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455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张斐就问道:“那么根据三舍法,最终入朝为官的,最多也就一百人,剩余的一千九百人干嘛去?”

  司马光捋了捋胡须道:“自然还是继续努力,就如同科举一样,一次考不上,就回去继续苦读,然后再考。”

  张斐道:“那如果一直都考不上呢?”

  “那。”

  司马光讪讪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斐立刻道:“然而,事实就是大部分人都考不上,这些人都将被淘汰。可见王学士的三舍法,虽然大开入口之门,也就是针对庶民开放国子监,但并未改变出口,还是过于狭隘啊。如果司马学士想要超越三舍法,就必须大开出口之门。”

  许遵皱眉道:“如今朝中本就出现冗官现象,若还大开出口之门,岂不是会进一步加重冗官的现象。”

  张斐笑道:“岳父大人此言差矣,常言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我朝教育往往就只负责达则兼济天下,至于穷则独善其身,就全凭自我修养和奋斗,教育不给于任何支持。”

  司马光听得也糊涂了,“穷则独善其身,本就应凭借自我修养和奋斗,不然何谓独善?”

  张斐摇摇头道:“但是教育可以给予独善其身支持。”

  司马光问道:“教育如何给予独善其身支持?”

  “毕业证。”

  “毕业证?”

  司马光双目一睁,是一头雾水。

  “正是如此。”

  张斐点点头,道:“但凡学业合格者,一律发放毕业证,至于入仕与否,则在于自己的选择,国子监可以在此,再设一道考试,愿意入仕,则参与考试,合格者,将入仕为官。”

  许芷倩好奇道:“可谁不想入仕为官?”

  “我啊!”

  张斐道。

  “!”

  许芷倩无言以对。

  这真是铁一般的事实。

  张斐又道:“虽然如我这种人,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朝廷也只能容纳那么多人,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入朝为官。可话又说回来,不入朝为官,就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吗?亦非如此。

  他们可以成为大珥笔,赚得腰缠万贯,也可以成为法律援助,为民请命,甚至可以去警署做事,是可以从其它地方实现自我价值,如果人人都能够独善其身,国家便也能够长治久安。

  而毕业证的作用,就是他们的学历和能力的证明,让他们可以更加从容的独善其身,更加自由的择业,得到大家的认可。

  从而做到人才疏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又能从侧面缓解冗官的现象。”

第三百四十一章 入仕

  不可否认的是,王安石的许多政治理念,都是超越时代的,但有趣的是,他最终目的,却是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集权。

  他始终没有跳出这个理念。

  王安石的教育理念就是务实轻虚,他认为科举考得内容,实在过于浮夸,没有什么卵用,故此他要设专科,培养专业人才,以供朝廷取才。

  这是多么超前的理念,但他的目的就是为朝廷取才,他并没有考虑到,其实社会也需要人才,如果这些人才能够将自己的才能用于坊间,社会也能发生进步。

  相反,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这一批庆历旧臣,他们都是希望能够限制君主集权。

  如范仲淹就试图将祖宗之法直接套在皇帝身上用。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你皇帝若一个人说了算,这也是违反祖宗之法。

  而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其实就是在他们这一批大臣身上发扬光大的。

  范仲淹、文彦博都跟皇帝摊牌过,就直接明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司马光其实也是这个路线。

  革新与保守争得到底是什么?

  仅仅是政治理念吗?

  而富弼、文彦博他们,他们又仅仅是反对王安石吗?

  还真不见得。

  因为最让他们的忌惮得,肯定不是王安石。

  自古以来,一切党争,其实都是围绕着皇权在进行。

  而张斐的毕业证制度,就不仅仅是局限于朝廷,而是将教育面向全社会。

  其实这里面也暗藏着限制皇权的思想。

  科举的制度,就是要将天下聪明人,都招到皇帝身边去,成为皇帝的人,如此龙椅才坐得安稳。

  如果教育变成面向社会输送人才,肯定是在削弱皇权。

  只不过这人才往高处走,水往低水流,当官始终是华夏民族最为崇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潜移默化,才能显现出一些效果来。

  但这个理念,显然非常符合司马光的执政理念。

  他也非常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历史上,王安石掌权后,他就跑去修资治通鉴,其实赵顼是想留着他的,身为帝王,肯定还是要讲一个平衡,但是司马光坚决推辞。

  是后来高太后掌权,他才回来的,他才又回来得,开始对新政进行清算。

  王安石也是如此,仁宗、英宗在位期间,他也是选择远离中央。

  “妙!”

