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76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洪太的笑声远远的传出了营帐,传到了营外,传遍了北直诸州县。

  只见附近昌平、定兴、安肃、宝坻、东安、雄县、顺义、容城、文安诸县,狼烟四起,哭声震天。

  这一刻,他们不在是人,而是被砸烂的西瓜,而且是被砸坏那一部分的西瓜。

  “嗐!”蓟辽督师丁魁楚眼见城外成了人间地狱,不由扼腕叹息道,“难道我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建虏如此猖狂,却束手无策吗?”

  辽东巡抚方一藻闻言不由苦笑道:“督师慎言!”

  “督师业已督师蓟辽数年,当知敌我战力差距多大。”

  “如今辽东总兵祖大寿不从王命,城中只有蓟镇总兵吴国俊一员大将。”

  “我等能确保北京城不失,已属万幸,岂待有其他奢望哉?”

  “那建虏兵锋虽胜,若不能得我城,终不能据我地。”

  “正合又有‘东虏西寇’,雪上加霜,我等如何为之?”

  “不若坚守城池,坐观成败,万一‘东虏’‘西寇’互相残杀,那才是天不亡我!”

  “唉!”丁魁楚如何不明白方一藻之言,只是眼见国事如此,终究不忍心面对。

  “你说,‘东虏’和‘西寇’终究会对上吗?”沉默了半晌,丁魁楚突然开口向方一藻问道。

  “这……这谁知道呢?”方一藻闻言一愣,也不由无奈道,“或许会,或许不会,听天由命吧!”

  “山西急报,山西急报……”而就在丁魁楚不知如何回答之时,突然只见一骑飞驰而来,手里高举着书信道。

  “呈……呈上来!”丁魁楚一愣,不由正色下令道。

  不多时,等地那书信一到,丁魁楚打开一看,不由放声大笑道:“果然天无绝人之路,我大明有救矣!”

  方一藻闻言一愣,连忙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几行字:“……建虏与西寇战于太原城外,互有胜负,请陛下早作打算,败中求胜。臣朱燮元、张凤翼、叶廷桂泣血再拜。”

  “好,好,好!”方一藻不由拊掌大笑道,“如此城围可解,后金可退。”

  “此话怎讲?”丁魁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当效襄樊之战董昭之故智耳!”方一藻不由冷笑道。

  “好,好计!”丁魁楚闻言不由一喜,亦展颜而笑。

  原来当年襄樊之战,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风头一时无两。

  当时曹操君臣束手无策,时值东吴遣使奉书至,具言吴兵将袭荆州。

  主簿董昭便谏曰:“今樊城被困,引颈望救,不如令人将书射入樊城,以宽军心;且使关公知东吴将袭荆州。”

  “彼恐荆州有失,必速退兵,却令徐晃乘势掩杀,可获全功。”

  今日明金顺三国形势,与当初仿佛。

  如今洪太大军正驻扎在京师城外,虎视眈眈,大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与曹魏襄樊之战何其相类。

  不意天助我也,“东虏”、“西寇”又起干戈,正合那驱虎吞狼,渔翁得利之计。

第285章 三策

  “什么,阿济格与‘顺贼’在太原交上手了?”洪太不由又惊又怒道。

  “是,依照明军射来的书信,确实如此。只是此事真假,尚且不知。”多尔衮皱着眉头呈上书信道。

  “竖子,几坏我大事!”不意洪太草草的看了两眼,却恼怒道。

  “我与‘顺贼’虽然势不两立,不过却未撕破脸面。”

  “这厮不待我部署完毕,率先发难,已是大错。”

  “结果如今又吃了亏,伤了我满洲勇士,更是错上加错,死不足惜!”

  “那个……那个英武郡王究竟如何,皆出于明军之口,究竟如何,为味可知也!”范文程闻言犹豫了一下,不由出口提醒道。

  是啊,这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老这就信了?

  “阿济格此人有勇无谋,朕深知之。先前他自作主张,要攻打太原,我还颇为欣慰,以为他终于长脑子了。”

  “没想到我高看他了,还是没脑子!”

  “这一次,若他果然打明军、贼军,夺了太原,早该向我邀功请赏了。”

  “如今过了一个月,仍不曾有捷报传来。想必定是便宜没捞着,反倒吃了点亏,所以羞于启齿。”

  “那……陛下要不要……要不要派遣点援军过去,以免为‘贼子’所趁?”范文程闻言不由试探着问道。

  “不用,能一口吃下我大清国三万精锐的人马,恐怕这世上还没有生出来!”洪太摆了摆手道。

  “让他吃个亏,学个乖,以后就老实了。”

  “对了,即刻遣使者过去,让他先打下忻州作为根本。这样才进可攻,退可守,万无一失……”

  “报,西路军急报!”那洪太正中气十足的分析着当前形势,却见一名信使匆匆忙忙地赶进来,张口汇报道。

  “哦?呈上来!”洪太被人打断了兴致,顿时心中有几分不快。

  只不过,他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众人一时间倒没有看出来。

  “竖子误我!”众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却见洪太打开书信只瞄了一眼,不由脸色大变道。

  “殿下,这……这是怎么了?”众人不由大吃一惊,连忙纷纷问询道。

  “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这厮果然不听朕的旨意,执意前往太原,果然吃了一个大亏!”

