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宫日常生活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洛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9 KB   上传时间:2014-11-11 20:01:50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心神,平静的看着武媚娘,不动声色的问道,“那后来呢?”

若父亲真的铁了心打算易储,那自己现在就不会安安稳稳的站在这里。如果自己没有收到任何风声,一切照旧,那就说明,有人阻止了这场风暴。

父亲是个冲动的人,他今天有个点子,明天有个点子,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人在冲动之下,总容易做出某些后悔不及的举动,但如果身边有人阻止,那他犯错的几率还会小些。

武媚娘一直在观察李治的神色,见着他从头到尾的都神色平静,不由得心生感慨,难怪他能“好运”的击败魏王登上皇位,他这份养气的功夫,却是比魏王好多了。

喜怒不行于色,这话说得容易,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后来,长孙相公阻止了他,陛下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此番危机虽然解除,但很显然陛下心里头对于你还不是很满意的,殿下还是早做提防的好。”武媚娘轻声说出了结果,然后提醒李治。

皇帝易不易储,武媚娘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决定,但只要能让李治知道这件事,并做出对策,那也是大功一件。

“嗯,我知道了。”李治点点头,面色严肃的站在那里,一时什么话都没说。

作者有话要说:默,卡文卡的厉害,花了点时间理顺思路。默,今天应该能多几章。

☆、第79章 解忧

听到皇帝有易储的打算,李治不能说是不恨的。

父亲心里头的人实在是太多,而他又是个很情绪的化的人,李治从小是看着他对太子有多宠爱的,可到头来不也说废就废?魏王他多么疼爱,可到最后他要魏王远走,魏王怎么哀求,不也没有奏效?

兔死狐悲,若说太子的作为让皇帝凉了心,那么皇帝的作为,也让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从骨子里感觉到冷。

不过幸好因为有舅舅的阻拦,此事没有成行。不过李治也清醒的想到一个问题,如果皇帝坚决反对,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维护自己的利益?

李治对这点很没有把握,因为如今皇帝虽然还虚心纳谏,但是身边人的骨头,说实话都不是太硬的。褚遂良也好,长孙无忌也好,李绩房玄龄,这些人都不是能跟皇帝的错误顶到底的。尤其是魏征被仆碑退婚后,他们对抗皇帝的决心,显然又软和了那点。

说实话,这个时候,李治才深深的感觉到魏征这种臣子存在的必要性。

李治一边纠结着,一边竭力做好太子的本分。前太子是因为什么倒下的,他记得比谁都清楚,所以这会儿他连着朝臣都不敢太过亲密,战战兢兢,更甚以往。

因为朝中形势的缘故,他又不得不重新亲近萧良娣,对她的宠爱更甚以往。当然长孙颖那里也不能轻忽,她在不在意不要紧,但是长孙无忌肯定不可能不在乎这种事。

当往日发自内心的喜爱变成一种刻意的讨好时,同样的作为二般的心境,人自然也就累多了,有时候李治发现自己甚至都不敢直接面对长孙颖的眼,而长孙颖对于枕边人的变化,自然也发现了。

是因为什么事呢?难道是萧良娣在背后说了自己什么坏话?长孙颖看着睡着中还不曾展眉的人,思索了半天,却还是趁着某天无人的时候,将着这层纸窗户挑破,“九郎最近有心事?”

“我,啊,没?”李治每天早上刚醒来的时候,总是脑袋转的稍慢,被着长孙颖冷不丁一问,脸上出现慌张的表情,不过很快就被清醒的他遮掩过去了,“你怎么这么觉得?”

