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宫日常生活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洛浮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9 KB   上传时间:2014-11-11 20:01:50

“杨?”长孙颖一愣,慢慢的咂摸起这个姓氏来。

这个时代不比古代,姓氏和郡王连在一起的,尤其是能嫁进皇家的,无非就几个大姓,只要能知道她的名字,便也能知道大家有什么仇或者恩了。

但是这个王妃,竟然姓杨?长孙颖简直不敢相信,过了一会儿才闷闷的问着纤云,“弘农杨氏?”

“是,正是弘农杨氏。”纤云点了点头。

“可是为什么呢?吴王的母亲不是,”长孙颖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弘农杨氏也是世族,又是先朝皇族,这份家世的确配得上皇室,但问题是李恪的生母便是先朝的公主,他如今娶得又是杨氏,李世民给儿子这么安排了婚事,真心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他到底是想弄死李恪,还是想逼死李治?

“吴王殿下当日处境尴尬,杨氏主动提亲,陛下觉得不错,但是便诺了。”纤云小声的解释道,然后看着长孙颖奇怪的眼神,便补充道,“这事儿当年宫里头穿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话都有,奴婢也是从姑姑们那里听来的。杨氏虽然也是弘农杨氏,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一支,况且大家都觉得吴王殿下此生就要老死封地了,所以才&”

“哦。”长孙颖应了一声,却也瞬间懂得了杨氏的身份,估计跟自己当初一样,也是作为弃子存在的。她是杨氏,嫁过来身份是够了,作为了弃子,并不能为吴王带来多大势力,便既不会引起注目,却又显示了皇帝与杨家对他的仁慈和关心。

那既然大家同病相怜,她便更没有理由恨自己了啊?长孙颖在心里头默默的想着,要说现在她混的可比自己好多了,虽然身为诸王妃比她这内命妇矮上一头,但是她关起门来却可以自己当家做主,比自己这受气包可得意的不知道哪儿去。

所以她为何用那样憎恶的眼神看着自己?

“昭仪为何忽然问起杨氏?”纤云见着她低头不语,想了想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只觉得她像是不怎么喜欢见到我一样。”长孙颖提起这个,然后笑着摇摇头,“罢了,也是我多心,反正大家以后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所以也没甚要紧的。”

“大约是因为吴王进京,要替代长孙相公的职责,所以吴王妃觉得心虚,不大好意思见昭仪吧。”纤云想了想,这么解释道。

“呵呵,”长孙颖轻笑了一声,不做言语。

她还不至于分不清厌恶和避让的区别。

“对了,”纤云看着长孙颖,忽然轻声说了一句,“席间我看到吴王妃与武婕妤又说又笑,似乎极其投契。要不要遣人去问下武婕妤是否知道?”

“她的母亲出身弘农杨氏,她与吴王妃能攀上关系也不奇怪,”长孙颖近乎于本能的说道,“不必麻烦她了,武婕妤的人情可不好欠。”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长孙颖一抬头,看着她们都奇怪的看着自己,心虚的问了了一句,暗想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昭仪不知道吴王妃的出身,却知晓武婕妤的出身,”纤云看了一眼长孙颖,然后飞快的垂下了眼,“所以奴婢们略微吃惊了些而已。”

相比较武婕妤这种不起眼的人,哪怕吴王妃再低调,身份也比她高,所以正常人打听消息都是从大到小的。

“哦,我以前听人提起过武婕妤的父亲,所以,所以略有所知而已。”长孙颖随口搪塞着,心里头却道自己的大意。

武媚娘的家世,在后代被人们翻来覆去的研究掉了个底儿,别说父母了,就是姐妹侄子也都一清二楚,但是在这个时代而言,她不过是个小人物。武士彠活着都不算什么人物,如今已经死去十几年,更不会为人所知了。

长孙颖在心里头告诫自己千万可不能再犯这种错误了,然后就丢下这个话题,匆匆的回宫。

**吴王归京的一系列庆祝过去了之后,京城里才安静不久,便又到了晋阳公主出府兼入道的典礼,才沉寂下来的京城也就热闹了起来。公主入道不仅仪式盛大,而且当时祭祀用的东西都会发给百姓,其中不乏金银器以及绫罗绸缎,这些都是可以当做钱用的东西,所以百姓们对此的热情可以远远超过与其它了。

不过这场仪式对于长孙颖等人来说,不过也就是多了个可以遛弯的机会而已。皇帝不能出席,皇后也不好驾临,两人都只发了圣旨和懿旨来,剩下的就交由四妃带着一些人跟外命妇们到场,为公主长脸了。

