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880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呀!”

  高文茵吓得一跳,稍稍白了眼张斐,“又吓我。”

  她来河中府这么久,真是连河中府市集都不知道在哪,成天就猫在自己的小天地,别提多开心了。

  张斐笑道:“夫人,你浇花比别人看书更专注。”

  高文茵道:“看书专注的人,做别的事,也会很专注。”

  张斐愣了下,“夫人平时又不出门,这口才是向谁学得。”

  高文茵笑吟吟地瞧着他。

  张斐哼道:“定是芷倩教坏了夫人。”

  “无赖。”高文茵佯怒地剜了一眼张斐。

  张斐张望四周那百花惊艳的景色,突然道:“夫人,如果我们要离开这里,你会不会非常不舍?”

  “啊?”

  高文茵惊呼一声,“我我们要离开了么?”

  张斐道:“我们的家是在京城,这回只是出差而已。”

  高文茵点点头,“也是,我们的家是在汴京。”

  张斐瞧她神情落寞,道:“怎么?夫人很喜欢这里吗?”

  高文茵稍稍点了下头,道:“相比起汴京,这里较为清静。”

  张斐道:“这很简单,回去后,咱就上郊外买一间大宅子,跟这差不多的。”

  高文茵忙道:“使不得,使不得,那得花多少钱,咱们京城那宅子,已经是我住过最大的宅子了。”

  但跟这里还是没得比,这里可是行宫改建的。

  张斐摆摆手道:“夫人有所不知,要是我再不去买两间大宅子,我都不知道我是个有钱人。真烦!”

  青州。

  在登州之时,范纯仁是成天闲得蛋疼,天天在家挥墨,发泄心中的抑郁之情,如今来到青州,是满腔志气,打算一展抱负。

  结果还真如他们所愿,由于欧阳修坐镇,青州的官员对他们也是非常客气,很快,就为他们腾出官署,当然,也没有张斐那种待遇,皇帝直接将行宫给他用,但也是非常不错。

  这官署刚刚开门,立刻就有人上门诉讼,公检法很快就运作起来,这可是将范纯仁给乐坏了。

  终于有活可干了。

  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有些不太对劲。

  检察院。

  范纯仁、钱顗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状纸,目光都变得呆滞。

  过得半响,钱顗缓缓转过头来,“这这里有多少状纸?”

  范纯仁道:“七百余份。”

  “!”

  钱顗只觉一阵头晕目眩,“这这怎么审得过来。”

  范纯仁道:“如果只是多,也就罢了,多派人手过来就行,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多,而是在于许多案件非常难审。”

  钱顗疑惑地看着他。

  范纯仁随便拿起几份来,递给钱顗。

  钱顗草草看得两眼,全都是高利贷诉讼,拖欠军饷诉讼,拖欠工钱诉讼,绝户田税诉讼,等等。

  这十有八九,不是跟官府有关,就是跟地主有关。

  “这下可是糟了。”

  钱顗终于知道范纯仁为何犯难,片刻间,就已经是满面大汗:“这些案件,张三在河中府已经给出判例,如果我们不那么判,如何叫人信服,但如果咱们真的那么判,这边官府又是否会答应?”

  范纯仁道:“正是因为他们全都知道,张三对此类案件的判决,故而才上门告状。”

  那些衙差、士兵一听,原来拖欠工薪、军饷,还能够跟官府打官司,不告那就是傻逼。

  钱顗皱眉道:“河中府离青州上千里之远,怎么可能这么多人知晓,你之前在登州可以听闻百姓谈论这些事?”

  范纯仁摇摇头,“这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钱顗大概也猜到是什么人,道:“那可怎么办,张三在河中府,主要是用两招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一,盐债、盐钞;其二,就是分期偿还。但这可能都不适用于青州。”

  范纯仁道:“不,他还有一招。”

  钱顗问道:“什么招?”

  “裁军!”范纯仁道:“他先利用裁军,为往后河中府的财政,打好基础,又用盐钞、盐债,支付当下的赔偿,往后节省出来的财政,刚好可以负担盐债带来的利息。”

  钱顗道:“这青州驻军跟河中府可是没得比,就算裁也省不了多少钱。”

  说着,他面色骇然,“你说得不会是裁官吧?”

  范纯仁点点头道:“这些问题皆是因为财政负担太重,唯有缩减财政支出,才能利用张三的判决,去解决这些问题。”

  钱顗皱眉道:“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要裁官,这只怕会得罪很多人,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范纯仁道:“但除此之外,是别无他法,如果我们要求官府拿钱出来赔偿,财政那边肯定会出问题。”

  钱顗思索一会儿,“这样,我们先去跟欧阳知府商量一下。”

  范纯仁犹豫片刻,心道,不错,皇庭只能判决官府赔偿,但不能要求官府裁官,这到底需要官府的支持。点点头道:“好吧。”

  二人立刻去找到欧阳修。

  “咳咳!”

