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如今西陵世家正是处在非常时期,甄家父子被杀,宇文一族被迫迁徙入关,樊家则是因为协助将军重回西陵保有了生机,在西陵三大世家之中,算是处境最好的一族。

  但樊家现在所为,却是自寻死路。

  以樊子期这样精明的人物,谁也想不到他会在寿宴之上来这么一出。

  有人更是寻思,樊家能够保全,便是因为很早就暗中投靠了朝廷,一直与将军有联络,更是联手扳倒了另外两大世家,无论怎么看,樊家多年来的努力,都是为了能够讨好朝廷,从而让樊氏一族度过劫难。

  既然如此,樊子期今日为何公然与代表着皇帝利益的裴侍卿唱对台戏,甚至直接让裴侍卿下不来台?

  看上去,樊子期并不像是患了失心疯。

  “侍卿大人,你不要这些银子不打紧。”樊子期竟然坐了下去,淡淡道:“不过你那一句话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公主的意思,总该说清楚。当兵的军饷比不上修建皇家御寺重要,在朝廷的眼中,是否当真如此?”

  裴侍卿冷冷道:“当然是我自己的意思。”

  “如此说来,在西陵大肆敛财,将本来用作军资的钱财囤积起来,也都是你个人的意思?”樊子期扭头看向裴侍卿,一双眼睛此时变得异常犀利,就像是两把利刃:“你今日必须当着在座诸位的面解释清楚,你在西陵中饱私囊大肆敛财,到底意欲何为?明知西陵上下正全力部署防务,你却要釜底抽薪,你是否在为兀陀人做事?你是不是暗中勾结兀陀人的奸细?”

第340章 谋反

  裴侍卿赫然变色,厉声道:“樊子期,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血口喷人。”

  “是否血口喷人,就要侍卿大人说清楚这中间的缘由了。”樊子期正襟而坐,看着将军,拱手道:“将军,公主欲要挪夺军资,用来修建皇家寺院,不知到底是真是假?”

  将军脸色凝重。

  裴侍卿要将宇文家甚至甄家的资财运往京都,将军自然是一清二楚,对此事他是极力反对,为此也是写了折子,送往京都呈给皇帝。

  将军此前已经打定主意,无论有多少困难,也绝对不允许裴侍卿真的将那些用来充作军资的家财尽数运走。

  而且他心中也很清楚,此时一旦传扬开去,必定会生出乱子来。

  可是他的折子还没有回应,今日在这寿宴上,樊子期却已经率先发难。

  “本将已经向朝廷上呈奏折,朝廷如何处置,还没有回应。”将军镇定道:“侯爷,本将在这里向诸位保证,无论是什么缘故,我都会向圣人恳求留下这些资财。”

  樊子期叹道:“将军,西陵是苦寒之地,你为了保护西陵,亲自前来镇守,而且带人勘察地形,我们都是看在眼里。可是有人想要将你的军资抽走,就算将军容忍,西陵世家也绝不会坐以待毙。西陵有百万之众,这些人都指望着将军抵挡西陵人,无论是谁在背后拖将军的后腿,我们都不会答应。”抬手指向裴侍卿,冷声道:“如果此人是滥用职权,想自己吞下这些资财,那就是罪大恶极,今日就要将他从重惩处。如果他是受人指使,那么幕后之人是否真的是麝月公主?”

  “樊子期,你将矛头指向殿下,还真是吃了豹子胆。”裴侍卿冷笑道:“西陵是大唐的疆域,可不是你们樊家的土地。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圣人所有,公主是圣人的掌上明珠,要调用西陵任何东西,都由不得你樊子期在这里指手画脚。”

  “如此说来,你是承认受麝月公主的指使?”樊子期笑道:“大家都听到了,从京都派来的这位侍卿大人,已经承认是受公主指使,要将西陵的军资挪占,用于修建皇家御寺。哈哈哈哈,西陵苦寒之地,本就贫瘠的很,朝廷不向西陵拨发钱粮军饷,反倒要将西陵人竭力凑起来的军资调走,咱们的朝廷,还顾不顾西陵百万之众的死活?”

  裴侍卿冷冷一笑,不再逗留,快步走到门前,尚未出门,却见门外突然冲出七八名侯府侍卫,手中握刀,拦住了去路。

  大厅之内,有两桌是将军身边的近卫夜鸦,突见到有侍卫拦住大门,便有几人站起身来,孟子墨却已经咳嗽一声,使了个眼色,示意夜鸦不可轻举妄动。

  夜鸦虽然是朝廷的兵士,但只听从将军的吩咐,眼下将军并无下令,自然不可擅动。

  裴侍卿被挡住去路,转过身来,倒也还算镇定,冷冷道:“樊子期,你是要造反?”