长孙颖得了李治的钦点,纵然萧淑妃不愿意,也不得不带她出门。等到了场上,长孙颖也没有碍萧淑妃的眼,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站着,然后眼睛在人群中搜寻。

她今日是主动跟李治要求来的,而来了,也主要是为了找一个人。

“你在这儿替我占着,等有人喊我,就说我内急。”等瞅准目标之后,长孙颖拉了刘绣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守着,然后毫不犹豫的溜了。

“唉,昭仪你,”刘绣冷不丁被她拉到这里,慌张的想要叫住她,可一张口就看到周围的人都朝着这边儿望,顿时就缩着脖子乖乖站住了,不敢再声张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长孙颖拉着长孙冲一路急行,直到找到一处无人的地方,才推着他走了进去,急急忙忙的问道,“大哥,最近家中可有事发生?”

她与着长孙家的人不亲,就算是有事情想问,长孙家也未必愿意告诉她,或许还会误导她,所以长孙颖想知道长孙家跟杨家又什么过节,以及长孙家最近有没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就只能问长孙冲。

可偏偏长孙冲入道了,不会进宫,整天跟着人谈玄论道,她想找人也没办法找,只能找到这个时机。

晋阳公主的入道仪式规模宏大,道门中人尽出,皆为她祝福,长孙冲既然入了道门,也未能免俗,有很大的几率出现,所以长孙颖从刚才就在找他,这会儿果然让他找着了,她看着众人都在望高台上的晋阳公主,便直接把哥哥拉到后面来讲话。

“事情?”长孙冲听得一头雾水,“你是指什么事?”

“不同寻常的事。”长孙颖也不好说是觉得李治会对长孙家下手,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我在宫内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只听着吴王进京,父亲位置受到了影响,有些担心。”

“原来是这件事啊。没什么可担心的啊。”长孙冲很不以为意的说道,“父亲可是皇帝的舅舅,又位列人臣,吴王这种程度的人怎么可能懂得了他的根基,就是吴王司空的位置,还是父亲因为要编书,所以特意主动请辞让给他的。”

“哦,”长孙颖听了这话,心里头闷闷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抚着胸口问起了另外一件事,“那咱们跟杨家,有没有什么仇怨?”

“杨家?弘农杨氏?”长孙冲本能的就皱了眉,“他们家都没什么人出仕了,还能有什么仇怨。”

因为李家跟杨家原本就是亲戚,所以李氏当权后,纵然是砍了隋炀帝,却也不可能对剩下的杨家人追究,况且公主都入了他后宫,他还能说什么,所以各方权衡之下,却是以着朝廷缺人为由,对着杨氏故旧一并重用。

不过尽管如此,却也不能说李家人一点都不担心杨家复辟,之前的厚待只是做个宽厚的样子而已,等着后面李氏立足了根基,朝廷上人才济济了后,便开始逐步的消除杨家的影响,所以杨家无论是任官的人数还是在官职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时可能不觉得,但是综合两朝来看,就会发现现在高层几乎已经没有杨氏说话的余地了。

长孙无忌大权在握,能跟他有冲突的人总是差不多一个重量级的,像是杨家这种旧世家,想要跟他有仇还有难度呢。

“当真没有?”长孙颖看着长孙冲,有些难过的说道,“哥哥你就好好想想嘛,这个对我很重要。”

“杨氏,杨氏,我想想,”长孙冲见着长孙颖态度很急迫,便也不自觉的就严肃了起来,自己在那里走来走去的走了好一会儿后,这才敲了敲头,“说到这个,好像也是有件事情,不过,这个也很难说。”

“什么?”长孙颖听着长孙冲这么一说,立马竖起了耳朵。

“这是一件旧事了。我自己在这卷宗里看到过一些,然后因为意见不同,还去问过父亲,但是却让父亲骂了回来。我也是那时起开始无心为官的。”长孙冲想起那些往事,皱了皱眉,看得出来并不是愉快的回忆,但却也跟长孙颖讲了出来。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时年前了,彼时长孙无忌刚奉命编好了贞观律,便出现了一桩谋反案,而这这桩谋反案的行使人,便是杨氏的一支。

当时案件审判的很快,因为来告发的人正是杨氏的奴婢,细节一应俱全,官军按照他所供述,很快就找到了罪证,但是最终的定罪却遭遇了麻烦,那便是来告发的人,是个奴婢。而按照长孙无忌新编著的贞观律,奴婢告主,是不具有法律效率的,所以这个人的口供是无效的,大理寺和刑部不能判定杨氏有罪,也无法将罪首问斩。

实际上当时,杨氏是否被冤枉,该不该问斩,都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议论。皇帝也十分头疼,便向长孙无忌咨询意见,毕竟他才是法律的专家。结果最后长孙无忌给出了的结论却是“杀。”

长孙无忌当时的立场跟简单,不管杨氏是否谋反,不管他家奴婢是否诬告,这都是个杀鸡儆猴的好机会。当时皇帝正杀兄夺位,底下非议者颇多,蠢蠢欲动的人也不少,着实需要一件事情来“杀鸡儆猴!”

