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662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他感觉不到张斐是在针对他,是要定他的罪,但内心又感到非常不安,甚至觉得赤裸在别人面前,每个问题都令他感到尴尬,这脑中都是一片空白。

  等到回到座位坐下时,悬着的心,才慢慢沉了下来。

  眼神偷偷往旁瞧了瞧,但见不少官员都是铁青着脸,沉默不语。

  明明是炎炎夏日,坐在这里却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

  就连蔡延庆神情都显得有些忐忑,众目睽睽之下,你说这些就真的好吗?

  你这是要扒掉朝廷的底裤啊!

  对此,内心也是充满着担忧。

  唯独张斐还是神态自若,仿佛就只是问了几个无足轻重的问题,喝了半杯茶水,才让蔡京传下一位证人上堂。

  何春林料想的没有错,正是他。

  来到庭上,这双腿都微微有些发颤,李永济那是身在局中,自然觉得有些迷茫,他在一旁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这小子就不按套路出牌,什么尴尬问什么,完全猜不到他会问什么问题。

  纯纯一个愣头青,这种官员,是官场中最为可怕的。

  但要真说是愣头青,他似乎并没有针对个人,只是说让你感到羞于启齿,但又没有让你感到生命受到威胁。

  “何盐监请坐。”

  张斐微笑地伸手示意。

  “多谢。”

  何春林稍稍拱手,便坐了下去。

  张斐翻阅了下文案,笑问道:“根据本庭长的了解,何盐监掌管着雪女池大小盐务,应该是非常了解吧。”

  何春林犹豫了一会儿,才无奈地点点头。

  事务是他管,上面没得推。

  张斐问道:“此案涉及到盐,是黄桐多产所得,也就是说除去上交给朝廷的十二万斤盐,额外所制得,这种行为是朝廷所允许的吗?”

  何春林点点头道:“是的。”

  张斐问道:“那么这部分盐应该是属于谁的?”

  何春林很谨慎想了想,才答道:“当然是属于盐户的,但是他们必须得出售给朝廷。”

  “必须出售给朝廷。”

  张斐饶有兴致地问道:“如果出售给非朝廷以外的人,那算是什么?”

  何春林道:“那就算贩卖私盐。”

  张斐道:“是否有规定,朝廷也必须得收购盐户额外生产的盐?”

  何春林稍一沉吟,道:“朝廷所规定的,是盐户额外所产之盐,必须出售给朝廷,倒是没有明文规定,朝廷必须要收购,但是我们从未拒绝过。”

  此话一出,庭院外不少百姓顿时是嗤之以鼻。

  何春林都不敢去看那边,当做不知道。

  由于百姓也只是用眼神和唇语表达不满,张斐也没有敲槌,继续问道:“但不知你们盐监是如何收购盐户手中的盐,是有规定的日期,规定的价钱,然后统一收购,还是说盐户上门主动出售,来几户收几户,出售多少,就收多少,价格面议。”

  这一连串问题下来,何春林都开始冒汗了。

  坐在边上的官员,很多也都在扭动着身子,摆动着衣襟。

  好热!

  何春林想了半天,道:“这个,咳咳是这样的,一般来说,由于由于每户制盐多少不一,日期也不定,官府无法统一收购,一般,一般都是盐户上门出售,价格的话,是不一定的。”

  “是吗?”

  张斐道:“但是根据检察院方面提供的证据,表明盐监只会在某一时段向盐户收盐,而且这个是日期是不定的。”

  何春林迟疑道:“是是的,因为盐监也得看仓库的情况,如果仓库是满的,自然就不能收,又比如说账目没有钱,也没法收。”

  张斐道:“所以什么时候收,就是你们根据仓库的情况来决定的,并没有明确的规矩。”

  “是的。”

  何春林点点头。

  张斐问道:“何盐监应该对盐非常了解吧。”

  何春林点了下头。

  张斐道:“盐是需要很好的保存,而据我这边所了解,盐户是没有能力保存大量的盐,一旦官府收购盐的日期定在冬季,或者来年的春季,那么盐户手中的盐,将会受潮,将会生霉,将会挥发,这部分损失,该有谁来承担?”