  “本来我们对朝廷还有一丝希望。”樊子期平静道:“现在看来,京都的那位皇帝陛下,根本没有将百姓放在心里,艰难之时,想的是要耗费数以百万计的银两去修建所谓的皇家御寺,根本没有顾及西陵人的死活。”他伸手端起酒杯,将杯中酒饮尽,这才一字一句道:“这样昏聩的朝廷,反就反了。”

  若说先前樊子期所言已经让在座诸人大是震惊,这最后一句话出口,在场几乎所有人都是变了颜色。

  造反?

  那当然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樊子期竟然当众说出这句话,那真的是自寻死路。

  将军脸色更是凝重,沉声道:“侯爷,你醉了!”

  “将军,你才真的醉了。”樊子期叹道:“你是大唐帝国的定海神针,是威震天下的名将,樊某对你一直心存敬意,可是你却一直在醉着。”

  姚慕白心知事情不妙,端起酒杯笑道:“不错,今天是老太太的寿诞,大家心里欢喜,都多喝了两杯,都醉了,侯爷,咱们再喝这一杯,然后开台听戏如何?”

  “姚大人,你算是个好官。”樊子期看向姚慕白,轻轻摇头,惋惜道:“以你的才干,本可以做出一番大事,可是就因为得罪了人,就被发配到了西陵这个苦寒之地,担任有名无实的都护。这个朝廷,不在意你有没有才干,只在乎你是不是听话,有没有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本事,姚大人,我这话没有说错吧?”

  姚慕白端着酒,神色难看。

  “侯爷今日设宴,看来并不是为了给令堂庆生。”将军淡淡道:“侯爷如果就此悬崖勒马,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

  樊子期笑道:“将军觉得我还有回旋的余地?今天我说了几句实话,你觉着京都的那位皇帝陛下能善罢甘休?”

  “若是你能悬崖勒马,也许圣人会开恩。”

  樊子期叹道:“将军,我说你醉了,果然没有错。你最的不只是一天两天,这十几年,你何曾清醒过?事到如今,难道你还不能清醒过来?”

  将军目光如刀,盯着樊子期。

  “十几年前,兀陀人为何敢进犯西陵?”樊子期冷笑道:“向我大唐立国之后,文治武功都是出类拔萃,历代贤君,威震四方。两百多年来,四方蛮夷都视我大唐为天朝上邦,四夷臣服,太祖、太宗、武宗、明宗、文宗这些贤君,哪一个不是开疆扩土?我大唐一杆旗子竖起来,就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将军当年率领三十名黑羽夜鸦突袭汗王大帐,威震天下,却可曾记得武宗皇帝白马过江,三十六囚不战而降,那时候的大唐帝国,何其辉煌?”

  在座诸人都是不说话,但樊子期这番话,却让众人忍不住追忆大唐帝国往昔的强盛和荣耀。

  “即使是先皇德宗,也是一代贤君,若非龙体欠安,缠绵病榻多年,定然也会立下赫赫武功。”樊子期唏嘘道:“即使德宗皇帝久卧病榻,可是大唐锐气依在,天下太平,兀陀人还是要向帝国进贡称臣。那时候的西陵,商贸往来络绎不绝,当真是繁荣无比,有人说西陵通往西边的道路,就是黄金铺就,这话却也是大有道理。”

  大厅之内,除了樊子期的声音,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樊子期,虽然许多人心中都生出不安,但樊子期今日到底意欲何为,一时间还是无法得知。

  樊子期扫视众人一眼,才继续道:“兀陀人当年敢进犯西陵,追其缘由,无非是曾经那个威震天下的大唐帝国正在消失。”盯住将军,一字一句问道:“将军,德宗皇帝的那份传位诏书,你难道从没有怀疑过是真是假?”

  将军握起拳头,厉声道:“住口,侯爷,你出言不逊,大逆不道,是要让樊氏一族万劫不复吗?”

  “到了今天,你还没醒过来?”樊子期长叹一声:“明明是那贱人篡位夺权,你不思报效先帝,却要效忠那篡位的贱人,将军,你真的好糊涂。”

  “砰!”

