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宫日常生活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洛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9 KB   上传时间:2014-11-11 20:01:50

要论对皇帝的了解,褚遂良可是比刘洎精明多了,所以有他打头,一堆老臣子去跟皇帝一推心置腹,竟然真的把问题问了出来,原来太宗一路急行,却又在定州耽误,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生了病。

太宗生的病是痈疽,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已经感染行走,所以这些天才一直在行宫中没有出去。当初御医的诊断是因为他去高丽水土不服,况且又因为焦虑过度,郁积伤肝,得了这病,在高丽不易于养病,所以才一个劲儿的往回赶。可之所以现在不赶快回长安,那是因为如果一回长安,这病可就藏不住了。

皇帝得这病要是平常并不要紧,不过修养两天就好,可这个关头可是要命。他刚刚才高丽打了败仗,而听到女儿的消息又当众晕倒,那不知不觉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感觉:皇帝已经老了。

皇帝既然老了,那该怎么办?在有着一个年轻力壮的继承人的前提下,当然是让位给太子了。这在众人眼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皇帝既然为着国家操劳这么多年,忧思成疾,那就该退下来把活交给年轻人们去干,自己享享清福了。

但遗憾的是,皇帝本人并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只是犯了点小错,生了点小病,但继续为着这个国家奉献十几年还不成问题,所以他根本就不愿意让位。

于是,为了防止被劝退,更为了不让太子有异心,不让诸王蠢蠢欲动,他必须想办法瞒住自己生病的事情,尤其是不能让李治知道。他如今身边亲随不多,才不敢越过重重州府的回道长安,所以便在此地拖延。一则希望这段时间内并病情有所好转,这样是最好不过,一切问题解决了。二则是哪怕病情没有好转,只要有大军赶过来,他手握重兵,便也不怕任何人了。

这消息长孙无忌自然是知道的,可越是这样,他越得在皇帝面前避嫌,所以只能对着李治含糊其辞,要他乖乖的听话别在这段时间内被李世民测出不安分,要不然只要李世民熬过这一劫,回去铁定太子。

不过对于李世民来说,最难熬的是大军来到之前的这段日子,所以他不得不每天打起精神接见各种不得不见的人,让众人以为他仍然很好。但这法子只可以拖一时,想要长久的瞒下去,还得靠着身边臣子的协助。随他同去高丽的人,一般都是心腹中的心腹,自然不用担心。至于留下来的人中,他也要则其中一二,告诉他们真相,要他们全力安抚不知情的人才是。

于是,刘洎就这么聪明的知道了李世民行动反常的原因,他听了之后,老毛病又发作了,极力于表现自己对于皇帝的忠诚,出了门之后也一脸忧愁的对周围人说道,“陛下病情如此严重,真是让人忧愁啊。”

马周、褚遂良等人都在他身边,马周谨慎,一言不发,就当没有听到的低着头走过。而褚遂良听了他这话,却是一脸的若有所思。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不可避免的会走正线的历史剧情,九郎除了跟女人们你爱我你不爱我你其实爱我之外,他的主业务还是当皇帝,想办法如何当上皇帝和当好皇帝才是重点,so,以后类似的东西我都注上剧情吧,其实不看也是不影响的,只是满足下跟我一样的历史控而已。

注明,这段历史有改变,太宗撤兵是有,但早了一个月。长乐公主死是有,但是晚了两年。某人的小心眼有,某人的作死也有,只是晚了两个月余……

☆、第108章 吃糖

褚遂良的死来的很突然,就在他对李治表达出善意,同时透露出陛□体有恙,并非对太子不满这个秘密后,便很快的被用“意图不轨,以伊霍自居”的理由给处死了。

李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震惊万分,他还没有从父亲对自己的隐瞒中清醒过来,就又陷到这个意外中去。

不过对于这件事,李治从头到尾是什么都没有说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刘洎的秉性与身份,他不会弄权,甚至说以他的智商,他也不会大着胆子说出这种话的。但问题是,陛下就是以此为罪名治死他,那又如何?

