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姣妇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贡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6 KB   上传时间:2013-11-15 19:32:30

  甄玉低声道:“嫂子和甄大哥看了信,要有人问,只说是有人暗中给你们的,却别招出我来。”

  乔氏虽不解,但见甄玉诚恳,且他们也没什么可让人谋的,一时便点头应了。

  待送走王正卿和甄玉,乔氏候着无人,拉了甄石进房,悄悄儿把信递给他,把甄玉的话说了。

  甄石也有些疑惑,一时见信是用火漆封了,并没有被人拆开的迹象,便小心拆了信, 信纸来看。这一看点头道:“确实是玉郎亲笔写的信。”

  甄石看完信,这才递给乔氏,一时默然不语。甄玉信中所写,却是说功业未成,却身染重病,恐熬不过秋天,因放心不下兄嫂,特遗信一封。交代甄石夫妇,异日接到自己死讯,上京奔丧时,且不必扶自己灵柩回乡,就让自己葬在京郊。若不想自己年年节节无人扫墓,则兄嫂在京城安住下来,谋一份营生,再为侄儿元嘉寻一位明师,好生读书上进,则他在泉下有灵,必感安慰云云。至于京中可靠之人,则有王正卿夫妇等人。其中师妹甄氏,曾得他多方帮助,必然要报恩,难事或是不解之事等,尽可以放心找她,她必不会推托,定然全心谋划。信尾,又交代了一些琐事。

  乔氏看完信,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状元夫人这般亲切呢,原来受过玉郎大恩呀!她看完,思量一回,便跟甄石道:“玉郎在信中所说,也有道理。元嘉聪慧,若得明师,自也有前途。若咱们回乡,虽也耕给自足,到底不比京城。”

  甄石道:“在京城中,咱们便得有所投靠,要依仗他人,到底不自由。且我们不比玉郎,在贵人眼中,不过小民,想熬出头来,想让元嘉到时像玉郎那般,也是不容易。再有一个,玉郎一向也有学武强身,这回只熬夜谋计,怎的就病亡了?此中,只怕有蹊跷之处。”

  乔氏听着,细想一回,也有些害怕,问道:“哪该如何?”

  甄石皱眉沉思片刻道:“玉郎一向深谋远虑,他留这么一封信给我们,必有深意。既然这样,且先在京城住下来,过后再作打算。只咱们今儿才执着一词,要扶玉郎灵柩回乡,突然改口也不妥。再拖一段时日看看,这段时日中,也拜访一番三郎提过的几个人。京城繁华处,也带着孩子瞧瞧。”

  且说王正卿和甄玉回府后,先到宁老夫人处请安,这才打算退出去。

  宁老夫人见王正卿鼻梁处淤青一片,早心疼得不行,再三道:“晚间早些安歇,别尽顾着看书。若是撞塌了鼻梁,可是好玩的?”说着又责备甄玉,“也该多些看顾三郎一些,好好一个夫婿,你不心疼他,谁来心疼?撞成这样也不知道体贴着。还不带了去上药?”

  甄玉不敢多说,只低头应了,待和王正卿出了宁老夫人处,这才暗暗松口气。

  甄玉到底是随王正卿到了书房中,帮着他涂了药膏,服侍他躺下才罢!王正卿这回倒规矩,并不妄动。

  甄玉却是知道,他因适才见过甄石夫妇,陪着悲伤了一会儿,这会还过不去,倒没心情来纠缠她的。一时之间,她却看王正卿极为顺眼,趁着端茶上前,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意示安慰。

  王正卿待要握住甄玉的手,一时又忍住了,现下鼻梁还淤青着,要是再添淤青,明儿如何见人?

  恰好有章飞白求见,甄玉便告退回房了。

  过得几日,甄玉独自去见了乔氏一次,试探口风。乔氏倒拿甄玉当了自己人,略略透出或者会在京城安置下来的打算。甄玉一听暗喜,如此说来,便能就近看顾兄嫂了?她斟酌半晌,便对甄氏道:“我当初嫁到京城时,却有嫁妆银子购下的商铺几间,一向用着一位老账房。近日那老账房要回乡,暂时还没找到新的账房先生。你跟甄大哥说说,若想在京城中安置,是否愿意到我的商铺中当个账房先生?账房先生份例银子并不高,但养家糊口却足够了。再有元嘉访名师这个费用,便由我来出。甄榜眼先前于我有大恩,这个你们不必推辞。推辞了,我却要吃坐不安的。”

  乔氏听着甄玉所言,和小叔子信中所说,却是一样的,一时也不疑心,笑着点头道:“我会和石郎说一说。”

