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妖后撞上穿越女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偷葡萄的小狐狸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58 KB   上传时间:2014-07-16 13:19:17

  第35章 谁的算计

  自从手伤以来,桓温就是验伤那回出现过一次。除此之外,还赏过一批吃穿用度的东西,但就成色来看,还不如桓歆送来的一半好。

  中秋以后,南康公主被禁足,初听到这个消息,桓姚委实有几分兴奋。府上都在说,南康公主心肠狠毒害死了六郎君,又打伤了七娘子,这才被郎主勒令思过的。只是,在知道桓济的婚期以后,桓姚就知道,对南康公主的惩罚,也就不过如此了。桓济婚期将近,他成婚时亲生母亲不出面主持婚礼是说不过去的。

  到时候,南康公主必定是会被放出来的。前头的事情,也便就此抹过了。

  南康公主遭此大难,必定是会恨毒了肇事者陈氏,以及与此事牵连深重的李氏和自己。到时候,若再落到她手里,那恐怕就不是以前那等小打小闹能了事的了。

  是以,就算桓温表现得再是冷漠薄情,她和李氏也还是必须跟他去荆州求得庇佑。

  下得床以后,桓姚求见过桓温三次,但他那边事务繁多,一直没抽出空来见她。一次二次,桓姚还信以为真,到第三次,却回过味来了。听说桓温在中秋宴上因玉衡山人的事遭了士族羞辱,这也是他此次如此恼怒南康公主的重要原因。但同样的,作为直接涉事者的自己,恐怕也成了他怨怒的对象。

  无法,桓姚只得去求荆州府上的第二大掌权者习氏。

  她是以道谢为名义去拜访习氏的,礼物上,芜湖院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是桓歆给的,桓姚自然不好把人家儿子给的东西再作为礼物送回去,因此,让李氏她们亲手绣了一套团扇送了过去。

  习氏客气地接待了她,关心了她的伤势,两人坐着叙话倒也还颇为融洽。

  桓姚试探着道:“二姨娘真是和善可亲,若今后能常常和二姨娘如今日这般说话该多好!”

  习氏也是个聪明人,闻弦音而知雅意,听桓姚这样一说,便知她的来意了。但她却没急着给她答复,像是没听懂一般道:“你这样乖巧伶俐,怕是少有人不喜欢你的。莫说是我这半老婆子,就连你三哥那样自小冷清的性子,也是爱与你亲近的。见天走这芜湖院,倒比我这里还勤快。”

  说这话时,习氏虽是玩笑的口吻说的,看着桓姚的眼睛里却隐约有些冷意,是探究是质疑,还有些意味不明的警告。

  自桓姚受伤,桓歆是从桓姚的延医问药到衣食住行全部包揽下来了,连支会都没跟她支会一声,就直接调了十几个精挑细选的下仆到芜湖院去了。担心桓姚心情抑郁,还陪着下棋说话,每日不间断地坚持了一个多月,也就是如今几天外头事忙才去得少些。莫说是对异母弟妹,就算是她这个亲生母亲病了,他也未见得如此细心体贴过。

  桓姚对上习氏如此神色,不由心中一凝,她万万没想到,习氏和桓歆在对待芜湖院上的态度大有分歧。桓歆对芜湖院莫名的亲善,确实叫人起疑。但她一直以为,那些事,就算并非习氏授意,也至少是经过习氏的同意的。但看习氏的反应,却未见得如此。

  “二姨娘说笑了,三哥对您的孝心,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您教导得好,三哥德行高雅,才如此心思仁善,怜恤孤弱。我和姨娘,可都是受了您的大恩!”桓姚尽量笑得自然些,如是回道。

  对此,习氏但笑不语,就像桓姚先前看到的是错觉一般,继续笑容柔和地跟她讲着茶道。待了一两个时辰,桓姚没得到任何结果,反而还揣了满腹疑惑。

  回到芜湖院,便听说桓歆在正厅等她。

  桓歆之前说过去丹阳办事,倒是好几天未见了。

  经过病中一个多月的相处,桓姚跟桓歆的关系倒是熟稔了些。不管她心中有多少猜疑,至少面上情是如此。

  面上含着笑,桓姚道,“三哥此行可还顺利?酷暑天赶了几百里的来回,委实辛苦了!”