  百姓一听这个问题,十分激动,个个睁大双眼看着何春林。

  原来官府时常押着那些盐不收,盐户又无法保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盐受潮、生霉,官府再来收,就可以各种刁难。

  最终逼得盐户没有办法,只能全部拿去讨好官员。

  何春林犹豫半响,“由盐户来承担。”

  张斐问道:“之前可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何春林轻轻点了下头。

  张斐道:“在这种情况下,盐户可否对外出售即将要损坏的盐?”

  “不能!”

  何春林眼睛都闭上了,就有一种掩耳盗铃的感觉。

  观审的百姓早已是面容狰狞,咬牙切齿。

  官员们则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这种事不是秘密,盐户又不是哑巴,但是百姓也就是私下说说,不会拿到台面上来讲。

  讲出来就多余了。

  今后还怎么办事。

  这小子是个傻缺吧?

  张斐问得似乎非常投入,道:“方才说到朝廷收购盐的价格,何盐监说不一定,是每户的价格不同,还是每一年的价格不同。”

  何春林想了好一会儿,才不太确定道:“应该是每年的价格不同吧?”

  两害相权取其轻,总不能每户价格不一样,那问题大条了。

  张斐问道:“那么去年的价格是多少?”

  何春林低着头,含糊不清道:“也也是不到一文吧。”

  他都没脸说了,那些官员哪里还有脸看,都想直接起身走人了。

  陈琪小声道:“检察长,皇庭到底想干什么?”

  苏辙一怔,“我也不清楚,不过,不过这几个问题倒是问得不错。”

  张斐又问道:“何盐监所知道的最高价格是多少?”

  何春林想了好一会儿,“差不多。”

  “不到一文?”

  “嗯。”

  “这个价格是谁来定,还是说由官府和盐户共同商定?”

  “当然是官府定的。”

  “朝廷可否有明确的规定,还是说由你们盐监来定?”

  “朝廷并无明确规定,一般都是由我们盐监来定,也有可能是上面来定。”

  “不知你们是基于什么来定价的?”

  “?”

  这你还用问吗?当然是基于越少越好来定,最好是白送,甚至于倒欠我们。何春林被问得头昏脑涨,但他也是久经沙场,道:“是根据边军需求来定。”

  来来来!

  老子也不遮掩了,你问,有本事你就都抓了。

  秦忠寿等一干武将听到这话,心里开始打鼓,不会让我们出庭作证吧。

  张斐却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道:“也就是说边军需求大,收购的价格就低,边境若无战事,盐价就定得高?”

  何春林点头道:“正是如此。”

  张斐道:“可是何盐监适才表示收购的价格都差不多,都还不到一文钱。”

  “!”

  何春林当即就傻眼了。

  苏辙抿着唇,尽量让自己别笑出声来。

  那边曹栋栋很是激动道:“秦叔叔,这可是张三的拿手绝技,回答他的问题,可一定要小心。”

  秦忠寿他们哪里还有心情说这些,耳边自己的心跳声。

  过得一会儿,何春林才解释道:“那是因为最最近边境财政缺失不少,都定得很低。”

  张斐又问道:“根据何盐监的观察,盐户大概每年能够多产多少盐?”

  何春林道:“少则数百斤,多则数千斤也是有得。”

  张斐点点头,又翻开一份文案看了看,道:“根据官府的记录来看,目前河中府共有五百户左右的盐户,若以每户每年多产一千斤来算得话,五百户就是五十万斤,且不算官府卖给商人的价钱,就以四十文的价格来算,那就是两万贯钱。可有算错?”

  观审的百姓听得是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何春林却听出那弦外之音,当即是生无可恋地看着张斐。

  你就连一条底裤都不给我们留?

  张斐问道:“我算错了吗?”

  何春林摇摇头道:“没有。”

  张斐笑道:“可见西北边境财政确实缺失很大,就连两万贯都必须得要精打细算,这盐官也真是不好当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6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2/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