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849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那李三娘倒有大妇气度,当场揪住两个孩子一顿好训。

  只是红娘子心疼儿子,对李三娘避重就轻,不肯揍这俩小子一顿的行为愤愤不平。

  “好了,好了,小孩子之间难免有些闹腾,值得什么!”张顺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不由一把抱起小平秦对红娘子说道。

  而就在张顺准备哄一哄小平秦的时候,高起潜突然急匆匆的进来了。

  张顺连忙又把孩子递给了红娘子,正色道:“不知何事?”

  “启奏殿下,辽东张将军急报!”高起潜连忙取出来张三百派人送来的文书,递给了张顺。

  “哦?”张顺检查了一下火漆,然后打开一看,不由眉头一皱。

  “怎么了,殿下?”高起潜一见张顺神情,不由开口问道。

  “没什么,就是张三百那边进展有点不太好!”张顺摇了摇头,把文书递给高起潜道。

  其实何止张三百一处,东江镇如今被代善万余人马压的喘不过气来,天天派人哭诉求援。

  而义军在辽南一带的进展也颇为不顺,自从耿仲明夺取旅顺口、赵鲤子夺取金州以后,众人为复州刘之源所拒,一时间难有进展。

  如今广宁一线,固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果多铎派遣硕讬别领两万人马切断了祖大寿的退路,把万余辽东军生生困在了蛇山一带。

  那张三百麾下虽然还有三万人马,但是又分散在义州和广宁等地。

  前者需要留五千人驻守,后者亦需要分出五千人盯住石氏三兄弟。

  如此以来,张三百即便倾巢而动,也只能拿出两万人马前去救援。

  这多铎手中有四万兵马,如今又借助蛇山建立了防线,一时间张三百不能取胜,只好派人向张顺汇报一下情况。

  “殿下,怎么办?”高起潜闻言顿时也不由眉头紧锁。

  他虽然是宦官出身,但是也是知兵之人。

  如今三地都陷入了僵局,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怎么办?要不要派遣援兵援助?又当如何部署,如何解决当前问题?

  “咱们的水师现在什么情况,向旅顺口运输物资是否完毕?”张顺沉吟了片刻,突然开口问道。

  “往辽南的物资差不多运送够了,那金州一带土地肥沃,田地众多,颇有些积蓄。”高起潜闻言回应道。

  “如今再加上我军的运送,至少能够支撑两个月战事。”

  “既然如此,鞑子的水师又已经覆灭,我等何不再组织一场登陆?”张顺闻言不由反问道。

  “登陆?可是……可是赵将军道‘水师陆战队’,如今还在金州……”高起潜不由有几分为难的提醒道。

  “谁说登陆就需要用‘水师陆战队’了?”不意张顺闻言却是笑了。

  他不由开口解释道:“从广宁右屯卫至东江,海岸何止千里?任凭那鞑子多少兵马,又如何应防尽防?”

  作为一个五千年以降,始终以陆战为主的社会,对海权的认知还非常的低级。

  他们哪里想得到,依照义军对辽东半岛附近海域的控制,基本上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在适合船舶靠岸的位置登陆。

  而后金本就兵少,又经历了关内大败以后,如今这海防如同筛子一边,如何防得住义军?

  故而,张顺在三个主攻方向都陷入僵局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再玩一次登陆。

  “那……那殿下打算派多少人?准备从哪里登陆?”高起潜犹豫了一下,不由开口问道。

  “既然多铎那厮以辽河为界,建立防线,那我等何不再三岔河登陆,占据大辽河一带?”张顺笑了。

  原来在这个时代,辽河上游一带河水泛滥,就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辽泽”。

  而正由于这辽泽的存在,故而从广宁至海州一带,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

  而就在这一条狭窄的通道上,正好有两条河流由北而南,将其截成三段。

  这两条河流其实就是辽河,它先是由东辽河、西辽河两条河流汇集而成,称之为辽河。

  然后由分为两条河流,分别从后世盘山和营口两地入海。

  而前者被称之为辽河,后者则称之为大辽河。

  如今多铎建立防线之处,正是那辽河,而张顺打算派遣士卒登陆的地点却是大辽河。

  “这……好,妙,果然是妙啊!”高起潜闻言一愣,顿时眼睛一亮。

  你道为何?