诬告的人是褚遂良,旁证的是马周,到最后被史书记上一笔,背上骂名的恐怕也只会是挑唆的人,而不是做出决断的人吧。

李治叹了声气,小心的将着所有的东西都收好,然后战战兢兢的在着太宗面前俯首帖耳,温顺的不能再温顺。

只要等,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不能冒险,不能让任何人抓住把柄。

李治等了半个月,大军终于到达定州,皇帝的病情才爆出来。据说是在战场上受伤才引发的痈疽,已经青紫化脓,腿都肿了一圈,严重到甚至御医都暗示可能拖不了太久了。

听着这消息的那瞬间,李治发现自己心里头甚至隐秘的希望这个论断可以成真。不过在明面上,他却是比任何人听着都伤心,御医刚一宣布完,他就直接哭了。等着御医为李世民开刀后,他更是直接上前为李世民吸去伤口上的脓血,弄的李世民都慌了,按着他的肩头叫出了李治许久都没被唤过的乳名,“雉奴,你何必如此,这种龌龊的事情让他们代劳即刻,你是太子,此时当有太子的风范。”

“儿子见父亲病重如此,心中恨不得能以身代之,哪里还能顾得上其它。”李治漱了口站起来,眼睛是哭过后的红肿,垂头站在那里可怜兮兮的说,“儿子此时只能记住父子,君臣之仪,却是顾不了那么多了。”

李治的这番反应让李世民非常感动,看着李治那温润无害的小白兔样子,李世民甚至都对自己之前的怀疑和隐瞒有一丝丝的内疚。不过这内疚也就是一闪而过,很快他就觉得自己那些是对李治好,如果不是那般试探,自己怎么能试的出他的纯孝呢。

“太子之孝,远逾于景帝昔日啊。”长孙无忌在一旁恰到好处的拍着马屁,让着李世民更加欢乐。

昔日文帝也如李世民一般长了痈疽,景帝身为太子,大约抱着跟李治同样的想法,想要为父亲吮脓以示孝心,可谁知道终究还是嫌弃太恶心而没有下得了口。这种事情半途而废比不做更加糟糕,所以文帝很是恶了太子一段时间。而景帝心里头也留了疙瘩,等着即位后就把代替自己为文帝吮脓的邓通给杀了。

长孙无忌拿景帝与李治比,无非是说李世民与着李治的父子感情远远好过于文帝和景帝,李世民自然心里开怀。只是李治心中却略微膈应,长孙无忌这话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却是邓通为文帝吮脓固宠,李治如今做的事情,岂不是与邓通类似?长孙无忌这般,不是暗示他跟一个卑微的佞臣相似?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李治最不高兴的时候长孙无忌说了一句他最不愿意听到的话,于是李治就更加膈应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对抗长孙无忌的能力,于是除了陪大家一起呵呵笑着又能如何?李治敛去眼底的光芒,默默的低下了头。

**

长孙颖在宫里头浑浑噩噩的过了大半个月,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要提起精神来,可总是觉得所有的事情都索然无趣,自己也有些焦急的想着自己是不是真的中了邪,难道以后都得这么下去了?

不过幸好她跟前还有个孩子,李忠的存在让着长孙颖分了不少心,当底下人们也发现李忠是治疗长孙颖郁郁寡欢的良药时,便越来越多的将着李忠放在她身边。

这天天气不错,刘绣看着长孙颖又在窗前发怔了,便从奶娘怀里头接过李忠,然后偷偷把他放在离长孙颖不远的地方,示意他自己过去。

李忠这个时候都两岁了,跌跌撞撞的自己能走,勉强也会词不达意的表示自己的要求,正是可爱的时候。奶妈们也很懂眼色的教过他亲近长孙颖,所以这么多人里头他最喜欢的就是长孙颖,这会儿见母亲就在不远处,当下就颠颠的跑过去了。

他长得虎头虎脑,又被喂养的很好,小胳膊腿都是肉呼呼的,整个人像个粉团子,等走进了长孙颖,一下子就格格笑着扑到她身上,抱着她软糯糯的叫了声“娘。”