  桓歆看她面色好了许多,出去之前吊着的石膏也拆了,想来是恢复得尚可,“手上好些了?”

  “谢三哥挂怀。有劳周大夫一直照料着,如今已经能稍许挪动了。”手指也有了点感觉,但稍微一动,就会牵扯到手上的筋引起疼痛。是以,桓姚如今还不敢有大幅度的动作。

  “在丹阳见得有家点心坊,里头的吃食倒还别致,听闻当地女儿家最是爱吃,便给你带了些。”桓歆说着示意明楠将旁边案上的一个十分巨大的包袱提过来,一样拿出一盒打开。

  桓姚一看,共有十来样糕点,盒子上雕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里头的点心有的是漂亮的花朵形状,有的是圆形上头印花印子,有的颜色红红绿绿,上下各铺了一层油纸,看着干净整齐,十分赏心悦目。

  其中有一样,上头似乎有些山楂,闻起来酸酸甜甜的,颜色有红有白,倒叫人颇有食欲。

  丹阳到建康,据说单程要四五天,从那么远的地方,大热的天,给她带这么多易腐坏变质的即食点心来,倒让桓姚不知该作何感想了。有心是有心,却又颇有些不敢承受。

  “不知你喜欢哪样,便都买了几盒。你且尝尝哪些合口味,叫人再多带些。”桓歆道。

  “三哥……夏日暑热,吃食最易腐坏,如今这么多我都已经吃不了了,哪里还需再买。我只留几盒,其余你拿去送给二姨娘和其他姐妹。”

  桓歆闻言,似是思索了一番,才道:“叫人拿冰镇着,可多放几日。你若不想吃了,再叫人丢了便是……”

  桓姚其实历来不爱这些甜腻的点心,李氏那边也差不多,这一大堆东西,后来她就吃了几块便腻了,本打算给了底下的奴婢,知夏却道,她从明楠那里得知,这些点心都是三郎君在丹阳的点心铺子一家一家亲自挑选的,又快马运送回来,是专程给七娘子的心意,她们这些奴婢不敢受用。如此,倒也真如桓歆所说,不想吃便全丢了。此为后话。

  如今是习氏暂时管着后院,有三郎君特别关照,底下的奴才自然也不敢再克扣芜湖院的各种份例。柴禾冰砖等一应物什,只要是不太过铺张,都是够用的。

  一般冰砖冰块都是用来消暑的,建康城夏日酷热,冰砖供应十分紧俏,芜湖院的冰例也不多。毕竟不是前世那种随时可以用冰箱的时代,用冰砖专门来保存这么大批量的点心,实在太过奢侈了。

  桓歆似乎也想到了这点,又转头吩咐跟在桓姚身边大丫鬟知春,“冰例若不够,便来外院告诉明楠,从我账上划。”

  他倒是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齐备了。

  命人把东西收下去,桓歆却还没有离开的意思。不多时,桓姚都未曾吩咐过,奴婢便端着茶汤上来了,桓歆让桓姚坐下饮茶,倒不知谁更像主人家了。

  比起桓歆在其他人面前那种不苟言笑的模样,和桓姚相处时,他倒是要稍微话多些。虽然尚称不上风趣健谈,倒也是言之有物。桓姚问他丹阳的风俗民情,倒也给她说了些一路的见闻。

  “我听闻,你这些日,去找过父亲和我阿母……”话题突然转到一个很现实的层面上来,桓歆似还是闲谈般问道:“想离开建康?”

  桓姚根本不必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身边的人全是他安排的,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她对此早有准备了。

  “是。父亲公务繁忙,还未曾见到,二姨娘处,还不知答复……”桓姚坦然道。

  和已经预知却逃不掉的危险相比,她宁可选择一条未知的路去博一搏。以桓歆如今对她的态度,未尝不肯帮她一把。反正都已经承了他那么多情,也不怕再多一桩事了。

  建康城,是必须离开的。

  “七妹,”桓歆沉黑的目光注视着她,“你求他们,不如求我。”

  桓姚心中一滞,面上却仍是轻松地笑着,期待地看向他,“三哥肯帮我?”

