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500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国相摇头道:“还是不行。”

  “哦?”

  国相犹豫了一下,起身道:“老臣斗胆进言,我大唐其他人都可以嫁往渤海,却唯独麝月公主不可以。”上前一步,神情肃然,微压低声音道:“渤海莫离支渊盖建的野心,比江南世家更大,也更有实力!”

  他说完这句话,便闭口不言。

  圣人眉头一紧,自然已经明白了国相的意思。

  江南王母会此番叛乱失利,固然是因为事起仓促,其而王母会的几股势力心思各异,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却是因为没有挟持住麝月公主,非但无法打出麝月公主这面旗帜,反倒让麝月坐镇沭宁城,成了平叛的一面旗帜。

  所有人都知道,大唐麝月公主是李唐皇族真正的血脉。

  渤海靺栗人野心勃勃,如果渤海同意麝月下嫁,而且麝月也顺利成为渤海的王后,那么麝月公主就拥有大唐公主和渤海王后两重身份,一旦渤海国利用麝月李唐皇族血脉做文章,反倒是会给大唐带来巨大的威胁。

  国相一针见血,圣人不禁微微点头。

  “圣人,下嫁公主结亲,可以效仿古例。”国相道:“渤海求亲大唐公主,看重的并不是哪个人,而是大唐公主的名号。大唐公主下嫁渤海王,这自然会让渤海王荣耀无比,老臣的意思,可以挑选一名貌美女子,赐婚永藏王。”

  “若是以前,你这法子也并无不可。”圣人道:“不过既然要安抚他们,却也不能随意挑人。”

  国相立刻道:“圣人所言极是。挑选的女子,不但要样貌过人,而且还要聪慧伶俐,见多识广,如此才能应付渤海那边的局面。赐婚永藏王,不仅仅只是为了结下姻亲,靺栗人反复无常,即使赐婚,可是如果发现有机可乘,也未必会在意两国的姻亲关系,所以挑选的女子,必须有能力安抚永藏王,能在渤海那边尽可能为我大唐争取更多的利益。”

  “国相这话深合朕心。”圣人泛起一丝浅笑,微点头道:“若能选的此等女子,朕可以收其为女儿,封赐公主名号,如此一来,下嫁渤海也就顺理成章了。”微一沉吟,才道:“国相,倾城似乎已经到了婚嫁的年纪,你觉得她是否合适?”

  国相却是面不改色,拱手道:“如果圣人决意让倾城下嫁渤海,老臣绝无异议。不过圣人知道,倾城自幼就被溺爱,说她聪慧倒也不假,可是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一些寻常之事,她都是闹不明白。”叹了口气,道:“这也都是老臣太过娇纵,若是知道有今日的局面,无论如何也要好生调教。”

  “朕刚进宫的时候,和她一样,也是懵懂无知。”圣人见国相并不拒绝,神色变得平和,微笑道:“如果真的嫁到渤海,她是大唐国相之女,本就是朕的侄女,朕再赐封公主名号,渤海人就挑不出任何毛病。她成了渤海王后,在渤海历练几年,也自然会精明能干。倾城样貌出众,永藏王迎娶了她,自会好好疼爱,到时候倾城在永藏王耳边的言语,永藏王也不会不听。”

  国相肃然道:“如果是从前,这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如今的局势,倾城依然不合适。”

  圣人皱起眉头,国相立刻道:“三年之内,出兵西陵,所以安抚渤海国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在这三年。圣人,老臣刚说过,靺栗人反复无常,要下嫁公主,必须是精明强干之人,到了渤海国,就能立刻看清局势,而且迅速为我大唐争取利益,根本没有历练的时间。”顿了顿,才平静道:“倾城太过稚嫩,她要在渤海王宫站稳脚跟就要不少时间,如果只是为了两国姻亲,老臣赞同倾城下嫁,否则就必须另选他人。”

  圣人若有所思,她对夏侯倾城自然是十分了解,也知道国相对夏侯倾城极为保护,并不让她卷入纷争之中,是以这位国相之女天真烂漫,甚至谈不上有任何心机。

  二宫闱之争、两国较力,就绝不是夏侯倾城这样稚嫩的女子能够应付,她知道国相骨子里当然不希望爱女下嫁渤海国,但国相所言,却也并非没有道理。

  “京都官宦之家自然也有精明过人的女子,但渤海是否会接手官宦之女下嫁渤海?”圣人蹙眉道:“即是赐封公主名号,但靺栗人却一定会查明她的出身。倾城是夏侯家的人,是朕的侄女,他们自然可以接受,但其他人……!”