“忠儿,”长孙颖虽然在发呆,但是带惯了孩子,早就练成了条件反射,一下子就抱住了他,然后看到小孩子那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正咕噜咕噜的看着自己时,顿时就笑了,伸手把他抱到膝头坐着,蹭着他额头的问道,“午觉睡完了啊?这么早就醒来了。”

长乐公主的死亡给了长孙颖太多的负面影响。在这里人人都在算计,只有小孩子才是最干净的,所以每次看到他们的眼睛,长孙颖都觉得像是得到了进化。

李忠极其喜欢跟她玩顶头,所以当下咯咯咯的笑成一串,等笑够了才趴在她怀里奶声奶气的说道,“不要觉觉,要糖糖。”

小孩子都不喜欢睡午觉,每次让这小家伙睡觉可是要费不少力气。而且每次都要用睡醒了吃糖诱惑,他才肯老老实实的躺在床上。

长孙颖一听,就知道他这是乖乖睡完午觉后来要糖了,当下就想赖账。

这个地方没有牙医,糖吃多了可是容易蛀牙的。

“要吃糖糖啊,可是糖糖没有了怎么办?咱们吃蛋蛋好不好?我让奶娘给你蒸蛋羹,又滑又香的鸡蛋羹,忠儿最喜欢了,对不对?”长孙颖抱着他挖空心思的想着如何才能让他忘记吃糖这回事。

李忠极其喜欢吃甜食,这点很像他爹,不过李治是大人,又死要面子,从来都不肯承认这点,李忠却没有那个顾虑了,听着说好的糖糖没有了,当下就嘴一瘪,眼泪汪汪的看着长孙颖,一副随时都会哭的样子。

“好好好,咱们不吃蛋蛋,糖,”长孙颖见他这样子,哪里舍得真让他哭,赶紧抱在怀里头拍着哄他,挖空心思的想着有什么办法……

也怪她自己,没事干弄出了一堆牛轧糖果汁糖之类的东西,李忠天天盯着流口水,想要忘记也难。

“啊,对了,”窗边有着桂花树,桂花的香气隐隐的传来,长孙颖忽然就有了灵感,当下哄着李忠说道,“忠儿想不想吃桂花糖?”

“桂花糖?”李忠听到给吃糖,当下就破涕为笑,满脸期待的看着长孙颖。

“嗯,老吃那些旧糖多没意思,”长孙颖抱着他说道,“秋天嘛,你看桂花那么多,咱们吃桂花糖好不好?”

“好!”李忠完全没弄清楚长孙颖说的是什么,不过因为带个糖字,他还是习惯性的流了口水。

“忠儿真有品味,桂花糖可好吃了呢。有桂花香味的糖,能做棒棒糖,能做软糖,牛奶糖,什锦糖,还能一层桂花一层白糖的腌起来,然后开水冲着喝。嗯,那个香啊,”长孙颖看着他一副小吃货的样子,被逗得都快笑出来了,努力憋着笑意,一脸陶醉的忽悠着儿子。

李忠听着长孙颖的描述,虽然不大明白那是什么,但是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要吃。”李忠吸了口口水,小胖手拽着长孙颖的衣袖,脸上写满了渴求。

“可是现做好麻烦的,忠儿要等吗?要等很久很久的。”长孙颖见着他上钩了,歪着头摆出为难的样子问道。

李忠见着长孙颖这个样子,一脸纠结的思考了很久,然后才努力点了点头,满脸豁出去的样子,“忠儿等。”

“好孩子!”长孙颖在着儿子脸上啾的亲了一下,抱着他在他背后快笑死了。

这个小家伙从小就对吃特别的有耐心,也不知道这个随谁啊。

“忠儿可以帮忙。”李忠被长孙颖搂的难受,拼命的挥舞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当真是为了吃什么都豁出去了。

要知道他往日可是最讨厌动弹的。以前他刚学会爬的时候,奶娘们使尽招数,也没法让他跟别的小孩儿一样爬来爬去。他吃完奶就懒洋洋的躺在那里,眼睛骨碌骨碌的转着,直到有天长孙颖在床边吃东西,他见了一个骨碌的翻身爬的飞快的爬到长孙颖跟前抱大腿,人们才发现这是唯一能诱惑他爬来爬去的东西。

不过总得来说,这孩子还是太懒了。因为他今天主动提出帮助长孙颖,长孙颖真是乐死了,当下抱着他猛亲了几口,然后跟他商量,“等下给你个小篮子,忠儿自己去捡桂花,做桂花糖,好不好?”

