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金记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5 KB   上传时间:2014-03-30 21:12:29

亡母陪嫁,的确异常丰厚。除去每人一万的现银,宋嘉言那份清单上还有一处二十顷田庄,一处西山上的三进别院,另外还有帝都城两处不错的铺面儿,余者金玉首饰、古董玩物、衣料布匹都有数箱。

武安侯夫人自侯府嫁入侯府,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她又与纪文等不大亲近,在陪嫁女儿时,除了侯府嫡女一份嫁妆,武安侯夫人许多私房也都给了女儿。如今,宋荣悉数分给了大纪氏的一双儿女,也算君子之行了。

宋嘉言素来细心,去武安侯府的时候,跟外祖母提了一句。武安侯夫人叹道,“女婿如此,我也放心了。”女儿过逝多年,如今一双儿女皆长大成人,都有了不错的姻缘,待宋嘉让娶亲,宋嘉言出嫁,武安侯夫人也就能放心了。

“外祖母,你放心,我跟大哥都能过好日子的。”

转眼便是宋嘉让成亲的日子。

宋嘉让成亲,宋荣又是正三品侍郎,这些年下来,除了姻亲故旧,还有朝中同僚。长子大婚,联姻的是戚国公府,宋府自然要大宴宾客。

老太太是啥都不管的,只管坐在正房里跟来的客人寒喧说笑。好在宋嘉言宋嘉语都不是无能的人,再有许氏过来跟着忙活了好些天,她于中秋产下一子,如 今刚出月子两个月,没有添堵的小姑子,许氏气色极好,脸上还带着微微的圆润。许氏素来精明能干,帮了小纪氏不少忙。会宾宴客皆井井有条,调动有度。

宋嘉让叫了六位模样出挑的朋友,与他一道去迎亲,让宋嘉言说,这种形势有些类似伴郎的意思。而且,最令宋嘉言看不惯的就是宋嘉让那混身的喜气哟,恨不能把个嘴咧到后脑勺去,反正,碍眼的很。

宋嘉诺跟两个姐姐说,“大哥哥定亲的时候就这样,都笑傻了。”

宋嘉言摸摸宋嘉诺的头,道,“诺哥儿,你定亲的时候,可得矜持些,万不能露出这种傻样儿。”

宋嘉诺还有些小害羞,嘀咕,“哪个要成亲啊。”

戚氏生的挺漂亮,虽然比不上宋嘉语,不过,宋嘉言觉着,似乎比自己要漂亮那么一星点儿,这也难怪宋嘉让之前拼了小命儿的准备武举,如今成亲又高兴成这幅傻样了——爱情的力量啊。

宋嘉言宋嘉语去新房瞧了一回新娘子,时下,整个新房都闹哄哄的,反正近些的亲戚女眷孩子啥的都挤在了新房,看宋嘉让挑开盖头,打趣了一回新婚夫 妻。宋嘉让就被叫出去敬酒了,宋嘉言令梁嬷嬷去厨下备一桌清淡热乎的席面儿,过一时给戚氏送来。新房里的东西,多是摆着好看,真正实惠的没多少。

人们瞧了会儿新娘子,便也渐渐散了。

戚氏由嬷嬷丫环的服侍着去了繁重的头冠与大衣裳,就见梁嬷嬷带着人送了饭菜进来,瞧着梁嬷嬷的穿戴打扮,戚氏不敢小觑,忙问,“嬷嬷这是?”

梁嬷嬷行一礼,笑,“今日大礼,大奶奶怕是没时间好生吃口热汤饭,这是我们姑娘令我去厨下瞧着预备的。大爷在外头敬酒,得好半天呢,大奶奶瞧着可口的,先垫补些。”既是宋嘉言的吩咐,梁嬷嬷自然要帮宋嘉言露个小脸儿,也算提前搞好姑嫂关系。

戚氏笑道,“妹妹还记挂着我,麻烦嬷嬷了。”

“都是奴婢当做的。”

令身边儿的一位田嬷嬷赏了梁嬷嬷一个荷包,戚氏笑,“不成敬意,嬷嬷勿要与我推辞。”

染嬷嬷行过谢礼,待丫环放下席面儿,便告退了。她在这里,戚氏怕是用不好饭的。戚氏大家出身,又是武安侯夫人挑了多少名门闺秀相来的,自是个灵光的人,见梁嬷嬷要走,也并不虚留她,一笑道,“田嬷嬷,帮我送送嬷嬷。”