  桓歆放下手中的茶盏,郑重其事地紧盯着桓姚。

  “你,可愿同为兄去江州?”

  习氏处听下人来报,桓歆刚从丹阳回来,她这个生母处连面都没露,就先去了芜湖院,脸色霎时阴沉下来。她还从未被儿子如此忽视冷落过。

  倒也未必是桓歆待她不如以前好,而是有另一个更好的比着,心里便不是滋味了。她辛苦生养的儿子,体贴别人去了。

  第36章 谁的算计(下)

  九月十九,晋朝出现了一次罕见的日食现象。上好的艳阳天,太阳上突然开始出现一些黑色斑点,在半个时辰之内,太阳上的黑斑越来越大,整个太阳散发出的光线也越来越黯淡,直到吞噬了最后一丝光明,整个晋朝的大地全部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这个时代迷信鬼神者众多,太阳的异状刚被发现时,祠部便开始进行祭祀祈祷,民间跪地求神者也络绎不绝,等黑暗完全降临时,吓得哭爹喊娘的更不在少数。

  好在这异状并未持续太久,大抵只有半刻时光,太阳上又开始出现了些许亮光,慢慢扩大,大地上的一切逐渐清明起来。这异状从开始到结束,总共就只有一个多时辰,后来再次恢复了艳阳天,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天象倒是结束了,在太阳映照下的东晋王朝,因此而起的波澜,却是许久才结束。

  皇帝下罪己诏,宗庙斋戒祈祀整整七天,大臣们也跟着跪了好几天。百姓惶惶不安者众多,祠部日夜查找典籍,迅速找出前朝故事来反驳那些妖言惑众的流言以安抚百姓。

  忙活了好些时日,这骚乱才得以平息。

  此事以后,建康城中倒有一名道门清修得以声名大噪。此人便是曾经当众预言过此次天象的玉皇观的了凡真人。

  玉皇观素斋做得极好,建康的世家贵族们是此处的常客。了凡真人善卦,此前在建康的贵族圈中倒也有些名气,来找他求签解卦的不少。但此次事件,却将他推向了一个前所未及的神圣高度。

  当日,桓温,司马昱等一众朝中重臣在玉皇观集会,了凡真人当着众人面说了九月十九将有异象之事,请会稽王早做准备。后来证实,九月十九的异象,在时间和具体景象上和他说得分毫不差。

  此事之后,会稽王邀了凡真人入祠部,但被了凡以不愿再惹红尘债为由婉拒了。虽如此,他被建康的世家贵族们奉为神圣一般的地位,却开始渐渐树立起来,整个晋朝,再找不出第二个世外人能及他炙手可热。

  那日,了凡除了预言了天象以外,还曾主动为两人批了卦。一个是会稽王,说的是他子嗣不昌盛之事。这一直是司马昱生平大憾,他姬妾不少,前前后后生了好些个儿子,到如今却死得只剩下司马道生一根独苗苗。了凡说,司马昱这是祸起后院,肃清便可。另外,他院中有一烧火婢媵,姓李,貌似昆仑人,可解他子嗣之难。

  祸起后院之类的,倒要慢慢查证,不过,他府上倒真有个面色黧黑的丑陋烧火丫头李氏。要不要纳,他犹豫了许久,在九月十九天象之后,终是一咬牙下定了决心,为了子嗣,权且忍了!

