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清女医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二月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64 KB   上传时间:2013-10-22 19:41:14

  这时船到了河心。不知道为何,陡然,起了一阵大风浪。

  作者有话要说:  

☆、四爷你得多笑

  那风浪来势古怪,起而汹涌。就好像如平镜一般的水面,陡然竖起了一道数十丈高的水做的大屏风。那屏风并非静止,随风而激荡。山呼而至,气象雄浑,似乎眨眼间就会吞没了这艘船。

  船下波涛四惊,船上人们一阵站立不稳。有人向舱内跑,有人向舱外跑。一起看向变换之处,无一例外的傻了。水波劈头而下——天地之威,竟至于此。

  大家下意识在心中念诵起天上神佛来,也有拜龙王的,也有颂观音的……却不知道是否这番举动起了作用,那船,原本已经倾斜了一半,风浪的水汽已经到了近前。却刹那间一个回还,在距离船上的人不过几米之遥的地方,停下了。

  眨眼,风平浪静。

  …………

  劫后重生,众人都震惊的不能自已。半晌,无人说话。

  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罗德。这小哥方才上船前说,船会翻,居然——谁能料到,这并不湍急的一段江面上,竟然无风也能掀起一团大浪。

  这说的也忒准了,高人啊!

  也有人忙着感谢方才的神仙,还有一时间许愿的太多,自己也忘了和哪位神仙请示过的。这会儿风浪过去,生恐自己漏掉了谁招来坏事,苦着脸一边回想一边把自己从小认识的神仙都感谢了一遍。咱炎黄子孙的处世智慧,‘礼多神不怪’么!

  如李老爷这样,听见了罗德“贵人上船风浪不倾”的判断的人,却把目光投向了才从船舱里出来的那个容长脸儿青年。

  就连沈如是,心中都有些动摇了。真的假的?太巧合了!可我只能看出他肾虚腰软连日疲劳恐怕撸的有点多呀——这是贵人?!

  …………

  罗德脸上却一点都没变化。

  方才黑气一说,还真是他看出来的。大部分人脸上的黑气位于八卦方位的“坎”位,坎主水,这就是水患。一伙准备上船过河的人,都遭遇了可能威胁生命的水患,那可不就是船翻了!

  一眼扫过,只有一个例外。沈如是的面上,黑气却是在“离”位的。这个位置论含义,代表的是火啊!在水里遭遇火灾?罗德有点想不透了。暗中怀疑这是不是什么传说中的道法高人,能够五行转化之类——也不对啊,道法高人自己师傅都看不透他们的面相,自己这点水准,怎么就能看出来了?

  因此,他对沈如是当下就留了心。

  罗德哪里知道,沈如是的黑气原本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和别人位置不一样,只不过这一位是个女士——男女相位置反了而已。

  …………

  风平浪静,大家重新各回各位。沈如是给李家几个人摸了脉,又到厨房去叮嘱人做莲子汤。

  众人大多有些疲累,到船舱休息了。

  太子爷胤礽按照记忆里的方子帮弟弟揉了两下,只揉得顶着平行四边形小脸的胤禛见了他的手就躲。胤礽一直觉得自己博览群书无所不知的,这会儿真是恼羞成怒了。正有点下不来台,身边有个侍卫迟疑了一下禀告道:

  “船上好像有个大夫……”

  胤礽大喜:“人在哪儿?先请来。”

  那侍卫吞吞吐吐:“那大夫姓沈,好像名声不错,年龄有点小。还有……属下方才以为他想掏暗器,踢掉了一个布袋子,可能是针灸用的针……”

  胤礽犹豫了一下。他此次出门,把原先在宫里种种“理所当然”的念头改了几分。现在这个事情,倒不是不能赔礼,只是怕人家大夫记恨,不给好好治疗啊。

  这一点,皇家的人,最有经验了。看着给别人治病百治百好的大夫,给皇家治,发挥不出五分水准来。前朝有苦X的皇上是怎么在太医的诊断书上批语的?“好好治!着实的治!”看来他们也知道是被糊弄的。

