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魏国公徐辉祖,脸上掠过了一丝不经意的喜色,他竟觉得自己的腰杆子,也直了不少。此时,可以俯瞰丘福、朱能,堂而皇之的投去鄙视的眼神。

  “赏,都有重赏,来的都有赏,哈哈,来人,来人,给大家打赏,摆流水席,摆三条街的流水席,让左右亲邻,都他娘的吃三天。”

  大哭之后,顾成叉手,大手一挥,豪气干云:“要钱有何用,子孙有出息……这家业就败不了,每人三两银子,重赏。”

  报喜之人听罢,高兴得不得了,这里真是来对了,去别人家报喜只是赏钱,这儿是直接给银子。

  此时,顾成回头,看丘福等人,笑道:“哈哈,今日老夫还有事,只怕就招呼不了诸位兄弟啦,你们自便,自便。”

  丘福:“……”

  于是丘福几人悻悻然地出了侯府,狼狈如丧家犬。

  “啊呸。”朱能骂骂咧咧道:“早晓得,俺得告诉他,俺儿子也有功劳。我咋就这么傻,我是昏了头啊!”

  ……

  武楼里。

  此时,朱棣正在这里高坐着。

  太子朱高炽欠身坐在朱棣的下头。

  想来凑热闹的汉王朱高煦却只能站着,他有些委屈,父皇已经越来越对他轻视了。

  解缙四人清早已经来复旨。

  他们只能负责阅卷,圈定中榜之人,排定名次。

  此后就没有他们的事了,因为为了公正,必须确保考官在揭榜之前,不知中榜者的姓名。

  所有圈定的卷子,都会由专门的人负责整理,而后制定出榜文张贴。

  解缙几人,只晓得高中者的文章是哪一篇,现在却还不知中榜者是谁。

  当然,他们现在很期待。

  在举人们入京之前,他们便知道有不少同乡中的优秀后辈们参加此次科举。

  譬如曾棨,还有周述、周孟奇几人,却不知他们这几人,能否金榜题名。

  “榜文还未送来吗?”朱棣显然对于此次科举,也颇为关心。

  “陛下,榜文一出来,还未张贴之前,就会有专门的人火速送榜入宫,只是紫禁城距离贡院有一段路,只怕要耽误一些时间。”解缙上前道。

第103章 赚疯了

  听了解缙的话,朱棣道:“此番,你们几个倒也辛苦了。”

  解缙和胡广、杨荣、胡俨四人齐声道:“臣等不敢称劳。”

  朱棣颔首:“朕听闻,此次参加科举的江西才子极多……”

  他漫不经心地问,实际上,朱棣和当初的太祖高皇帝一样,对此颇有几分忌惮。

  解缙似乎明白皇帝的心思,不过他乃内阁首辅,同时对他而言,他也是士林领袖,更不必说,他还是江西人了。

  解缙道:“陛下,科举只要公平,因此,臣窃以为,比较其才学高下即可,至于学生籍贯,臣以为这不是应该关注的事。”

  此言一出,朱棣面上虽波澜不惊,心里却生出了反感。

  他看向朱高炽,淡淡道:“太子也这样认为吗?”

  朱高炽听罢,心里胆颤,解缙的回答是有道理的,至少朱高炽颇为认同,可是……关于这件事,太祖高皇帝就曾有过批评。

  也就是从祖制来说,这是不该说的话,哪有孙儿反对自己的爷爷的呢?

  何况父皇乃是靖难起家,当初抨击建文的第一个罪名就是说见闻不遵祖制。

  于是朱高炽含糊其辞地道:“儿臣……以为颇有几分道理。”

  朱棣怫然不悦,却依旧沉着脸,没有做声。

  汉王朱高煦这时道:“父皇,儿臣就不苟同,太祖高皇帝设科举的本意,是收揽天下的读书人,为朝廷所用,难道我大明却只招揽江西的读书人吗?”