“好。”李忠一口答应,然后扭得跟条毛毛虫似得,催促着长孙颖,“走,走~”

“咱们今儿出去转转吧。”长孙颖难得有了兴致,便吩咐婢女们准备器具,“西海那儿有一片桂花树长得挺好的,咱们去那儿用餐,吃完了还能去泛舟,轻松轻松。”

“是。”刘绣她们往日怎么都无法把长孙颖劝出门,如今她难得愿意自己带孩子出去玩,于是顿时求之不得,赶紧收拾好东西,浩浩荡荡的拥着她们出发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太苦逼了,所以来点欢愉的调剂下~

☆、第109章 失踪

李家人都不擅长起名字,看看他们给孩子起名字便知道,这家子大概所有的智慧值都加在朝政那块儿了,所以黄宫中四个人工湖,很被敷衍的起名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不过名字虽然俗气,但风景却极其不俗。西海之畔有一大片桂林,每年秋季都会香云笼罩,长孙颖往年极其喜欢过去,但今年因为李治不在,没那个心情,所以一时都忘记了这旧地,这会儿被孩子闹才想起来,于是便带着宫女们准备了器具之后,直接到那地儿去野餐了。

等到了桂花林,李忠还是头一次来,果然就呆了,趴在长孙颖肩头吸了吸鼻子,然后打了个大喷嚏,“好香。”

就在长孙颖正要赞儿子有品位时,就听着李忠吸溜了口口水,直接就蘸着口水往着长孙颖的肩头一摁,粘了块儿落在她肩头的小黄花就往嘴里头送,连阻止都不及。于是她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小子一脸神往的吸溜着手指。

很显然,他还没尝出味儿。

“你这小子,”长孙颖对此都无奈了,只能呻吟了一声,然后让人铺好地毯帷帐,抱着他先吃饭了,然后再“干活”。

等着用过饭,长孙颖要李忠坐在毯子上等,自己带着人去收集桂花。因为桂花太小了,所以采摘起来非常麻烦,只能先一缕一缕的捋下来,然后再摘去杂质,然后让人淘洗干净,再上锅来蒸。

“这东西我们没做过,但是听着良娣这么一说,还真不麻烦。”听着长孙颖说过程无非是淘洗蒸腌之外,尚食局那儿派来的御厨笑吟吟的点头赞道。

比起他们一道菜要花好几个时辰雕花,长孙颖只觉得麻烦的工序在他们那儿都是简单了。

“关键是腌的糖,可不能用你们之前的那糖了,记得拿今年新出的那种来。”长孙颖想了想,特别注明,“就是用玄奘大师带来的法子做出的那种糖。”

“是是是。”御厨笑容满面的点头应道,“还多亏了良娣提醒,我们去玄奘大师那儿求了一趟,果然有新鲜的法子。咱们做出了一些,比着以前的糖都洗白匀称许多,贵人们尝了都夸呢。”

长孙颖听着这话,抿嘴一笑,心中想着果然大吃货国的传统那是源远流长啊。

后世的人提起糖可能觉得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在古代,吃糖可是一种高端的享受,要不然也不会有甘之如饴这个词的出现了。实际上在唐以前,中国虽然自有熬糖法,但是产量低,质量差,所以基本上与普通老百姓无缘。后来熬糖法从天竺传来后,才有着质的变化。

而这个把糖从天竺传来的人,就是玄奘。

从官方思维来看,玄奘大师大约是对于自己私自偷渡出过这件事心有余悸,所以一个劲儿的在想着办法弥补。他带回来的典籍中,除了佛经之外,还有大量关于他走过的地方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技术特产之类的书籍。毕竟佛经他感兴趣,皇帝可不一定感兴趣,他带来的杂项中有一两项能让其他人感兴趣,或许他偷渡的罪责也就能免了。