  国相眼角余光忽然瞥向了长孙媚儿,长孙媚儿的目光刚好与国相接触,看到国相眼神,花容微微变色。

  圣人何其精明,看在眼中,忍不住扭头看向长孙媚儿,见长孙媚儿低着头,站姿明显有些不对,犹豫了一下,才道:“国相,你身体不大好,今日就议到这里,先退下吧,魏无涯,送国相!”

  魏无涯上前躬着身子,恭敬道:“老奴恭送国相!”

  国相行礼过后,也不多言,出了御书房。

  屋里一阵幽静,圣人看向长孙媚儿,轻叹道:“媚儿,你在想什么?”

  “没……没有!”长孙媚儿紧张道:“媚儿没想什么。”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圣人平静道:“你是担心朕会让你下嫁渤海?”

  长孙媚儿娇躯一颤,“噗通”跪倒在地,颤声道:“媚儿……媚儿只想这辈子都伺候在圣人身边,绝无他想。媚儿出身普通官家,也没有资格受封公主名号……!”

  圣人却是站起身来,走到长孙媚儿身边,伸手握住她手臂,将她拉起,随即握着她一直手儿,走到椅子上坐下,这才细细打量长孙媚儿,柔声道:“你觉得国相今日之言,可有道理?”

  “这……!”长孙媚儿额头渗出一丝冷汗,勉强笑道:“国相老成谋国,他说的自然不错。”

  “朕也明白他说的不是没道理。”圣人叹道:“媚儿,你可知道西陵被乱贼所占,朝廷没有立刻发兵,不是朕不想,而是朕不能。你在朕身边多年,应该明白,朕虽然是九五之尊,但很多事情也由不得朕做主,朕的难处也很多。”

第827章 天降横财

  长孙媚儿眼圈泛红,圣人握着她的手,轻抚她的手背,柔声道:“朕身边缺不了你,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真不会让你离开朕的身边。”

  “媚儿死也要伺候在圣人身边。”

  “朕一直将你当作女儿看待,麝月虽然是朕亲生,但你比她更明白朕的心思。”圣人轻叹道:“朕是女人,也是皇帝,女人为君,比男人更难。朕一旦比不上先代圣君,就会被天下人骂成祸水。朕其实很清楚,西陵丢失,朝廷没有出兵,许多人都觉得朕是昏君,朕如果收复不了西陵,必将千秋万代被那些人唾骂。”

  长孙媚儿鼻子一酸,轻声道:“那是他们不知圣人的难处。”

  “国库没有银子,帝国周围虎狼环伺,朕又岂敢轻举妄动?”圣人苦笑道:“朕比任何人都想早日收复西陵,也一直在等待机会。国相说的没有错,江南之乱,看似是祸,其实也是个机会。”凤目生出寒意,冷冷道:“朕不想大开杀戒,可是也不允许江南世家继续对朝廷存有威胁。他们要活下去,朕给他们机会,利用江南之资收复西陵,即可以削弱江南世家的实力,也可以为大唐收复疆土,一举两得。”

  “圣人英明!”

  “之前国相一直对朕抱怨国库空虚,他也一直反对耗费巨资用于收复西陵。”圣人目光深邃,缓缓道:“这次他主动要求整军备战,也是深合朕意。朕如果收回了西陵,那些背后咒骂朕的人就会闭上嘴巴,朕也将名垂秋千。”

  长孙媚儿水汪汪的眼眸儿看着圣人,轻声道:“圣人已经决意整军备战?”

  圣人微微点头,道:“这是最好的机会,朕自然不能错过。”顿了顿,若有所思,片刻之后才道:“媚儿,你随在朕的身边多年,以你之见,大唐周围诸多虎狼,谁最可怕?”

  媚儿一怔,圣人浅笑道:“你但说无妨。”

  “慕容天都老奸巨猾,而且文武双全,他控有南疆两州十四郡,威胁极大。”媚儿缓缓道:“不过南疆非富庶之地,他维持数万兵马,多年下来,其实也已经是强弩之末。”

  圣人微笑颔首,媚儿继续道:“北方图荪人虽然勇悍,但诸部落离心离德,杜尔扈部的铁瀚虽然想要一统草原诸部,但短时间内没有可能达成,一盘散沙的图荪人在目前对我大唐也形不成绝对威胁。”顿了顿,继续道:“论起兵力之强,最难对付的便是兀陀汗国,他们觊觎大唐许久,一直都想着向东扩张,始终是我大唐心腹之患。”

  “不错。”圣人冷笑道:“兀陀人贼心不死,如果放纵西陵不管,等到兀陀汗国借助李陀叛党的力量完全控制西陵,那么大唐就直接面对兀陀汗国,只有一道嘉峪关阻挡。嘉峪关虽然是天堑,但这世间没有真正的铜墙铁壁,一旦被兀陀人破关,兀陀铁骑驰骋关内,到时候我大唐将危在旦夕。”

  媚儿道:“所以圣人想要及早解决西陵?”