  另一个被批卦的,便是桓温。说了一番玄之又玄的道理,大意就是他府上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中,分别有三个八字相得益彰的人,当同去东南处,方可助他更进一步。让桓温给了九两黄金的卦金,将这三人的生肖年月写给了他。

  桓温原本对这些玄奥之事,心中是有些半信半疑的,但后来证实了凡真人如此精确地预言了那次日食天象,他便有些坐不住了。更进一步,这四个字,对他的诱惑太大了。

  遂开始着手调查这生在了凡真人所写的年月的三人,从身边亲近的奴仆,到妻妾子女都查了个遍。其中,生在壬寅年虎月的,正是桓歆。以桓温对桓歆的重视,自然是记得他的生辰八字的,对于这个生在壬寅年的人,桓温一开始就觉得可能是三儿。后来证实也确实如此。而东南方,那也正是江州所处的位置。

  莫非,这就预示着,他将来可以在三儿的襄助下权加九锡?果然不愧是他一直寄以厚望的好儿子!桓温看着写着桓歆生辰八字的纸张,心中不由涌起几分亢奋。

  但另外两人,对应下来,却是十分地出乎他意料,竟然是他的妾室李氏和七女桓姚。这岂不是意味着,要让桓歆把这两人带到江州去?

  他实在摸不清楚自己的大业能和李氏桓姚这样的弱质女流有什么联系。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对于这种玄奥之事,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虽然觉得李氏和桓姚跟着桓歆去江州稍微有不妥,但为了大业,这点小诟病他可以不计较。

  他倒是完全没想过是否是有人故意算计。一来当时被批卦的还有会稽王,也说到了精准处,另一方面,这卦牵涉到的人事实在太微不足道,也没什么值得算计的分量。

  思索再三,他便叫人去召了桓歆过来。

  桓歆向他行了礼,桓温指着案桌右侧的蒲团,很是亲切地道:“来,阿式,坐过来说。”

  桓歆也没跟他推脱,依言在桓温所指的位置上盘腿坐下来,等着桓温开口。

  “此番让你从江州回建康,也是半年了,你那边,想必是累了不少事务。可有打算何时返程?”桓温试探问道。

  “待二哥婚事办完,和阿父阿母一同罢,荆州与江州,倒可同一段路程,权当儿给双亲送别。”

  桓温对这个回答觉得颇为窝心,这个三儿,从小就是个孤冷性子,能对他这个父亲做到这般,他已经很满足了。桓歆小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他手把手教导的,能教出这么出色的儿子,也是桓温生平的一大得意事。对于桓歆的性子,他也颇为纵容,认为身为男儿,有勇有谋便可,其余都是小节。

  “也好。此次叫你回来,本是想从建康给你挑门亲事,不料却……”桓温面上神色遗憾,心中却更多的是恼怒。那些该死的世家子,看不起他最得意的儿子,还在中秋宫宴那般放肆地奚落他。待他大业有成的那一日,一定把他们狠狠踩在脚下!他可不是如今的窝囊废皇室,能容他们继续耀武扬威。

  “阿父,桓家的香火已是后继有人,我的事便不必操之过急了。”桓歆指的是,黄氏在九月生下了桓府的嫡长孙。他如今心中已经有了别的打算,对于婚姻之事便更是无意了,他对桓温道,“阿父若真想给我挑门好亲事,不如再多等几年。介时,或已无需再求人。”

  他一直知道桓温的野心,所谓的多等几年,暗示的也正是此事。照如今的形势,桓温真想要权加九锡取而代之,却是还需要蓄势几个年头的。到那时,他也同样无需再掣肘于什么了。

  桓温闻言,也知道话是这么个理,但终觉得委屈了桓歆,“为父也嘱托会稽王帮着留意,若有说得拢的,还是先定下。你年纪不小了,早些成个家才是正理。”

  “阿父记得我之前的话便是。”桓歆道。

  回建康前,桓温在信中多番提及他的亲事,桓歆便回了一句话,“若定的人不如我意,结亲便成结仇。”这话的暗示威胁意味太明显了,桓温知他是个说到做到的性子,倒也不敢再擅自做主。此时,颇有些无奈地骂了他一句,“驴性!”

