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334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宫里赏赐了黄金百两,大唐一两黄金能兑换十两白银,换下来就是一千两银子,哪怕雇上十个人,一年下来也不过二百两银子,不需动用自己的老本,这千两银子应付府上的一切开始,三五年都是绰绰有余。

  秋娘想到自己这些年因为贴补家用在河道撑船,被街坊邻居背后嚼舌根,甚至被他们瞧不起,如今自己竟然能够雇他们做工,想到他们毕恭毕敬的模样,内心深处竟是隐隐有一股满足感。

  她是个聪明的女子,知道秦逍这般安排,其实也就是让自己在以前的街坊面前风风光光,心下暖意融融。

第543章 三道旨

  黑夜笼罩了皇城,皇宫里点起了红烛灯笼,隐隐约约的黄色灯光从高墙之上洒漫过来。

  安静的深宫之中,四周没有太监宫女,只有当今圣人面带冷峻之色,在她身前则是国相夏侯元稹,除此之外,便只有随侍边上的长孙媚儿以及站在昏暗处的内监大总管魏无涯。

  圣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乎觉得茶温不怎么合适,又或者是因为心情不好,飞天眉一皱,忽然将杯子摔碎在国相脚边。

  “啪!”

  一声脆响,瓷杯化作碎玉四溅,茶水甚至打湿了国相的裤脚。

  长孙媚儿有些紧张。

  圣人喜怒不形于色,她注重驻颜养生之术,怒气伤肝,更会影响养颜,所以近些年很少会有动怒的时候。

  她正要上前去收拾,圣人已经用极为寒冷的声音问道:“消息可靠?”一双凤目直视夏侯元稹。

  夏侯元稹倒是很为镇定,回道:“千真万确,派往西陵的探子亲眼见到李陀在奉甘府城登基称帝,而且告示天下,圣人得位不正,当年是伪造了先皇帝的遗诏,他声称要天下子民助其恢复李唐江山。”

  这样的言语,也只有夏侯元稹这位国相敢在圣人面前直言。

  圣人唇角泛起一丝轻蔑的冷笑,抬手揉了揉眉心,本来颇为愤怒的神情变得平和下来,淡淡道:“他可想入关讨伐朕?”

  “李陀定号天正,以樊子期为相,封莫苍行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国相神情始终平静如水:“此外大封西陵世家子弟为官员,定都奉甘府。”

  “莫苍行?”

  “莫苍行此前是西陵三骑之中樊骑大统领。”国相回道。

  忽听得不远处的魏无涯开口道:“他很可能是消失了十多年的剑谷门徒莫老五。”

  圣人听得“剑谷”二字,身体微微一震,蹙眉道:“朕似乎没有听你提及过此人。”

  “莫老五是剑谷六大弟子之一,那个人离世后,莫老三进入剑窟,临死之前,将那一剑一分为四,刻在了紫木匣之中。”魏无涯缓缓道:“其他五大弟子之中,唯独位居第五的莫苍行没有得到紫木匣,一气之下,出走剑谷,与剑谷断绝了关系,自此便再无音讯,连紫衣监也无法查到他的行踪。五年前,突然出现了莫苍行这号人,他投靠到樊子期门下,得到了樊子期的赏识,不过一年,樊子期就将樊骑交到了莫苍行的手中。”

  圣人问道:“莫苍行是否就是莫老五?”

  “莫老五在剑谷的名字是莫行风,此人在剑谷的时候,为人低调,和剑谷同门都很少交往,紫衣监对他的情报收集的并不多。”魏无涯平静道:“莫苍行担任樊骑统领之后,紫衣监就暗中秘密调查他的来历,但对他投靠樊家之前的经历一无所知,而且此人颇有领兵之才,似乎是学过兵法,剑谷门徒都是练剑出身,江湖人物学习兵法很是少见,所以紫衣监的人也无法确定他是否就是莫行风,这些年来紫衣监一直有眼线盯着此人,此人多年来一直都只是待在军营之中,所以更加无法确定他的来历。”

  圣人冷哼一声,道:“你手下那帮人越来越无能了,数年时间,连这样一个人的身份都无法确定,你也该好好管管了。”

  “都是老奴无能。”魏无涯躬身道。

  夏侯元稹道:“圣人,其实这件事情也怪不得老总管。莫老五消失十几年,这么长的时间,一个人会改变很多,或许连剑谷的人都无法辨识出莫苍行的身份。即使莫苍行真的是莫行风,但他已经与剑谷断绝了关系,算不上是剑谷的人。”

  “他手下的六大弟子,血液里都带着剑谷的气息,就算是死,那股气息也不会消失。”圣人冷冷道:“国相以为只是和剑谷断绝了关系,就不再是剑谷的人?”

