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651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到了接近卯时时,方才入京城,随即,便直奔午门。

  午门外头,入朝的百官已大多久侯,等到宫门一开,于是衮衮诸公们鱼贯而入。

  夏原吉来时,左右张望,不曾见到张安世的身影,不觉失望。

  而其他的诸公,显然也心里不禁大失所望,那张安世……真的脸都不要了,为了挣这些银子,他至于吗?

  直到百官纷纷进入了午门,张安世才骑马姗姗来迟,他落马,随即便有宦官迎来:“张都督……要迟了,要迟了,时辰就要到了。”

  张安世笑着道:“我掐着时间到的,不怕,肯定赶得及,你帮我进城门洞里看看,那入朝的是否走远了。”

  宦官苦笑一声,进宫门打了个转:“已去百步之外了。”

  张安世点头,这才进去,不忘道:“不错,人挺机灵,下一次……我找机会和我姐夫说说,教东宫将你讨去东宫里去。”

  这宦官听罢,受宠若惊,忙是拜下:“奴婢半残之身,为人所贱,今日能蒙都督垂爱……”

  张安世摆摆手:“好了,好了,再会。”

  张安世出现在崇文殿的时候,立即引起了殿中的轰动。

  不曾想到,张安世今日还真来了。

  偏偏此时在殿中,需注意臣仪,谁也不好张口说什么,只是一双双眼睛,一个个奔着张安世去。

  张安世站定。

  随即,朱棣升座。

  朱棣昨日就在等张安世派人来告假,左等右等,没等着,心里本是想骂,这个家伙胆子大的很,廷议若是不来,连假也不告,还真是放肆。

  现在见到张安世红光满面,真真切切的站在自己面前,朱棣心里摇摇头,却也很快便不将此放在心上。

  百官行礼。

  朱棣只淡淡道:“今日所议……”

  “陛下……”夏原吉站了出来。

  朱棣目光落在夏原吉身上,敢在这个时候打算朕的话,看来夏原吉这一次,真的是气的不轻。

  朱棣微笑:“要奏何事?”

  夏原吉道:“臣有万死之罪,所奏的乃是臣的家事,今日庙堂之上,却以家事为念,实是无地自容。只是……此事若不言,臣心里如鲠在喉,是以还是决心不吐不快。”

  朱棣摇摇头,目光在众人面上逡巡。

  显然不少人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一个个脸上带着揶揄的模样。

  朱棣道:“说罢,说罢。”

  夏原吉道:“臣要奏威国公……”

  张安世这时站了出来:“夏部堂可是要奏关于那地的事吗?”

  夏原吉道:“威国公作何解释?”

  张安世道:“我不解释。”

  夏原吉:“……”

  张安世道:“夏部堂还请息怒,这件事……是我的错。”

  夏原吉:“……”

  原本以为会迎来一场唇枪舌剑,谁晓得,张安世的姿态竟是放的如此之低。

  不过一个人不可能上两次当,所以夏原吉更是心中戒备:“那么威国公要待如何?”

  张安世道:“此前的契书,全部作废,这些土地,该是夏部堂的,也还是夏部堂的,不只如此……夏部堂因此导致的其他精神损失,我张安世也愿补偿,这样吧,各家的所有在钱庄借贷的利息,算我张安世的如何?”

  夏原吉:“……”

  这崇文殿里,所有人错愕的看着张安世。

  这还是张安世吗?他们可从未见过张安世这般认怂的模样。

  夏原吉嚅嗫着嘴,竟是说不出话来,他有点懵,无法理解,张安世为何如此退让。

  其实这件事,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道德上而言,张安世确实不厚道,可若是从律法来看,毕竟当初自己白纸黑字,立下的契书,即便自己可以挑出一些毛病来,那也是一场无头公案而已。

  可张安世居然直接退让了,甚至连借贷的利息,他也愿意承担。

  这么多人的利息,可也是一笔银子啊。

  张安世道:“怎么,夏部堂还觉得不满意?”

  “这……这……”夏原吉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张安世道:“夏公既无话可说,那么金部堂……金部堂以为呢?”

  金部堂“昏厥”了几日之后,早就乖乖战术性病情好转,老老实实当值了,他也原本以为这是一场恶仗,哪里晓得,还未开始进攻,对方便已卑躬屈膝。

  他咳嗽一声:“若是如此解决,再好不过。”

  朱棣:“……”

  朱棣脸上反而露出了不喜之色,你张安世坑人银子便坑人银子便罢,毕竟张安世是以商行的名义来卖地和订立契书的,这岂不是惹来了天大的麻烦,转过头,这银子还不挣着吗?

  那商行里头,朕可是占了大头。

  只是此时,又不便发作。

  张安世道:“那么……倒是要恭喜夏部堂和金部堂还有诸公了,据我所知,现在你们的地,已涨到了一千三百两银子,这地退回给了你们,如此一来,当初五百两银子一亩的地,转头便净赚了八百两,恭喜,恭喜……”

  夏原吉听罢,顿时脑袋充血,下意识的道:“涨的这样的多?”

  说完他就后悔了,这些话不该出自自己的嘴里。

  张安世笑吟吟的道:“可不是如此吗?说来也奇怪,原本这地价,其实也是不温不火,虽有人问津,可……手头这么多的地,想要全部售出去,却也不易。可你猜怎么着?”

