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963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还为此错过了整个大航海时代,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想到此处,张顺又笑了:“如此说来,咱们倒有两家竞争对手!”

  “你说咱们要不要再派一次船队,把这两家彻底从对日本的贸易中挤出去?”

  “这……这恐怕不行吧?”孙可望和郑芝龙闻言相视了一眼,这才有几分迟疑地开口道。

  “东海海况如此,等到咱们的船这一次折回来,恐怕只能等到来年了!”

  张顺当然已经知道了从宁波到日本的情况,基本上每年都集中在夏秋两段时间,不过显然他另有想法。

  “你们这话却是狭隘了!”张顺不由笑道,“这一次咱们手中的商船只有二十艘,不是也派了二十八艘前往吗?”

  “既然咱们自己的船暂时回不来,何不借鸡生蛋,召集其他船前往呢?”

  “到时候,朝廷提供保护,海商提供船只,而坐商提供货物,亦如今日一般!”

  张顺这话一出,那孙可望、郑芝龙顿时不由眼前又是一亮。

  原来这时代的日本国,国虽不大,人口却是不少,对中国的产品需求也不小。

  比如生丝、白糖、茶叶都是紧俏畅销的商品。

  在这个时代,每年二十八艘的贸易量,完全不能满足日本的需求。

  按照历史进行推断,实际上真实需求量,大概在二百艘左右。

  也就是说,双方的贸易量实际上还可以在扩大十倍。

  张顺当然不知道这一数据,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根据贸易的获利情况推测日方市场并未饱和,故而提出再派一次船队的建议。

  “好,这样好!”郑芝龙闻言不由拊掌而笑道,“我这就命人散布出去,看看还有哪些海商准备出海!”

  “若是他们识相,一切还好说;若是不识相,被人抢了夺了,算他们晦气!”

  张顺听了郑芝龙这话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原来这时代的“商战”,和张顺前世玩的大航海时代一般无二。

  若想挤占他人的份额,不外乎一个是倾销,一个是掠夺,还有一个是压制。

  其中倾销,就是张顺这种手段,多派船只,多销货物,直到市场饱和了,别人就被挤出去了。

  而掠夺则是明的、暗的支持海盗掠夺对手的商船,以打击对手的贸易。

  而所谓的压制,则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对方开口通商,限制其他贸易者前来贸易,以保证自己的份额超过对手。

  张顺刚开始还没有想到这些,一经郑芝龙提醒,顿时反应了过来。

  “咱们这样!”张顺何其聪明,一听了这话,顿时眼珠一转,便开口笑道,“从明日开始,郑氏的水师要运转起来,咱们的水师也要展开缉私活动。”

  “现在不是出海的好季节吗?本王倒要看看,没有我的允许,哪艘船胆敢走私出海!”

第700章 钱塘自古繁华

  “快来呀,快来呀,你们看看这个!”小丫头卞敏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一边抓住面前摊贩的东西,一边向姐姐卞玉京和其他几个女子喊道。

  “好,好!”卞玉京应了两声,连忙看向张顺。

  却见张顺正一脸宠溺的望着自家妹妹,便放下了矜持,连忙疾行几步赶了上去。

  “你们不去看看吗?”张顺见董小宛和顾启姬两女无动于衷,忍不住开口问道。

  董小宛看了看顾启姬,再看了看尾随在她们身后的两个女子,最终还是艰难的摇了摇头拒绝了。

  原来这孙可望也不是傻子,既然在朝鲜国、日本国走这么一遭,自然也惦记着给张顺带点“礼物”。

  本来张顺还想装一装正人君子,奈何一个长得跟金喜善、宋慧乔、韩佳人等韩国女明星似的。

  呃,你问具体像谁,其实他有点脸盲。

  另外一个长得日本女明星田中柠檬、高松恵理、鬼头桃菜似的。

  至于具体像谁,恐怕还得等他脱完衣服,才能识得。

  反正在前世印象加成之下,他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两人。

  只是如此以来,顿时让董小宛、顾启姬两女心里产生了莫大的危机感。

  于是,这两女一左一右偎依在张顺两旁,挤得那两女只能跟在后面吃屁。

  而张顺在宁波张罗完第一场出海贸易之后,第二场便放手给孙可望、郑芝龙发挥,自个带着一干人等折回了杭州。

  张顺前世有句话叫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既然来到了杭州,他也忍不住带着一干丫头出来逛上一逛。

  若论杭州集市,当数北关。

  这北关地处京杭大运河尽头,天下货物尽数集散于此,故而极为繁华。

  正适合张顺亲身体验一番江南极为繁荣的工商业,以便日后制定相关的政策。

  “呃……这布料不错……”张顺见她们缠着自己不肯离开,只好主动看起了旁边的布料。

  “这是松江布,顾名思义以松江为正宗,这里大多都是从松江运过来的!”顾启姬见了,上前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道。

  所谓松江布,即是棉布。

  当年黄道婆从崖山带回来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松江地区纺织业的发展。

  到了明代,松江的棉纺织业极为兴盛,其地产出的棉布畅销海内外,尤为出名。

  那顾启姬家住苏州府,紧挨松江府,对此自然极为熟悉。

  “哦?原来却是个行家!”张顺不由笑了,“那就烦劳你帮我挑几匹上好的!”