  将军一拳砸在桌面上,桌上的酒壶菜碟顿时震起翻倒,满桌油渍。

  桌上有数人站起身来,缩到后面,便是姚慕白脸色也有些惊惧,唯有樊子期淡定自若,端坐不动。

  “德宗弘道四年六月,宫中传诏,立圣后夏侯为储君,满朝皆惊,大学士赵炎括等二十七名朝臣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成命,不准。弘道四年七月,先皇帝德宗薨于太平宫,当月,圣后夏侯在其党羽的拥护下,登基为帝,自称圣人,年号天昌。八月,赵炎括及上书的二十七名朝臣,以结党乱政的罪名被全部诛杀。”樊子期声音平和,缓缓道:“九月,交州刺史慕容长都起兵,十月,云州、青州同时起兵,十一月,益州三郡、荆州四郡先后起兵,次年四月,北方图荪人趁帝国内乱,聚集十数万兵马,南下攻唐。”顿了一顿,凝视着将军:“九月,兀陀十万铁骑入关,进犯西陵,唐军无力支援,兀陀马刀屠戮西陵,数万百姓死于马刀之下,粮马财物被劫掠无数。”

  樊子期这一番话说下来,厅内更是死一般寂静。

  “将军雪夜擒可汗,迫使兀陀人撤出昆仑关。”樊子期继续道:“唐军平定内乱,击退图荪人,慕容长都求和,朝廷封其为镇南王,领南疆两州十四郡之地。一场内乱,唐军精锐所剩无几,国库空虚,连续三年增加赋税,百姓苦不堪言。”摇了摇头,苦笑道:“四年前,西陵瘟疫蔓延,难民无数,朝廷没有送来一粒粮食。虽然当年西陵世家与朝廷有协议,西陵由世家治理,但这片土地,终究还是大唐所属,我很难想象,京都的那位皇帝知道西陵饿殍遍地瘟疫横行,是如何做到岿然不动视若罔闻?”

  将军眼角抽动,依旧没有说话。

  “如果说那位皇帝一开始还做了些事情,可是近些年,她又做了什么?”樊子期道:“这些年所做的每一桩事情,无一不是劳民伤财,为求长生,豢养无数道士,宠信宦官,如今又要修建皇家寺院,将手伸到西陵,要对西陵釜底抽薪,将军,这样的昏君,还值得你为她尽忠?”

第341章 步步为营

  将军脸色冷峻,缓缓站起身,凝视樊子期,终于道:“孟子墨!”

  孟子墨立时起身,拱手道:“属下在!”

  “长仁候樊子期大逆不道,诽谤圣人,其罪当诛。”将军冷冷道:“将长仁候樊子期立刻逮捕,派人送往京都,交由朝廷发落。”

  将军一声令下,夜鸦不再犹豫,众夜鸦立时站起。

  在座诸人脸色大都是惶恐。

  樊子期口出诽谤之言,如果将军不闻不问,不下令拘捕,那么朝中立时便有人会弹劾将军庇护樊子期,这对将军当然是大大不利。

  无论将军愿不愿意,此时此刻,只有抓捕樊子期这一个选择。

  几名夜鸦从座位离开,冲向樊子期,猛然见到最前面一人忽地脚下一软,竟是瘫倒在地,而身后的几名夜鸦,亦有数人先后到底,有两人虽然没有倒地,可是见到同伴突然瘫坐,都是大惊失色。

  将军和在座其他人也都是骇然变色。

  姚慕白立时明白过来,伸手拿起酒杯,失声道:“酒中有毒!”

  “都护大人不必慌张。”樊子期依然是气定神闲:“你的酒中无毒,在座大多数人酒中都无毒。”

  “侯爷,你到底意欲何为?”姚慕白愤然道:“你在夜鸦酒中下毒,可知道后果?”

  樊子期含笑道:“姚大人难道没有听到,将军已经下令拘捕樊某,进京之后,自然是要被凌迟处死,我樊家一门也将满门抄斩,这就是后果。”

  十二名夜鸦分为两席,这些在沙场上骁勇善战的勇士,大多数都好酒,今夜是除夕,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大多数夜鸦都饮下不少酒,少数两三人浅尝辄止,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都已经中毒。

  孟子墨虽然好酒,但今夜饮酒却并不多。

  这时候见到同伴中毒倒地,吃惊之余,大是愤怒,带着尚未发作的几人上前扶起同伴在椅子坐下。

  将军神色恢复平静,重新坐下,盯着樊子期,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道:“你的计划,是从何时开始?”

