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479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显然,道路并不好走,一路晃晃悠悠,且乘辇的速度慢,一两个时辰下来,徐皇后有些吃不消。

  朱棣将她接下来,温和地含笑道:“早知如此,就不来了,都是张安世出的鬼主意。”

  这时,张安世已带着京城三凶来接驾了,他喜滋滋地上前行礼。

  朱棣便道:“今日遂了你的心愿,走吧,若是没有什么好瞧的,朕可不饶你。”

  “是……”张安世道:“展示的东西太多,陛下,咱们一步步来,臣来做向导。”

  这博览会,是在一处新的建筑这儿举办,这建筑占地很大,靠近图书馆,很是恢弘。

  张安世打头,回头却见后头的大臣,一个个东倒西歪的样子,心里窃喜,却又摆出一副好像无辜的模样。

  他随即道:“陛下,那儿有一处未来生活馆,陛下一定要好好瞧一瞧。”

  朱棣道:“未来生活馆是什么?”

  张安世笑吟吟地道:“就是以后,咱们大明……会是什么样子,以后会流行什么……”

  朱棣还是一知半解。

  徐皇后此时倒来了兴趣,似乎逛街,乃是女人的天性一般。

  张安世当下,先领人至未来生活馆,而进入入口,当先,一个小隔间里,却展示着一样东西……

  这东西……好像是一件衣服,颇为轻薄,嗯……还有帽兜……只是……看上去,表面又不似布料。

  徐皇后道:“此衣可不好看。”

  张安世道:“是啊,黑乎乎的,当然不好看,不过它不是用来看的。”

  朱棣一愣,好奇地道:“不是用来看的?”

  张安世道:“陛下请看。”

  说着,张安世手指着身后的丘松,道:“四弟,你来,你来,给陛下展示一下。”

  丘松鼓着眼睛,一副很不情愿,桀骜不驯的样子。

  朱勇和张(車元)便忙取了那衣,给丘松套上,一面安慰道:“大哥的话要听,一会儿就好了,你别生气嘛。”

  这衣服将丘松套了半个身体,而后,便连丘松的脑袋也被帽兜盖住了。

  丘松便一副任人摆布的样子,站着不动,不过张安世也确实是算是人尽其用,作为模特,丘松的表情僵硬,倒是恰如其分。

  张安世这时打了个响指:“来人……给我倒水……”

  朱棣等人这时才发现,原来在这隔间的上头,却站着几个伙计,几个伙计各自端了个大铜盆,听了张安世的号令,竟当真将一盆盆的水直接淋了下来。

  这一盆盆水,直接对着丘松的脑袋淋漓而下,丘松依旧站着,木然不动。

  朱棣皱眉,下意识地要护住徐皇后,一些水滴,也难以幸免地溅着了徐皇后的身上。

  朱棣颇怒,觉得张安世这个家伙,行事实在没有章法。

  只是……奇怪的是……

  这一下子,竟是引发了后头其他臣子们的惊呼。

  朱棣也一愣。

  这丘松依旧还穿着这衣,水落在他的身是,便迅速地滑落。

  虽是身子湿漉漉的,却好像没有什么反应。

  张安世便让朱勇帮忙将丘松身上的这件衣服脱下,众人再看,却见丘松的身上,几乎没有沾染任何的水渍。

  “陛下,这是雨衣……”张安世道:“你看,这雨衣如此轻薄,却比蓑衣的防水效果,更强十倍,穿了此衣出去,包裹全身,也就不担心雨水了。”

  朱棣惊讶地看着轻薄的雨衣,可能他的感触不深。

  可是身后的许多大臣,却都来了劲头。

  要知道,这里的不少大臣,都要出入宫禁,而宫中是不许撑伞的,便连戴斗笠都显得忌讳。

  因而,不少人出入,都只好淋着雨,在这个时代,淋雨就意味着伤寒,而伤寒就意味着有死亡的几率。

  即便有蓑衣,那蓑衣也是笨重无比,而眼下这雨衣,既轻薄,防水又强,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张安世道:“这雨衣,其实还是多亏了邓公公。”

  “又是邓健?”

  朱棣背着手,转着圈,像打量牲口一样打量着丘松,这才确信这丘松确实没有沾染多少水痕。

  他和百官所想象的却是不同,对他而言,若是有了这个,那么……岂不是大军就可冒雨行军?还有原先那些害怕潮湿的物资,是否可用这东西防水?

第268章 神兵利器

  张安世道:“陛下,我们总是认为,我大明天朝上邦,无所不有,可实际上,这天下的物产,何其丰饶。就说这小小的雨衣,若非是邓侯带来了一样稀罕的宝物,却是无论如何也制不成的。”

  他卖宝似的,接着道:“这宝贝,能制的何止是区区的雨衣,用途可大得多了。”

  朱棣见这雨衣,心里头虽没有翻江倒海,却也有所触动。

  后头百官,个个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无论如何,这东西确实很实用。

  “宝物,是什么宝物?”

