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67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这番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节省损耗,就仅此而已,就朝廷那氛围,近几年都不可能对外用兵,不信你可以写信问问司马学士。”

  苏辙狐疑地打量着张斐。

  他跟张斐也算是老搭档,知道张斐这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对于张斐此行,他是很怀疑的,因为张斐是瞒着他们,直接先去延州,再去熙州,然后折返河中府。

  可见张斐此行的重点是边镇,虽说他有理由,是去推行公检法,但他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让那些军阀自己举荐司法官员。

  这么简单,还需要你大庭长亲自来,朝廷下道政令就行了。

  他也知道西夏国内的情况,他对此是非常担忧,他不认为西北已经富裕到,能够西夏干一仗。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非常珍惜西北改革的劳动成果,因为这是他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眼看着百姓生活慢慢变好,就不愿意再大动干戈。

  正当这时,忽闻外面传来一阵骚动声。

  蔡卞立刻命人去查看,片刻,那人就回来,原来是百姓收到风声,说是大庭长来了,故此都赶了过来。

  没有办法,张斐只能来到外面。

  “呀!真是大庭长。”

  “大庭长!”

  见到张斐,百姓立刻是激动地叫喊起来。

  虽然苏辙在西北名声非常大,但是在河中府,张斐始终是灵魂级别的人物。

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庭长

  要真说起来,张斐在京城的日子可是多过他在河中府的日子,他也是在京城首次提出法制之法的理念,但是京城的百姓对张斐,并没有这种感情。

  这都是利益决定的。

  虽然公检法给京城百姓带来许多好处,但不是在短时日内,就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给拉出来。

  京城的百姓更多是看到张斐从一个小珥笔慢慢成长为庭长、检控官,在很多人心里,张斐更多是在为个人的前途奋斗。

  但是对于河中府的百姓而言,张斐就是他们的大庭长,因为张斐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拉出来,这个位子是谁也取代不了的,即便苏辙表现的非常出色。

  而面对乡亲们的呼喊,张斐也是非常亲民的来到门前,想跟他们聊聊近年来过得怎么样。

  可是乡亲们嘴里全是八卦。

  大庭长,你为什么不长胡子?

  大庭长,你的夫人没有来么?

  大庭长,听说你回京之后,没有升官,是不是?

  大庭长,那临时法是你写得么?

  饶是能言善辩的张斐,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但他心里却是非常高兴的。

  这证明大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因为没有人找他诉苦。

  其实哪能不苦,到底张斐给河中府带来的吏治清明,而不是提高生产力,使得财富真正意义上变多,但是较之以前,这河中府的百姓,已经是非常满意现状。

  从古代的角度来看,这已经是无与伦比的太平盛世。

  直到正午时分,张斐才回到屋里,蔡卞也已经让人备上午宴,为张斐接风洗尘,苏辙当然也留下来作陪,但主要是因为他跟张斐的谈话尚未结束。

  “听闻立法会规定税币发行量不能超过朝廷的储铜和绢。”苏辙突然向张斐问道。

  蔡卞瞄了眼苏辙,心道,苏检察长还真是执着!

  上回私盐,虽然救得官府一命,但是在苏辙看来,这就是一个教训,不能再这么下去。

  张斐笑道:“苏检察长是指盐钞吧?”

  苏辙点点头道:“目前尚未法律规定盐钞的发行量,都是官府与解库铺商量着办,但事实证明,他们是有可能狼狈为奸的。”

  张斐道:“用不了多久,税币也会打破立法会的约束,将由三司与解库铺来决定,在我来之前,三大解库铺为了满足百姓所需,刚刚从三司那边借去了一百万贯。”

  蔡卞惊讶道:“解库铺从三司手中借一百万贯?”

  张斐点点头。

  苏辙更觉不可思议,“立法会没有管吗?”

  张斐道:“解库铺是有抵押物的。”

  苏辙皱眉道:“但是这么发下去,不会出问题吗?”

  “如果发多了,一定会出问题。”张斐道。

  苏辙静待下文。

  张斐又解释道:“但是现在朝廷的财政要求,就是节省不必要的损耗,刺激财富增长,从而做到国富民富,而事实已经证明,纸币能够有利于百姓和朝廷的,这一点你们应该也感受到了。”

  蔡卞点了点头。

  他其实是支持这种政策的,但苏辙始终对此有很深的疑虑,他认为应该赶紧见好就收。

  张斐又向苏辙道:“当然,苏检察长所担忧的也非常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这并不复杂,就只是两个选择而已,你是想要得到更多,还是想要过得更稳。”

  苏辙道:“后者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纸币只是解决交易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更加便于发现贪官污吏,而不是真正做到财富的增长。”

  张斐道:“以往百姓家里只能养两三只鸡,而如今他们正是因为有所余,故此他们能够养四五只鸡,七八只鸡,这算不算是财富增长?”