不一时,田嬷嬷就回来了,见戚氏已在丫环服侍下用饭,忙上前服侍,一面道,“刚刚那位老姐姐姓梁,是大姑娘身边自幼服侍的。”

别看梁嬷嬷未点明是哪位姑娘,戚氏一猜便是大姑娘宋嘉言。新媳妇嫁过来,婆家把礼数做周全就罢了,哪个还管你有没有热汤热饭?宋嘉言实在细心,还想到这一节。戚氏一笑,小姑子这般好相处,真是福气。

不仅如此,梁嬷嬷还把宋嘉让屋里的几个丫头交待给了田嬷嬷知晓,其实,这几个丫头倒还好说,宋嘉让从没收用过她们,无非是大丫环、小丫环的差别。田嬷嬷陪嫁过来,正是两眼一摸黑的时候,梁嬷嬷坦诚相告,真是雪中送炭了。

宋嘉让大半夜的才回来,身上浑身酒气,倒还清醒。

戚氏忙令人上醒酒汤,宋嘉让道,“我没醉。”他自来不爱喝这些酸乎乎的东西。

戚氏嗔,“醉了的人都说自己没醉。”亲自自丫环手中接过,递给宋嘉让喝。

甭看宋嘉让寻日里粗枝大叶,在洞房时刻,他还颇有些情调,不肯用手接,只就着戚氏的手喝了一碗。戚氏瞪他一眼,宋嘉让嘿嘿一笑,挥挥手打发婆子丫环下去。

戚氏忙道,“大爷还没洗漱呢。”已被宋嘉让拦腰抱到床间去,笑,“大喜日子,莫要啰嗦啦。”

第二日,小夫妻两个拜见老太太、宋荣、小纪氏,拜这三位,均有礼可收。尤其老太太,给的还是当初御赐的宝贝,当真是大手笔了。

接下来是弟妹给兄嫂见礼,戚氏就要掏腰包啦。

宋嘉言宋嘉语都是一人一对金嵌宝石珠花儿的步摇,给宋嘉诺的是一套上品的文房四宝。三人均谢过兄嫂。

接着,宋荣又带着小夫妻去拜过祖宗牌位,正式的在家谱之上添上了戚氏的名子。其实,宋家的家谱,宋嘉言都瞧过,还没传几代呢,单薄的很,就是他们这一家子,嫡系中的嫡系,连个旁支都没有。

之后,一家子用过早饭,宋荣去衙门当差。老太太和颜悦色的对戚氏说了几句话,就让他们小夫妻回房了,还笑眯眯的叮嘱,“午间不必过来服侍,你们自己在你们屋里用就成啦。好孩子,不要拘谨,这是自己家,让哥儿要是敢欺负你,就过来跟我说,我叫他老子捶他。”

老太太对戚氏这般和气,让小纪氏想到自己亲婚初时的种种下马威,便想一口老血呕出来。老太太都这样说了,小纪氏亦笑道,“是啊,回去歇着吧。这几 日,你们也累了。”真正累的是她好不好,老太太凡事不理,纵使有许氏与两姐妹相帮,小纪氏也得一双眼楮紧紧盯着,生怕有半分差错。不为别的,她虽自诩并无 私心,只是,她毕竟不是宋嘉让的生母,万一有个差错,不知有多少人嚼咀说闲话呢。而且,家里上下亲戚里外,她也不好交待,倒像是故意似的。如今宋嘉主的婚 礼圆满结束,小纪氏颇是松了一口气。

宋嘉让与戚氏行过礼后,就回新房了。

老太太欢喜地,“过不了多久,就能抱重孙啦。”不然,她为啥对戚氏这么好啊!完全是为了重孙啊!

听到老太太这种实用的理论,宋嘉言无语。

新婚夫妻,宋嘉让又是真心喜欢戚氏,自然是蜜里调油。

宋嘉让也不满世界疯跑了,有空就在家里度蜜月。及至三朝回门,戚太太少不得问女儿,戚氏笑的甜蜜,“大爷待我很好。家里老太太、太太都是和气人, 弟妹们也好。”这话倒不是作假安母亲的心,宋家人口简单,宋嘉让真心待她,小姑子小叔子都不是难相处的人。老太太除了急着抱曾孙,没啥别的事。就是太太小 纪氏,又不是生母,何况,老太太都不摆谱儿了,小纪氏这继母的谱儿自然也摆不起来。

这也是小纪氏有些憋屈的原因所在了,做媳妇时被婆婆挑剔找茬,待自己做了婆婆,偏偏不能去挑剔找茬,差距太大了有没有?

