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706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啊?”众人闻言顿时脑门的汗水就出来了。

  千防万防,万万没防到“顺贼”还有这一招。

  你说那些明朝的官吏落到了义军的手里,为了活命,岂不是问什么招什么?

  众商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束手无策。

  雷翀见事已至此,这些人还看不清形势,不由冷笑着点名道:“‘亢百万’,你送给本府的那半成股份我不要,你献给舜王殿下吧!”

  “啊?好……好!”“亢百万”亢嗣鼎只觉浑身发冷,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

  好家伙,好好的“潜规则”冷被介休这几家憨货揭透了,这下子自己浑身是口也说不清了。

  你给人家几成股,又给了“本府”几成股,这下子把该得罪的,不该得罪的全得罪了。

  “张家、李家、王家你们几家的股份老夫也不要了,请你们献给舜王殿下吧!”到了这个时候,太傅韩爌也不得不主动表态道。

  “好……好!”这三家家主也不要相顾无言,尴尴尬尬的应了一句。

  “蠢货,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吞吞吐吐,莫非还想被抄家灭族不成?”韩爌见他们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不由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想当年,张文毅、王襄毅何等样人,怎生生出这样的子孙!”

  张文毅、王襄毅正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内阁首辅张四维和兵部尚书王崇古。

  这其中的张、王两家正是这两人的后裔,韩爌卖了个情面,这才把话点透了。

  “啊?我们……我们两家也献给舜王……殿下五……五层!”那三家一听韩爌这话,不由连忙磕磕巴巴的应道。

  “五成?”韩爌都被他们气笑了,舜王要五成,你们就给五成,打发要饭的呐?

  “啊?七层,七层,一时口误,一时口误!”这三家家主心口滴血的应道。

  “你们……你们这不是明抢吗?”眼见韩爌如今“贪得无厌”,早有人按捺不住,不由站出来大声呵斥道。

  “哦?‘亢百万’是吧?”不意这人话音刚落,李金谷不由站起来冷笑道,“据闻当初陕西义军路过的时候,‘闯将’曾经存了一大笔钱在平阳,不知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

  “啊?”“亢百万”闻言顿时汗如雨下,一声也不敢吱了。

  原来这亢家和其他几家相比,也是后起之秀。

  最近几年,突然异军突起,一举成为家产千万的豪商巨贾,故而一直有“亢氏独吞了李自成存在亢家的财宝,才得以发家”的传言。

  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且说若是平阳知府雷翀等人若照着这个思路查下去,亢家毁家灭族亦在不远。

  “我……我们亢家认了,我们也交出七成股份!”好个“亢百万”眼见抵赖不过,一咬牙也报了一个“七成”,“不过这七成不能献给义军,只能献给舜王殿下。”

  这“亢百万”倒是打的好算盘,国家国家,国是国,家是家,既然同样是出血,还不如直接讨好“舜王”算了。

  “啊,对,那……我们家也献给舜王七成!”其他人一看连“亢百万”都认了,不由纷纷学有学样道。

  眼见事情差不多了,李百户李金谷这才站起来安慰道:“诸位,我也是一个商贾,虽然没有诸位家大业大,好歹也了解几分行情。”

  “商无官不安,官无商不富。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不要伸手。”

  “我知道你们背后的‘东家’,一个个颇有能量。然而再有能量,比得过舜王殿下吗?”

  “殿下乃天下之贵,珍器重宝、女子财货,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独缺尔等几十万两白银乎?”

  “殿下曾对我说过,这些股份银钱乃是不义之财、前朝恶政。”

  “今诸位既献,殿下欲单独设一商务部,专门管理这些股份的核算、缴纳、支出等务,保证使其一分一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敢使人挪作他用也。”

  “而缴纳诸位皆封为‘议员’,暂定正七品,无秩。凡这些股份分红使用情况,每年需要向诸位通告,并接受监督。”

  “若朝廷有买卖招商,优先从‘议员’中择选,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啊?还有这等好事儿?”众商贾本来因为“被抢”的愤懑心情为之一去,反倒个个喜笑颜开。

  你道这晋商,行的是什么商?

  不外乎盐、茶、铁、粮、丝绸等物买卖而已。

  自古以来,盐铁多为专卖,即便不是专卖也深受官家控制。

  这晋商的兴起,也不过仰仗明代“开中法”的实行,得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如今这些商贾不过是换了一个“东家”,不但能够独得其中两成股份,更是身价倍增,可以“官方”身份深度参与朝廷以后的生意。

  如此以来,众人不但没有太大损伤,反倒傍上了“新大腿”,焉能不喜笑颜开?

  想到此处,众人不由怨气尽去,纷纷赞道:“舜王仁义,我等莫敢不从!”

第326章 督粮参政

  “臣吴阿衡见过殿下!”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吴阿衡刚一到忻州,顾不得接风洗尘,就灰头灰脑的前去拜见张顺。

  “好,隆微,你来得正好!”张顺一看是吴阿衡,不由连忙将他扶起道。

  “自从你投我以后,怕委屈你了,一直不曾有合适的职务与你。”

  “如今正好有一事,非你不可,还请你不要拒绝。”

  “呃……请问殿下,不知是何事?”吴阿衡闻言一愣,不由开口问询道。

  原来自从吴阿衡投靠张顺以后,由于他本身的资历特殊,张顺又不想让韩爌、雷翀和吴阿衡一干人等连成一气,故而一直恩养在平阳府,没有重用。

  如今刚好有个合适的位置,张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此人。

  “事情是这样的,本王准备大举兴兵,讨伐入关的东虏大军。”张顺笑道。

  “只是东虏兵盛,关乎天下安危,吾不敢麻痹大意,以免成为历史罪人。”

  “故而,本王准备举兵二十万,如有必要,甚至三十万,前往宣府讨之。”

  “只是如此以来,千里输粮,任务繁重,必得一智勇双全又忠心耿耿之士,方可为之。”

  “本王历数群臣,舍隆微其谁?”