  “西陵只要控制在大唐的手中,就可以成为与兀陀汗国的缓冲之地。”圣人平静道:“兀陀人要打过来,只要西陵那边拖延他们一些时日,唐军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做好准备,所以西陵对大唐的重要不言而喻。”微一沉吟,才道:“兀陀汗国是一把大刀,大唐上下都知道他们是最强的对手,可是比起兀陀汗国,渤海国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他们不是刀,是一把匕首,整个渤海国更是老辣的刺客。”

  “刺客?”

  “朕登基的时候,叛乱四起,朕本以为渤海国也会跟着趁虚而入,所以调了不少兵马驻守辽东。”圣人淡然一笑:“可是靺栗人却还是让朕大感意外,他们竟然始终按兵不动,甚至都不曾派人在边关骚扰。”凝视着媚儿道:“渊盖建心机之深,性情之沉稳,甚至让朕感到吃惊。那种情势下,很少有人会经受住诱惑。”

  长孙媚儿蹙眉道:“平定叛乱之后,圣人还下旨褒奖,给了渤海国不少赏赐,而且允许渤海商人在大唐任何地方贸易,对渤海商人也只是收取最低的赋税。”

  “不错。”圣人淡淡一笑:“媚儿,你可明白渊盖建为何没有趁虚而入?”

  “武宗皇帝当年征伐渤海,渤海跪地乞降。”长孙媚儿对大唐的历史倒是如数家珍:“武宗皇帝在渤海分封诸侯,让渤海国一分为七,圣人登基那年,渤海七候还各自为政,渊盖建想要趁机吞并诸侯,所以没有出兵。”

  “如果渊盖建当时邀请渤海诸侯入关,他们会不会同意?”

  长孙媚儿想了一下,点头道:“渤海人反复无常,以利为先,有机会进入大唐劫掠,他们一定不会错过。”

  圣人道:“不错,渊盖建如果号令渤海诸侯入关,图一时之利,那也是能做到。但此人没有这样做,他趁大唐无暇东顾之际,以最快的速度吞并诸侯,虽说当时渊盖建的实力最强,而且打着以莫离支的身份打着渤海王的旗号,但能够在三年之内一统渤海,确实是一代枭雄。此人没有图一时之力,却有远见卓识,事后又派使团前来朝贺,表达对大唐的忠诚,又提出了诸多的请求,媚儿,这位渤海莫离支,可不是泛泛之辈。”

  长孙媚儿微点螓首,轻声道:“此人一面对大唐表忠心,一面又四处征战,扩张势力,确实不简单。”

  “此人的心思,有时候连朕也猜不透。”圣人缓缓道:“所以日后收复西陵,靺栗人才是真正的变数。朕需要与渤海结亲,更需要有人在渤海为大唐争取利益,收复西陵之日,渤海那边一定不可轻举妄动。”凝视着长孙媚儿的眼睛,柔声道:“你觉得谁可以帮朕做到此事?”

  长孙媚儿娇躯一颤,低下头,没有说话。

  “朕知道远离故国非你所愿。”圣人抬手轻抚长孙媚儿秀发:“朕也不想让你离开,但朕是天子,首先想到的必须是大唐,如果是为了大唐,即使朕万般不舍,也可以牺牲一切。”

  长孙媚儿抬起头,已经是泪眼婆娑:“媚儿如果能为圣人尽忠,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

  “好孩子。”圣人伸手亲自帮长孙媚儿拭去眼角泪水,柔声道:“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朕不会让你走。渤海使团还没到,等他们到了京都,朕到时候再做决断。”

  长孙媚儿低下头,娇躯一直轻抖。

  时当七月,兖州白马县郊外的一片农田里,农夫们热火朝天的收割着稻谷,正是农忙时节,抢收稻谷之后,下一季的稻子也要迅速种上。

  这几年白马县一片太平,白马县令也算是位清官,所以吏治清明,县内也没有匪患作乱,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

  一年下来虽然没几个积蓄,却还是能够吃饱穿暖。

  正午时分,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田垄有两棵大槐树,几名农夫在大槐树下喝水歇息片刻,等毒日头过了再下地,身体虽然都很瘦弱,但肌肤黝黑,看起来十分结实。

  田垄不远处就是一条大道,不过这几天日头太大,行人不算太多。

  所以两匹高头大马出现在道路上的时候,立刻吸引了几名农夫的注意。

  前面一匹马背上乘坐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粗布衣衫,古铜色的肌肤显得十分特别,在他身后那匹马的马背上,却是坐着一名人高马大的中年男子,两人看起来像是父子,不过儿子走在老子的前面,这对长幼有序的大唐来说,实在是僭越。

  农夫们注意到年轻人,年轻人也看到他们,勒住马,冲着农夫们挥手打了个招呼,这才翻身下马,手里拿着一只黑布包,长长的形状,也不知道里面包着什么。

  “你们好!”年轻人样貌倒也俊朗,距离几步之遥,点点头,一脸笑容:“你们要不要和我比武?”

