的久了,把这吴先拖死在当场,那就成了千古笑话了。

  过来一会,陈长梃着急忙慌的带着郎中过来,那郎中检查一番,才松了口气,对他们说道:“这位壮士只是失血过多而已,并无大碍,只需将伤口包扎完毕,静养滋补一段时间,便可痊愈了。”

  于是,张顺又特意安排人用开水煮一些绷带,给吴先清洗一番伤口,将其包扎完毕后,方放下心来。

  诸事皆毕,张顺也没有久待润城的心思。更何况张顺“贼青天”的名号,在此地也很响亮,他更没有劫掠一番的想法。只是他本来想见一见自己的“宣传部长”成班主成渔,结果还没有找到。

  张顺也不甚在意,左右一颗闲子罢了,便下令撤军离开润城镇。

第134章 滞留润城

  张顺的离开悄无声息,可是给润城的震动比张顺攻下润城镇还要巨大。在润城的老百姓看来,像吴先这样的将领已经是军纪严明的军官了,竟然没有想到这“擎天柱”攻下了润城,一不抢掠,二不建银,三不烧杀,简直和传说中的岳王爷一般。

  幸好有机灵的,便提点道:“贼寇之中三十六营,唯有‘贼青天’爱民如子,恐怕这就是传说中的义寇了吧!”

  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老者,上前拦着了张顺的队伍。张顺知道这正是表现自己爱民如子,军民鱼水情的时候,连忙翻身下马,亲切的拉着老者的手说道:“老丈为何阻我去路?可是我麾下士卒违法乱纪,侵扰了你们吗?若是有冤情说与我,我与你主持公道!”

  那老者闻言激动的不能自已,连忙挣脱了张顺的手,跪了下来,向张顺磕头。张顺见这老者年纪大了,哪敢生受了?赶快将他扶着,不让他扣头。

  那老者激动的连说了三声“好”,然后,扭头对围观的润城百姓喊道:“老朽我今年八十三,算命的瞎子对我说过‘八十三,鬼门关;过了此关赚十年’!”

  “今天正是老朽生日,我早上起来听闻义军打下了润城,还以为我这鬼门关过不去了。如今才知道,这是上天怜悯我啊!我活了这么多年,不要说见过,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哪一朝,哪一帝,能有如此秋毫无犯的军队!不要说义军了,就是官兵也是如狼似虎,专伤人命!”

  “如今老朽算是开了眼,您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岳王爷吧?大家伙听我一言,老朽反正活了八十多,这辈子也值了。有些话大家伙不方便说,老朽我说!”

  “要我说,既然‘岳王爷’来到了咱们润城,怎么也得请他坐一坐,吃杯酒再走。我们润城这些年多遭兵灾,不是匪灾,就是官灾,好容易来了一个好官,也被这‘岳王爷’杀了,想必这官也不是什么好官!”

  躺在牛车上苟延残喘的吴先,闻言差点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被人气死当场!

  可是那老者哪里知道这个“好官”正在旁边听着,继续说道:“不如大家请这‘岳王爷’留这里一些日子,好歹也得防备个官匪之辈,大家说好不好?”

  润城百姓一听,不由纷纷叫好!他们本来就是生意人,不像别处耻于谈利,反倒事事皆以利益为先。先前那吴先能守护润城,大家里面出钱出力,请来驻扎此城;此番吴先栽了个跟头,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张顺头上。

  至于将来官府打过来怎么办?开什么玩笑,我们是良民,被流寇打劫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即使知道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官兵打过来不照样洗劫一番吗?

  张顺望着见到自己像见到亲人似的润城百姓,一时间也哭笑不得。谁能想到这世间如此黑色幽默,贼寇被百姓请过来防备其他官兵和贼寇的袭扰。

  只是张顺是个非利不动的性子,做这种没什么好处的事情。他觉得好像并不划算,反倒会因为待在一地太久了,容易被官兵摸到踪迹。

  张慎言看到了张顺的犹豫,连忙劝谏道:“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将军既然有志于天下,何不待上两天,让更多的人都听到你的威名呢?”

  原来这张慎言也有一般心思,他自觉自己和张顺一同入城,辱了自家名声。若是日后反正,恐有污点。如今若是劝说张顺待在润城一段时间,一来增加了官兵发现张顺队伍的几率,二来将来自己可以辩解说因为自己的劝说,才使得润城百姓免于兵火。

  只是张慎言这番思量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是得罪了两个人了。他那儿子张履旋闻言不由冷哼一声,低声对重伤的吴先说道:“竟有此父,深以为耻!”

  吴先被润城百姓的反复,本来就弄得满头是火,更被这张慎言一顿火上浇油,不由更加恼怒,不由接话道:“亏得我之前信了他的邪,还以为他是个忍辱负重的忠臣义士!如今看来,他自得其乐那!”