  好家伙,张顺这一通夸,顿时夸得吴阿衡热血澎湃,恨不能剖开心腹,以表忠心。

  他不由连忙伏于地,大声应道:“阿衡既得明君如此,恨不能一死报之!”

  “好,好,好,有这心就行。”张顺闻言吓了一跳,连忙扶起吴阿衡,将徐子渊所做方案递交与他,请他参详。

  那吴阿衡看了半晌,不由笑道:“此方案详略得当,按理说微臣无从置喙之处。”

  “不过,我看了半晌,却是有一点想法。”

  “这每到一处,都要设置‘军台’。一则浪费严重,二则耽误时日。”

  “以某之见,何不借用前明所立驿站作为‘军台’。一则有现成场地,二则远近得当,三则又有部分物资可用借用,岂不三全其美。”

  “哦?此话怎讲?”张顺一听吴阿衡这话,顿觉此事倒有几分可行。

  “殿下,您看!”吴阿衡见张顺对此颇为感兴趣,不由精神一震连忙取了纸笔,当场画图道。

  “从太原临汾驿站起,先后至成晋驿站、九原驿站、原平驿站,然后到雁门驿站。”

  “这雁门驿站正在代州城内,这代州乃是三关之内第一要地,需要驻守人马,谨防从灵丘、繁峙一线冲过来的敌军。”

  “然后,再从雁门驿出发,过雁门关至山阴驿站、安银子驿站、西安驿站,最终到大同的云中驿站。”

  “至此,我军可用以大同为根据向东争胜。”

  “殿下若想向宣府争胜,须向东北方向走聚落驿站、阳和驿站、天成驿站,然后至宣府。”

  “然而,大同作为义军根基,不可不防敌人走蔚州、浑源州一线奇袭。”

  “故而,若想拿下宣府,臣建议还是先拿下蔚州为上,然后缓缓图之。”

  “哦,说远了,我们再说这驿站。从临汾驿起,至宣府驿止,前后一共一十二驿。”

  “每两驿之间,其距离不过五十至百余里不等,正是一日的往返脚程。”

  “如此第次运输,只需八日功夫,粮草便能运至大同;一十二日功夫,便能运抵宣府。”

  “如此往返折回,连续不断,断然不会影响义军的粮草供应。”

  有句话叫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张顺没想到这吴阿衡还挺懂行,不由心情大好,不由笑道:“既然如此,本王的这条生死线就托付与你,毋庸多言!”

  “啊?”吴阿衡闻言一愣,顿时明白张顺是什么意思,不由连忙拜道。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阿衡何德何能得殿下如此信任,唯有战战兢兢,不使前线缺一粒米。”

  “好,就这样说定了啊!”张顺闻言拍了拍吴阿衡的肩膀笑道。

  “一会儿我会叫来梁柱、王谢、冀北和侯爵四位商贾和你共同探讨其中细节问题,明天一早本王便率领人马往大同去了。”

  “啊?”吴阿衡都不知道今天吃多少惊了,仍然忍不住开口问道,“难道舜王就不能耽搁一两日,等微臣熟悉了工作,再行出发吗?”

  “不行了,我怕前线生变,有点等不及了!”张顺摇了摇头道。

  “后金多骑,来去如风,如果不能借着这一次机会重创彼辈,日后必为祸患。”

  “与其如此,不如毕其功于一役,使其不敢南顾,然后天下乃安。”

  自从李自成作为先行官离去以后,张顺在这忻州又等了五六日功夫,眼见大多数事情已经安排完毕,就再也等不及了,生怕误了大事。

  “这……那微臣就静待殿下的好消息了!”吴阿衡沉吟了片刻,知道此事不是自己能够置喙的战略问题,便只好恭敬一拜道。

  “嗯!”张顺见吴阿衡如此知趣,也不再多费口舌,只是当场下令道,“吴阿衡听令,从即刻起你就是本王的督粮参政,专管太原至宣府一线的义军补给之事。”

  “调王锦衣麾下一营人马为你麾下标营,驻守代州。”

  “至于西安至太原的水运,我已经调任陈经之前来担任督粮参政,日后你俩就这太原府交接便是。”

  “对了,估计再过个两三日,张三百会率领九营人马来援。”

  “本王许你留下卢象观、张鼎两营人马护卫粮道,其他七营继续北上。”

  “如此以来,李自成手麾下三营马军九千人,本王麾下有一十三营四万五千人,张三百麾下有七营两万一千人,拢共有二十三营七万五千人,这些辎重粮草就麻烦吴参政了!”

  “微……微臣领命!”听到此处,这吴阿衡也不得不佩服张顺的胆略和能耐。

  这样及其繁琐复杂的二十万大军东征以后,他不但占据了山西全境,还能在短时间内抽调七万五千人马应对东虏方向的威胁,这心思手段实在是有点令人望之生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7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6/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