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884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在司马光的催促下,张斐一行人也只能日夜兼程地赶路,忽忽数日,终于抵达汴京的郊外。

  刚刚入界,就被一人给拦了下来。

  正是司马光。

  “哎呦!司马学士。”

  张斐下得马车,快步上前,行得一礼,又往司马光身后瞧了瞧。

  司马光愣了愣,“你在瞧什么?”

  张斐道:“司马学士在此,不是在为那些准备去往河中府学习公检法的青年才俊送行的么?”

  “?”

  司马光咳得两声,带着一丝愧疚道:“这并非是我有意拖延,我其实是在为你着想。”

  张斐一本正经道:“愿闻其详。”

  司马光尴尬地瞧他一眼,也是认真地解释道:“我之所以未来得及派人去,那是因为我想挑选出一批才华、品行上佳之人,防止公检法里面出现害群之马,毕竟你一个人在河中府,也看不过来,若是去了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很可能会使得你的努力付诸东流。

  而品行上佳之人,纵有错误,也不会破坏公检法。其实这人选原本也已经定下了,只是后来我又听说,你自己培养了一批人才,故此我将那些人派去了青州。”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斐稍稍点头,然后道:“我完全赞同司马学士所想。”

  “真的?”

  司马光自己都不相信。

  张斐非常严肃地点点头道:“真的。对于公检法而言,天赋只是其次,关键是严谨、品行。这也是我从河中府得来的经验,河中府法院学的学生,天赋是远不如蔡卞他们,但他们同样也能够做好这分内之事,只是需要耐心和虚心。故此我建议往后公检法在人选方面,都应该如此。”

  司马光见张斐也不像似在开玩笑,不禁感到十分宽慰,真是理解万岁,笑着点点头道:“难得你能想得这般透彻,我是甚感欣慰啊!”

  张斐点点头,又问道:“那司马学士为何在此?”

  司马光神情一滞,突然激动道:“我在这里,当然是为了等你啊!”

  “等我?”

  张斐顿时受宠若惊道:“张三何德何能,敢劳司马学士来此相迎,张三真是愧不敢当啊!”

  司马光没好气道:“你还好意思说,你怎么不明年才来。”

  “呃。”

  张斐讪讪道:“我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让我回来,我那边的事,都还没有处理妥当。所以。”

  “行了,行了,这怪不得你!”

  话说至此,司马光左右瞄了眼,突然一把抓住张斐的袖子,“咱边走边说。”

  便是拉着张斐上前。

  许芷倩只能吩咐龙五驱车,慢慢跟在后面。

  张斐问道:“怎么?青州那边遇到麻烦了吗?”

  “这不都怪你小子。”司马光哼道。

  “司马学士明鉴,我来信是说,京东东路必然出问题,但没有说让公检法单独去青州啊!”

  张斐是一脸委屈道。

  司马光道:“你以为我想,这不都是让那王介甫给逼的,况且,若是公检法离了你就不行,那还有什么必要推行下去吗?”

  张斐点点头道:“这事我已经听说了,但我只是想说,青州的问题也不能怪我啊。”

  “不怪你怪谁。”司马光道:“你那判决,根本就无法执行,范纯仁他们要是这么判,即便官府愿意赔偿,青州财政必然会出大问题,到时人人都会指责,这都是公检法导致的,后果不堪设想。”

  张斐道:“司马学士,我一个人在那边,只能做到如此。”

  司马光道:“我没说你做的不好,恰恰相反,是你做得太好,可是其它皇庭也得遵循你的判例,但问题是他们做不到,财政什么情况,你难道不清楚,这怎么去赔偿。”

  张斐紧锁眉头道:“其实当时我也是利用新政,才获得如此成功,因为当时元学士去到那边,也追求在河中府立足,他偷偷借我的判决,去团结那些官员,后来我又去跟他私下商量,先将解决问题方案商量好,我再去判的。”

  他与元绛的勾当,是不需要瞒着司马光的,他在京城就这么干过,他是一个卧底,他跟王安石的关系,也从未破裂,司马光也是知道的。

  司马光心里也清楚,道:“青州知府是支持公检法的,但财政开支就那么多,公检法此去,已经占得很多开支,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赔偿。”

  张斐道:“其实我跟元学士能够成功,关键不在于配合,如果让那蔡知府跟我配合,也是很难成功的。”

  司马光忙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因为蔡知府并没有改革权力。”

  司马光疑惑地看着张斐,“也就是说司法改革当真离不开王介甫的新政?”

  “不是离不开,而是不应该离开。”

  张斐道:“司马学士可还记得我提过的法家之法和法制之法?”