  司马光激动道:“此毕业证真是妙不可言啊。呵呵……张三,你还会你不会不懂讲学,哪怕是我们这些已为师之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也不及你深刻啊!仲途觉得如何?”

  许遵憨厚地笑着点点头。

  人家夸他女婿,他当然非常开心,但也不好自卖自夸。

  张斐忙道:“司马学士过奖了,学馆建设与讲课可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司马光道:“但若是谈律法,我还是相信你的才能足以应付。此事就这么定了,勿要再论。”

  张斐笑了笑。

  如果不是早就计划好,从司马光这边入仕,他真不会答应,在宋朝要么就当理科老师,一加一就是等于二,要么就别当。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是争论不清的呀!

  张斐可不想跟那些文人天天嘴炮。

  如今司马光给他制定好这条路,他也知道不会在国子监待太久,也就只能答应。

  司马光走后,许芷倩就立刻道:“张三,司马学士显然是借教学一事,将你拉到他那边去。”

  她语气中是喜忧参半,她一直都希望张斐能够当官,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其实不管是许遵,还是她许芷倩,都是支持王安石的,不是支持司马光的。

  许芷倩内心是更希望张斐能够辅助王安石变法。

  “我知道。”

  张斐点点头,又向许遵问道:“岳父大人怎么看?”

  许遵捋了捋胡须,微微笑道:“其实谁都知道,你入仕为官,那只是迟早的事。而以你的城府,老夫所能教你的也不多。老夫只期望你能做到一点。”

  张斐忙问道:“岳父大人请说。”

  许遵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虽然他心里是支持王安石的,但他始终没有让自己的权力离开大理寺或者现在的检察院,当初范纯仁、苏轼其实就是没有做好这一点。

  张斐闻言,不禁苦笑道:“这恐怕是很难的。”

  许芷倩一脸好奇问道:“何难之有?”

  张斐瞧她一眼,哼道:“我若想当官,怎么可能从从九品下起步。”

  许遵抚须笑着点点头,“身为臣子,无论在何职位,都是效命于君主。”

  许芷倩这才反应过来。

  张斐可是赵顼一边的,当初赵顼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招揽他,肯定不是让他当个助教,怎么可能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别说赵顼,王安石对他也是有期待的。

  张斐本想在家休息一些日子,这些天确实给他忙坏了,同时也想看看没有他,樊正他们能否处理好这些事务。

  然而,在如今这个关键时刻,又怎么可能会给他喘息之机。

  第二日,吕惠卿就找上门来。

  “不知吕校勘登门拜访,是为何事?”张斐问道。

  吕惠卿笑呵呵道:“你不妨猜猜看。”

  面对这人,张斐可是不敢大意,他很是谨慎地问道:“莫不是为了我去律学馆讲学一事。”

  吕惠卿笑道:“这只是其中之一,但我主要并非为此事而来。”

  张斐好奇道:“那不知是为何事?”

  吕惠卿道:“你可知道,自从你活字作坊建成以来,已经有不少人在朝中申请办报许可?”

  难道那边出事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张斐心里咯噔一下,点点头道:“这我知道。”

  吕惠卿道:“我听说朝中有人想专门办报来阐述他们的政治理念,甚至于攻击恩师的政治理念,故此我也为新政办报,你以为如何?”

  张斐听罢,心里稍稍松得一口气,“吕校勘真是考虑周详,我认为这是必须的,甚至要比对方更加需求。”

  吕惠卿问道:“那你有何建议?”

  利用报纸宣传和之前传统的舆论控制,真不是一回事,王安石用好几次失败证明这一点。

  张斐想了想,道:“当初车牌、侵街一事,吕校勘可还有印象。”

  吕惠卿点点头道:“这是近日发生的事,我当然有印象。”

  张斐又问道:“对于当时发得几刊新闻报,吕校勘可有看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4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5/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