  见完乔氏,甄玉回府时,心情便愉快了许多。待见了王正卿,便把自己劝乔氏那几句话,并许诺让甄石管理铺子的事跟王正卿说了。

  王正卿一听,虽有些怪她事先不跟自己商量,就许诺了乔氏,到底没有多说,只道:“这也是一个好法子。” 在京城无依仗,想寻人管理铺子,再培养几个得用的心腹人,这甄大郎和乔氏,确实也是好人选。

  甄玉见王正卿没有反对,方放了心,自行回房。

  这一晚见月色颇好,她便在院子里摆了瓜果茶酒,请了周含巧和夏初柳过去喝酒赏月。

  上回田绾绾之事,周含巧和夏初柳自然知道了,一时后怕,原来夫人这般厉害的,只一出手,就治得田绾绾不能出门,她们这样的,夫人想要治一治,还不是手到擒来?因一时之间,更是安份了许多。

  胡嬷嬷见甄玉心情好,自也凑趣,在院子里设了炉子,代她温酒。一时周含巧和夏初柳来了,倒是极为热闹。

  酒过一半,王正卿也来了,一进院子略有些不快,当他什么了?妻妾喝酒赏月,居然撇开他?

  甄玉见王正卿来了,心眼一亮,忙请王正卿坐到身边,却是尽力灌酒,又笑向周含巧和夏初柳道:“三爷来了,你们也别呆瓜似的,倒是敬敬酒呀!”

  周含巧和夏初柳摸不清甄玉的意图,却不敢违她的话,一时忙端了酒杯上去敬酒。

  甄玉一边敬酒一边品度周含巧和夏初柳,嗯,看来看去,周含巧更老实些, 也更大些,似乎更好生养一些。今晚就让她服侍三郎罢!若能一举得女,生下来了也好赶紧的许配给元嘉。话说,女婿元嘉都六岁了,我家女儿还没生出来,可是令人发愁。

  王正卿却注意到甄玉眼睛在夏初柳和周含巧身上转,只不多看他一眼,不由有些郁闷,因又喝多几杯,半醉道:“ ,难道我不好看?”

  “你?”甄玉这才看王正卿一眼,问夏初柳和周含巧道:“三爷不好看么?”

  周含巧和夏初柳含羞道:“三爷不好看,谁还好看了?”

  王正卿不理两位妾侍,只问到甄玉脸上道:“你觉得我好不好看?”

  甄玉只得答道:“好看极了!再喝一杯罢!”喝醉了赶紧和姨娘睡觉去,赶紧给我生一个女儿出来。

  稍晚些,王正卿果然喝醉了。

  甄玉也已半醉,却不忘心事,唤周含巧道:“周姨娘,把三爷扶到你房中安歇罢!”

  ☆、36 首发章

  周含巧一听,先是一喜,接着一惊,竟不敢伸手去扶王正卿,只喃喃道:“夫人,奴家,奴家今日身上不便,不能服侍三爷呢!”

  这么巧?甄玉疑惑地看一眼周含巧,转头看向夏初柳,温声道:“夏姨娘,周姨娘不便,三爷便交给你了,扶他回你的房,好好服侍!”

  夏初柳先听得甄玉吩咐周含巧,本又嫉又恨,不想周含巧居然拒绝了,一时心念急转,有些恍然,这是夫人考验我们呢?待一听甄玉这会唤她,如何敢接受?一时也带点为难道:“夫人,奴家,奴家也是身上不便。”

  “呃!”甄玉审视一眼夏初柳,隔一会收回视线,摆手道:“不便的话,还喝这么多酒?”

  夏初柳赔笑道:“夫人有兴致,自然要陪酒,何敢扫兴?”才不要步田绾绾的下场呢!使劲奉承总没问题的。

  甄玉这下真的扫兴了,喝道:“都不便,还杵着干什么?还不回去安歇?”

  周含巧和夏初柳互看一眼,都捏了一把汗,幸好没有出错,夫人果然嫌我们碍事,想赶我们走呢!她们忙忙告退,领着丫头跑得飞快。

  见两位姨娘走了,甄玉马上喊道:“红袖出来!”

  红袖怯怯走到她身前,福一福道:“夫人有什么吩咐?”

  “把三爷扶去书房,你今晚好好侍候他。”甄玉有些肉痛,她的红袖啊,就要这样便宜王正卿了!不过算了,为了孩子,只能牺牲红袖了。

  红袖眼见着两位姨娘拒绝这样的差事,跑得飞快,她虽不明所以,也认为不宜接下这个差事的,一时待要找个理由,偏生一急,却是想不出好理由来,只得拾人牙慧,也弱弱道:“奴家,奴家身上也不便。”

  甄玉一下拍起额角,待要喝斥红袖,一眼瞥得她俏生生站着,不知因何,又不忍心喝斥了,只叹气道:“下去罢!”一时另吩咐两个婆子道:“把三爷架回书房,令侍书好好服侍。”

  婆子忙应了,上前扶起王正卿,把他送回书房门外,唤了侍书来接手,这才退下去了。

  侍书扶了王正卿进书房,帮他脱了靴子和外衣,扶着 ,又拧了热巾子给王正卿擦脸,一面自语道:“三爷平时好酒量,今晚怎的这么容易醉了?