  国相叹道:“是老臣失言。”皱眉道:“不过如果莫苍行就是莫行风,身为剑谷弟子,为何会投靠区区西陵世家的门下?剑谷六大门徒无一不是眼高于顶之辈,西陵世家在他们眼中蝼蚁一般,莫行风怎可能甘愿为樊子期效命?”

  圣人嘴唇微动,却没有发出声音,似乎剑谷是她心中的一根荆刺,沉默了片刻,才向魏无涯问道:“罗睺是否回京了?他的差事办得如何?”

  “尚未回京。”魏无涯恭敬道:“前些日子飞鸽传书回来,在昆仑关外遇见了剑谷六绝之一的沐夜姬,本来可以从沐夜姬手中夺得一块紫木匣,但突然杀出郑千秋。”

  “郑千秋?”圣人有些诧异,便是国相也是吃了一惊微微变色,圣人蹙眉道:“可是被兀陀人奉为大火神的郑千秋?”

  “正是此人。”

  “他还没有死?”

  “本来都以为他死了,但是他却偏偏没有死。”魏无涯叹道:“罗睺他们能够从郑千秋手里活下来,已经是万幸。”

  国相皱眉道:“郑千秋什么时候和剑谷的人走在一起了?他当年不是败在了那个人的手下,生死不明吧?怎会出手相助剑谷的人?”

  “因为他疯了。”魏无涯声音平静不失恭敬:“真的疯了。”

  圣人和国相都是愕然。

  一阵沉默之后,圣人才道:“四块紫木匣,得一毁之,那一剑就不会存在于世间。魏无涯,罗睺若是连这样的差使也办不好,就没必要回京了。”

  魏无涯道:“老奴已经吩咐下去,四块紫木匣,必取其一,否则他们确实不会回来。”

  “圣人,李陀称帝,此事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国相肃然道:“若是朝廷没有任何动静,恐怕会遭天下人非议。”

  圣人冷哼一声,道:“李陀称帝的目的,就是想让朕出兵,好让朕陷入与兀陀人的战事之中,朕又怎能如他所愿?”站起身来,走到窗边,背负双手,望着窗外,国相随在圣人身后跟了上去,长孙媚儿则是拿起一件披风,走过去披在了圣人的身上。

  “国相觉得该如何应对?”许久之后,圣人才问道。

  国相小心翼翼道:“圣人所虑甚是,一旦出兵西陵,兀陀人必会趁势入关,与兀陀人正面决战,一旦战败,地动山摇,所以败不得,可是要打下去,人力物力耗费无数,眼下国库只怕是难以支撑与兀陀人在西岭持久耗下去。而且唐军主力如果陷在西陵,无法速战速决,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神情凝重,犹豫了一下,才继续道:“西陵丢失,许多人就叫喊着要出兵收复西陵,如今李陀在西陵称帝,若是朝廷没有任何动作,那……!”后面的话却还是没有说出来。

  “朝中没有动作,天下人都会说朕软弱无能,是个大大的昏君,是不是?”圣人也不回头,声音却是异常的冷静。

  “老臣不敢!”国相忙道。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拂起圣人腮边发丝,她沉默了片刻,才道:“拟三道旨意。”

  长孙媚儿立刻抬头,她是圣人身边的内舍官,圣人口述旨意之后,通常都由她来拟旨传下去,所以圣人口述的旨意,每一个字都要记得清清楚楚,不过长孙媚儿冰雪聪明,记忆力惊人,要记住几道旨意对她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

  “第一道旨意,下给裴孝恭,令他调动兵马在交州附近操演,另外派小股骑兵进入交州境内,却不可有任何实际行动,只需要三天两头派小股骑兵在交州境内转悠一番。但此番操练定要声势浩大,参与操演的兵马不得少于三万人马。”圣人此时却是冷静异常:“至少要让慕容长都感觉到唐军随时有可能进入交州。”

  “第二道旨意,六百里加急送往北方,传旨太史存勖,秘密在北方四镇中调集骑兵,北方四镇如今有两万铁骑,从中抽调出一万骑兵,务必在一个月之内让这支骑兵出嘉峪关……!”

