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王安石只觉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

  ……

  反观司马光那边可就要轻松许多。

  “防卫过当?”

  那审刑院详议官王师元甩着大袖,呵呵笑道:“此案再怎么查,也不可能是防卫过当。”

  可刑部郎中刘述却是面色凝重道:“我们也不可大意,许仲途的为人,我还是非常清楚的,虽然他好吹毛求疵,卖弄自己的学术,但他也绝不会无的放矢。”

  许遵还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是个惯犯,在朝中非常有名,因为他不管在哪里为官,都喜欢挑刺,找各种理由为嫌犯开脱,大理寺、刑部的官员都恨他不死。

  但许遵始终保持在律法的规范内,他从不运用权力去改变判决,或许去为谁开脱。

  王师元道:“话说这许仲途为何铁了心要救犯妇,他们两个会不会有奸情?”

  “休得乱言,许仲途的为人,那是人尽皆知,自其妻过世之后,就再没有续弦,要说他与犯妇有奸情,我是决计不信。”

  司马光是断然否定,虽然他观念与许遵不一样,但他也非常佩服许遵的为人,旋即又道:“此案来来回回已查数月之久,这来龙去脉,是一清二楚,之前许仲途只不过是利用移花接木、欲盖弥彰的小伎俩,其理由根本无法令人信服,除非他暗中使诈,完全推倒之前的供词,否则的话,此案不能是防卫过当。但如果他这么做,那他就是自断前程,也将会身败名裂。”

第十三章 精准打击

  为什么许遵会接受张斐的建议,将此案交予司马光来审理,不仅仅是让对方服气,更多是因为许遵也了解司马光的为人。

  君子也!

  不会为达目的,不折手段。

  其实目前大家还是信念之争,都还是在规则范围内争辩。

  从法制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司马光在接下此案后,也是根据流程,将许遵请来,询问翻案的理由。

  许遵也是如实将整个案子全都移交给司马光。

  司马光了解过后,便道:“此不足以翻案啊。方大田一案的判决,我暂不评价,但是此案不足以为阿云翻案,因为此案恰恰证明方大田不但没有指使犯妇行凶,且还是反对犯妇这么做。”

  许遵道:“我不这么看,此案至少可以证明阿云非心肠歹毒之人,她是被迫走到这一步的,对方基于此,提出对阿云杀人动机的质疑,我觉得很有道理。

  另外,对方还请来韦阿大这位新得证人,韦阿大本就是此案的受害者,光凭这一点,足以构成翻案的理由。”

  司马光闻言,眉头一皱,道:“韦阿大作为受害者,却要为凶手作证,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许遵道:“故此我才允许重审此案。”

  司马光又快速审视了一番供词,问道:“这上面并未写明韦阿大新得供词。”

  许遵道:“关于这一点,对方不肯提供。”

  司马光道:“为何?”

  许遵道:“对方认为他们是弱势的一方,若是过早提供证据,怕会对他的证人造成伤害。”

  “岂有此理。”

  司马光道:“他凭什么这么认为?”

  许遵自打做官以来,就不畏强权,直接道:“就凭他认为我们之前的判决不公。”

  司马光瞟了眼许遵,抚须笑道:“罢了!罢了!公不公平,审过便知。”

  许遵走后,王师元、齐恢、吕公著等朝中司法大佬便入得门来。

  他们中有些是支持司马光的,但也有些是中立态度,比如说这开封府知府吕公著,就是中立态度,其实之前他还更偏向王安石的一些论据,认为阿云不是罪大恶极,不应该判她死刑,但是他对于许遵提出来的防卫过当,那又是非常反对的。

  这太离谱了。

  这些大佬看过之后,意见是非常一致,表示这些所谓的“证据”,根本就不足以构成重审的理由。

  其中唯一可以构成重审理由的,也就是韦阿大这个新证人,他是受害者,当事人,他的供词是非常关键的,但问题是许遵又没有提供具体供词,这是不合规矩的。

  司马光呵呵笑道:“若非如此,他们又岂会甘愿让我来审。”

  众人是恍然大悟。

  如果让王安石来审的话,一旦他们知道原来就这,他们肯定不会答应重审的呀。

  这其实就是一笔交易。

  吕公著道:“如果许仲途没有把握,他是决计不会要求重审的。”

  司马光点点头,道:“就目前来看,这里面就藏着两招,其一,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韦阿大的供词,如果韦阿大翻供,阿云就有可能脱罪。”

  这一点他们也都想到了,但是他们认为,如果许遵这么做,那无疑是自取灭亡,要比硬实力,许遵可是比不过他们的。

  王师元问道:“其二又是什么?”