  “这里又不甚好,若是你想要,何不派人去松江采买一些回来!”顾启姬皱了皱眉头,不由提议道。

  “呃……那好吧!”本来张顺想着买一些回去,送给自家婆娘。

  刚才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一时间竟算不清家里有多少婆娘了,只得暂时作罢。

  “铛、铛、铛!”就在张顺沉吟不已之际,突然却被一阵响亮的钟声打断了思绪。

  “咦?”身后的俩“明星”闻言望去,不由发出了惊讶声。

  “没见过吗?”张顺闻言扭头问道,“没见过的话,咱们去看看去!”

  “嗨!”

  “卡木萨米大!”两个“女明星”分别用自己的“方言”应了一声。

  张顺不知道她们听懂了没有,她们也不知道“主人”听懂了没有,反正大家就这么凑合着过去了。

  “哎,这位客官,你要点什么?”店主一看张顺在一群人簇拥之下走了过来,连忙点头哈腰地问道。

  “我这店里有各种各样的自鸣钟,有大的小的,金的银的,还有镶嵌珠宝的。”

  “有自造的,还有从远西渡过重洋运送过来的;有现成的,还有定制的。”

  “只要你想得出来的,我这里应有尽有。”

  “还有自制的?”张顺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的“自鸣钟”,不由惊喜地问道。

  “有啊,还能定制呢!”那店主又强调一遍道。

  “那有没有那个……”张顺比划了一下,开口问道。

  “金表,是吧!”那店主惊喜道,“你却是找对地方了,若是换个地方,你未必找得着。”

  “您看看,核桃大小,纯金打造,承惠一百八十两纹银!”

  “呃……有没有镀金的?”张顺一听这价格,顿时有点英雄气短了。

  明制一斤十六两,你这开口就要我二十多斤银子,抢钱呐!

  “殿下何等样人,怎与一个商贩斤斤计较?”就在张顺话音刚落,早有一人接话道,“若是殿下不嫌弃,在下替你出了!”

  张顺闻声望去,却见那人五十来岁年纪,“衣素莽、围碧玉”,气度非凡,不由顿生几分好感。

  他不由开口问道:“敢问这位先生,不知如何称呼?”

  “草民姓阮,名大铖,字集之,乃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后因得罪了阉党、东林党,遂不得为官!”那人连忙上前对着张顺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

  “哦,原来是阮先生,久仰久仰!”张顺一直把他的名字错认为阮大钺,故而听到他自曝家门以后,并未识得他的来历,便客气了几句。

  然而这话落到阮大铖耳朵里,不由大吃一惊。

  原来他本是“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的弟子,与“东林六君子”左光斗为好友,故而名列东林点将录。

  后来在打倒方从哲的斗争中,他立下头功,左光斗被许以吏部官职。

  结果不曾想后来东林党内讧,以赵南星为首的一伙人便把他“贬”至工部。

  彼时吏部为六部第一,而工部为六部之末。

  故而引起阮大铖不满,遂投向魏忠贤。

  如此以来,他两面不是人,便被人排挤了出去,不得为官。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隐居南京,一边招募游侠,谈兵说剑,一边试图和东林党、复社讲和。

  刚巧他求到张溥那里,那张溥刚好投靠了张顺,正感势单力薄,遂书信一封,让他前来投奔张顺,不期竟这般相遇了。

  那阮大铖听张顺说什么“久仰久仰”,还道是在讽刺自己的跟脚。

  他生怕张顺拒绝了自己,连忙向店家笑道:“听到了没有,这店里但凡有殿下喜欢的,一并拿来,我一发算钱与你!”

  “啊?这……这不好吧!”张顺闻言不由有几分不好意思,“实在家里的婆娘喜欢的紧,这才打算买回去几只!”

  “几只?没问题,我全包了!”阮大铖拍着胸脯道。

  啊?张顺一听阮大铖这话,差点傻眼了。

  原来他说几只,不过是给自己涂脂抹粉罢了。

  实际上他大大小小的婆娘,三十好几个,随便买一买就五六千两银子,哪里是个小数目?

  想到此处,他便摇了摇头笑道:“算了,算了,一点小玩意儿,不值得破费。”

  “既然今日得遇先生,咱们还是寻一处僻静之处,慢慢详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9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3/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