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492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他是一个纯粹的行动派,既然确实有价值,那就拿来用,瞻前顾后可不是他的作风。

  “律法事关立国之本,可不能随意改动,还请官家三思而行。”文彦博当即就是一泼冷水下去。

  赵顼神色微微一变,没有做声。

  你丫能不唱反调吗?

  王安石立刻站出来道:“我朝情况与前朝是大不一样,但我朝律法却一直在沿用着唐朝的律法,在立国之初,尚且能助太祖太宗安定国家,但此时此刻,理应制定出适合我朝的律法。”

  赵抃当即反驳道:“我朝情况虽与前朝有所不同,但大体还是像似的,并且还有赦令补充。”

  王安石道:“赵相言之有理,官家可用赦令进行调整,而无须修改宋刑统。”

  赵抃毫不留情道:“官家的赦令也应当慎用,法之重,非吾等能承受得起,若朝令夕改,只会令律法丧失权威,此乃舍本逐末。”

  司马光都站出来说道:“官家,仅凭张三的三堂课,就要修改律法,这未免太过儿戏,也是难以服众啊!”

  王安石当即怼道:“既然如此,你还建议官家司法改革?”

  赵顼也稍稍不满地看着司马光。

  这事不就是你弄出来得吗?

  司马光立刻道:“我是建议调整的司法制度,而非是要修改宋刑统上面的律例,这不能混为一谈。”

  除王安石赞成之外,其余宰相几乎都是反对的。

  因为宋朝自立国以来,那《宋刑统》几乎就没有动过,补充全都是依靠皇帝的赦令,在这一点上,大臣们还是有共识的。

  任何条例一旦成为写入宋刑统,就不要去轻易更改。

  他们都认为,法令的关键是在于权威性,好坏都只是其次,而且《唐律疏议》的律例经过数百年的研究和实践,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若是随意更改的话,就可能会令法律丧失权威。

  但神宗就是改革派,他就是要改,他即位这两年来,其实已经用过很多次赦令,并且有很多回还被政事堂给驳回,这令他十分不爽。

  但这也引起大臣的防备之心。

  你这赦令频率,还要什么法,干脆你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从历史结果来推论的话,神宗过度的颁布赦令、引用判例,也给宋朝司法造成一个几乎是难以弥补的伤害。

  往往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一条非常合理的律法,简直就是无可挑剔,可能都要经过十几二十年讨论,才能够颁布。

  导致律法一直就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

  原因就在于此。

  因为一旦律法变成与时俱进,今天改,明天改,后天改,结果一定是变得更加糟糕,而不是变得更好。

  律法是变得非常完善,但是无人守法。

  意义何在?

  赵顼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你们这群老东西,不就是在防备我么,不让我说了算,他突然看向一旁沉默的富弼,问道:“富公是何看法?”

  富弼瞧了眼赵顼,又看了看同僚们,思索片刻,才道:“官家,正如张三在课堂上所言,法制之法完全有别于宋刑统,若是官家动用赦令来推动法制之法,只会是的赦令与宋刑统是矛盾重重,反而会使得天下大乱。”

  富弼的地位摆在那里,赵顼就晕了,讪讪点头,“富公言之有理,是朕欠考虑了。”

  富弼马上又说道:“但臣也认同,法制之法的理念确实是要优于宋刑统,自古以来,无数贤臣常常建议君主以仁政治国,可绝大多数情况,虽有仁政,百姓却耳闻之而未尝身受之,其原因就在于在自古以来的律法中都未有保护百姓权益的思想,导致君主的仁政无法彻底执行,甚至于在那些贪官污吏手中,变成暴政,而法制之法或许可以避免这一点。”

  文彦博、赵抃他们不免都惊诧地看着富弼。

  赵顼点点头,又困惑道:“不知富公到底是何想法?”

  富弼道:“臣非常赞成赵相他们所言,律法不能常改,一个稳定的国家,律法也必然是稳定的。但臣也认为法制之法的理念,确实能够令国家变得更加安定和昌盛。

  故此陛下若要推动法制之法,就必须要将其视为国家头等大事,要下令昭告天下,同时制定出一套详细的修法规则,集天下英才来进行修改,否则的话,就还不如不做。”

  言外之意,我支持法制之法,但是赵抃他们说得也对,律法不能常改,你要改的话,不能说你一句话就搞定,那是要给足排面,要视为国家头等大事。

  因为这么一来的话,就不能算是轻易修改,是要动用国家力量,这后人也难以效仿,有这闲功夫,就还不如去干点别得。

  这要是仁宗、真宗,估计就算了,你这玩得忒也大了。

  但是赵顼野心是非常大的,如这种事,汉武帝干过,唐太宗也干过,而他们两位,都是超越列祖列宗的存在。

  如果这一步能够成功,那他的地位将会大幅度提升。

  王安石虽然与富弼互看不顺眼,但他是坚决支持富弼的,你要改宋刑统,那我变法变得更加合理。

  该宋刑统,真的是在改祖宗法度。

  反而是文彦博、司马光、赵抃等人感到忧心忡忡。

  大哥!