  侍书说着话时,王正卿已是睁开眼睛,眼神清亮,哪儿有半分醉意?

  侍书见他睁眼,便忙忙扶他起来,另端上醒酒茶过来喂他喝,一边道:“我就说,三爷只去了一会儿,哪会醉倒?原来是装的。”

  王正卿就着侍书的手喝了醒酒茶,又漱了口,这才道:“转头去打听一下,看看三夫人那边还有什么动静?”

  侍书应了,端了洗脸水退下。

  王正卿低头半晌,忽然又冷笑一声,自语道:“进门一年闹闹腾腾,特意惹我讨厌,使我不进她的房。又说什么在佛前发誓,半年内不能圆房。如今更好,这么急切要推了我去睡姨娘。她,究竟安的什么心?她是甘心嫁与我为妻的么?”

  另一头,周含巧和夏初柳却是难得的凑在一处说话。

  小罗已在院子里燃起茶炉,提了滚水泡茶,亲泡了两杯给两位姨娘送进去。

  周含巧一尝茶,赞道:“小罗手艺不错,这茶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夏初柳也不谦虚,笑道:“小罗别的还罢了,这一手泡茶技艺,却是拿得出手的。”

  周含巧点头道:“王府里出来的人,自是不同些。”说着又好奇道:“小罗听着像是姓氏,却不像丫头名字呢!”

  小罗在旁边笑答道:“奴本姓罗,那时却不得机缘侍候正经主子,只在花草房撷花,花草房的嬷嬷也懒得给奴家起名,随口就唤了小罗。跟了我们姨娘后,姨娘说各府的丫头多是命名花花草草,如意吉祥的,反不若小罗易记好认,且又是原姓氏,也不必改了,就这样叫着呢!”

  周含巧对夏初柳主仆,原来抱着深深的敌意,今晚一接触,发现这两个人也是妙人儿,突然就不敌视了,大家都是姨娘,都是在三爷和三夫人手里讨生活的可怜人,就不作对了,还是抱团吧!

  夏初柳和小罗毕竟进王家没多久,对王家诸人诸事不算特别熟悉,这会见周含巧愿意和她们来往,自是殷勤应对。双方既然各有心,自是越谈越投机。

  待两个丫头下去了,周含巧又和夏初柳道:“夫人初进门时,更厉害的,闹腾得三爷怕了她。就是老夫人,见着她也头疼万分。现下转了性,虽则比以前好相处,可究竟难以捉摸,还是小心些为上。”

  夏初柳有些后怕,小声道:“亏得你机灵,没有扶三爷回房,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一个不好,就是田姨娘的下场了。”

  周含巧道:“可不是么?”说着又压低声音道:“不过呢,只要跟三爷保持着距离,三夫人还是大方的,这阵子还赏了我许多物事呢!”

  “可咱们不能一辈子这样守着啊?”夏初柳略为忧心。

  周含巧笑一笑道:“要不要守着,主要还是看三爷了。三爷日渐高升,以后威严日盛,自然就……”自然就能压服夫人,也自然想睡那一个妾就睡那一个妾,夫人也无可奈何的。但现下么,还是安份吧!

  夏初柳本也有心思,不过试探周含巧而已,听得她这样说,更是安下心来,如此,最近还是不要跟三夫人抢三爷了。待三爷助了王爷成大事后,那时三爷要如何,三夫人还拦得下吗?这么一段时间,她还是好好学才艺,将来和三爷相对时,也能谈诗论文,琴瑟和鸣呢!

  一时小罗再端茶进来,两位姨娘便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王正卿这一晚,自是睡得不好,至第二日一早,顶着黑眼眶去上早朝,免不了又被同僚打趣一番。到了王府,任达良见了他,细看一眼道:“状元夫人果然是一个厉害的,不是令状元爷脸上划两道伤,就是令状元爷鼻梁淤青,今个又令状元爷黑了眼眶,哈哈!”

  王正卿打哈哈道:“任郎中却知这些闺中秘事,倒像亲眼去瞧了一般。”

  任达良笑道:“原来真是状元夫人的手段呀,我就说,她不一般……”后面那半句话,却急急吞了。

  王正卿一听留了心,笑问道:“怎么不一般法?”