  “橡胶!”张安世道:“邓侯说,他到了某一处大岛,见当地的土人,竟拿一种橡胶的汁液,涂抹在自己的衣上,等晾干之后,这衣服便可避雨了。邓侯见了,大为惊叹,于是一面收了数十桶这样的橡胶带回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这橡胶的树种。”

  “这些树种,臣已让人寻找气候与那岛屿差不多气候的地方种植,至于那数十桶橡胶,却用来制造了一些小玩意,这雨衣就是其中之一。”

  张安世说的很简单,实际上,橡胶确实有避水的用途,可天然橡胶也有许多弱点,比如,一旦天气炎热,就容易脱胶、发粘。

  想要让它真正做到民用,却需用硫磺和橡胶在一起,产生共热,才可解决这个问题。

  朱棣听罢,大为惊奇,他便颔首道:“若是这橡胶也能成活,那么将来……多产这样的雨衣,确实有莫大的好处,这模范营就可以先装配上。”

  张安世道:“一旦可以广泛种植,臣就打算在岭南、琼州、吕宋、安南等地,统统种植上,取了橡胶,进行加工之后,可以造福的,何止是这区区的雨衣呢?陛下……且看……”

  说着,他领着朱棣,继续到了第二处地方。

  这个场馆更大,却摆着一辆精工打制的车马。

  这车马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四个轮子。

  在大明,马车多以两轮为多,四轮转向不便,而两轮车的舒适度,却很是有限。

  这也是为何,帝王总是喜欢乘辇,而大臣们都喜欢坐轿子的原因。因为不颠簸,舒服。

  朱棣见这宽敞的四轮车,却不以为意。

  张安世却是当着众人的面道:“陛下,此车乃四轮。自然,这四轮的转向,却极为灵活,盖因为,臣让匠人们用精钢打制了一个底盘悬挂的系统,如此一来,这四轮车便可和两轮车一般,可以轻易的转向了。不只如此,这车轮与转盘处,还用了这种精钢打制的轴承。”

  说着,张安世蹲下,指着两轮之间与底盘连接的位置上,一个圆形的滚珠轴承。

  朱棣不明所以地道:“这又有何用?”

  “可以减少车轴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嗯……这涉及到的……是动力和摩擦力的问题。”

  张安世笑了笑,见大家都是一知半解,张安世随即又开口道:“还有这车轮。”

  众人才发现,这精钢打制的车轮,竟是镂空的,用的是一根根钢钎组成,所以虽然这轮子,乃精钢打造,不过应该并不笨重。

  更有趣的是,这车轮上,还裹着一层黑黝黝的东西。

  张安世便接着介绍道:“这也是橡胶,橡胶的好处,就在于有弹性,可大大降低颠簸,同时……与地面的摩擦,也比之木轮要少许多。除此之外,臣还在这马车里头,改进了许多东西。”

  此时,已不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了,一些奢靡之风,已经开始兴起了。

  众臣见了这马车,却还是多不以为然,只觉得坐车,终究是商贾们才干的事。

  大臣和读书人才拥有坐软轿的权力,这等优越感,却不是寻常人可以相比的。

  张安世则是继续道:“这马车上,臣还让人弄了一个刹车的系统,如此一来,若是一旦遇到了危险,便可提前采取措施,将速度降职最低。”

  “还有这儿,这儿……”张安世道:“这叫弹簧,乃是匠人们,用钢条捐出来的,也是底盘的一部分……”

  张安世耐心地解释:“这样的马车……比之从前的马车,便利和舒适百倍,未来商行,打算建立一个造车的作坊,大规模地进行制造。只是眼下,橡胶尚且缺乏,无论是刹车、车轮等物,都有橡胶的需求,眼下能做的,就是将这马车,再改进一二,等待时机成熟了。”

  徐皇后看得云里雾里。

  而朱棣道:“此车可以试一试吗?”

  张安世便道:“可以的,只是陛下先观赏完这展厅,臣稍后让人安排。”

  朱棣倒是对于新东西,抱有期待感,尤其是张安世如此隆重地介绍,因而滋生了兴趣。

  尾随其后的百官们,却有不少人觉得乏困,这一路步行而来,本就疲惫,且不少人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

  张安世领着他们,转悠了一圈,这里其实多是民生用品。

  逛了一圈之后,张安世又领朱棣至军品展览馆,此处就更让朱棣生出兴趣来了。

  其中除了各种精钢打制的刀剑之外,便是五花八门的火铳,用途不一,还在此,摆了一门火炮。

  一圈走下来,除了朱棣有着几分津津有味,几乎所有人都是叫苦不迭。

  此时已至正午,张安世让人安排了午膳。

  寻常的大臣,自然是到一处地方吃,而朱棣和徐皇后,包括了随来的太子以及太子妃张氏,则安排在了小厅里。

  张安世陪坐,朱棣道:“今日朕所见……倒觉得颇有几分意思,只是……这些东西,为何要展示出来?”

  张安世道:“因为里头所有的好东西,都会有一个专门的评委会,最后评出优劣,再根据它的优劣,授予奖金。”

  “授予奖金?”朱棣来了兴趣:“奖金多少?”

  “第一名一个,三千两纹银。第二名两个,两千两。还有第三名三个,一千两。除此之外,还有优秀奖,则为二十名,三百两。”

  朱棣不禁大笑。

  连一直都不坑声,方才躲在大臣堆里的太子朱高炽,也不禁轻轻拽了拽桌下张安世的袖摆,仿佛是在说:“不要胡闹。”

  张安世道:“陛下一定觉得可笑,这里头展示的,几乎都是商会所造的东西,却为何……还要评出奖来,发放奖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发钱吗?”

  朱棣便不笑了,他显然听出了张安世话里的别具深意,故而道:“怎么,你这是何意?”

  张安世道:“其实……臣这叫立木为信,商行里的匠人,至多不过三四千人而已,虽有不少能工巧匠,可我大明,军民万万之数,能人异士,不知凡几。臣其实就是鼓励,那些能工巧匠,若是能制出了什么好东西,也愿意在来年的展览会上,展示出来,往后这展览会,可不只展览商会的东西。这展示,对他们有两个好处,其一便是若是想法好,有独创性,便可获得奖金。这其二嘛,则是不少匠人,虽有好的想法,能制出稀罕物,可奈何他们手头没有金银,无法进行生产,放在这里展示,便可让更多商贾看到,或许可以促成他们之间合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4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9/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