  胤礽犹豫了一下,扭头看见弟弟右脸斜的不能看了,右手也有点开始抖了。叹口气:“罢了,你去带路,我亲自去请。”

  …………

  沈如意的岁数,还真是谁见了谁怀疑。

  不过太子爷这会儿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捡个大夫就是好的,也没条件挑剔,领着这位回了船舱。

  沈如是把躺在床上那位的两只手,都诊了脉。爬到跟前儿去,又观察了一下肌肉是怎么抽搐的。

  童蒙启蒙的时候,有医书说:“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可见这病大名鼎鼎的——难缠。

  沈如是思考了一会儿,自己先拟了方子,又问了头脑里泽泻的判断。综合考虑过了,然后,郑重下了结论:“得用针灸。”

  太子爷以为这是请示呢。心理有点得意:“爷允了,你治去吧。”

  沈如是望着他:“我的意思是……你这儿有针就用针灸,我的针,让你们踢到水里了。”

  …………

  太子爷心里这个腻歪啊。这点事儿还说了没完了。板了脸:“让你治就赶紧治。用心治!”

  沈如是心说这是遇到不讲理的了。叹气。可不是么。又考虑了半天,道:“针灸是最有把握的。他这是外邪入体,首先得固本培元,然后慢慢把外邪抽出去。这个过程用汤药也可以,大约见效有些缓慢,你觉得怎么样?”

  太子爷有点恨恨:“也只得如此了。”

  这就商定了治疗方案。

  沈如是坐下来慢慢添减方子,时而停下手再诊一下脉。从人迎到趺阳都试了。大致分析了一下,脉洪大而数,这是典型的夏天的脉象,如今已是秋天,是火融金的形象。那么解释一下,大概是这一位身体从小有点体质阴虚,旅途劳累——自己第一眼看见的“望诊”还没错,可不就是上火了么。

  内因有火,外因受了风邪。中风这样的病,多半还与情志有关。比如大怒的时候伤肝,大喜的时候容易兴奋的厥过去。这个方面的症状,还得从情绪上来调整“心病还需心药医么”。这一位看脉象——只怕是压抑的有点恨了。

  沈如是定了方子,递给那容长脸儿的哥哥看。

  然后,她扭过身,语重心长的对着那虽然平行四边脸,可是眼光一直颇为严肃的审视着她的,那个小病人叮嘱道:“这位公子啊,你平时得多笑!”

  作者有话要说:  四爷占星小档案:

  太阳星座:射手。天马行空的想法。运气不错。“爷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月亮星座:天蝎。传说中阴狠毒辣腹黑成大器的星座。“好纠结好难过,我承认我居然是个阴狠毒辣的家伙……”

  上升星座:天蝎。(板脸酷)“我是一个阴狠毒辣成大事的人乃们都小心我滴蝎子尾巴”(是不是再说,很可能是二货为了撑场面装的)

  ……呵呵

☆、江心有匪追来

  胤礽的脸上就抽搐了下。头脑中不期然出现了某个画面:胤禛像花儿一样,笑在春风里,笑在草地上——这也太寒了!

  于是他僵硬着脸道:“有劳沈大夫了,你不是去熬药么,好走……不送。”

  沈如是和对方说了两句话,感觉这兄弟俩也不是那么霸道,她那股到哪儿都想充大瓣蒜的性子,就又翻上来了。这会儿觉得人家性格其实也挺好。于是,又语重心长地劝胤礽:

  “你们家这孩子,先天禀性就有点弱。这得多当心啊。比如不能起太早。秋天应该早卧早起。等到了冬天,就得早卧晚起,一定等到太阳升起来了才起床,这样才是长久调养的道理。这么点小孩,不能透支啊。”

  沈如是这话说得那叫一个老气横秋,也没管她自己还是是个小孩儿呢。说完,自觉尽到了责任,就扭身出去找药材了。

  胤礽在她身后,却是无语了。还早卧晚起呢,你知道我们家上书房几点开门么?胤禛还是寅时上学,你知道爷——对对,就是太子爷我,几点起么?丑时!一年到头都是丑时起床啊,跟牛起的一样早,也就比老鼠多睡俩小时。