  朱棣瞥了朱高煦一眼,却没说话。

  见父皇模棱两可的样子,朱高煦有些气馁,便又道:“儿臣只是觉得……祖宗之法不可违,倘这朝野内外,都充斥着江西的读书人,国家的根本就要动摇了。”

  朱棣手搭在案牍上,依旧无言。

  殿中安静下来,所有人忐忑的看着朱棣。

  此时,谁也不知道朱棣心里想着什么。

  在这忐忑之中,终于有宦官气喘吁吁地走进来,道:“陛下……榜来了。”

  朱棣闻言,眼眸微微阖着:“取上来。”

  所有人的心都给提了起来。

  尤其是朱高炽,他很清楚,如果……解缙等人当真录取的江西人……都名列榜首的位置,不只读书人要大闹,只怕父皇也会认为自己办事不利。

  虽说对朱高炽而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杜绝科举的舞弊,采取措施,让举人们好好参加这一次考试,其他的,其实也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亦失哈去接了榜,随即,将这一张张的红纸,摆在了朱棣的御案前。

  朱棣只草草看过去,他不在乎这列在后头的名录。

  只从第十名开始往日上看。

  张希……江西宜春人。

  黄坚正……苏州人。

  贡院那边,很贴心的附上了考生的籍贯。

  朱棣显出了不耐烦之色,继续往上看。

  杨相……江西泰和人。

  周孟奇……江西吉水县人。

  周述……江西吉水县人。

  曾棨……江西吉水县人。

  目光落在此的时候,朱棣的脸上掠过了一丝冷色。

  眼里似闪烁着锋芒。

  一刹那之间,朱棣的目光定格在了第一个名字。

  顾兴祖……北直隶大兴县人。

  朱棣脸色猛地变得古怪起来。

  他死死地盯着顾兴祖这个名字,觉得有些眼熟。

  当朱高炽看到朱棣方才显露出来的杀气时,心沉到了谷底,他下意识地看了解缙等人一眼。

  解缙却是气定神闲的样子,在他看来,他干的是对的,读书人的事,皇族的人不懂,他为国抡才,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至于太祖高皇帝那般……也只能呵呵了。

  朱棣的目光越来越古怪,突然道:“顾兴祖是何人?”

  殿中许多人懵然不知。

  只有亦失哈道:“陛下,好像是镇远侯顾成的孙儿。”

  亦失哈能成为皇帝的心腹,也是有几把刷子的,他可能学识不高,可是京城里但凡有名有姓的人,他都了然于胸,以备皇帝随时问询。

  朱棣终于是想起了,不免诧异地道:“是张安世的那个弟子吗?”

  亦失哈道:“他确实是在国子学正义堂读书,陛下命张安世为博士,执教的也是正义堂。”

  朱棣开始目瞪口呆,方才的杀气,此时竟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陛下……”说到了张安世,解缙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抬头看解缙:“说。”

  解缙道:“臣其实以为……让张安世执教国子学,颇有不妥。张安世毕竟为勋臣之后……又是外戚……”

  国子学是圣地,不该让武夫的后代来执教。

  这也是解缙等人的宗旨。

  胡俨听到这里,心里惭愧,其实他知道,这些话应该他来说的。

  朱棣却是古怪地看了解缙一眼,道:“是吗?”

  只这两个字后,朱棣没吭声了。

  见陛下不语,解缙便又道:“这只是臣的浅见,只是觉得国家用人,应当择其才,选贤用能……”

  朱棣道:“朕知道了。”

  朱棣说了一声知道,却又狐疑地低头看榜。

  那赫然的顾兴祖三字还在。

  朱棣心里禁不住默默地道:“顾成是个有福气的人啊。”

  接着,朱棣抬头看解缙:“你方才说到了选贤用能?”

  “是。”解缙硬着头皮道:“朝廷分文武,文武分职、将相殊途,臣以为……张安世可能不适合担任此职,陛下何不命他在军中……”

  朱棣点头,却是道:“博士的职责是什么?”

  解缙道:“博士的职责自然是……授业解惑。”

  “怎么样才能算一个博士称职呢?”

  “当然是桃李满天下。”

  朱棣又点头,又接着问:“那么解卿家桃李满天下了吗?”

  解缙忙道:“臣……惭愧的很……臣……”

  朱棣感慨道:“今科会试第一的会元,你可知道是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