  张顺哪里知道自己身后,这两个人正在嚼耳根子。他仔细思量一番,发现自己目前确实没有什么紧急事情要做,在这里混上两天,也不是不可以,便点头答应了他们。

  润城百姓见此,不由高兴的争相欢呼,到处奔走相告,好像遇到了天大的喜事儿似的。

  张顺回到了原来控制张氏族人的府邸,将麾下将领人马并张氏族人各自安排到跟前住下,才算忙活完毕。此时,又多有城中客商求见,张顺也并无傲慢和不耐烦之意,仍然一一接待,顺带打探一下附近的消息。

  张顺接待了半晌,前来拜访的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为人圆滑精明的之辈。这类人物张顺还没想好怎么用,这时候又进来一人,却是个有几分眼熟的瘦弱年轻人。

  张顺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确实没有见过此人,不由心中有些奇怪。不待张顺开口,便听闻那人笑道:“大王好雅兴,还有心在此处交接客商,不知城外官兵索之甚急吗?”

  张顺见他要对自己卖弄嘴皮子,心中感到更加奇怪,也笑道:“我不怕他不来,就怕他们不肯自投罗网罢了!”

  那年轻人也甚至狡猾,见口头是没占上风,便改口道:“即使大王兵威甚重,恐怕官兵坚守城池,大王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吧?”

  张顺一听,这人话中有话,便笑道:“阁下如何称呼?既然说到此事,想必阁下准备有什么事情要教我的吧?”

  那年轻人听了,连说道:“不敢,不敢!小生姓王名沐,字清之。我本是官宦之家子弟,只因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是以官场无望。我便在这泽州大同之间卒一些小本生意,不知阁下可有兴趣?”

  “哦?是何生意?”张顺兴趣缺缺地问道,自家做的是杀头的买卖,对一般小生意倒是无所谓的态度。

  “火器!”

第135章 “军火商”

  张顺听了,心中不由一惊,面上却笑道:“我本来号称‘擎天柱’,又有个别号‘威震天’,你可知其中缘由?便是我善造善使火器之故。你若有好货,只管拿来,我却不会亏待与你!”

  那王清之听了心生喜欢,高高兴兴的对张顺说道:“你且稍等,下午我便使人带来几色样品,请您查看!”言毕,此人便咳嗽了两声,兴奋的告辞了。

  张顺自知自家军队战斗力只是一般,多数时候还是需要依靠火炮来撑场面。他自知自己所铸造火炮也称不上高明,生怕遇到了火力猛于自己的对手,所以他对此事颇为上心,亲自把王清之送到了门外。

  结果张顺此番行为,反倒让下一位进来的客商看到了。他对张顺说道:“将军,此人乃是个顽劣之徒,不可深信之!”

  张顺正好想打听此人消息,便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此人乃是孟津痴仙道人王觉斯之孙,为人顽劣好色,经常做一些欺男霸女的勾当。不曾想此人得意忘形,霸到了一位知州的女儿身上。那王觉斯不过一个翰林院侍讲而已,如何得罪起一方知州?”

  “他没有办法,只得卖了些田宅,凑了些本钱与这孙子。使他往来于内地边地,做一些粮食布匹的买卖。这厮手里有了些许钱财,却不忘那老本行,经常出入于勾栏之间,一掷千金,败家至极!”

  “甚至最喜好寻那卖艺不卖身之人,常常既掏空了身子,又掏空了腰包,实在是可笑至极。前些日子,据说在那大同,寻了个大同的婆姨,鬼混了一番日子,也不知道他一夜到底丢了多少,这才想跑回来,再骗些银两罢了。”

  张顺一听,倒对此人息了一番心思,便不在特别在意了。不曾想张顺忙到下午,刚准备歇息一番,却听到姬蛋前来报告:“外面来了一个年轻的后生,说是和主公约好了,要做笔大买卖。他还带了两辆太平车,沉重的紧,不知道拉的是什么!”

  张顺一听,倒是心中有了几分警惕,便下令让姬蛋前去检查一番,再作决定。过了一会儿,姬蛋才跑回来汇报说:“不过是些铁碗、铁桶等物件,还有一些铁球球,不知做什么用。”

  张顺听了,到没有什么刺客之类的,便安下心来,下令姬蛋将此人和货物给带上来。

  过了半晌,那王清之和他的货车被侍卫待到了院中,张顺一看四轮货车是被掀开的油布,差点想一脚踹死那姬蛋。

  这哪里是什么“铁碗”“铁桶”和“铁球球”,赫然是碗口型、直筒型的火炮和炮弹。若是对方有心对付自己,这也太危险了。看了自己还得寻得一个精明一些的亲信担任侍卫,不然自己早晚要被悟空、姬蛋这两个蠢货害死。

  张顺强忍着不安,问道:“这就是你说的火器吗?”

  “对!”那王清之喜笑颜开的对张顺指着这些东西说道:“大王您看!”

  “这个是碗口炮,别看它底浅嘴大,把这开花弹放进去一炮下去,就炸翻一片人马!”

  “这个是毒火飞炮,才重二三十斤,装药十两,使用毒弹,一炮下去不但能炸伤人马,还能使人中毒。”

  “这个是子母炮,戚南塘所创,弹信用木头刻成螺丝,以药捻缠之,最为方便。”

  “这个是轰天雷,生铁铸就,内嵌引信,中藏神烟、法药,以之攻城,无有不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