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220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旁边的工匠们,全都已经竖起耳朵,咱们工匠的春天要来了,弄出一个发明,咱赚得比商人还多。

  在作坊里面转悠一圈后,二人又来到休息室,王安石道:“关于税务司那篇文章,你看了吗?”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这是对税务司最好的宣传,连对方控制的地盘,都能将税收上来,谁还敢偷税漏税。”

  王安石哈哈笑道:“我正是此意啊!”

  稍稍一顿,他又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现在正在考虑,是否一鼓作气灭了李朝。”

  张斐道:“我觉得没有必要。”

  王安石问道:“为何?”

  张斐道:“我们可以对比熙河和西夏。熙河地区,就是一鼓作气全部拿下来的,但是拿下后的数年内,朝廷每年还是需要支付四百万贯,并且期间反叛不断,但是在西夏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最强兵器,不是火炮,不是弓弩,而是我们的制度和思想。纯粹用武力征服,对方只是口服不心服,稍有疏忽,他们就会反叛。

  但是结合制度去进攻,虽然花得时间比较久,但他们都是心服口服,故而不会出现太多反叛,反而能够为我们省很多钱,这逐步蚕食,支出也可以控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王安石稍稍点头道:“言之有理。”

  张斐又道:“最关键的是,这一切只是为了迷惑辽国,这种逐步蚕食,也能够令我们进退自如,而不是深陷其中。”

  在宣传方面,王安石无疑是张斐的首席大弟子,关于税务司的这篇文章,就是他亲自操刀。

  效果自然非同一般,税务司能够剿匪也就罢了,竟然连其它政权的税都能够收上来,这简直匪夷所思。

  这么一宣传,人人都对税务司是心悦诚服。

  再也没有人敢正面跟税务司冲突。

  宋朝毫不避讳的宣传税务司在李朝地盘上取得的战绩,辽国当然也得知宋朝与李朝开战的消息,顿时是欣喜若狂,之前丢了云州和西夏,这令辽国一度非常紧张,也有些不知所措,这攻守异形,以前软弱的南朝,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能打。

  而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宋朝一定会继续北上,到底宋朝都已经立法,将燕云十六州全部划入宋朝版图,所以辽国是采取全面防守的态势。

  结果突然传来宋朝跑去打李朝。

  辽国上下无不松一口气,那么现在辽国也面临抉择,到底是趁机进攻,还是说先修内政。

  国内也是有很多争论的。

  对外发动战争,也是可以转移内部矛盾的。

  但由于宋军在北境的主力是纹丝不动,这令辽国内部还是觉得该先修内政为主,因为他们知道,消灭宋朝,以前都办不到,那更别说现在,而且以宋朝现在士气来看,即便取得局部胜利,宋朝也不会妥协的。

  而辽国是刚刚经历一场巨大的内耗,毕竟耶律乙辛掌权十余年,朝中党羽太多,内部本就非常不稳定,一旦开战,别说输赢,哪怕没有得到足够利益,这内部都可能会发生动乱的。

  而在此之前,辽国的探子已经查明为什么宋朝会突然变得这么富强,原因就在于公检法和税币。

  其实辽国的探子,是非常厉害的,虽然宋朝在不断地宣传税币,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迷惑,在捎回国的信上,还是着重强调了宋朝的司法改革。

  只是说这些探子也并不是非常清楚,这司法改革和税币的内在关系。

  不过,辽国的大臣,也就是耶律洪基身边最信任的臣子耶律良,则是看出其中关键,他认为公检法才是关键所在。

  然而,经过一番讨论后,不管是贤臣,还是权贵,都认为公检法不适合辽国。

  首先,宋朝花了十年才将公检法建设完善,我们能有这么多时间吗?

  其次,我们国内是有着大片的草原,没有那么多城镇,公检法又能发挥多少作用?

  最后,他们还有很多部族,掌控地方司法、财政、军事,不像宋朝一样,几乎都是知州、知县,怎么去让他们遵守公检法。

  两国国情大不一样,不能照搬全抄。

  但是耶律良还是认为,要是没有严格的法律,税币可能会不好控制。

  最终他们商量出一个结果,不改革司法制度,但要用传统的方法去严明法律。

  同时,不贸然发行税币,而采用的熙州的代币。

  就是在各大贸易重镇,发行这种代币,供大家用于交易,收取百分之三手续费用。

  然后,以此来慢慢推广纸币。

  但是熙河地区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们控制着茶、丝绸这些贸易的硬通货,但辽国现在已经断绝与宋朝的往来,也没有岁币,拿什么来背书。

  于是他们选择联系桃花岛上的契丹商人,然后开放自己的海港,但由官方控制,这么做,一来,可以暗地里维持与宋朝的贸易,二来,可以渗透到桃花岛,从而逐渐取得对桃花岛的控制。

  他们几番出兵,都打不下来,这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

  到底那些走私商,许多就是契丹人,咱们才是一家人,以前都只是误会,我们也给商人足够的重视和自由。

  可见这辽国内部,还是有很多能臣、贤臣,他们并没有直接照搬全抄,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去改革变法,并且非常求稳。

  关于辽国方面的动静,也很快传到东京汴梁。

  赵顼对此是大失所望,“看来辽国并未有上当。”

  张斐笑道:“陛下勿忧,只要用了纸币,不管是什么方式,都会如我们所愿。”

  赵顼对此稍有怀疑,“就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推行公检法?”

  张斐点点头。

  赵顼好奇道:“公检法对税币如此重要吗?”