  国相面色一紧,长孙媚儿漂亮的脸蛋也严峻起来,只听得圣人继续道:“骑兵出嘉峪关进入西陵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兵临龟城之下,攻城一日,无论战果如何,立刻撤离,在周边袭击几个县城,在西陵叛军甚至是兀陀人赶到之前,迅速撤回关内,不过要告诉太史存勖,他们入关的时候,至少要带回一千颗人头,让天下人都知道,唐军出关大获全胜,斩叛军千颗首级。”

  长孙媚儿花容微微失色。

  骑兵出关,以速度为主,当然不可能携带攻城武器,龟城虽然及不上西陵第一雄城奉甘府城,可是仅靠骑兵攻城一日,绝无可能将龟城攻下来。

  毕竟龟城是西陵东边的第一座坚城,也是从关内通往奉甘府城的必经之地,李陀自然在这段时日加强了龟城的防守。

  大唐骑兵本就没有打下龟城的目的,而且圣人还明令在西陵叛军赶到之前迅速撤走,这就是不想让唐军与叛军正面交锋,袭击几座县城,又怎可能带回千颗人头?

  可是没等她多想,圣人第三道旨意已经下来:“第三道旨,下给安东都护府,让他们派人前往渤海,告知渤海永藏王,他不是想让朕下嫁一位皇室公主过去?要迎娶大唐的公主,自然要派使团前来提亲,就让永藏王派一支使团过来,商讨赐婚之事,他们那位莫离支威名不小,朕很想见见他,朕希望由渊盖建带着使团过来。”

第544章 黑袍下的盔甲

  长孙媚儿拟好三道旨意,交由国相带出宫,由中书派人连夜下旨。

  圣人喝了一碗参茶,脸色很快便红润起来。

  她轻叹一声,见长孙媚儿正在收拾方才被自己砸碎的玉杯,媚儿的柔荑雪白如脂膏,粉润异常,十指修长,指形异常柔美,不由抬手看着自己的五指,比起媚儿的手,圣人的手显然多了一丝褶皱。

  听到圣人叹气,媚儿抬头,圣人幽幽道:“媚儿,你说朕是不是老了?”

  “圣人是天子,天子万岁万万岁,永远不会老。”媚儿乖巧道。

  “这天下真的有永生不死之人?”圣人扭头看向燃着檀香的铜鹤,轻声道:“朕也曾和你一样年轻,可是岁月流逝,朕感觉自己的精力越来越不济了。”

  长孙媚儿忙道:“圣人是要歇息了吗?”

  圣人摇摇头,沉默了片刻,终是问道:“朕记得再有几个月,你就是二十六了,在朕身边伺候这些年,是不是很委屈?”

  “媚儿不敢。”长孙媚儿立刻跪倒在地,略有一丝惶恐:“能在圣人身边伺候,是媚儿最大的荣耀。”

  “前番成国夫人说的没错,你早就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可是朕存有私心,一直将你留在身边。”圣人温言道:“成国夫人为你做媒,要你嫁入夏侯家,你是何心思?”

  “媚儿只想伺候在圣人身边,哪里也不去。”媚儿咬了一下嘴唇:“如果哪天圣人嫌弃媚儿,媚儿只求能够落发为尼,去尼姑庵里为圣人祈福。”

  圣人唇角泛起一丝笑意:“孩子话。不过成国夫人已经离京了,这媒人没有了,你若真的暂时不愿意嫁,朕也不难为你。以后若是真的瞧上哪位才俊,你告诉朕一声,朕定会给你赐婚。”

  媚儿显出一丝欢喜之色,道:“媚儿谢圣人隆恩。”

  “你也伺候朕一天了,去歇息吧。”圣人柔声道。

  媚儿忙道:“媚儿伺候圣人入寝?”

  “不必了。去吧。”圣人挥挥手,媚儿不敢多言,收拾好碎杯,退了下去。

  等媚儿离开后,圣人这才看了魏无涯一眼,魏无涯立刻过去提起一盏宫灯,在前引路,往寝宫方向走去。

  “萧谏纸恢复的如何了?”圣人背负双手,脚步很慢。

  魏无涯弓着身子,轻声道:“已经无碍,他能够活着回来,也全赖圣人宏福护佑。”

  “西边一行,紫衣监两大卫监都是死里逃生。”圣人淡淡道:“罗睺遇见郑千秋,萧谏纸遇见青牙鬼,两件大事都没有办好,朕似乎并没有给他们福气。”