  却不知怎的,胤礽反而对沈如是生不出恶感来。

  多稀奇的事儿啊!太子爷可是国家的二主子,全天下能让他看进眼里的,两只手就数得过来。

  难道是京里规规矩矩奉承自己的太医看多了?胤礽有点困惑。

  一转念,想到了劫杀自己的那几个“江南地头蛇”,顿时肃了面容,眼神却狰狞起来。

  …………

  沈如是蹲在厨房里。翻了一气,鸡鸭肉猪肉尽有,便满意了。

  这两样都算是滋补的。鸡贵鸭贱,可是给病人或者上了年纪的人补身子的时候,大夫却更偏好用鸭子。因为这个滋阴,而且补的劲头儿没有那么猛。

  “中和”这两个很熟悉是不是?不管寒热温凉,过头儿了,就是毒。当然,医书也有讲所谓的“上品仙药一百二十种”,据说是不管怎么吃不管吃多少都吃不坏人的,比如人参。

  可是沈如是这几年习惯了做平民医生,都有点能省就省了。人参太贵,就用党参,实在不行用熬好了的米汤,有的时候补虚也不差于人参汤么!

  她挑了只老鸭,让旁边的李家人,帮着洗净了去做鸭子肉粥。沈如是自己蹲在个小叶风炉面前,抓了点荆芥防风之类,慢火开始熬药。

  …………

  沈如是就负责胤禛一个人。

  这天中午,除了这个小病号,其他人吃的都是腌萝卜干子,炒土豆片,就稻米粥。

  李家这样的乡绅,农忙的时候就是李老爷也下地做活的。大家的观念还比较接气比较淳朴,虽然自家吃得起肉,可是一伙人就坐在船上不干活,还吃肉,是不是太奢侈了哪!

  太子爷吃得那个别扭啊。他这辈子可是真没有哪顿饭只有两个菜的,还一个是土豆,一个是萝卜。不,腌萝卜。就是这次微服出宫,也有底下人张罗呢。

  这差距有多大,举个例子就看出来了。宫里面有个菜,叫“炸响铃”,是肉皮回锅后撒上椒盐,味道有点脆,有点咸,口感还好。太子也下雪的时候,有时候挺喜欢吃着这菜下酒,吟诵一下古今诗词的。就这么一道下酒菜,一百二十两银子。

  太子爷政治素养比较高,一边艰难的往嘴里咽,一边努力做着心里建设:爷是一国储君,也不能倒在土豆萝卜面前;爷是一国储君,爷这是跟子民同甘共苦;爷是一国储君……

  也不知道怎么把那小碗的东西吞咽下去了。末了,胤礽不禁在心中揣测——难怪皇阿玛每次南巡回来,都得狠吃半个月呢。皇帝真不好当啊!

  沈如是可没有那么多感慨。她正在以与其身量十分不相符合的巨大胃口,犹如吞云图月一样,席卷餐桌。

  土豆,不错。萝卜,不错。稻米粥,三碗不太够,那个碗底儿也给我……

  李家夫人笑眯眯看着她吃饭,心里想:“能吃的女婿能干活,好!一定得赶紧把亲订下来。”

  然后有点鄙视的看向太子爷胤礽。心想,这人扭扭捏捏,吃的还没有一个孩子多呢。真是不中用的公子哥儿!等我的儿子中了会试选了官,生了小孙子,一定的让他每天多吃饭,可不能和这位一样!

  还好,大家都不知道,那个能吃的“孩子”,她其实还是个“女孩子”。

  …………

  这饭吃了才一半,不远处突然传来喧哗。

  有人跑出去看了,回来时十分惊惶:“祸事了!有艘大船追上来了。”

  胤礽身边,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个人,半伏身子轻声道:“打的是盐帮旗号。”

  胤礽冷笑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的实在晚了。谢谢大家的等待……

☆、盐帮大小头目

  盐帮是个什么组织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清女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