  张斐不答反问道:“陛下认为三司使在使用税币方面的能力如何?”

  赵顼道:“非常不错。”

  张斐道:“但其实三司使在河中府时,也曾导致盐钞泛滥,我当时才刚去不久,就连审了几次关于盐钞的官司,最终还是朝廷赔钱,才维系住盐钞的信用。

  三司使如此会使用税币,为何还会犯这种错误,难道三司使就不知道滥发盐钞,对盐商、钞商都不好么?三司使当然知道,但三司使所维护的是财政,而不是那些盐商、钞商的利益。

  即便我在河中府建立起公检法后,苏检察长兀自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盐钞、盐债的发行。

  要没有苏检察长,在熙河拓边后,河中府也一定会超发的,即便元学士和蔡知府能力超群。

  这其实与能力、道德是毫无关系,因为公检法的出现,只是划出一条底线,换而言之,没有公检法,就没有这条底线,一切都按照国家需求来办,由奢入俭难,超发是必然的。

  陛下请放心,辽国一只脚已经踏入深渊,只是在时日上面,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晚一些。”

  赵顼紧锁眉头,“如果你说得是对的,对于我大宋而言,是不是也是如此,一旦公检法遭到破坏,税币也会将我们拉下深渊。”

  张斐充满自信道:“一定会得,西夏和辽国会相继向我们展示错误的后果。陛下只需要从他们身上吸取教训便可。”

第八百一十六章 终章:捍卫者

  虽然张斐信心十足,但赵顼却有些不太相信,因为根据辽国国内的消息来看,辽国对此是非常谨慎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虽然如张斐所料,并没有建设公检法,但还是严明法律,就只是独缺公检法这一项制度,难道这也不行?

  就事论事,纸币就只是一种经济政策,哪怕是在宋朝,也是政事堂和三司来决定,传统的司法,也能给予保证,只要你们不乱来就行,毕竟纸币本就出现在公检法之前。

  然而,接下来两年内发生的一切,却令赵顼瞠目结舌。

  眼看高楼起,眼看楼塌了。

  而在这期间,宋朝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即便在得知辽国开放海港,维持与宋的贸易,来为他们的代币提供保障,也没有因此关闭桃花岛,依旧是通过桃花岛与之贸易。

  倒不是说宋朝不想去添乱,而是因为宋朝目前的对外政策非常依靠商人,并且近几年一直都在加强海运。

  其实最初辽国代币发行的算是非常顺利,因为是可以照抄熙州的模式,恰好与宋停止贸易后,辽国国内货币是严重匮乏,代币的出现,还真是盘活了辽国的经济,一度也看见繁荣的景象,可不到两年,辽国国内代币泛滥,商人、百姓手中大量的财富被国家和贵族收割。

  以至于民怨沸腾。

  辽国上下,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决定将矛盾转移到外部。

  然而,宋朝一直在旁观望,眼看着辽国一步步走向深渊,料到对方可能会开战,来转移矛盾,边境将士早就做好应战的准备。

  而且,辽国玩崩,但宋朝却是越玩越强,尤其是在这两年间,还整合西北、蜀地、南方的人力和资源。

  尤其是西北的战马,这对于宋朝而言,那真是香的一批。

  如今北边亦有着两万规模的骑兵,其中还包括一支三千重甲骑兵。

  要是辽国再不开战,宋朝都快要忍不住了。

  不过由于宋朝决策层面知道辽国的意图,根本就不需要与之决战,只要守住就行。

  朝廷给边境下达的死命令,就是死守,严禁出战。

  当你的对手比你的强大,武器比你的精良、先进,并且他们还是防守的一方,你是很难战胜的。

  要知道,如今宋军配备的火器要比三年前增加了十倍,并且是经过西夏和李朝的试验,如今宋军已经能够熟练将火器应用于各种战场。

  而且当下的火器是更有利于防守,使得辽军是损失惨重。

  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歇三而衰,前线久攻不下,直接导致辽国内部开始分裂。

  因为辽国是契丹人的国家,如果出现问题,肯定是先维护自己的基本盘,代币的损失,也由各部族跟着契丹人一块分担,原本各部族对于辽国君主就非常不满,但是听说辽国要带领大家一块去宋朝抢,补回大家的损失。

  这没有道理不答应。

  然并卵。

  不但攻不下,自己还损失惨重,这辽国君主当然是选择吸其它部族血,来补充自己。

  这就好像一个赌徒,是越陷越深。

  后方的女真部率先反了,并且他们还联合了高丽。

  他们一反,西边各部族也都反了,主要就是西夏以北的地区,他们此次进攻中,是出工不出力,因为在宋朝拿下西夏后,这些部族一直保持与宋朝的密切来往,他们中很多部族是不愿意出兵的。

  这一下辽国君主,意识到大事不妙了。

  但为时已晚。

  终于!

  龟缩半年的宋军,分兵三路,一路由刘昌祚领军,出雄州进攻幽州。

  中军则由刚刚升为枢密院副使的王韶统领,出定州,进攻蔚州。

  左路军则是有种谔统帅,出云州,进攻幽州。

  宋军憋了整整三年,个个都如出笼猛虎,除幽州这一路,遭遇到辽军的顽强抵抗,其余二路,宋军真是犹如无人之境。

  然而,就在中路军,抵达的蔚州城下时,辽国突然派出特使。

  表示愿意交还燕云十六州,但求能够恢复宋辽的友好往来。

  他们用的词是“交还”,而不是割让,可见辽国现在已经多么卑微,我承认这些土地都是你们的,是我们之前霸占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0/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