  “啊?”众人连忙捧过来书信一看,只见上写着:“……我等大军驻扎太原城外,不意‘顺贼’主动向我挑衅。”

  “‘顺贼’人多势众,我在瞭望塔上观之,约莫有十万众。”

  “诸将士悍不畏死,苦战数日,与战不利。如今又得闻‘贼子’派大家堵着了石岭关,我军进退两难,还请殿下早作打算……”

  “阿济格被围太原?”众人看罢,不由哗然。

  任凭那阿济格书信写的如何花团锦绣,众人都是知兵之人,一眼便看出来其中虚实。

  自从己巳年间,后金军几次入关来看,虽然伤亡不小,但是收获也极大,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被明军“揪住”的情况。

  故而这一次他们胆大了许多,不但想入关,还产生了觊觎天下的心思。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两件事儿:一个是崇祯干脆利索的调集了蓟辽精兵守卫京师,另一个就是这阿济格部三万众竟被人堵在了太原城外。

  怎么办?

  “救,是一定要救!”洪太稍作沉吟,便下定决心道。

  “我满洲兵马虽盛,奈何人口不足。若是被人一口气吃掉三万之众,不仅要家家戴孝、户户披麻,恐怕亦将动摇根本。”

  “关键是怎么救,如何救,大家都议一议。”

  自努尔哈赤起兵一来,满洲本部丁壮损耗不小。原本起家时的十万精兵,如今也只剩下六七万众。

  如果再加上蒙汉降人包衣,全国上下丁壮,亦不足四十万之数。

  如果被人一气吃掉了三万人马,那么相当于损失了本国丁壮十一之数,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殿下容禀,如今三国犬牙交错,形势最为复杂。”范文程闻言率先开口道。

  “以奴才之见,上策当分兵一支以为疑兵,接应英武郡王。而主力当趁蓟辽空虚之际,夺取锦州、山海关等要地,进而夺取北京及宣大等地,效辽宋之故智。”

  所谓:“效辽宋之故智”云云,其实就是要夺取燕云十六州及幽州城,借助地理对汉地造成泰山压顶之势。

  “救,是一定要救,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洪太听了范文程此言,不由怒目而视,几余择人而噬一般道。

  “是,奴才知道,奴才知道了!”范文程闻言顿时惊的满头大汗,磕头如同捣蒜一般。

  “起来吧,继续说!”洪太冷着脸,不咸不淡的下令道。

  “喳!”范文程领了命令,这才又小心翼翼道。

  “中策,殿下当率领主力亲征,一举击破‘顺贼’,然后天下任由我宰割!”

  “这……这太险了,殿下万万不可!”那范文程话音刚落,多尔衮不由连忙谏言道。

  “不必,让他继续说下去!”洪太面无表情的阻止了多尔衮,然后看向范文程道。

  那范文程早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了此人,只得战战兢兢道:“此计固然奇险,不过明军自顾不暇,明主又优柔寡断,志大才疏。”

  “待我军一动,明军定会不动如山,坐观我与‘顺贼’厮杀。”

  “彼自诩‘坐山观虎斗’,却不知不过任人宰割耳!”

  “那下策呢?”洪太听到这里,面色稍解,又追问了一句道。

  “下策?”范文程苦笑一声道,“夫明与顺也,皆为大国,非一朝一夕所能剿灭。故而须多管齐下,为持久计,方为正途。”

  “今我国多难,连遭灾荒。明国又趁火打劫,哄抬物价,以致生计艰难。”

  “故而陛下要想与之争一日长短,第一,要打通蓟辽两镇,以便进可攻退可守。”

  “第二,要夺取一处富庶之地,以供粮饷,以免有断粮之虞。”

  “第三,要派遣一支精兵,以为援助,以免英武郡王先行大败,殿下来不及救援。”

  “好,好!”洪太听到这里,不由展颜一笑道。

  “先生误矣,下策当为上策耳,上策方为下策计,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左右闻言不由纷纷赞道。

第286章 困境

  “殿下。”侍书艳羡的看了一眼刚刚离去的张凤仪,一边低着头帮张顺清理着污秽,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既然东虏营垒难破,何不让‘擎天大将军’出马?”

  原来短短两日功夫,双方攻守形势逆转。

  本来和义军还打的有来有回的后金,却因为李自成率领夺取了忻州和石岭关,彻底将后金兵困死在太原城外而陷入被动。

  而与此同时,久攻汾阳府城不下的张凤仪、张三百两部人马,担心张顺的安危,干脆分兵北上,由张凤仪率麾下万余白杆兵一路北上,于昨晚抵达了义军营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6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6/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