长孙颖知道他防备心重,叹了声气,伸手拉着他的手说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一个床上躺着的,你晚上睡不好,我也心疼,就当真不能跟我说说吗?我也是想替你排忧解难。”

李治听着这话,却是寒毛都树了起来,人在清醒的时候还可以自控,但是睡着了的状态下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难道他在睡梦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李治这个时候已经是弓杯蛇影了,所以看着长孙颖的目光不由得变得凶了起来。

长孙颖却是没有怕他,只是对着他摇摇头,一句话打消了他的疑惑,“你没有说什么梦话,只是晚上睡得不大安稳,眉头总紧皱着,很容易被惊醒。”

听到她这话,李治松了口气,仿佛全身都散了架般的靠在那里,两眼无神的看着长孙颖,一时间不知道是说还是不说。

这事情搁在他一个人心里,的确是让他寝食难安,但是说出来,他不仅思考,他是否可以信任长孙颖到这个地步。

长孙颖也知道不能逼他太紧,这会儿见他在思考犹豫,反倒是放松了他的手,笑着准备起身,“其实九郎不与我说也不要紧,我只是看着你的弦儿绷得太紧,想帮你松松。但外头的事情,本来就不是我们女人该参与的,我不问好了。”

李治见着她要走,手却是比脑子还要快一步,一把抓住她的手,将着她拉进怀里,犹豫了许久的话就那么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父亲有废太子之心。”

长孙颖听着这话,愣了一下,心里头想着的却是,自从李治长大后,他称呼太宗为耶耶的次数越来越少,称呼他为父亲的次数越来越多。

似乎连着李治自己都没有发现这个转变。

长孙颖想了想,然后伸手拍了拍李治,很笃定的说道,“这件事你放宽心,一定不会成行的。”

话匣子一打开,后面的话就容易说的多了,李治松了手,整个人在墙上靠着,脸上却是说不出的灰心,“话不能这么说,我以前藏拙藏的很了,所以如今父亲不怀疑我有野心,却怀疑我太过没用,怕我担不起这重任。这个心思在着他心里头一旦生根,就很难拔掉。”

太子这职位,太聪明了会让皇帝觉得威胁而被坏掉,太平庸了又会怕你担不起重任。有的时候仁善是美德,有的时候仁善却又是懦弱的代名词,其中的分寸实在是难以把握。

李治不过做了半年多,便已经感觉到辛苦,他真不敢想象大哥是如何忍过十几年的。

“能跟你竞争的人有限,”长孙颖想了想,她确定李治没事是因为她知道李治就是未来的唐高宗,但是这话却不能说,只能从旁的找佐证。一件事情,当你知道结果,再来找证据便容易的多,例如连她这种深宫内的都可以算出,“陛下的儿子虽然多,但是能跟你争的却没有几个。自你以下,纪王等人的年纪都过小,被立为储君的几率不大,而自你以上,能与你争着,更是寥寥。”

因为今年开始,皇帝的身体忽然变差,所以他选太子不可能选太小的,那样教起来很麻烦,他没有那么多时间,群臣也不可能答应,所以多半只能从着已经长成的皇子中选。长孙颖的这种判断十分合理,李治听着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话题开了个口,再往下说边容易多了,长孙颖对着李治如数家珍,“自你往上,嫡子中已经没有人能与你争了。大哥是不可能再恢复太子之位,东莱郡王已经失败,也没有威胁。楚王被过继给了楚哀王;蜀王好游猎,蒋王好玩物,两人在地方上任意妄为,都曾经被陛下骂过,声名狼藉。他们这些人中,唯一出色的,就是越王和吴王了。”

李治听着这话,点了点头,然后慢慢的说道,“他们两个,与着父亲性格很像,很讨父亲喜欢。”

“是,”长孙颖承认,这两位不仅自己才干出众,而且出身也很好。吴王李恪的母亲是隋朝的公主杨氏,这个时候的人对于前朝公主的忌讳并没有那么深,完全不存在后人臆想的那种万一李恪继位,李家天下又重新变成杨氏天下的那种担忧。因为中国的社会向来是父系氏族,李恪姓李而不姓杨,这就说明在他这里只会坚持李家的利益。至于故国公主入j□j为妃,实在是太普遍不过的事情。隋炀帝的皇后便是梁孝明帝,萧皇后当年的儿子做太子,大家也都认为元德太子是正统,并没有人会担心这是南明的复辟。