  农夫们面面相觑,年轻人从怀里直接掏出一锭黄金,阳光之下,金光灿灿,他托在手掌中,笑眯眯道:“这是十两黄金,可以兑换一百多两银子,一百两银子可以换很多东西。”

  “后生,你这是什么意思?”一名四十出头的农夫一脸疑惑。

  “我喜欢和人比武,谁赢了我,这锭金子就给谁。”年轻人十分有礼貌,说话的时候一直带着笑脸:“我看你们身体都很结实,一定很有力气,有没有谁和我比武?”

  农夫们面面相觑。

  十两黄金对这些农夫来说,当然是天文数字。

  一年累死累活,吃饱穿暖之外,能存下二三两银子就已经是了不得,这年轻人一出手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对在场的几名农夫来说,这一辈子都未必能存上这么多银子。

  “我们没有练过武,怎会比武?”黄金璀璨的光芒还是让几名农夫动了心:“要是比力气,倒可以试试。”

  年轻人笑道:“不碍事,你们有力气就使力气,就像平日打架一样。”掂了掂金锭,笑道:“无论手脚,只要拿下我一根头发或者撤下我身上任何一件东西,这金锭就是你们的,如果能将我打倒在地,我身上还有两个金锭,也都归你们了。”

  农夫们都是哈哈笑起来,觉得这年轻人只是在逗乐。

  这年轻人看起来瘦弱得很,而且年纪轻轻,即使真的练过拳脚,但年纪在那里,肯定也厉害不到哪里去,要说将他打倒在地还可能有些困难,但要从他身上扯一根头发下来,那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苏老更,你平时不是喜欢拎着锄头耍功夫吗?”有人冲着一名不到四十岁的健壮汉子笑道:“你家小子早都了成亲的年纪,不是说相中了老李家的闺女?要是赢了,这亲事马上就能办,还能办的风风光光,全村人都沾你光。”

  那苏老更上下打量年轻人一番,见年轻人笑眯眯看着自己,站起身来,道:“打就打。后生,你说话可算话?我要真的将你打倒在地,你可要给我三锭金子?”

  年轻人也不废话,弯下身子,将手上的金锭放在地上,又取了两锭放下,指着金锭道:“我倒地,你拿走!”

  苏老更再不犹豫,快步上前来,便在此时,却见后面那匹马背上的男子已经翻身下马,取了一份文书在手中,上前道:“立字为证,这是契约,你要比武,按个手印。”

第828章 红芒

  苏老更见到那张契约送到自己面前,有些发懵,抬手摸了摸脑袋,奇怪道:“什么契约?这是啥意思?”

  “这是为你好。”年轻人笑道:“咱们比武,你赢了拿金锭,这契约上写的明白。”向那男子道:“你给他看看。”

  男子将契约递给苏老更,苏老更一脸茫然,后面几名农夫也有些诧异,本以为打架就打架,怎地还要立下契约?有人忍不住道:“咱们不识字,看也看不懂。”

  “读给他们听。”年轻人依然笑盈盈道。

  男子对契约上面的内容自然是了若指掌,念道:“立约:比武较艺,取胜者获金锭,胜负难料,各自担责。”一手拿着契约,一手拿着一只泥盒,向苏老更道:“按个手印就好。”

  “这上面真是这么写的?”苏老更狐疑道:“不是骗我吧?”

  男子淡淡道:“你觉得你有什么值得欺骗的?”比起年轻人的礼貌,这男子就显得冷漠的多。

  苏老更顿时有些没底,摆手道:“算了,我……我不打了。”

  “无妨,比武较量,本就是全凭自愿。”年轻人笑道:“我不会逼你。”过去便要收起金锭,几名农夫盯着金锭,都有些不舍,一人忍不住道:“苏老更,错过这村没这店,你……你不打,我来打!”一名农夫便要上前,苏老更见状,急忙道:“滚开,总有先来后到,我先要打的,你走开。”向年轻人道:“后生,咱们就比比力气,看看谁的力气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5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0/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