杨氏便是他挑中的那只鸡。

有长孙无忌做决断,改过了卷宗,将着奴婢改为十年前已经自赎为良民,这样他的口供就具有了效力,那一支杨氏很快就被问斩,而其他不安分的人在见识了皇帝的铁腕之后,都乖乖的噤声。皇帝站稳了脚跟,这才慢慢开始用礼贤下士,虚怀若谷来刷自己的好感度和名声值。

长孙冲长大时,这件案子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早已被人遗忘。当时长孙无忌很为自己编纂的贞观律感到自豪,所以在长孙冲对着史书无兴趣之后,便教他律法,而长孙冲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着父亲的书房看到了这个案件的原件。他按照律法上的条条框框来套,发现杨氏罪不至死,可却又记得小时候看杨氏问斩的画面,便去大理寺调出了卷宗,结果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我曾经拿着这件事去问过父亲,结果父亲并不认错,还说律法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定而被制定出来的,那他自然也可以因为需要而修改。”长孙冲摇摇头,“可我认为这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制定了法律,连自己都不能遵守,还要它做什么?如果随便就因为自己的利益而篡改,那法又有何存在的意义?”

“我那个时候认识到,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来源于皇帝的一句话,所以我们制定的法律条文,背下的条款都是笑话,便没有兴趣再做这个了。”长孙冲看着长孙颖,“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是在我心目中,我们唯一能与杨家结仇的,大约也就只有这件事吧。”

“那造反的那支杨族怎么样了?”长孙颖听着长孙冲的这番描述,只觉得心头一紧。

“都死光了吧。因为当时说只诛首恶,不问其它,所以案件并没有被扩大,杨氏的其它旁支并未受到牵连,因此也没有人反对,所以这事情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到现在估计知道的人都不多。”长孙冲挠了挠头,然后不解的看着长孙颖,“你问这些事,究竟是想要做什么?”

☆、第177章 意外

“没什么,只是忽然遇到了杨家的人,对我好像有些误会,不是什么大事。”长孙颖摇了摇头,然后委婉的长孙冲,“你入道后,父亲很担心你,所以你没事儿就多会回家里看看吧。”

“你怎么忽然对家里头这么,”长孙冲抱着手比划了下,有些不知道如何形容她的这种态度。

按照他所知道的的状况,长孙颖与家里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她出嫁前在家里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出嫁之后因为长孙氏受到的连累不少,得到的助益却很有限。

所以别的姐妹说让他关心父亲还寻常,可长孙颖说这话,却让他觉得很违和。。

“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了解父母的苦心。最近陛下让忠儿去了前面念书,我们五日才能见一面,心中想他的厉害,才恍然察觉当我们离开家时,父母应该也是这样子的吧。”长孙颖笑了笑,“父亲最疼你,你虽然不能为了他去违背感情的做一些事,可是能让他多看看,也算是种孝顺吧。”

“你果然还是那么善良,”长孙冲在心里头一直觉得自己的这个庶妹是善良且温和的,所以见着长孙颖这么劝她,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设定,点点头同意道,“我会抽空回家去看看的。”

“父亲年纪大了,性子难免有些倔强,对你都能如此,他人可想而知,所以若你觉得他有与人龌龊的时候,尽可能的劝着他点。有解决不了的也可以派人送信给我,我毕竟在陛□边,多少有些用。”长孙颖不能明着告诉长孙冲李治想要动长孙家的手,只能用这种法子提示长孙冲观察着四周,末了还特意加上一句,“咱们这样的人家,原本就是别人的肉中刺眼中钉,真是一点儿事儿都不敢有。如今父亲年事已高,我们这些也只能依仗你了。”

长孙冲虽然入道,可说实话,哪怕他再方外人,长孙家的烙印也是脱不了的,长孙颖十分怕他当真撒手不管事,所以反复的刷他的责任感。

“妹妹果然大了,你说的我都晓得,之前在家中不觉得,如今跳出来看看,也着实体会到咱们家的危险,”长孙冲的态度让着长孙颖十分满意,一点儿都不中二,甚至还褪去了先前的理想主义,跟长孙颖说话时心有戚戚的点了点头,“其实整个长孙家跟你一样,都是容若福祸系于一人。”