  “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将军并不回答,若有所思,终是颔首道:“原来如此。樊侯爷果然是智略深远,今日之局,应该是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

  樊子期嘴角带着淡淡笑意,没有说话。

  “白静斋现在又在何处?”将军虽然身处困境,反倒更是镇定:“事到如今,那位白掌柜应该也可以露面了。”

  将军话声落后,听得后面传来声音道:“将军武功赫赫,而智慧更是过人,白某实在钦佩。”话声之中,从后堂缓缓被推出一张轮椅来,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推着轮椅出来,轮椅之上,坐着的正是白静斋。

  姚慕白瞧见白静斋,皱起眉头。

  “两位设下连环局,步步紧扣,本将直到今日才看透其中的蹊跷,真是后知后觉。”将军叹道:“这连环局中,你白掌柜的作用举足轻重,我知道你是计略过人之辈,但终究还是小瞧了。”

  白静斋靠在轮椅上,今天似乎特意收拾了一番,穿着干净柔软的长衫,发髻显然也是细心打理过,整个人看上去气色很好。

  “四年前,我从兀陀秘密前往界北府拜见将军,带去了长仁候的亲笔书信。”白静斋缓缓道:“当时见到将军,心中着实敬畏,那时候就想着,若能助将军返回西陵,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将军正襟危坐,神色淡定,淡淡道:“你们协助本将重回西陵,真正的目的,自然是要扳倒另外两家。”

  “将军所言极是。”白静斋颔首道:“当年兀陀之乱后,西陵一分为三,樊家在三大世家之中,实力却是最弱,可是长仁候的志向,却是必须要让西陵一统,所以宇文家和甄家就成为一统西陵的拦路虎,也是我们必须要铲除的目标。”

  “本将相信,樊家在暗中还有很强的一股力量,只是这股力量却不能轻易显露出来。”将军看着白静斋,犀利的目光似乎直接渗入白静斋内心:“你们仅凭明面上的力量,当然不可能扳倒另外两家。”抬手抚须,平静道:“你们知道要借助其他力量才可能达成目的,而你们要借助的力量,自然就是本将。”

  白静斋笑道:“我们让将军卷入其中,倒也不只是完全为了借助将军的力量。”顿了顿,才继续道:“不过对付另外两家,确实不容易,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先让另外两家互相疑忌,到最后两家火并,如此我们才能坐收渔人之利。”

  “另外两家当然不知道樊家早就有吞并之心,在他们看来,要保全自家和西陵,三大世家就必须抱团取暖,若是互相争斗,那就是自取灭亡。”将军缓缓道:“所以要挑拨他们火并,并非容易的事情。”

  白静斋微笑道:“将军一言中的,事实正是如此,如果没有更大的利益和收获,想要他们自相残杀,那是绝无可能。好在我得到宇文家的信任,对老侯爷的心思很是清楚。他这些年来,最担心的就是朝廷为当年之事报复,如果朝廷能够既往不咎,宇文老侯爷内心还是愿意归顺朝廷,只要能够保住宇文一族,老侯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被堵在门前的裴侍卿这时候终于走回来,就在将军身边坐下,冷笑道:“吃里扒外的东西,竟然还能如此侃侃而谈,真是无耻至极。”

  樊子期露出獠牙,在夜鸦酒中下毒,局面瞬间变化,如果说先前樊子期是冲着裴侍卿和朝廷,现在却已经将矛头指向了将军,裴侍卿自然知道如果想要活命,就定然要坚定地跟着将军,如此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白静斋连看也没有看裴侍卿一眼,继续道:“既然知道了宇文老侯爷的心思,自然能找到方法。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

  “你所说的时机,自然就是在兀陀伪造的那两份密函。”

  “不错。”白静斋道:“乞伏善夺权,宇文大公子前往兀陀,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那两份密函如果直接由我交给老侯爷,多少还是会引起怀疑,最好是由宇文家的人自己得到。”

  姚慕白皱眉道:“据我所知,乞伏善作乱,你被拘押下狱,甚至因此失去一双腿,如果不是秦逍相救,你恐怕会死在狱中,你所谓的计划,岂不是前功尽弃?”

  “大人,白某在兀陀生活了近二十年,利用宇文家提供的钱财,在兀陀收买了无数官员。”白静斋抬手抚须,含笑道:“如果我想离开监牢,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损失一双腿,最终的目的,只是不让宇文老侯爷生出疑心。”叹了口气,道:“宇文老侯爷老谋深算,那两封密函是他决定对甄家下手的直接原因,除掉甄家,为朝廷立一大功,以此来保全宇文家,这是宇文老侯爷的心思,所以那两封密函是他对甄家下手的证据,只要有两封密函在手,无论真假,他都可以向朝廷有个交代。他也许怀疑过那两封密函是伪造,但那已经不重要,可是……谁都可以伪造密函,偏偏不能是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