所以李恪母亲的身份,并不会给他减分,反倒是能给他加分。

至于越王李贞,他比李治大一岁,母亲是燕贤妃。燕贤妃的曾祖和祖父都曾经位极人臣,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父亲虽然因为受祖父残暴的连累未能入仕,但是却从小就有神童的美名。母亲则为隋太尉、观王杨雄的第三女,所以燕德妃从小便闺誉极佳,擅长女红,却又精通诗书,有过目不忘之能。其母都夸奖她性理明惠,艺文该博,向使为男,当成国器。她十三岁时因“香名逾振”,被礼聘入秦王j□j,封号“贵人”,贞观元年正式册拜贤妃,到今天都盛宠不觉。

如今太宗的诸子中,也就只有这两位能跟李治一较高下,而糟糕的是,李治因为藏拙,所以显得软弱无能,而这两位却是弓马娴熟,诗画皆通,很得太宗的喜欢。

所以,李治一直以来保命的优点,在着这里却变成了缺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治除了嫡子的身份,到底哪里能竞争过这两位上位,长孙颖也一直很好奇。今天听着李治这么一唠叨,她却忽然被点通了那点,顿时笑了。

“别,九郎你别误会,我只是忽然想通了他们怎么赢不了你。”看着李治好奇的看向自己的眼神,长孙颖摇了摇头,然后坐在他对面兴致勃勃的说道,“他们俩的毛病啊,就是跟着陛下太像了。人其实都知道自己的缺点,端看愿不愿意承认了,陛下虽然平时总觉得自己最好,但他也懂得自己冲动,易感情用事,好大喜功的毛病。这两位与着陛下极其相似,所以陛下很容易揣测出他们的心理,能够预想到他们可以带给这个国家什么。”

说道这里,长孙颖顿了顿,然后看着李治,“那些,必然是陛下不愿意看到的。”

听着长孙颖这么一说,李治才恍然大悟,他因为太过紧张,而忽略了这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国家,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继承人。

皇帝希望皇室内不要再发生内斗,诸子可以平安。大臣们希望帝王不要再好游猎,少建宫苑,节省民力,这都是自己不能做到,而那两位可以做到的事情。

“陛下毕竟是皇帝,凡事都会从国家考虑,所以私人的喜好很容易就会放在后面。”长孙颖靠在李治胸前说道,“所以你只要按照你原来的样子继续做,便没有人能换掉你。就算有人想换掉你,但是更多的人会竭力保住你的。”

“嗯,”李治点了点头,旁观者清,有些事情未必有多高明的见识,只要不陷入其中,总是很方便看出出路的。

“不过,你是不是也觉得,陛下待你不如以前?”长孙颖说完易储的话题后,话锋一转,却是说道了别的。

“呃,”李治犹豫片刻,还是回答了,“是。”

“这才是我最近担心的问题,”长孙颖看着李治,见着他面有迷惑,便将事情摊开了说,“我说这些话你可能觉得不大好听,但是,九郎你似乎想过,你对着陛下的心,是否跟着往常一样?”

李治本能的想要反驳,但是在着长孙颖认真的目光下,却是停住了口,仔细的思索起这个问题来。

“孩子长大了,对父亲的看法总会有所改变,今年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你的疏远是人之常情。”长孙颖见着他在思考,便慢慢的引导着说道,“但你要想想,他不是别人,是皇帝,你跟着他没有对错的道理可讲。若你不去就他,他不可能来就你,长此以往,父子感情自然就会单薄。”

听着长孙颖这样说,李治只觉得如从从梦中惊醒,一睁眼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

其实长孙颖前面对他说的都是道理,从道理上来讲,他被换掉的几率很小,但是不要忘了道理之外还有感情,皇帝在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事情,是谁都无法预料的,这也是他本能的感觉到不安的原因。

