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51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可仔细一看,这像极了张斐的话术,再向司马光一打听,知道这肯定与张斐有关,于是立刻将张斐叫来。

  见到张斐,富弼当然也是照例问问,你这半年来,巡察了什么。

  张斐是颇为无奈地又解释了一番。

  这真是难啊!

  富弼倒是能够理解,“是呀!如今临时法才刚刚颁布不久,过一两年再去巡察,可能效果更佳。”

  张斐忙道:“但我应该不是那个最佳人选。”

  他愿意自己干得不错,回来后,发现自己还是经验不足。

  富弼只是笑了笑,又问道:“昨日官家突然送来一道激励法案,这与你有关吧?”

  张斐点点头道:“是我建议官家对此立法的。”

  富弼问道:“如这等小法案,还得劳烦官家吗?”

  张斐道:“这事关恩赏,除官家之外,也没有人更加适合。”

  富弼赶紧点点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张斐又道:“而且这也不是小法案。”

  富弼立刻道:“愿闻其详。”

  张斐道:“我之前跟司马学士又谈过一次,就是关于‘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和‘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之争。司马学士结合当下的局势,认为在农业方面,他依旧坚定自己的理念,止有此数。

  但是在工商业方面,他认为可能自己的理念可能是存有误差的。”

  说到这里,他向富弼问道:“不知富公怎么看?”

  富弼思索一会儿,“君实所言甚是有理啊!”

  张斐摇摇头。

  富弼问道:“你不这么认为吗?”

  “我认为农业方面也并非是止有此数。”

  张斐道:“我朝水稻产量就远胜于唐朝,这作何解释?”

  富弼抚须不语。

  张斐道:“其实农业和工商业都是一回事,都是可以增加更多的财富,前提是发展相关技术。

  我在青州学院的时候,看过欧阳相公写得一些关于牡丹花的一些栽培技术,而在学院的研究下,其中一些技术,已经用于其它农作物,并且也取得不俗的效果。”

  富弼道:“所以这道法案,是用来激励工匠发展技术的?”

  张斐点点头道:“是的。”

  富弼问道:“但为何限期只有五年?”

  张斐道:“这主要是为了促使他们继续进步,五年已经足够让他们赚很多钱,但要还想赚更多钱,就必须继续不断创新,而不能坐吃山空。”

  富弼稍稍点头,又问道:“在你这法案中,工匠所创,却属雇主所有。”

  张斐道:“准确来说,工匠在执行雇主布置的任务时,以及使用雇主提供的原料去创新,这就属雇主所有。”

  富弼道:“但这会不会对工匠不公平,要知道真正懂技术的是工匠,而非是商人。”

  张斐道:“虽然掌握技术,多半是工匠,但钱是商人在出,没有钱是很难到办到的,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工匠只是在完成雇主吩咐的任务,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工匠是不会主动去创新,是商人让他们去想办法,他们才会去想办法,还是商人在主导整个过程。

  当然,如果说工匠本是干着打铁的活,但是他用个人的钱和时辰,发明出一种全新纸张来,那这就是属于他个人的,与他的雇主无关。

  不过我认为,工匠不会在此法案中,一无所获,因为这会令商人出高价雇佣那些巧手工匠,对于所有工匠都是有利的。”

  富弼点点头,又问道:“这其中授权又是为何?”

  张斐道:“这是为了让一些人能够快速获得财富,虽然他有技术,但他可能没有本钱,所以他可以选择授权给其它商人,从中分得利润。

  还有就是官员,大多数官员的创造,一般也不属于本职,也都是属于额外兴趣,但他们又不屑于自己做买卖,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条例规则,将自己的发明授权给商人,从中获取自己该获得的利益。

  但是事业署的官员并不在其列,这一点跟商人和工匠的关系是一致的。加入医院发明一种新药,就是属于医院,而不是个人的。”

  富弼稍稍点头,又问道:“这法案还提到一点,如果有人利用相同技术,获取利益,得到激励法授权的人,可以从中五成的利润。

  如果这个人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创造出相同的技术,也符合吗?”

  “符合。”

  张斐点点头道:“只要确定是相同技术,那么第一个发明此技术的人,就能够直接从第二个发明此技术的人的手中,分走五成的利润。”

  富弼问道:“这又是何道理。”

  张斐笑道:“道理就是激励,若无保障,官家也拿不出手啊!”