  任达良随口答道:“一个妇道人家,下棋赢了清风庙老主持,在书斋碰见王爷遇刺客,身手敏捷挥走两枚飞镖,随便写一个剧本,文采风流胜你我。她能一般?”

  王正卿听着这番话,脸上笑着,心里却一沉,任达良分明话里有话,是个什么意思呢?而且细思起来, 言行确实不像养在深闺的弱质少女,其见识和才艺确实不输男子了。

  接下来数天,王正卿倒着意观察甄玉,又令人暗查甄玉行踪。他本是九江王谋士,手底自也养着数名得力暗探。那暗探很快来报道:“夫人这几日频频约了乔氏见面,谈些琐事,极是兴头。另外,她见了王府护院史铁手一面。”

  “史铁手?”王正卿倒知道这人是新近进王府当护院的,来历也可靠,但 见他作什么?

  暗探道:“史铁手带父上京医病,碰见夫人,是夫人出手助他医治其父。夫人和史铁手,略有亲戚关系。”

  王正卿沉着脸道:“这几日好生跟着,她到哪儿,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事无巨细,都不能放过。”

  暗探应了,这才退下去。

  又过得几天,王正卿收到飞鸽传信,信中说道甄 闺名,是江南一处寺庙的和尚所起,甄榜眼的名字,同样是那个和尚所起。而这个和尚,本是九江王母妃旁氏安置在江南的耳目。九江王开府后,旁氏安置在外的人,自也归到九江王手下,成为九江王臂助。

  “呵,原来两人早就认识了,连名字也是同一人所起呢!”王正卿把信投入火炉中烧掉,闭眼好一会,睁眼时,犹自觉得炉火太旺,映得眼睛生疼。

  拣着一天休沐日,王正卿独自上了清风庙,找到老主持下了一局棋,打了一个平手,未了道:“听闻老主持上回连输四局,可是真的?”

  老主持老脸一红,少不得答道:“那位赢老衲的,不是你家夫人么?茶也喝了,脸面也挣了,还特意来取笑?”

  王正卿默一下道:“ 从前才艺不显,我并不知道她有此棋艺。因说道赢了你,却有些不信的。”

  老主持没好气道:“老衲输了就输了,还有什么话说?”

  王正卿摆手道:“此来,却是想问问,老主持可有觉得 棋路像了甄榜眼?”

  老主持一听,倒是点了头,笑道:“两人下棋,确实有相似之手法。你家夫人棋路不凡,度着其人也不凡,胸中自有谋略的,且行一步思三步,若是男子,定然是深谋远虑之人。可惜生为女子了,若不然可当得谋士一职。”

  王正卿从清风庙下山时,只觉风吹在脸上,猎猎生疼。

  待他回到府中,暗探再来禀报。待暗探下去时,王正卿已有j□j分确定,甄 ,便是当初甄榜眼安置在他身边的女探子了。许多疑惑,在一瞬间有了解释,他长长叹了口气,心头却越加沉重起来。

  甄玉这几日却是一心要为甄石和乔氏谋一份未来,因让人领着他们在京城看房子,想要为他们凭下一个小院落住着,又商量到时把甄元嘉送到王家族学中。只王家族学不好进,这事还得求着王正卿。

  甄元嘉和甄元芳两个小孩子见了甄玉几次,却也喜欢上她,每次她来了,倒敢缠着要听故事。甄玉见着甄元嘉时,却常在心内暗叹一句,本是老子的侄儿啊,以后只能是女婿了。不管是哪一种身份,老子都定然要培养他成才。

  乔氏见甄玉热心异常,越法信了小叔子定然是有大恩在甄玉处,只不好细问而已。

  倒是甄石见甄玉言行有些肖似自己弟弟,每接触起,又有一股熟悉感,免不了奇怪,过后想一想,又笑道自己多疑。状元夫人怎会像了弟弟呢?可知是自己太想念弟弟了,见着一个有才的人,都要联想起弟弟来。

  乔氏夜里和甄石道:“我瞧着状元夫人确是诚心诚意帮我们,一心望我们好的,倒不能负了她一片好意。她这样的,我们自是帮不上她什么。但元嘉不同,没准长大就像了玉郎,也当得大人物身边的谋将。那时,自能报答这份恩情。”

  甄石失笑道:“元嘉才多大,你就思量这个了?且状元夫人帮我们,也不一定就图着我们报答。”

  “她不图,我们却要记着,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乔氏认真答道。

  甄石一时搂了她,有些感慨道:“有你这样的母亲,是元嘉和元芳的幸事。待咱们在京城安稳下来,就再生一个罢!”后面那句话,却是低了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姣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