她倒不是想找儿媳妇的茬,只是老太太这差别待遇,叫小纪氏当真不爽。

倒是戚氏因而得福,过的极是顺心。

见女儿眼角眉梢的喜气,戚太太笑,“当初,就是看中了宋家人口简单。何况,女婿还是个知道上进的。好生过日子,福气在后头呢。”

“你是个实在人,如今新婚三天,婆家人哪个会为难你呢?不过,还是要长些心思。别忘了,你婆婆可不是女婿的生母。有什么事,多问女婿和你小姑子,我看你小姑子是个有心人。”

戚氏笑,“这世上比我家小姑子还周全的姑娘,当真不多。母亲哪里知道她的本事。”亲母女两个,何况又不是说什么坏话。戚氏便与母亲把当初成亲时, 宋嘉言令心腹婆子送席面儿的事儿说给母亲听了,戚氏道,“席面儿是小,关键是这片心。我刚嫁过去,两眼一摸黑的,幸而她打发了得用的嬷嬷过来,提点了田嬷 嬷几句。我听大爷说,先时公公让小姑子和大爷学着打理先婆婆留下的产业,给了小姑子一个铺面儿,大爷一个庄子,我那小姑子一年给家里老太太的零用,母亲, 你猜有多少?”宋嘉让在妻子面前很为妹妹吹嘘了一番。

“有多少?”

戚氏伸出两根手指。

戚太太道,“二百两,嗯,也难为她一个小丫头了。”能孝敬长辈二百两,起码铺子里一年得出息上千两呢。

“哪里,是两千两。”戚氏强调,“就东大街的一个铺面儿。这还是给老太太的零用,小姑子多会赚钱啊。大爷都说,小姑子比他还有钱呢。”

戚太太惊叹,“当真了不得。先时只瞧她气度大方,觉着是个稳重人,不声不响的,倒有这等本事。”

戚氏道,“可惜小姑子已经订亲了,而且,换亲什么的,也叫人笑话。不然,给家里小弟说说,小弟这一辈子还愁什么。”千万不要小瞧老婆的重要性,若真能娶个贤内助,男人享一辈子的福。

戚太太笑,“胡说什么。你小姑子是个体贴人,女婿就这么一个嫡亲的妹子,你更当真心待她。”

“哪里还用母亲单说,我当她是亲妹妹一样的。”虽然现在丈夫只是个武举人,戚氏却觉着自己这亲事半点儿不比嫁到杨家的大姐姐差。

戚太太又问,“你们先太太的陪嫁是怎么说的?”

戚氏道,“大爷和小姑子,一人一半。”当然,她也很为先婆婆的嫁妆之丰吓了一跳,先婆婆是侯府嫡女,她是公府嫡女,结果,她的嫁妆算下来,其实比不上大纪氏的陪嫁。

戚太太点点头,“你公公是个明白人哪。”头到儿子成前,先把前头媳妇留下的嫁妆给一儿一女均分,而且,还分的谁都挑不出毛病来。又关心的问,“女婿的私房,有没有交给你啊?”

“还什么私房不私房的,大爷不是那样人,不过是大爷的东西,我帮着照管罢了。”宋嘉让并不擅长打理庶务,如今都娶了老婆,他又没啥纳小的心,又一 门心思的喜欢戚氏,便把自己的身家都交予了戚氏掌管。而且,丈夫把前头婆婆的嫁妆与房里的财物都交由她打点,已经可见丈夫的心意了,戚氏可不想母亲疑着丈 夫什么。

戚太太愈发的放心了,笑道,“女婿是个可靠的。”戚太太这把年纪,不似女儿,觉着时光甜蜜比产业私房更重要。戚太太衡量女婿好坏只有一个标准,把私房交给女儿打理的女婿,才是好女婿。

母女两个说着私房话,中午却发生了一件小趣事。

戚国公有三儿四女,四嫡三庶,女儿中,戚氏是最小的一个了。如今小女儿嫁了,女儿女婿三朝回门,戚国公令三个儿子留在家里陪宋嘉让,舅婿什么的, 也亲近些。其实,宋嘉让早跟大小舅子们不知喝过多少回酒了。并且,戚国公又命人请了嫁在帝都的两个女儿并女婿过来,一家子聚聚。