  “阿式,你此次回江州,为父倒有一事托付你。”把话题转移到正轨上来,桓温倒是颇有些尴尬。任谁把自己的妾室庶女交给儿子帮着养,也不太像话。

  “阿父请讲。”桓歆面上不动声色地道,其实心中早预料到桓温此次找他所为何事。

  那些微的尴尬终究比不过他对那“更进一步”的渴望,桓温涎着脸开口道:“你七妹和她那生母李氏历来多病多灾,为父看着甚为不忍,便找人为她们卜了一卦,说是要往东南方去方能克服灾厄。你母亲那厢的事你也知晓,我若再将两人留在建康附近也是不妥。思来想去,便想让她们在你江州地界上养几年……自然,一应用度,为父都会派人折算成银两给你。”

  此事前后j□j,天底下恐怕没有任何人比桓歆更清楚。但他对桓温冠冕堂皇的说法毫不在意,只觉得,那了凡真人倒没枉费他花了千两黄金,还白送给他那么大几个消息。此事办得甚为妥帖。

  桓温话落,见桓歆眉头微微一皱,似是在思索,倒心中一悬,怕被向来有见识的三儿斥他荒唐。

  等了半晌,桓温才听桓歆道:“阿父既开了口,儿自当从命。”倒也没推拒桓温所说的折算用度一事,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道,“如此,今日我便写信给江州,让下仆提前规整出七妹与五姨娘要住的院落。只是,阿母处,需得父亲亲自费些口舌。”

  这事,倒真是有些对不住习氏。桓歆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外派时她不能跟着去享福要在荆州为丈夫打理庶务不说,如今还要她的儿子去供养别的庶母。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桓温觉得,习氏一向深明大义,只要自己好生跟她说了实话,她定是会谅解他的。

  习氏听桓温一番说道,当着桓温面,倒是什么也没表现出来。桓温一走,脸色便脩地阴沉下来,几乎是咬牙切地吩咐奴婢,“去把三郎君给我找来!”

  桓歆一来,习氏示意所有的下仆都远远退出去。在等桓歆的一段时间里,她的情绪平定了不少。

  是以,习氏一开口,倒颇为好声好气:“阿式,你给为母透个底,对那芜湖院,究竟是何打算?”

  不料桓歆却完全不配合,冷着脸道:“阿母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便可,我的事,您无需事事知晓。”

  这话像针尖一样戳破了暂时压抑着习氏怒气的那一层纸,她在案桌上狠狠一拍,发出啪地一声巨响,“你的事?别以为我不知,你近来都做了些什么好事!你自己说,那一千两黄金都拿去做了什么!”一千两黄金,这么大数额的财务挪动,很难瞒得过习氏的眼睛。更何况,桓歆根本是有意为之,毫不遮掩。

  结合前后一想,习氏便知道所谓的了凡真人卦言,必定是桓歆在后头做了手脚。自己唯一的儿子,为了个外人费这么大手笔,要把人家接到自己的地盘上养着。她这个亲生母亲在荆州辛苦为他打理了这么多年,反倒是被他晾在一边。这叫习氏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桓歆接下来说的话更是火上浇油,“阿母既知晓,便尽管再嚷得大声些,好叫父亲也知晓!”他笃定了习氏不会这样做。

  习氏险些被这话气得仰倒,他是她的亲儿子,她至于做这种在亲儿子背后捅刀子的事情吗?桓温是个什么人,他若知晓自己被愚弄了,桓歆能有好果子吃。所以,此事她不但不能宣扬,还得好好帮着儿子遮掩。

  她之前就知道桓姚想离开建康,当时因为儿子太过重视桓姚心中不快,便有心拖一拖。却不想,桓姚竟然转身便投奔她儿子那方去了,还让她儿子绕了这么大个圈子把她们母女都弄到江州去。习氏心中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她就应该直接答应桓姚。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总比江州千里迢迢好掌控得多。

  又是憋屈又是愤怒,习氏袖中的手指狠狠掐进了掌心。桓姚这小奸人!就不该小看了她!

  午后,桓姚派去华章院送东西给习氏的知夏回来了,向桓姚禀报,“今日,夫人和郎君为着咱们芜湖院的事闹了一场,奴听夫人院里的旧相识说,夫人历来好涵养,从未见发过那么大的火……七娘子,这……”说着,十分担忧地望着桓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妖后撞上穿越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