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朱棣是练家子。

  练家子最狠的地方就在于,他下手非常重,可偏偏,每一处都避开了人的要害。

  于是……周康杀猪的嚎叫,手脚并用地努力挣扎,口里大呼着:“我何罪,我何罪。”

  解缙几个已是惊呆了,忙叩首:“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陛下……这是何意?”

  此时,朱棣终于站了起来,又平静地将手中染血的半截茶盏抛在地上。

  那茶盏已是应声而碎。

  朱棣道:“现在还敢说朕是贼了吗?”

  周康满头的血,偏偏人又还活着,在地上嗷嗷叫着,此时听了这话,身子抽了抽,倒是反应过来了什么:“陛……陛下……臣……臣……”

  朱棣冷喝道:“你敢骂朕?”

  周康早就吓得魂不附体,却还是道:“陛下……为何……”

  “为何?”朱棣道:“只凭此人害民!”

  他一下子定性。

  “至于你!”朱棣死死地盯着周康:“你与此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你以为朕能容你吗?”

  周康大惊,顾不得头上的疼痛感,连忙叩首道:“冤枉,冤枉……”

  他其实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周康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一直自认为自己是好官。

  可以说完全符合一个好官的标准。

  此时遭受朱棣暴打,他一脸悲愤,心里却有万千的委屈。

  朱棣则是死死地盯着他,冷嘲地道:“冤枉,是朕冤枉了你?”

  周康听罢,此时虽是恐惧到了极点,却也委屈到了极点,他振振有词道:“陛下确实冤枉了臣,臣自问自己在任上,两袖清风,爱惜百姓,视百姓为子侄,这几年来,可谓是兢兢业业,上元县因此大治,今陛下这般侮辱臣下,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臣绝不认为自己错了。”

  说着说着,他居然昂首起来,凛然直面朱棣。

  “臣乃读书人,尚知气节,陛下呼臣为贼,臣不敢接受,倒是陛下身边,却有一贼,残害百姓,只是陛下竟还懵然不知,敢问陛下,陛下难道真的不在乎天下生民是如何看待朝廷的吗?若陛下视臣为弃子,任意凌辱,臣甘愿引颈受戮,只是这世上自有公道,公道在人心之中!”

  他这一番话,说的朱棣怒不可遏。

  这令朱棣想到了当初,当初那方孝孺押解到了他的面前,出言顶撞,开口便是君臣大义,是所谓苍生黎民。

  眼见朱棣气得发抖,朱棣便咬牙,随即目光落在了解缙三人身上,冷着脸沉声道:“三位卿家也这样想吗?”

  三人没有回应。

  朱棣怒道:“说!”

  解缙道:“是非曲直,还请陛下明察秋毫。”

  胡广沉默了片刻,则道:“不如将黄仁义一案,发三司会审,到时自然水落石出,自有公论。”

  杨荣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索性什么也没说。

  朱棣哈哈大笑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这样说来,朕方才所言,却是笑话吗?”

  解缙忙道:“臣等绝非此意。”

  朱棣冷冽一笑,转头看向周康:“好一个铁骨铮铮,好一个铜心铁胆的板荡之臣,看来……是朕错了。”

  周康头上的血,正一滴滴地落地,格外刺眼。

  可他依旧不服,他道:“臣读圣贤书,这些年来,为朝廷效命,殚精竭虑,自上任以来,也不敢收受财货,臣不敢说臣有什么大功劳,可这些年来,为了百姓也算呕心沥血!”

  “可陛下呢?陛下视臣为草芥,动辄殴打,这难道是身为君父的人做的事吗?朝中百官,对此敢怒不敢言,可今日……臣言之!”

  他大声道:“陛下这些年,任用宦官,亲近外戚,何曾在乎过天下百姓?陛下只念军功,朝廷大量的钱粮,不是去周济百姓,而是拿去喂养那些边镇上的军将。”

  “陛下好大喜功,督造这么多的舰船,命宦官出洋,今年巡倭国,明岁又说要巡南洋。陛下心心念念,要营造北平的行在,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臣敢问,这些钱粮,倘使稍稍周济百姓,我大明百姓,哪个不称颂陛下恩德?可陛下呢?陛下可曾顾念天下苍生?”

  周康越说越大声,他似乎已经豁出去了。

  我这样的大清官,爱民如子,既然皇帝你这般侮辱,今日索性说个痛快。

  此时,周康接着道:“陛下身边的张安世,他恶名昭彰,难道不是人所共知?多少百姓来上元县状告他,说他杀人害民。陛下,民为贵,社稷轻之,这样的人……陛下怎么可以信重呢?他售出的书,卖出三两银子,他挣此等黑心钱,这满天下,哪一个不是谩骂?敢问陛下……这祖宗江山,难道陛下不要了吗?陛下这两年的行径,与那隋炀帝又有什么分别?”

  “陛下,大治天下的根本,在于轻徭赋,在于选贤用能,若陛下对此无动于衷,那是国家和天下苍生的不幸,陛下若是不认同臣所言之词,臣无话可说,臣血肉之躯,哪里能承受陛下的雷霆怒火呢?今陛下厌臣至极,臣甘愿引颈受戮,只愿陛下……倘使还有半分江山社稷之念,到时能幡然悔悟,那么……臣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一番愤慨的话,一下子触动了解缙的心底深处,他虽跪于地,埋着头,也不禁为周康的义举而赞叹。

  区区上元县,竟有此贤士,早知如此,早该擢升其入翰林培养。

  周康的话很大声,这客栈外头,佐官和不少乡贤士绅们大抵也能听出个大概,此时竟不由得人人垂泪起来。

  周公深明大义啊!