这也是老例了。

而且,新女婿头一遭上门儿,自然要被灌酒。

结果,宋嘉让没醉,倒把老丈人同三个大小舅子喝到桌子底下去了。最后,宋嘉让背着老丈人,大女婿杨建拖着两个小舅子,二女婿周永勉强扶着一位小舅子,三人把这父子四个送了回去。戚太太听闻此事,那个脸色哟。

待丈夫酒醒后骂丈夫,“女婿头一遭上门儿,看你这老丈人当的,醉的人事不省,叫女婿背回来!”还不够丢人呢。夫妻之间,年轻时是妻子迁就丈夫,待年迈了,妻子有了一座名叫儿子的靠山,当真是不再把老头子放眼里了,越发的泼辣。

戚国公懒懒的靠在床上,喝着茶水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叫女婿背一下可怎么了?又不是外人。”

戚太太道,“你自己醉就行了,怎么还拉着儿子们一道丢脸?”

戚国公大骂女婿们奸滑,“以往瞧着不赖,都不是好东西。”把他闺女娶到手,就开始花言巧语的灌他这老丈人!

女儿出嫁没几日,戚公府倒是迎来一件喜事,宫内育有端睿公主的戚妃娘娘被陛下升为了贵妃。在皇后早登仙界,婉贵妃被降嫔位的后宫中,终于,又出现了一位贵妃娘娘。而且,这位贵妃娘娘并不是先时众所瞩目的五皇子生母丽妃娘娘,而是膝下只有一女的戚妃娘娘。

之后,昭文帝再次下谕,将先时无封号的秦妃,升为了淑妃,秦淑妃。

☆、106晋江原创发表

戚家与秦家两位娘娘升了位份,少不得热闹一番,因宋家与戚家是正当的亲戚,与秦家乃通家之好。故此,举家前去吃酒。

两家为人行事颇有相似之处,都很低调,只宴请了相熟的人家,并未大肆操办。尤其秦家,秦峥正在准备明年的春闱,已去了庄子上念书,尚未回府,宋嘉让等人都没有见到他。

戚氏成亲数日,除了偶有宴请随小纪氏一道出门外,多是在打理两人的院子,先时服侍宋嘉让的老人儿与今她带来的婆子丫头,都要协调好。

余者,除了去老太太房里请安说笑,并没有太多的事可做。

寻常婆婆,已经娶了儿媳妇,该叫儿媳妇学着管家理事了。小纪氏却是直到年根底下,才开的这个口。年下事情多,寻常都要两姐妹帮忙,如今有了儿媳妇,总不能叫儿媳妇闲着。

小纪氏倒也会说话,笑道,“你们新婚夫妻,很该亲香几日。如今年下了,就跟我学着管家吧。待你学得差不多,家里的事便交给你打理,我只管服侍老太 太去。”小纪氏不想交权,倒是人之常情,宋嘉让是嫡长子,宋嘉语宋嘉诺年纪都小,管着家,其实不是没有好处。再者,自己当权,将来儿娶女嫁,许多事,小纪 氏也放心。

戚氏利落应了,笑道,“只要太太别嫌我笨就好。”在家里,她也跟着母亲学过管家。何况,国公府的排场远胜侍郎府,戚氏并不觉着管家有何为难之事。何况,因迟迟未踫到管家之事,戚太太没少在私下念叨小纪氏不厚道、小心眼儿啥的。

小纪氏笑,“怎么会,一看你就是个聪明的。”

见小纪氏令戚氏开始管家,宋嘉言亲自将一份家下仆人的册子名单给戚氏送了去。

宋嘉让没在家,戚氏见宋嘉言来了,忙笑着将人迎进门,笑,“妹妹来了。”又命人沏好茶,拿点心。

宋嘉言笑,“这几个月,嫂子对家下人肯定也心里有数了。如今太太叫嫂子帮着管家,年下事务忙,大嫂是新媳妇,又是初上手,少不得有些刁滑的奴才看人下菜碟。她们的厉害,我是尽知的。”给戚氏使了个眼色,戚氏便令房中的丫环都退下了。

宋嘉言取出一份家下仆从关系网给了戚氏,上面不仅记录着仆人之间的亲戚关系什么的,连带着几个院子得用的丫环婆子,以及府中得用的管事媳妇,连同 外头管家管事、有头有脸的下人的生辰以及出身之类,都有所记载。另外,家人的一些喜恶,上面也标明了。宋嘉言笑道,“我闲来无事记下的,或有不全的,嫂子 瞧着,或有可用之处,能帮上嫂子的忙才好。”