  司马光点点头道:“当然记得。”

  张斐道:“法制之法只是法家之法中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仅仅是司法权力,不涉及其它任何事务。

  换而言之,司法改革,就是从法家之法中,将这一部分权力给抽出来,形成政法分离,亦或者说司法独立。公检法只是为了确保这一点,因为旧司法制度,是无法从法家之法中,抽离出司法。

  区别仅在于此,其余的是大致相同,公检法和旧司法制度都是遵循《宋刑统》,求的是也公平、公正。

  但是在国家看来,这还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司马光皱眉道:“也就是说,我们之前输在,错误的将法制之法和法家之法弄混淆,认为法制之法也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张斐道:“或者说,你们是拿着法制之法,当法家之法在用,这不但会出问题,同时也是在破坏法制之法。”

  “哎呦!”

  司马光一拍脑门,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青州会问题频出,公检法只能是纠错,但怎么改,那属行政权力。

  一旦公检法拥有行政权力,就成法家之法,那些人就是将法制之法当成法家之法在用,认为不要新政,光凭法制之法,就能够解决问题。

  可事实上法制之法压根就没有这权力,青州的困境就在于此。

  其实那范纯仁也困在其中,他要求裁减官员,这是对的,但这不是庭长该考虑的事,那都属行政,庭长只需要考虑该怎么判决。

  张斐在河中府是一直谨守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翻开财政报告,全都是新政的功劳。

  想通之后,司马光就更加着急,这一步已经走出去,收也收不回,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张斐沉吟半响,道:“在来的时候,我也有想过,目前可能就只有一个办法能够破局。”

  司马光忙问道:“什么办法?”

  “比谁更烂。”

  “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比谁先死。”

  张斐道:“据我了解,其实青州本身并没有太多问题,问题都集中在公检法,但是京东东路不同,在信上我已经说过,京东东路官员的所作所为,就押上全部家当赌这一把,坚持不了太久,青苗法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这样,王学士就会上门求助,那我们就能够趁机解决青州的问题。”

  司马光道:“可如今看来,是我们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张斐道:“青州押着不判,当然是坚持不下去,让钱庭长他们判就是了,一个个判,暂时是影响不了财政,同时还能收获民心,只要对方先出问题,我们稳住就是赢。”

第六百四十七章 形势比人强

  慌!

  司马光有点慌。

  本次竞争,原本比得是谁得制度更加优秀,哪知道张斐刚回来,这画风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直接开始比烂,看谁先暴雷。

  这大起大落,着实有些难以接受啊!

  这也有违他的政治理念啊!

  亦非君子之争。

  但形势比人强,这政法分离,导致司法不能干预行政,但问题的本身,又是在于行政制度方面的缺失,范纯仁他们可以轻易的做出非常公平、公正的判决,可是,怎么去执行这些判决?

  虽然拖欠军饷,高利贷,都是律法所不允许的,但恰恰又是制度所默许的。

  假设在河中府,元绛不调整政策,张斐那些判决怎么执行?

  直接派法警去仓库里面抢么?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公检法判了,然后官府就做出调整,但现在的问题是,青州官府是直接躺平,你罚,你随便罚,你罚多少,我赔多少,出问题你负责。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我只是一个执行者,我又无权改变任何制度。

  司马光现在也想通了,他跟王安石是可以不共戴天,这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司法和行政,是必须要配合,各司其职,这二者要是不共戴天,那这个国家就肯定完了,也是不可能的。

  “唉。”

  司马光叹了口气,“是我想得太过简单,我原本以为凭司法改革,肃清吏治,便能革除弊病。”

  张斐道:“其实司马学士这么想,当然也是没有错的,只是司马学士忽略一点,就是吏治的腐败,是在于制度的不完善,而非是司法上的漏洞,那些吏有权无钱,这就是逼着他们去贪污受贿。”

  司马光点点头,又问道:“也就是我们始终要与王介甫合作?”

  张斐摇摇头道:“这一步不是错在我们没有追求与对方合作,司法是强调独立,而非是合作,我们是错在想用司法去直接干预行政,但这对公检法而言,又无异于自掘坟墓。”

  司马光稍稍点头,突然偏头看向张斐,呵呵笑道:“上你这么多节课,还是未能弄明白法制之法和法家之法啊!”

  张斐笑道:“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一样,都是非常难改。”

  要真说起来,这场竞争,其实是他们保守派先挑起的,因为他们天真得认为司法改革可以取代新政,这无疑激怒了王安石。

  如果是法家之法,他们这么想是正确的,因为法家之法就是一套以法为主的政治理念,儒家之法,就是一套以德为主的政治理念,这里面包括行政和司法,其实王安石的新政就是属法家之法。

  但法制之法只是司法,不涉及行政,可以理解为从法家之法或者儒家之法中,将司法抽离,然后赋予到公检法的程序。

  这个理念,听着很简单,就是政法分离,司法独立,但是要贯彻这一理念,其实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要做到司法独立,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形成的。

  “对了,你此番回来,有什么安排?”司马光又问道。

  张斐立刻道:“我的安排,就是听候安排。”

  “听候安排?”司马光呵呵笑道:“你在河中府立下大功,就没有想过升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8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4/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