  这个激励法案跟专利法还是有区别的,专利法需要将技术交出来,但是激励法不需要,技术还是自己保密,但只要别人用了你的技术,就得分你五成利润,无论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依靠偷学来的。

  当然,这个分成,是根据所得纯利润来算,对于使用相同技术的人,也不会造成毁灭性打击,他们还是有得赚。

  不过在五年之后,这技术都不受保护,但是你也可以继续保密。

  但是授权与合作,都必须将自己的技术传出去,张斐是考虑当下的工业技术,只能依靠法律保障,将靠自己保住技术不外传,是很难的,除非一些秘方,那是可以保住的。

  富弼只是笑了笑,又若有所思道:“想不到一个小小激励,若要变成法律,竟然会这么复杂。”

  张斐笑道:“这是祖宗之法规定的,无论大小法案,都应该考虑周全,而且,在立法的时候,多动动脑,将来在审理的时候,就可以少动一点脑,比如说富公主持修订的临时法,这真是造福司法官员,让他们不用成天为一些复杂的案件苦恼。”

  富弼呵呵道:“你少在这里恭维老朽,老朽不过是主持修订,真正动脑也并非是老朽啊。

  不过你说得也没错,还是得考虑周全,我再仔细看看,也与其他人商量商量,在做决定。”

  张斐走后不久,文彦博就来到立法会,他当然知道此事,对此也是非常好奇,因为这有些突兀,也有些不可思议。

  富弼也如实将此事告知文彦博。

  “就就只是为了激励他人?”

  文彦博略显诧异道。

  富弼点点头。

  “这不大可能吧。”

  文彦博很是疑虑道:“张三费劲唇舌,请求官家下这一道旨意,就仅仅激励工商二行,富公相信这等鬼话吗?”

  就连赵顼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会弄得自己的恩赏变得廉价,那文彦博他们能相信吗?

  这里面定有猫腻。

  因为这种事在他们看来,实在是太过渺小,就不值一提,真的就一张纸而已,王安石将这纸纳为贡品,文彦博都没有说话,就不是很在意,但张斐又弄得这么声势浩大,这很难不引人猜想。

  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啊!

  富弼道:“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但是他认为技术,才是国家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他看来,这并非是小事,故此他才会去恳求官家拟写这道法案。”

  文彦博笑问道:“这又能增加多少财富?”

  富弼道:“这就不得而知,但是他拿出水稻栽种技术为例,确实也有他的道理所在。”

  文彦博实在是难以理解,道:“富公有何打算?”

  富弼道:“这只是一件小事,且又是官家亲自下旨,若是耽搁太久,可能都会引起官家的不快,导致因小失大,故此我会尽量让这法案快速通过的。”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皇帝做出很大的让步,但别给脸不要脸,这种法案,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值一提,要是还说三道四,就真的有些蹬鼻子上脸。

  户部。

  “不过就是一张纸而已,他们竟然都要阻止。我看他们分明就是想给我们一点颜色看看,让我们知道,这朝堂之上是谁说了算。”

  邓绾很是气愤地向王安石说道。

  一旁的薛向却道:“我倒是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邓绾问道:“什么机会?”

  薛向道:“其实张三所言,与相公的理念是不谋而合,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此说法,也纳入相公的理念,继续革新变法。

  例如,谁来执行这激励法,肯定不是检察院或者皇庭,他们无权管这事,这应该是属于户部的职权,我们可以让户部或者工部成立一个官署来专门执行这激励法,从而将此事与相公理念融为一体。”

  邓绾听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三司使,你在说甚么,他们是在欺负人,而你却要选择妥协,如果我们户部连一张纸都决定不了,我们还能够决定什么,这个官署又有何意义?”

  薛向道:“这是官家亲自下达的旨意,朝堂之上,是官家说的算,这不算是丢人。”

  邓绾道:“但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争取,才让张三讨得便宜,如今朝中很多人。”

  “行了。”

  王安石打断了邓绾的话,又道:“既然官家都已经下达旨意,那就不要再说了,下回我们注意一些就是,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邓绾兀自不爽,闷不吭声。

  这事是他发起的,之前也得到王安石和薛向的认同,结果张斐一回来,全都变了,他觉得很没面子啊!

  出得户部,王安石便向薛向道:“你方才说得很对,不管有没有用,若将此说法拿过来,多少能够获得工匠和商人的支持,这不是什么坏事。”

  薛向道:“但是这邓侍郎目光短浅,根本就看不懂当下的局势。”

  他现在看邓绾,是愈发不爽,天天就知道斗来斗去,问题是如今人家也没要跟你斗啊!

  王安石道:“过些时候,吉甫就回来了,你就别跟他去计较。”

  虽然他在半年前,就写信给吕惠卿,但是吕惠卿是担任河北转运司,他得将手头上的事,全部处理完,才能够回来复命,至少也得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年初。

  很快。

  这激励法案就通过立法会的决议。

  倒不是说,大家都非常认同,只不过许多司法官员,并不在乎,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况且还是官家下得旨意,都不用富弼提醒,大家都觉得就别节外生枝。

  对于这个法案,他们就只是讨论了半天。

  不像似之前的税币法案和酒税法案,那吵得是没完没了。

  但是此法案一经颁布,在工商业所引发的动静,令这些立法官员,都感到有些错愕。

  那些工商业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甚至大小店铺全都给出巨大的优惠,并且各行会都还表示每年的今天,都将给出优惠,以此来表达对浩荡隆恩的感激。

  这立刻又引发消费风暴,此事瞬间被所有人都关注。

  富弼、司马光他们都傻了。

  至于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