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28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有的慌忙的披挂着铠甲,有的开始装填着火炮、火铳,还有舵手赶到了舵便,等待船长的命令。

  “迎上去,说不定是鞑子的水师!”那船长哈哈一笑,不由大声下令道。

  “哈哈哈!”船上的水手、士卒闻言大乐,顿时船上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起来。

  自从“三顺王”投靠后金以后,后金也依托旅顺、金州,用“三顺王”带来的船只建立了一支水师。

  这后金一无技术,二无人才,如何能建得起一支专业的海上水师?

  故而,哪怕皮岛水师也不怎么样,至少还能过鄙视一番后金水师。

  “有……总共有二十余艘!”就在这时,桅杆上的水手突然又喊道。

  “呃……”本来还兴奋不已的水手、士卒顿时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公鸡,一下子笑不出来了。

  他们现在只有一艘巡逻船,如何抵挡的二十余艘战船的围攻?

  “哨官,怎么办?”众人不由纷纷向那船长看去。

  “怎么办?凉拌!”那船长冷笑一声,不由下令道,“先贴上去看看情况,再作计较!”

  “这……”众人脸上顿时出现了畏难之色。

  “须知大家伙道家属都在岛上,若是万一对面艘后金偷袭岛上的主力,我等岂不是千古罪人!”那船长冷笑道。

  “这……”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念及家中妇孺老弱,不由一咬牙道,“好,干了!”

  随着众人统一了意见,水手门连忙升起了旗帜,摇动着长橹,向那只船队迎了上去。

  随着这一只哨船道靠近,很快那一支船队也分出来一支较小的哨船靠了进来。

  “你们上哪个?”

  “你们又是哪个?”

  “我们是天津水师!”

  “我们是东江水师,你们过来干什么?”

  “承舜王之命,特意向东江镇皮岛输送物资!”

  “啊?请,快快有请!”

  ……

  随着双方一阵交涉,双方初步建立了信任,这才一步步试探着向皮岛赶去。

  “赵良栋,你怎么来了?”好容易等到天津水师登陆皮岛,前来迎接的东江总兵沈世魁不由惊讶地看着来人道。

  “是我!”赵良栋嘿嘿一笑,开口道,“怎么样,挺意外吧?”

  “是挺意外!”沈世魁一边请其入岛,一边实话实说道。

  “其实我自己都挺意外!”赵良栋笑了笑,身上指了指身后的船只道,“其他事情且别忙,咱俩先点验一下货物,做一下交接。”

  “哦?这一次送了什么过来?”沈世魁不由眯着眼望了望停泊在那里的船只,赫然发现其中竟有十艘遮洋船。

  “十船粮食,一船一千石,总共一万石!”赵良栋笑道。

  “啊?”沈世魁闻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又追问了一局道,“全是?”

  “全是!”赵良栋肯定道。

  “这……这真是太好了!”沈世魁不由兴奋万分,甚至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向京师方向拜了三拜。

  原来这东江镇孤悬海外,本身又嚣张跋扈,态度恶劣,深受朝廷猜忌。

  而皮岛附近土地贫瘠荒芜,根本无法养活这许多人,故而只得向朝鲜强行购买。

  如今朝鲜又在洪太攻打之下,不得已投靠后金,原本物资匮乏的东江镇变得日益艰难。

  北面是鞑虏,东面是朝鲜,南面是大海,西面隔海相望的是大明,东江镇几乎四面皆敌。

  这也是为何义军占据京师以后,东江总兵沈世魁投靠张顺的根本原因。

  北面鞑虏是死仇,东面朝鲜已经反目,南面大洋走投无路,西面大明上下相疑。

  除了投靠义军,东江镇已经无路可走!

  然而,就在这无路可走的情况之下,舜王居然二话没说,直接送过来一万石粮食。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让已经岌岌可危的东江镇上下,如何不感动万分?

  “若说大方,确实世上少有舜王这般大方之人!”那天津总兵赵良栋因为受到过张顺的亲自接见,自认是“舜王的人”,不由连忙敲敲边鼓道。

  “实话告诉你,义军刚刚占据京师,到处都需要钱,需要粮食,就这舜王殿下还特意下令挤出来一万石,先救东江之急!”

  “除此之外,由于义军只有天津一处水师,难堪重任,如今正招募人手,购买木料,准备大间船只,全力援助东江!”

  “啊?这……这怎么当得起啊!”哪怕是老奸巨猾的沈世魁,一时间也只觉得受宠若惊,恨不能以死报之。

  “殿下是有大智慧、大志向之人,小小东江如何放在殿下眼中?”天津总兵赵良栋不由笑道。

  “当初,殿下带领大军东进之际,后金洪太摆了他一道,双方好一场大战。”

  “如今洪太虽然兵败身死,你猜殿下会不会就打算这么算了?”