戚氏瞧一眼,便仔细的收了起来,笑,“好妹妹,咱们说句私房话,这家里,除了你大哥,就是你这般对我尽心了。

宋嘉言笑,“其实,嫂子日后管家,早晚也都能知道。何况,嫂子出身国公府,咱家排场有限,管个侍郎府,对嫂子而言不过小事。只是,嫂子是嫡长媳, 这又正赶过年最忙的时候,便是嫡亲的婆媳,都隔着肚皮呢。太太这两年,和气许多,不过,人谁无私心。嫂子莫嫌我多事,我是盼着一家子顺顺当当的过日子。” 宋嘉让之前未成亲倒罢了,如今既已成了亲,戚氏是正经的大奶奶,将来这家还是长子长媳来当。戚氏嫁过来都三个月了,小纪氏半点儿不提管家的事,这就有些过 了。还拿什么“新婚亲香”的话来搪塞,骗鬼呢。

小纪氏那点儿私心,宋嘉言不必想都能明白。就算是因着宋嘉语宋嘉诺日后之事,小纪氏暂且不想放权,其实也无妨,但是,戚氏进门儿这许久,半句不提 管家之事,这就过了。其实,叫戚氏学着管家怎么了?小纪氏一日不想放权,便可一日只令戚氏管些小事就好,只当练手了,别人还说不出半分不是。

结果,小纪氏提起不提,防范戚氏到如此地步儿,宋嘉言心下便不大痛快。

尤其戚氏进门儿后,对她样样都好,有什么好东西从来不落宋嘉言一份儿。戚氏开始理事,宋嘉言当然要帮着戚氏在家下人中树起大奶奶的威仪来。

姑嫂两个说了许多贴心的话,瞧着老太太午睡要起了,两人一并去老太太院儿中服侍。

连戚氏的乳母田嬷嬷都说,“大姑娘真是个有心气的人。”宋嘉言在府中素有威仪,就是在老太太、老爷面前都吃的开,田嬷嬷初时还有些不解呢,这几个 月看下来,田嬷嬷对宋嘉言也是心服口服。而且,什么时候该拿什么东西,办什么样的事,件件恰到好处。这种稳妥心气,实不像寒门出身。

戚氏笑,“嬷嬷别忘了,妹妹可是在老梅庵住过的。”早在做姑娘时,她便听人说起过小姑子的事儿。当初只觉着是个胆量极大、有些机智的小姑娘,却不想如今成了姑嫂时,宋嘉言已成长为这般滴水不露、严谨稳妥的性子。

戚氏管家没几日,皇室再传喜讯,五皇子的媳妇终于定下来了,正是景阳侯与景淑长公主的嫡长女罗氏。

长公主府自然大摆席面,广发帖子,大宴宾客。其实,方太后将罗氏在儿子面前赞了又赞,又拿出姚馨来说事儿,言下之意,很想为罗氏讨个封号。昭文帝 笑道,“论身份,景惠皇妹是嫡出长公主,自然比景淑皇妹高贵些。再者,景惠皇妹就这一个女儿,朕也是破例而为。如今罗氏女已是皇子妃,这样的恩典,更甚于 县主之位。”

方太后叹,“我知皇帝是怕外戚专权。丽妃是在皇帝潜邸之时便伺候皇帝的老人儿了,又是皇帝的表妹,哀家的亲佷女。如今皇帝宁可抬举戚妃,也不抬举丽妃,皇帝这是防着承恩公府呢。”

昭文帝不动声色的一笑,“母后多虑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承恩公府,朕在一日,便委屈不到朕的舅家。母后想想,大凤王朝时,凤武帝登基, 对其母族永宁侯府未曾有丝毫封赏。终凤武帝当政二十年,其母族仍只是侯爵之位。若说凤武帝对母族不看重,这是假话,史书中不只一次记载了,凤武帝与舅家君 臣相和之事。有时,压着些,不是为当下计,而是为长远计。如今诸皇子年长,二皇子已经封王就藩,朕,是该考虑立储之事的时候了。”

方太后心下一跳,极力控制着心中狂跳,问,“看来,皇帝是有主意了?”

昭文帝笑,“就这两年了。”

方太后道,“早些立储也好,储位一日不定,朝中大臣们的心思也不安定。哀家听说,那姓彭的又嚷嚷这事儿呢。”太后说的姓彭的,正是昭文帝的首辅彭老相爷。当日在西山寺桃花湖畔英雄救美,将辛竹筝自湖中捞出来的彭公子的祖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千金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