  司马光道:“其二就是他们没有提供具体的证据,我猜测他们的证据,也并非是铁证,如果事先就告知我们,很可能会被我们一一击破,否则的话,他们根本无须隐藏,故此他们事先并不告知,而目的是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可不管他们出得是什么招,只要拿不出铁证来,就不可能为犯妇翻案。”

  说到这里,他拿起方大田一案的卷宗,“不过这个张三,倒是令我感到有些诧异,许仲途竟然会将如此重要的案子,交给一个珥笔之民,足见此人有过人之处。”

  司马光突然眉头一皱,看着卷宗,低声念道:“张三?”

  ……

  由于许遵提供的证据,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这只是一门交易,故此司马光他们也没啥可准备的。

  而且许遵说法,引起保守派极大的愤怒。

  自首减罪好歹也是钻法律空子。

  这你们还不满意,还要打成防卫过当。

  这就非常离谱。

  朝中官员觉得这许遵是越来越无法无天,很多司法大佬们是迫切希望赶紧结束此案。

  觉得这很丢人。

  如果这都能够成功,那大宋百年法制将毁于一旦啊!

  一些之前偏向王安石的官员,也渐渐站在司马光这一边,吕公著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认为阿云罪不该死,但也绝不是防卫过当。

  司马光也不想拖下去,他心里明白,对方就是搭建好一个擂台,孰是孰非,打过才知道。

  他马上就以审刑院的名义,重审此案,这审刑院就专门为监督大理寺而设,只有审刑院可以复查大理寺的判决,并且司马光还邀请与此案有关的所有官员前来听审,包括王安石。

  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一锤定音。

  别到时又纠缠不清。

  话说回来,这其中最郁闷的还就是王安石,他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一步,他宁可选择权力博弈,因为这么做,事情的走向,完全就不在他的控制中。

  但此案关乎他毕生的梦想。

  他猜到了开始,虽然许遵不是他的人,但是他了解许遵的为人,许遵必然会抗争下去,因为这确确实实是律法中的一个漏洞,将他调来大理寺,他一定继续主张的自己意见。

  但是他没有猜到许遵会用这种方式来抗辩。

  翻个屁!

  揪着疑点不放就行,剩下的交给我便是。

  你这是喧宾夺主啊!

  搞清楚谁他妈才是主角。

  早知如此……

  这甚至导致一向信念人定胜天的王安石也只能在家祈祷,默念三遍,许遵必胜,许遵必胜,许遵必胜。

  ……

  今日便是公审之日。

  而此案几乎席卷了整个朝廷,朝中大佬们几乎都来听审,左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支持派,而右边全都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

  其实目前还只是理念之争,并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这从座位安排上来看,朝廷已经有些分裂的苗头。

  那许遵本还想置身事外,可是一看,要想置身事外,只能坐门口,没有办法,只能坐在王安石那边,至少他们的法制思想还是非常像似。

  但也由此可见,这场公审就已经是法制最后得倔强。

  如果无法决出胜负,就只剩下权力之争。

  司马光来到主审官的位子上,坐下之后,习惯性拿起惊堂木来,刚准备拍吸取,一看下面全是大佬,这能镇得住谁啊!

  索性又放下来,比较温和地说道:“传张三。”

  “传张三。”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上得堂来,青衣青帽,颜色鲜艳,在这庄重的公堂之上,显得是尤为鲜艳,帽檐上还插着一只短笔,仿佛在跟人说,我是珥笔,我骄傲。

  一看这装扮,一看这年纪。

  右边的保守派是直摇头,这里可是审刑院,大宋最高法院,你还搞这胡里花哨的,一派刁民作风,成何体统,同时心里也比较开心,就这?又能成什么气候。

  坐在他们对面的革新派,则是面如死灰。

  这是上哪请来得奇葩啊!

  王安石心里打鼓,低声向许遵问道:“如此场合,你怎让他穿得这般鲜艳。”

  言下之意,你怎么会相信这样的人。

  许遵瞧他一眼,你这德行还好意思说别人,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么忍过来的,嘴上却是苦笑道:“我之前也跟他说过,但他却说,他非常热爱这门行当,他引以为傲,此番装扮是表现他对这门行业的尊重。”

  这是什么鬼理由。

  王安石很是无语地瞧了眼许遵。

  正当这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与一个中年人来到侧门,门口守卫见到这青年,猛地一惊,正欲行礼时,那青年却抬手制止住他们。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宋神宗,他身边的中年人则是起居舍人刘肇。

  神宗偷偷往里面一看,一眼就看中那个青衣男子,实在是太现眼了,只觉此人装扮怪异,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便向身边的刘肇问道:“那人是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