李治这才意识到,他位置的不稳固,不是因为他的能干或者无能,而是跟着皇帝的父子之情便淡薄了。

“陛下年纪大了,年纪大的人,总会顾念亲情,若你不给他,自然会有人给。”长孙颖垂下目光去,只是跟着闲话家常般的说道,“我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觉得如果九郎能跟陛下父子和睦,那定然是极好的。”

长孙颖这样,算是悄悄的给着李治指出了条道路,与着其它诸王相比,他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跟皇帝离得近,如果他想要恢复父子感情,那就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他现在想的,不应该是太宗的过失,太宗的薄情,太宗的喜怒无常,要考虑的也不是如何加强自己,或者是彰显自己,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忘记自己太子的身份,将自己恢复到一个儿子的地位上,然后用着这个身份去接近皇帝,去弥补不知不觉变得淡薄的亲情。

想通了这一切,李治内心的大石落下,他看着长孙颖,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握着她的手握了半天,最后只感叹的说出一句话“我真不敢想象,没有你的话,我要怎么熬过这段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二凤的后宫跟着前朝一样星光熠熠啊,我觉得他后妃的质量水平真心是帝王里少有可以比肩的,才女神童美女贤惠女帝女不要太多啊……所以武媚娘混不出来真心正常……

思考了很久,其实女主卖萌卖蠢也可以一直过下去的,写着她成长,聪明,分忧,其实很难写。但是我总觉得,如果两个人的思想没有交流,他纯粹把你当做宠物或者充气娃娃,那样怎么可能会有爱呢?我们养一条狗,买一个娃娃,用久了也会有感情,但是那种感情是不平等的,我觉得跟爱是有距离的。身份虽然不对等,但是我更希望他们有精神层面的平等,会有心灵上的接近。

皮相会老,但是心不会。美貌可以被替代,但是总有一天,他在看你的时候,会忽略掉你的容颜,而只记得你这个人。

太子其实很难当,这是个火盆,你坐上来,真心是日子比亲王的时候煎熬的多。而且走到这一步,当真是退无可退。所以哪怕是没有尊严的巴结,也得低下头去做。唉~

另,最近的更新,捂脸,我自己知道不好意思,我所以我几乎都不敢看留言了。

☆、第80章 侵占

李治最大的优点是知错就改,当察觉到是自己这里除了问题之后,他很知机的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在太宗让他出去游猎玩耍时,他拒绝了皇帝的好意,表示自己离不开父亲,只要留在父亲身边侍奉父亲就够了。二则是主动提出,为着哥哥李泰加封。

李治知道,李泰当初算计太子的事情父亲肯定也有所耳闻,但他一向偏袒李泰过多,纵然一怒之下将着李泰远远送走,可是心里头却仍然记挂着他,还时不时的觉得自己罚重了。父亲有心为哥哥恢复亲王的爵位,但是又不好张口,于是这正是自己出力的机会。

果然,李治的这两项举动很快收到了成果,皇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不再试探的让他自己去结交大臣,而让他在自己身边,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偶尔也让他参加议事。李治深知这不是出头的时机,所以都顺着父亲的意思来,极少与父亲意见相佐,于是很快父子俩又恢复到了以前的和乐融融。

他一忙起来,长孙颖自然就闲着了,生活的重心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带孩子。刘氏很聪明,自从孩子出生之后,似乎就忘了这孩子是自己生的一样,主动把孩子交给长孙颖,看都不看一眼,只要求回到自己原先的职位上去。因为她完全撒手不管,所以李忠虽然不是长孙颖自己生的,却跟着她的亲子无异。