  你这是不是冲动了一点。

  赵顼稍加思量,便向富弼问道:“富公可愿担此重任?”

  富弼拱手道:“官家若不嫌臣年迈,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此乃国家大事,还需经朝会商议。”

  赵顼稍稍点头,道:“好吧,诸位就再好好考虑一下,看是否能行。”

  “臣遵命。”

第三百六十九章 绝佳机会

  “富公,你此举是否过于冲动。”

  出得行宫,文彦博便是一脸费解地向富弼言道,又伸手引向身旁的司马光,“正如君实方才所言,仅凭一个耳笔的三堂课,就修改宋刑统,这……”

  他本想说你这是拿国家大事视作儿戏,但出于对富弼的尊重,他到底是没有说出口。

  但他仍觉得富弼有些冲动,虽然他也知道富弼非常着迷张斐的法制之法,但你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连这点淡定都没有吗?

  关键这也不像似富弼的性格。

  这令文彦博非常意外。

  司马光也纠结地瞧了眼富弼,“文公所言甚是,虽然我也认同这法制之法的理念,但如今我等也只是窥探一角,还应再慎重考虑。”

  富弼非常果断道:“我以为慎重应该用于考虑如何修法,而不是用于考虑法制之法是否可行。”

  司马光疑惑地看着富弼,“此话怎讲?”

  他隐隐觉得今日的富弼,跟之前那个病怏怏的富弼不太一样了。

  富弼道:“因为法制之法的理念,意在捍卫个人正当权益,无论如何,这都不会是错的,最为关键的是,就连官家都赞同,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若是我们现在反对,那将来我们又还有何颜面,去建议官家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

  司马光和文彦博相觑一眼。

  好像也是。

  最反对的应该是皇帝,如今连皇帝都支持,他们若反对,那他们今后许多理论,都会在皇帝那里站不住脚。

  如果反对法制之法,但同时支持藏富于民,这就会显得非常可笑。

  你蒙谁呢?

  你都不愿意去保护百姓的财富,你说藏富于民,那不就是为你们藏的吗?

  司马光突然意识到,这还真不能去反对,但又担忧道:“但是这个理念,大家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可不一定能行啊!”

  富弼却道:“其实差也差不多了,我心中的困惑,张三已经全部解释清楚,我先带着国子监那些学生,将这个理念梳理清楚,再由与朝中能臣商议具体如何修订。”

  文彦博又问道:“富公认为朝中大臣会答应吗?”

  富弼突然瞧了眼他,“他们对我肯定也不是很信任,就只能劳烦宽夫你去说服他们。”

  别看富弼在朝中德高望重,但他是有前科的,他突然站出来,那别人真不一定会相信他的。

  说不定你老小子跟王介甫就是一丘之貉。

  当初你干得那些事,我们可都还记着的。

  文彦博当即看向司马光,“何不让君实去,毕竟他一直都是支持张三的。”

  富弼摇摇头道:“君实要负责公检法改革,他再揽下此事,只怕会得不偿失。”

  司马光是连连点头。

  文彦博还是有些疑虑,让他大张旗鼓的支持张斐的思想。

  这……

  富弼知其所忧,于是道:“法制之法是捍卫个人正当权益,而不是单指百姓,也不是单指官家,而是指每个人,自然也包括他们,如今王介甫那边是士气高昂。而且王介甫远比商鞅、韩非子他们要狡猾,他的均输法显然就是要夺那些商人之利。

  但他没有依靠蛮力去迫使他们加税,而是让朝廷自己做这买卖,这就是为何当初范纯仁、苏轼虽然起诉王介甫,但也都认为这个官司他们是很难赢。而法制之法只可以给他们提供保护的,你大可以从这一点去游说他们。”

  他们面对百姓是强者,但面对王安石和赵顼,他们就是弱者。

  文彦博当然明白此理,道:“富公,这若是你提出来的主张,那倒好说,关键这是张三提出来的,他的身份实在是……”

  富弼苦笑道:“官家已经动了念头,且王介甫是支持的,若我不修,你不修,可能王介甫就会让张三来修,那会更令他们更加不堪的。”

  文彦博听罢,皱了皱眉头,道:“看来富公是下定了决心。”

  富弼随意地回答道:“不然的话,我也没事可干。”

  文彦博、司马光默契地瞧向富弼。

  文彦博呵呵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然而,富弼突然站出来,也令赵顼有些始料未及,因为之前赵顼让他当宰相,他都不太愿意出门,一直是请病假,但是这回主动出来揽下这个任务。

  这弄得赵顼心里也有些不安,他也清楚,这法制之法对他也有限制,于是他离开行宫之后,并没有回宫,而是悄悄前往许家。

  还得找张斐聊聊。

  “朕方才询问他们的意见,朝廷是否要认真对待,就只有一个人支持你的法制之法。你猜是谁?”

  “王大学士。”

  张斐立刻回答道。

  赵顼一愣,眨了眨眼,忙道:“除他之外。”

  张斐稍一沉吟,“难道是富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4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2/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