  原来这大辽河的入海口营口,哪怕搁后世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港口。

  这原本历史上,人民解放军在截断了锦州通道,并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以后,大量的国军溃兵就曾从此地撤出,足见其位置之重要。

  那高起潜虽然不知这段故事,但是单看其地形便知。

  一旦义军在此地登陆,那么向东可以攻取空虚的盖州,夹击后金部署在辽南的最后一支力量,位于复州的刘之源。

  向北则可以夺取空虚的海州,威胁辽东重镇辽阳,进而威胁沈阳。

  向西则可以切断多铎大军的退路,完成对后金主力的包抄。

  仅此一子,可谓是神来之笔,精妙绝伦。

  而最重要的是,多铎把有限的兵力分别部署在东江、辽南和广宁一带,这里正是他既想不到之处。

  而哪怕就算他料事如神,知晓了义军准备在此登陆,亦无兵无将可派。

  这一手可以是阴谋,也可以是阳谋。

  打的就是一个以多欺少,打的就是一个以海制陆。

  “那……那殿下这一次打算派谁去?”高起潜兴奋之余,连忙开口问道。

  “让……让白广恩去吧,至于李自成,派去攻打山东吧!”张顺笑了笑,不由开口道。

  “山东朱大典有点闲的太久了!”

第541章 奇袭牛庄

  “哗哗!”

  不知疲倦的海浪,有一搭没一搭的拍打着海岸的礁石,一如千年前一般。

  俄尔有三两叶扁舟沉浮于浪花之中,犹如鱼儿浮出水面透一透气。

  一切都那么祥和,一切都那么自然。

  这里正是大辽河入海口之处,由于咸淡水交汇,故而鱼群众多。

  只是自后金占据辽东以来,杀戮汉人,以致十室九空。

  而辽东人口的大减,也使得这处昔日热闹非凡的捕鱼场哪怕仍有动物的喧嚣,终究难掩冷清。

  而就在这时,突然一艘巨大的战舰闯了进来,彻底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原本正在打鱼的几个渔夫,闻声望去,只见那战舰上竖五桅,长达二十余丈,好一个庞然大物。

  其战船两舷火炮罗列,密密麻麻的黝黑炮口发出了瘆人的寒光。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大大小小二十余艘船只,其中有战舰,亦有运输物资的赶缯船。

  “这……这时明船?”有的渔夫不由心里一寒,低声嘀咕道。

  “管他呢,虎狼相争,与羊群何涉?虎胜食羊,狼胜亦食羊,左右落一个遭人鱼肉的下场!”有见识的闻言摇了摇头,驾船往远处避了避。

  原来辽东自“高淮乱辽”以来,明廷大失人望,大量军民逃亡女真,这才有了老奴崛起之事。

  而等到老奴兴起之后,残酷更甚,数百万辽民几乎被杀戮殆尽。

  故而在辽东残存的百姓眼中,明廷固然比鞑子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

  眼见“明军”再度出现在“太子河”口,辽东百姓并无甚欢喜之心。

  然而,那船只并未借机停靠在岸边,而是沿着“太子河”继续北上。

  “咱们这是去哪儿?”眼见船只好容易靠近了陆地,脸色苍白的白广恩忍不住开口问道。

  他本是延绥人氏,虽然不是旱鸭子,也是头一次坐船出海。

  哪怕白广恩见多识广,杀人不眨眼,但是在海山漂泊了两日后,也难免身心俱疲,忐忑不安。

  晕船如同瘟疫一般,在延绥籍士卒中扩散开来,整个船舱内都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酸臭味儿。

  如今的白广恩和他麾下的将士,十分怀念那能够“脚踏实地”的陆地。

  好容易看到了陆地,结果这船还不停下来,他就有点急了。

  “白将军,急什么?还没到牛庄呢!”天津总兵赵良栋笑了笑道。

  “什么牛庄?不是说好的停靠在天妃庙吗?”白广恩一听赵良栋这话,脸色更加难看。

  “哦,那天妃庙就在牛庄北面八里处。”赵良栋解释道。

  “啊?北面八里?那牛庄在哪儿?”白广恩闻言有点迷糊了。

  “牛庄啊,牛庄就在边墙以南十余里之处啊!”赵良栋理所当然道。

  “什么?”白广恩闻言大吃一惊。

  原来这天妃庙祭祀的正是护海女神妈祖,故而大多数庙宇都建立在沿海地区。

  这白广恩听说这一次要登陆天妃庙,还道是海船停靠在海岸边。

  却不知这“太子河”水大河深,海船可以沿着河流北上停靠在河内海港“牛庄码头”。

  而由于这牛庄码头建有天妃庙,故而此地又称为天妃庙、小姐庙。

  此地自明初向辽东运送军粮以来,就是重要的海港码头。

  福建海船只需十余日,便能够从福建沿海抵达此处。

  而那牛庄全称却是牛庄驿,正是从广宁至海州一带的交通要地。

  张顺派遣白广恩督罗向乾、黄得功两部三营人马至此,便是为了夺此要地,彻底断绝多铎的后路。

  “这……这能行吗?”白广恩看了看船上脸上苍白,不断呕吐的士卒,不由忧心忡忡道。

  作为内陆士卒,贸然出海,自然会有很多人晕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8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9/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