不过长孙颖推己及人,觉得大约是大吃货国的传统,每到一地都是先研究有什么可吃的。玄奘大师虽然是佛教徒,不能沾荤腥,无法告诉大家大象肉好不好吃,但是其他素食的味道却完全可以品鉴一二。他大约遇到糖觉得挺好吃的,就顺便带回来了吧。

实际上玄奘带来的典籍太多,一共有657部,所以书都还没卸完呢,哪里知道哪旮旯藏着糖经。只是长孙颖这个吃货,听着“唐僧哥哥”从天竺回来,第一个念头不是问他见没见着如来佛祖,而是问他有没有带回来制糖的方法。她随口问了句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再问下去,于是最后就演变成太子东宫的人直接去弘福寺问玄奘有没有熬糖的方法,玄奘大师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般奇怪的问题,但是他还真心有,于是当下搜罗了出来,送到了宫里。尚食局的人得了这法典,立马就动手研制了起来。

他们最后送到长孙颖面前的糖,比着长孙颖后世见过的白砂糖还要差许多,颜色有些偏紫,但是比起这里已有的糖,却已经纯粹太多。可以说,它的存在大约第一次满足了宫里头各位吃糖的嫔妃公主们对于甜味儿的追求,所以高阳公主极其有商业头脑的要了方子,已经派家奴往扬州买地大量种植甘蔗去了。

长孙颖在这边看着宫女们忙忙碌碌收集着桂花,正跟着御厨聊着如何来蒸腌桂花时,忽然见着照顾李忠的奶娘急急忙忙过来,几乎算的上是一脸惶恐的跪在了她的面前,几乎是带着哭腔的说道,“良娣,郡王,小王爷不见了。”

“什么!”长孙颖一愣,只觉得天旋地转,险些都跌倒了。

作为李治的长子,李忠就算是生母身份卑微,但是待遇还是高于他人的,例如他才满岁就被李世民大手一挥的封了陈王,所以宫女们都以小王爷称呼他。

“你们那么人看着,怎么会不见了!”长孙颖恼怒的问道,奶妈跪在那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着实情讲出来。

原来长孙颖刚走一会儿,李忠就坐不住了,折腾着要捉迷藏。这是他原本玩惯了的游戏,奶妈们也不奇怪,就几个人陪着他玩。轮到李忠时,奶妈们照着他要求的背过身去,数了十下之后去找他,原本以为他就躲在帷帐后面,可谁知道一找却发现小王爷不见了。

她们原来还以为李忠在跟她们闹着玩呢,于是连声认输,四处喊着找人,可怎么都找不到。这会儿大家才意识到孩子没见了,顿时吓得不得了,赶紧来通知长孙颖。

长孙颖扶着周围人,等稳住身形后,按着胸口,似乎这样就可以减轻狂跳的心脏,努力吸了口气问道,“湖边呢?有没有派人去湖边找?”

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先找到孩子再说。这是皇宫里,孩子不可能凭空不见,多半是他自己跑岔了路,只要没有到湖边不发生意外,便不要紧。

“湖边有人守着,说是没有见过小王爷。”奶妈们回道,她们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个问题,已经问过的确是没有人,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去找这块儿负责管理的人,问他们多要点人手,四处查查。尤其是树丛底下,山洞里头,小孩子身体可以穿过的地方。”长孙颖有条不紊的吩咐道,自己的手却在一直抖,她自我安慰似得说道,“没事,没事的,一定没事。这宫里头,孩子哪里会丢。”

长孙颖下令去,周围人都放下了手头工作去找孩子,不过还没等找到,就见着有人满头大汗的来禀报,“良娣,找到了。”

“找到了就好。”长孙颖喜出望外,当下就问道,“人呢,怎么不把小王爷带过来!”

“良娣,我们带不走,”报信的宫女面有难色,支支吾吾的说道,“萧良娣,小王爷在萧良娣那儿呢。”

“她?”长孙颖一愣,脱口而出问道,“她怎么在这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宫日常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