  朱棣:“……”

  实际上……朱棣发现……他好像又是在面对方孝孺!除了让方孝孺振振有词地对他破口大骂,他竟无法反驳。

  朱棣冷笑道:“你是要朕现在杀你,成你美名?”

  “臣不敢有此言。”周康凛然正色道:“只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臣知今日所言必死,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心有所感,因此泣血告知陛下而已。”

  朱棣大笑。

  笑声过后。

  却听外头传出许多啜泣的声音。

  朱棣道:“谁在外哭丧?”

  不一会儿功夫,这上元县的许多佐官和乡贤、士绅们进来,一并拜倒道:“臣等(草民)无状,惊动圣驾,万死。”

  朱棣打量着这一个个人,道:“你们也和他是一伙的吗?”

  似乎受了周康的感染,其中一乡贤大着胆子道:“周公自上任以来,百姓们安居乐业,上下称颂,陛下,周县令是好官啊。”

  随即,有人低声附和:“是啊,是啊。”

  朱棣又大笑。

  张安世此时忍不住同情地看着朱棣,他觉得朱棣笑得很勉强。

  朱棣转而道:“周康是好官,那么朕就是昏君!好,很好,朕好大喜功,朕没有识人之明……”

  他来回踱步,现在杀周康,倒是成全了他。

  就如那方孝孺,朱棣比谁都清楚,现在这天底下,不少人都在悼念他,提及方孝孺的时候,都说此人是读书人的种子。

  于是,朱棣越想越怒。

  却在此时,突然有人道:“这狗官!”

  这声音一出,却是一下子打破了沉寂。

  朱棣抬头,朝声源处看去。

  却见一人自后厨出现。

  方才朱棣等人在此喝茶,外头突然来了许多人马,说是要迎奉皇帝。

  那些喝茶吃饭的人……个个大惊,这时才发现,这客栈里竟有如此尊贵的人物。

  只是这外头……来了这样多的人,大家不敢往前门走,便都躲去了后门。

  胆子小的食客,当然早就脚底抹油了。

  也有一些胆子大的,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瓜,便躲在后厨里头,不敢探头。

  其中一个汉子,此时却蹦了出来。

  朱棣眼看那黑脸汉子,也有一些懵。

  这汉子却是龇牙裂目,怒不可遏的样子。

  朱棣朝那汉子道:“你是何人?”

  “小人宋九。”汉子道。

  这宋九手足无措,连基本的礼仪都没有。

  朱棣奇怪地打量着此人:“你方才说什么?”

  被朱棣问到这个,宋九眼里似是喷着火:“说这狗官。”

  “谁是狗官?”

  宋九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一脸决然地道:“当然是这县令周康。”

  朱棣听罢,骤然露出意味深长的样子,回头看一眼周康。

  周康却摆出一副对宋九不屑一顾的样子,在他看来,他根本不可能认得宋九,十有八九,是陛下或者那张安世,栽赃陷害他的工具罢了。

  只是周康现在无欲则刚,生死都已放在了一边,又想到这么多人为自己说话,此时已什么都不在乎了。

  朱棣道:“你为何骂此人作狗官?”

  宋九咬牙切齿地道:“前年的时候,俺……俺家一直是沈家庄里的佃户,俺有一个兄弟……因欠了租,被那沈家的人抓进宅里去打了一夜,第二日送回来的时候,便气绝了,此后又将俺那侄女捉了去,说是要用俺侄女抵债,俺嫂子失了男人,又没了女儿,当夜就上吊死了,一家大小……一个也没剩下,俺当时去县里状告,想要教这周老爷做主,可这狗官,轻信那沈家人的话,反给俺一个诬告罪,打了俺几十板子……”

  这汉子眼眶都红了,将牙咬的咯咯的响:“俺哥哥嫂嫂……还有迄今不知下落的侄女,全都没了,俺也被打的死去活来,落的一身的病,回了去,沈家人又要来寻仇,便只好逃亡,若不是沈家没了,小的只怕还不敢回乡中来……陛下,你说这人是不是狗官!”

  周康听罢,大怒:“胡说,你这刁民,信口雌黄。”

  汉子道:“永乐元年开春,那一桩宋家与沈家的案子,你忘了吗?你当时还说……俺哥哥并非是打死,身上虽有伤,却也未尝不是失足所致,还说俺嫂嫂上吊,是民妇无知,并非遭沈家人的毒手,还有俺那侄女,说欠租还钱,天经地义,发卖了也是理所应当的,这难道不是你说的话吗?”

  若是仔细的看周康,就会发现,此时的他,有些慌了。

  他大抵记起了这个案子。

  当然,他迄今也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不过是秉公执法而已,而且那沈家……平日里也确实良善……

  可这时面对这宋九的胡搅蛮缠,却教他有些丢脸,就好像白璧无瑕的美玉上,多了一丁点的瑕疵。

  于是他冷笑,继续不屑一顾的样子道:“你这刁民,不过是想借机生事,讹人钱财罢了,似尔这般的人,本官见得多了。”

  宋九听罢,差点要气的昏死过去。

  其实他早就不指望寻仇了,面对这样的事,他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所谓胳膊扭不过大腿,而今日不过是恰逢机会罢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