  苏辙道:“这只是微不足道。”

  张斐道:“再过几年,可能就是几十只,上百只。商人、地主可以用钱来生钱,其实百姓也可以,但前提是让他们有所余。”

  “有所余?”

  蔡卞仔细回想了一下,点点头道:“老师说得是,外面的市场上,许多百姓就是这么慢慢变得更加富有。”

  苏辙也是沉思不语。

  张斐道:“反正朝廷现在的政策,就是希望国富民富,这不是一个坏主意,我们不应该去否定这个想法,而是应该给予努力和支持。

  如果我们不选择这条路,那么下一个选择,也绝不会是苏检察长所认为的那样,肯定就是国富民贫。

  就好像历朝历代那样。”

  苏辙听得双目一睁,又沉思许久,忽觉豁然开朗,不禁苦笑道:“你说得对,即便不这么做,也绝不会是我认为的那样。”

  张斐笑道:“相信盐钞,认可盐钞,努力让它变得更好,因为盐钞确实能够让国家和百姓变得更好,而没有盐钞,也就只是不会变得更加糟糕而已,而不是不会变得糟糕。”

  苏辙呵呵笑道:“大庭长还是这么擅于说服他人。”

  张斐笑道:“不是我擅于说服他人,而是我知道,治国之道,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始至终,我们的后面都是悬崖。”

  苏辙稍稍点了点头,又问道:“公检法在其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

  张斐沉吟少许,“我觉得最为准确的答案,就是苏检察长在过去几年所干的一切。”

  苏辙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拱手道:“惭愧!苏辙愧不敢当。”

  吃过午饭不久,苏辙就告辞了,他前脚刚走,那元绛和蔡延庆后脚便赶到这里,蔡卞也非常识趣的离开了。

  跟苏辙一样,他们见到张斐,也是各种抱怨。

  “我真是从未想到过,在你走之后,我竟然会这般思念你,就苏子由那木脑袋,可真是将我气死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元绛当初认为和张斐的合作,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哪里知道那竟然是合作的巅峰,跟苏辙完全谈不到一块去。

  自那以后,也在没有出过,非常精妙的政策。

  张斐笑道:“如果二位跟苏检察长一团和气,凡事都商量着办,相信我,河中府一定是不如现在。这就好比,有个人拿着刀追着你,你一定跑得比平时快。”

  蔡延庆抚须笑道:“大庭长还是这般风趣。”

  元绛感叹道:“但也更加累啊!”

  张斐道:“可是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再累也不觉累啊!”

  “我们可没有你说得那般高尚。”元绛谦虚地摆摆手,但旋即又道:“但是这似乎也要到头了,经过那几年的迅猛增长,去年税入才增加一成。”

  由奢入俭难啊!

  前几年河中府财政独领风骚,最初两年都是翻倍增长,但这都是吏治清明和税务司带来的,而不是突破了瓶颈。

  如今税务司的精英都走了,都证明没有多少人敢逃税,在这时候财政增长缓慢,基本上也就饱和了。

  元绛他们觉得很失落。

  张斐道:“煤铁。”

  元绛诧异道:“此话何意?”

  张斐道:“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对于煤铁的需求将会日益增加,而据我所知,咱们河中府、京兆府都有着丰富的煤铁,只要我们想办法,能够快速开采,然后发展冶炼技术,那么这里的财政很快就会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蔡延庆皱眉道:“但这谈何容易?”

  发盐钞、盐债,这财政来的多块,但要搞煤铁,那得猴年马月去。

  张斐道:“这不用我们的去动脑筋,商人自会想办法,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发展这方面的技术。官府可以出台政策,整顿当地的煤铁,与商人合作开采。”

  其实宋朝对于煤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之前京畿地供暖基本上都是靠煤,如今工商业在发展,再加上火器的发展,这是一个极为有前景的行业,而河中府这地方恰好煤铁还都比较丰富,抓住这一点,就等于是抓住未来。

  这也是张斐来此的目的,他可不是来河中府视察公检法的。

  翌日。

  张斐睡了一个大懒觉才起来,还真不是说舟车劳顿,而是他在这里就有一种家的感觉,睡得是特别香。

  洗漱之后,他就带着龙五来到大狗的酒馆。

  “大庭长早!”

  “大庭长早!”

  “早早!各位乡亲早。”

  短短几步路,愣是走了一刻钟,这里的商人、伙计是非常热情的跟张斐打着招呼。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河中府的金融中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7/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