  所有人看向张安世,一个个屏住呼吸。

  见张安世在此停顿,大家个个支着耳朵,却不见下文,不免有些心急。

  朱棣此时也忍不了了:“有话就说。”

  张安世才笑吟吟的道:“可自打夏部堂人等闹出事来,天下震动,群情汹汹之后,还真奇怪……这朝野内外,居然有不少人都来询问太平府各处车站的土地了,大家争着抢着要来买,臣实在抵挡不住如此的热情,一再抬高售价,可买者如云,还有人,眼睛都不眨一下,说出手便出手,所以……说起来,还要多亏了夏部堂和金部堂诸公,若不是你们……我这一万七千多亩地……真不知该如何售出才好,现在好了,不但短短数日便统统售罄,而且还价格连日上涨,陛下……臣……臣不知还如何感激夏公和金公才好。”

  朱棣听罢,一双狭长的眼眸,骤然之间变成了豹眼。

  而在此刻,许多人终于开始回过味来了。

第365章 真相中的真相

  张安世忍俊不禁。

  乐开了花。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如此了吧。

  而朝中之人,后知后觉,似乎慢慢地开始回过了味来。

  不少人脸色微变。

  朱棣反而有些疑惑。

  他凝视着张安世:“张卿……这是何故?”

  张安世道:“是啊,臣其实起初的时候,也觉得疑惑,怎么好端端的,就这么来购置土地了呢?陛下是知道的,自打太平府新政之后,分了土地,这地价已是一钱不值了,可地价这样的上涨,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臣便命缇骑细查。”

  “好家伙,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原委。”

  “其中臣专门了解到,一人姓王,王某这个人,也算是地方的大族出身,他乃举人,寓居京城,本是为了科举读书。自打夏公、金公闹出事端以来,这王某也为之大怒,跟着破口大骂。”

  殿中安静的落针可闻,不少已经醒悟过来的大臣,大抵一副死了娘的样子。

  张安世则兴高采烈地接着道:“此人所骂者,自然是当初臣强卖地给了夏公人等,可骂着骂着,才发现原来问题不在卖地给了夏公和金公,而在于夏公和金公因为地价上涨,臣与他签了原价收回土地的契书。”

  其实这可以理解,你要骂张安世,首先就得承认,当初卖地没有坑夏原吉等人。

  既然没有坑,那么一亩地五百两纹银,居然还涨价了,这原本匪夷所思的事,你若是不相信,那再骂张安世也就不合理了。

  也就是说,你得先承认土地的价值,并且认定了这个东西它就值这个价,张安世就是在坑人,你才能义愤填膺。

  可以说……这一下子,真的正中死穴。

  此时,张安世继续道:“后来这王某心里就嘀咕,什么地,居然如此价值不菲,以至于连夏公和金公等衮衮诸公,竟为之与臣反目?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身边许多的举人还有亲友也都议论纷纷,这王某既然要骂,自然也要有的放矢,不免了解了一些车站的情况,又大抵知道这土地为何上涨。”

  “骂着骂着,王某骂的越多,了解也就越深,方知这车站的土地有巨大的商业用途,价格虽然不菲,可土地一旦购下,便可传之子孙,就如……就如……就如这乡下购置土地,给佃农租种一样。如今,新政之后,直隶已开始分地,其他各州府,不少士绅也都朝不保夕,这王某的土地虽不在直隶,却也不禁为之忧心忡忡……”

  “于是乎,他便不免想要了解一下这土地的动向,这一去查看之后,方才知道,像他这样的人,竟还不少。这地价,竟在短短数日,又涨了一些,此等一本万利的买卖,王某当然是拒绝的,他是一个有风骨之人,对此不屑一顾,痛斥那些争相购置的人无耻,可回去几日之后,心中又难平,这些日子关注了夏公人等不少时候,越是关注,心里便越惦记着那地,后来得知竟又涨了,价格竟至千两。”

  张安世绘声绘色,说得张安世血脉贲张,朱棣催促道:“还有呢,还有呢?”

  于是张安世便连忙接着道:“眼看着人家挣银子,自己分明有机会购买,却没有下定决心,这可比自己亏钱还难受。于是王某成日辗转难眠,好几日没有睡好觉,后来也终于下定了决心,竟也去购地。”

  “他家乃是地方大族,又有不少至亲为官,似他这样有信用的人,钱庄是最喜欢的,当下他贷下了数千两银子,去购置了七八亩土地。只是这个时候,他不禁捶胸跌足,只恨自己为时已晚,若是早一些购置,只怕同样的价钱,却能买上十几亩土地。”

  朱棣听罢,禁不住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你的意思是……如今将这地买了去的,竟都是王某人等?”

  “八九不离十吧。”张安世很认真地道:“而且臣查知,购置土地的,多为读书人,甚至还有不少官眷,以及一些地方大族子弟。”

  这倒真是出乎朱棣的意料,他一脸诧异地道:“这又是何故?”

  张安世便道:“地的价格太高了,随便一亩,一般的小民可能积攒一辈子银子也买不上。而商贾倒是有银子,可绝大多数的商贾,至少臣在右都督府这边所了解到,这几年因为修建铁路,市场需求太大,因而不少商贾几乎将所有的身家都投入了生产之中!”

  “他们又没有土地可以向钱庄抵押,就算有,也早已在扩大生产时抵押了,实在没有多余的银子,再投入到铺面里去了。”

  朱棣惊异地道:“竟是如此,这样说来……太平府各处车站的土地,统统都卖了?”

  “是,统统都卖了,卖的一干二净。”张安世道。

  朱棣没有问得银多少,因为这是机密,要问也是待会儿私下里询问。

  不过现在他不禁身躯一震,此时神清气爽,这样说来,当初举债,十之八九,这铁路的银子非但没有亏,反而挣回来了。

  只见张安世又道:“臣思来想去,这都是夏公等人鼎力支持,若非夏公,就没有臣的今日。此番头功当属夏公、金公等诸公,陛下……夏公为铁路修建,为我新政打开局面,立下汗马功劳,他日新政若是能够大功告成,夏公人等,实在功不可没。”

  夏原吉听罢,脸色骤变。

  金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6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