  魏无涯道:“郑千秋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大天境高手,那青牙鬼至少也是七品大天境,罗睺和萧谏纸都只是六品中天境,中天境能从大天境手里逃脱不死,已经是最大的福气了。”

  “郑千秋的身份,朕很清楚,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刀客,不过却也算是实至名归。”圣人平静道:“当年天下间所有的高手在那个人的眼中都不值一提,那个人唯独对郑千秋有两句赞许之词,他心高气傲,能从他嘴里听到几句夸人的话,那已经很是难得了。只是朕没有想到郑千秋竟然会活着。”顿了一顿,才道:“不过那青牙鬼到底是什么人,是否也没有查明白?”

  “查不明白。”魏无涯没有犹豫,很坦诚道:“那个人离世后,这世间的大天境高手屈指可数。萧谏纸在阴罗王窟遇见的青牙鬼,便是这屈指可数的大天境高手之一,紫衣监可以查任何人,却偏偏无法查知大天境。”

  “从萧谏纸的伤势,辨认不出青牙鬼武功的来路?”圣人蹙眉道。

  魏无涯道:“萧谏纸是被大劈棺所伤,大劈棺虽然是极厉害的功夫,但是只要达到六品,都有可能练成大劈棺。进入大天境,即使稀松平常的功夫使出来,那也是厉害无比。”

  “你这老狗是在夸赞自己?”圣人唇角浮起笑意。

  魏无涯笑道:“老奴说的是事实。也幸亏萧谏纸练过神龟经,再加上是净身之人,虽然挨了大劈棺,伤及内脏,却能够活下来,这些时日也恢复的差不多了。”

  “阴罗王窟的事情为何被青牙鬼知道?”圣人唇角的笑意此时已经消失,一双凤目变得深邃起来:“难道朕想要的东西,还有别人也在找寻?”

  “暂时也无法确定青牙鬼和萧谏纸找的是同一件东西。”魏无涯恭敬道:“阴罗王窟还有其它在世人眼中十分珍贵的宝物,虽然青牙鬼和咱们找寻同样东西的可能性最大,却也不能排除他是在找其他东西。”

  圣人冷笑道:“他还真是出现的及时,竟然会刚巧与萧谏纸遇上。”神色凝重起来:“如果阴罗王窟里那件东西被青牙鬼找到甚至拿走,再想从他手里拿回来可就不容易了。”瞥了魏无涯一眼,有些愁烦道:“青牙鬼是什么人都不知,朕就算有百万大军,那也是抓不住他。”

  魏无涯却是摇头道:“眼下不知,不等于一直不知。圣人,如果青牙鬼真的和咱们找寻同样的东西,即使得到了阴罗王窟的那一片依然无用,圣人说过,那东西分成六片,六片合一才有用途,仅有一片在手也是枉然。他身为大天境,既然亲自找寻,就证明他也是知道这其中的秘密,既然知道秘密,也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找齐六片。”

  “你是说他迟早还会显出踪迹?”

  “我们在找,他也在找。”魏无涯嘴角泛起狡黠的笑意:“谁先找到,就看谁的运气更好。即使流落在外的三片都落在他的手里,可是宫里的三片他如何得到?他知道宫里有三片,最后还是要跑到这里来,即使是大天境高手,一旦入宫,也只是瓮中之鳖。”

  圣人微一沉吟,终于笑道:“若论奸猾,倒也没有几人能赶上你这老东西。”

  寝宫并不远,到得寝宫前,圣人停下脚步,想了一下,才向魏无涯道:“去将他召过来吧!”

  魏无涯也没多问,只是微微躬身,退了下去。

  进了寝宫,早有宫人上前伺候圣人换上了轻便的绸衣,圣人换好衣衫,不等宫人为自己系好轻纱做成的腰带,挥挥手,几名宫人立时弯着身子,迅速退了下去。

  她虽然年近五旬,身材不似年轻时候婀娜多姿,但绸衣包裹下的龙体却也是丰腴妖娆。

  寝室内一片幽静,圣人轻步走到角落的一尊鸡耳铜盖炉边上,一只手搭在炉环上,用力一拉,便听得“咔嚓”一声响,盖炉后面平整的墙壁上竟然瞬间弹出一块青砖,圣人双手小心翼翼抽出青砖,双手捧着走到一张案边,将青砖放在案上,左右手各自握住一端,微用力一扭,那青砖有一半竟然被扭转过去,里面竟然是空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3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