长孙冲有这番觉悟,让着长孙颖觉得十分意外,她郑重的点了点头,能被人理解的感觉真好。

长孙冲离开之后,长孙颖等了等,确定没有人之后,这才从着屋檐角落下离开。

“咦,”长孙颖走过前面花丛,看到一旁树枝上挂落的香囊,忍不住停下了脚步,伸手将着那香囊摘了下来,“这是哥哥留下的吧。”

香囊质地很好,一看就是上品,款式简单,上面绣着松鹤图,明显是男子的饰物。

这地头刚才就她跟长孙冲站过,长孙冲是世家公子出身,就算是入道,在衣食住行上也不见得有多朴素,所以身上仍然香囊也不意外。长孙颖刚才没有注意到他身上的小东西,但觉得这东西是他的落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等私密的东西,留在外面容易生事端,”长孙颖将着香囊拿在鼻尖浅浅的嗅了嗅,她对于调香一事不太在行,也闻不出是什么香料。

香囊属于贴身物品,若是被别的女人捡到了,给长孙冲惹出什么桃色绯闻,那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所以长孙颖略一思索,就索性直接收到了袖子里带走。

等着长孙颖离开后,过了不久,在不远处的角落里站着的一个人影走了出来,若有所思的看着她离开的方向。

她慢慢的走过来,蹲在长孙颖刚才捡荷包的那处地方,伸手摸了摸那从树丛,最后捂着嘴在那里笑了起来。

长孙昭仪,难道没有人告诉过你,路上见到的东西不能随便捡吗?

**

长孙颖回到位置上时,刘绣见着她来,这个人都快喜极而泣了,赶紧退让到她身后,小声的说道,“昭仪,你总算来了,那边儿快要结束了。”

“哦。”长孙颖盯了眼前面的高台,晋阳公主已经换上了道服,正准备授冠。

想到等着一授冠,不管实际上如何,晋阳公主名义上就与着这万丈红尘绝缘,不由得就叹了口气。

当初她费心心机救下李明达,只是希望那个懂事的小姑娘能够平安长大,幸福生活,而不是让她这般红颜枯骨,行尸走肉的生活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纪越长越大,那个懂事的令人心疼的小公主,竟然变成了如今这个犹豫到让人心疼的姑娘。

她完全理解李治对于李明达的种种优待,因为对于这个女孩儿,每个人都会忍不住心疼。

刘绣顺着长孙颖的目光望过去,看着晋阳公主低头任着天师为她戴上道观的那瞬间,也忍不住遗憾的议论道,“也不知道为什么,公主这样的年华,却想不通的做这种事。”

“哀莫大于心死。”长孙颖喃喃自语道,她看着晋阳公主低头的那瞬间,脑中莫名的想起了这句话,以及晋阳公主那天痛苦的声音。

就算我再爱他,那又怎样?

“呃?”刘绣听着这话,完全没反应过来,追问了一句,却看着长孙颖已经随着人流走上了前,只得匆匆的跟上去。

晋阳公主的仪式结束后,大家知道她已经很累了,身份不够的便知趣的放下礼物,该告辞的告辞,该走人的走人。长孙颖原本还想着跟萧淑妃等人一起回宫呢,没想到憋了一天的萧淑妃竟然给她使了个坏,没有灯她就自己走了。

“昭仪,我们该怎么办?”刘绣站在她身边,急的都快哭出来了。

因为是跟萧淑妃等人一起来的,萧淑妃都没有带太多人,所以长孙颖也不得不削减了自己的婢女,只带了刘绣出来。同时因为萧淑妃的“盛情”邀约,长孙颖又没有到被赐銮驾的地步,也是搭着萧淑妃的顺风车来的……如今她被搁在这儿,竟然连派去求助的人手都没有。

长孙颖是皇帝的妃子,身份非同一般,根本不能随便的去找个马车坐的,更不可能轻易向人求助。甚至不客气的说她被外男看一眼都是罪过,不仅是看她的人的过错,也是被她看的人过错……

不管大唐多么开放,宫妃都不可能随便跟外男勾搭。所以刘绣实在是不能轻易离开她身边。

因此萧淑妃她们的这个小手腕,可真拿捏住了她的七寸,让她困在这里没办法。

当然,她应该也不会被困太久,那些人到宫中怎么都会发现她的“失踪”,无论如何都会派人来接她的。

只是那样的话,丢脸也是必然的。

“先冷静下来,这里毕竟是,”长孙颖也颇为心烦意乱,透过帷帽上的轻纱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沉吟了片刻说道,“你去通知下公主,把我的窘境告诉她,问她借辆马车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宫日常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