  欧阳修听到范纯仁建议裁官,不由得咳了两声,又道:“当初我就跟你爹说,本朝之祸,在于冗官,可你爹却偏偏认为是贪污腐败所致,如今过去这么些年,这冗官变得愈发严重,昔日满腔抱负的有才之士,如今也陷在三冗之中,想要裁官,谈何容易啊!”

  当初君子党意气风发,想要做很多事,可如今那些人都已经是爷爷辈,自己的儿孙也当上官,他们还会答应吗?

  这冗官是越早处理越好,是不能拖的。

  范纯仁也知其理,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于是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欧阳修一番思虑后,“老拙时日无多,就是答应你,又有何妨,但就怕会因此连累到公检法。这样,你赶紧写一封信给司马君实,看看他怎么说,他如果答应,那老拙就拼尽这最后一口气,也要助你这一臂之力。”

  范纯仁道:“还是欧阳叔父考虑的周详,侄儿这就写信给司马学士。”

  于是,他赶紧写一封信,快马送去京师,一方面谈论冗官之事,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司马光再多派一些人来。

  这青州离汴京也不是很远,快马加鞭,很快信就送到京城。

  司马光看到这封信时,头都是大的,“他这是想效仿张三,借机消除冗官之祸。”

  文彦博道:“就怕纯仁是在东施效颦,为何张三建议裁军,而不是裁官,就是他也知道,裁官将会使得他的努力,付之东流,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三冗之祸,谁不知道,但也不敢轻举妄动,王安石也是另辟蹊径,他的新法中就没有提到过这一点,只是悄摸摸的去减一点,都不敢明说。

  可见这其中的阻力有多大。

  司马光道:“那现在怎么办,范纯仁也必须遵从张三的判例,可若是不削减支出,青州财政就无法给予这些判决支持。”

  吕公著不禁都质疑道:“到底是公检法的成功,还是张三的成功,还真不好说啊!”

  富弼睁开眼来,“恰恰相反,这不是张三的成功,而是张三闯的祸,他那些判决,太过出色,自古都未有之,你们可有见过哪朝的官府,对百姓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赔偿,如果没有张三的判决在先,纯仁他们也是能够处理的过来,当然,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告状。”

  吕公著又点点头。

  确实,那种赔偿,确实吓人,真的就是盐债、盐钞给兜底,但青州可不具备这些条件。

  富弼又道:“如今唯一之策,就是将张三调回来。”

  司马光忙道:“可是我们已经在官家面前,承诺不用张三。”

  富弼瞧他一眼道:“君实啊,你真是死脑筋,不用张三,是不让他去青州,但可以调他回汴梁,如此他就可以借用京官的特殊地位,去影响青州的公检法。正好张三也快三年,本也应该调任。”

  司马光还是想赢得堂堂正正,也是对公检法充满信心,又道:“但这远水救不了近火。”

  文彦博道:“富公说得一点没错,你真是死脑筋。案子不得一桩一桩的审,让纯仁他们先审一些容易处理的,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日。”

  司马光纠结半响后,不情不愿地点点头。

  富弼又道:“还有,这人手可得马上安排,他们两个人,是寡不敌众,你可别又拖着。”

  司马光赶忙道:“这人选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文彦博诧异道:“这回你为何又这么快?”

  司马光讪讪一笑,道:“当初这一批人本是要调派他们去河中府的,结果张三自己培养一批庭长,那些人也得到官家的应允,故此我就没有再做安排。”

  富弼问道:“都有谁?”

  司马光回答道:“刘挚、粱焘、孙固!”

  他一连报了三十多个名字。

  全都是进士,三分之一是出自嘉佑年间,三分之二是出自元祐和熙宁的进士,反正就是一个一个年富力强的带上两个后起之秀。

  文彦博呵呵笑道:“你真是慢工出细活啊!”

  这些人都是无可挑剔,道德、才华都属上佳。

  在识人方面,司马光确实比王安石要强上N多个档次,唯一一个看走眼的,还就是张斐,他生平做过最心虚的事,也全都是拜张三所赐,无一例外。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三年之期已到

  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直在立法会研究张斐判例的富弼,心里是深知,张斐在河中府的成功,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不是说审得有多么精妙,判得有多么精妙,而是在于最终的执行。

  谁不知道那些案子,都是官府的错,官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官府进行赔偿,但是天下没有几个人,敢于让官府进行赔偿,也包括他富弼在内。

  因为他明白,即便判了,官府是不可能赔得,让朝廷吐钱出来,你可真是想多了。

  如果赔不了,你又这么判,那公检法也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8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0/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