刘氏这么做,就是小人物的智慧了。她对着这个孩子有没有感情先不论,她没有能力保护这个孩子却是不争的事实。与其把这孩子拘在自己身边养的四不像,还不如识时务的将着他送给长孙颖。毕竟李治对长孙颖宠爱异常,留着李忠在那里,见着父亲的机会也多谢,运气好的话,他们母子将来都有不错的前途。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长孙颖觉得刘氏跟自己很像,都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该做什么样的事。这种本分的人打起交道来很舒服,所以她也不介意对着刘氏好点。虽然没办法给她名分,但是提升下她的待遇,让她过得舒服些,却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只不过相较于刘氏的识趣,另外一个人可就是让人头疼多了。

这个人,便是跟她平级的萧良娣。

李治后宫之前的三个女人,不能说没有自己的小九九,但好就好在知道分寸,不会太争,但是后来的萧良娣却不一样,她那气势汹汹的劲儿,颇有拳打南山幼儿园,脚踢北海敬老院的架势,似乎恨不得让所有人给她让路。

一样米养百家人,从着她身上,长孙颖总算认识到大家闺秀也不都是讲理的了。

“你说她怎么这么傻,把咱们打压下去又怎么了,又不是后宫不出人儿了。”长孙颖歪在那里,刘绣帮着她梳头发,忍不住叨叨。

她们最近可没少被为难。

“也不是傻,这是打算拿我立威呢。”长孙颖笑了笑,她开始也纳闷,后面倒是想清楚了,“她来之前我是风头最劲的,能把我打压下去,后面人要是敢跟她叫板,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咱们安分守己的做人,得罪谁了啊,怎么就不明不白招了这祸。”刘绣嘟囔了一声,看着她在那里半眯着眼睛浅笑的样子,心里头却不自觉的想:良娣真是越大越好看了,难怪那个萧良娣那么紧张。

“她闹任她闹去,咱们不理她。”长孙颖笑了笑,然后却是又趴在那里看书去。

她是没事不爱出门的人,萧良娣嚣张顶多为难到下面的人而已,对着她的起居坐卧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长孙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一个小姑娘较劲儿。

但是很快,长孙颖就发现自己小瞧萧良娣了她没有想到,萧良娣竟然会带人到她这里来。

**

“我没有想到,长孙良娣你这里还真是别具一格。”萧良娣坐在垫子上,好奇的打量着长孙颖房间里“奇奇怪怪”的摆设,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哪里。”长孙颖不冷不热的回答,今天下午萧良娣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忽然就带人来她这里“坐坐”,要跟她联络感情。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她客客气气来,长孙颖再不喜欢也不可能把人往外推,于是便只能招待她了。

不过她不喜欢萧良娣,也没必要对她客气,所以脸上的表情很是冷淡。但是萧良娣却丝毫没有在乎她的反应,只是坐在那里大大咧咧的把着她的房子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边,然后感叹道,“你这里可比我那边暖和多了,不像我的房子,正对着风口,整天吹得我头疼。”

长孙颖不知道她提起这个什么意思,只是不动如山的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

萧良娣也不气馁,坐在那里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今天到你这里来,也是想跟你商量个事儿的。”

“后宫的事情都有大娘子管理,我是个闲人,说不上话,你有什么事儿找大娘子即可。”长孙颖却是没有给萧良娣面子,很是温柔无害的在她还没有把话说完之前,就先拒绝了。

“你,”萧良娣虽然过来一直都在笑着,可这会脸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从小到大,她很少遇会不买她的帐的人。她一直都觉得,自己飞扬跋扈那是应该的,自己对人客气那是有教养,自己道歉别人就一定得收着,自己请求别人就不能拒绝,所以长孙颖今天几次三番的给她冷脸,那简直是把门摔倒她脸上啊。

“这事情我已经跟大娘子说过了,是来通知你的。”既然长孙颖没有好脸,她也就懒得再笑下去了,直接对着长孙颖说道,“我那边屋子漏风,吹得我头疼,所以咱们换换房子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宫日常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