  “哦?”沈世魁闻言先是一惊,随即大喜。

  如果舜王真打算犁庭扫穴,彻底覆灭后金,那么东江镇大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当然,如果舜王真满足于关内“两京十三省”,那么东江镇自然只有毁灭一途。

  “那……那殿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沈世魁扭过头去,认认真真的看了看皮岛上仅剩的数万军民,忍不住沉重的开口问道。

  世上很多事都有代价,东江镇既然受舜王殿下厚爱,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粮食上救命粮,自然也是卖命粮。

  “现在东江镇能做的事情不多!”赵良栋闻言摇了摇头道,“临行之前,殿下只提了两点。”

  “一个是东江镇尽快做好准备,谨防后金突然发起进攻。”

  “另外一个是,请你探查一下,附近是否适合造船的木料。”

  “如今殿下欲大造船只,急需百年硬木。上好的松木、杉木、榆木勉强能用。”

  “如果有其他坚韧,又不怕海水浸泡的木料,最好尽快报上去。”

  “到时候殿下折粮购买,运去制造海船,以救东江!”

  “这……这怎么成,既然殿下为了东江,几根木头还要什么钱!”沈世魁虽然是商人出身,也深知这个时候谈钱伤感情。

  特别是东江镇现在只谈得起感情,谈不起钱!

  “哎,临行之前,殿下特意嘱咐我了!”赵良栋闻言也摇了摇头,无奈道,“说东江苦寒,诸位为国守边,岂有亏待众人之理?”

  “只是如今朝廷多处用兵,粮草短缺,无以为继。”

  “故而只能相互体谅,公平买卖,方不至于怨气丛生!”

  那沈世魁何等精明,一听赵良栋这话,顿时明白了张顺的意思。

  当初东江镇和明廷之间的矛盾,不外乎是东江镇觉得自己为国守边,理当受到朝廷厚待。

  而朝廷认为东江镇弄虚作假,糊弄朝廷银两,故而双方屡起争执。

  而张顺这一手却是先把双方的关系摆到平等的位置上,公平买卖,然而再由朝廷出钱补其不足之处。

  这样一则东江镇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二则摆明朝廷的恩惠,三则朝廷也不至于太大支出,如此一举三得。

  本来那东江总兵沈世魁在被张顺送来的一万石粮食震撼之后,心中难免生出对方是“冤大头”之感。

  如今却见张顺使出了这一举三得的手段来,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第511章 定侧样

  “殿下,您请看,这是臣让工匠制作的鸟船‘定侧样’。”新任天津造船厂厂长张子舟捧着一个木制模型,献给张顺道。

  “哦?”张顺接过来一看,原来却是半只鸟船模型,不由疑惑地看向张子舟。

  “定侧样,亦谓之‘点草架’,乃学自房屋营造之法”张子舟连忙解释道。

  “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所建之物于平正壁上……”

  “哦!”张顺先仔细观察了一番,又听其解释,顿时明白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原来张顺前世建筑房屋,先设计出来图纸,遂后进行技术交底,最后再由项目部分部分项,按图施工。

  这个时代的工匠平均文化程度自然比不上后世,大多数即不会标准作图,又看不懂图纸,但是工程还要进行,那该怎么办?

  当时的技术人员就想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法子,那就制作等比例纵剖面模型。

  这样既能展现出成品的样子,又能展现内部的结构,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张子舟献上来的“定侧样”,其实就是一个鸟船的等比例纵剖面模型。

  “殿下请看,这鸟船上设三帆两桅,其后设橹两支。有风扬帆,无风摇橹,最为便捷。”张子舟不由指点道。

  “前设锚,后设舵,前后各设五百斤火炮一门,载千斤弗朗机两门。”

  “相较于原海沧船而言,不仅火力更为凶猛,而且更为灵便迅捷……”

  “咦,这船头怎么有个缺口呀?”就在张子舟滔滔不绝讲述的时候,张顺突然指着船头问道。

  原来在张顺前世记忆中,大多数风帆船都有尖锐的船头。

  而这鸟船则相反,不但没有尖锐的船头,反而比其他船只少了一块儿,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缺口一般。

  而且这鸟船船头不但少了一块儿,更是通身墨绿,又被工匠画了绿眉、红嘴、黑眼,看起来像一只怪鸟一般。

  “哦,殿下有所不知,此乃鸟船特色!”张子舟闻言不由笑道。

  “由于这鸟船速度很快,容易被海浪打上船头,故而在左右两侧添加了两副侧板防浪,这才成了这副模样。”

  “那……那船头不上浪吗?”张顺心想:既要防浪,干嘛不防彻底?

  “殿下,你这就外行了!”张子舟不由笑道,“这海船一般都是前轻后重,船头高昂,故而能乘风破浪、凫于海面。”

  “凫于海面?”显然张顺也听懂了这个凫并不是浮,而是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8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8/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