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面条西施发家记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兀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14-12-12 19:12:46

见李氏只瞅着自己笑,常相逢也还之以微笑,“婶子,我们还指着这凉粉方子养家呢,就算是以后将这法子跟人说,怎么也得满一年不是?”说到这儿常相逢拿锅铲将两面焦黄的油馍从平底锅里铲出来,摞到一边的篦子上,“我姐跟我姐夫成亲才多久,连个院子都破的不行,怎么着也得叫他们挣上些银子翻盖翻盖屋子嘛!”

常相逢从来不是个吃独食儿的人,可是东西给的太容易,长远来看却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那人还是一脸算计的李氏。

“相逢说的是,这有门生意做着已经很不错了,再说这中间也还是有赚头儿的,”郭氏看了一眼面色尴尬又想发火的李氏,笑道圆场,“二郎还要养一家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三更万字完了哈,明天开始基本一天四千,谢谢大家的收藏留言。

还有,我渴望各种留言。大家冒个泡好不?我想自己的西施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啊。

☆、第三十九V章

从窦七爷家回来,常相逢将自己的决定跟窦二说了,“不说咱们欠着七爷的人情呢,这咱们一家独门生意,招人眼红也是正常的,不如过了今年,就跟春婶儿跟夏婶儿她们说了吧,只是这李氏的为人,太叫人讨厌了。”

“算了,哪有那么多可计较的,就像你说了,咱们犯不上因为个方子再被人恨上了,卖完这三个月,给她们吧,”常巧姑也不想得罪人,尤其还是对他们帮助很大的窦七爷家,“要我说谷水离咱们这儿也确实不近,不如直接给了?”

常相逢被自己这个姐姐气死了,“你直接给了春婶子,夏婶儿那边你给不给?她那人你不知道?现在是叫她娘家兄弟卖,你敢给了方子,明天她娘家妹子就知道了,到时候咱们还卖不?你以为她不会像咱们这样,大量熬了出去批给别的凉粉摊儿?”

“夏叔那人还成,夏婶儿有些见小,”窦二也不赞同妻子的说法,挠挠头道,“咱们刚买了毛驴没多久,马上就要收豆子了,方子出去了,以后这生意就不好做了-”

“方子也不能轻易就送出去,你送的人家反而不会稀罕,而且不能在九月,”活了两世,常相逢对把握人心上比常巧姑要老练多了,“九月后生意不好了,你给人方子,不但咱们不好要价钱,而且人家会怎么想?明年,明年五月,她们还想做这门生意的话,咱们把方子卖了。”

“就一个字的事,你也要收钱?”常巧姑有些不理解常相逢的做法,讶然道,“都是怎么亲戚,叫人说闲话。”

“是一个字的事没错,可这一个字她们就是不知道对不对?一字千金的道理就在这儿,姐夫,你怎么说?”常相逢直接到窦二那里找同盟。

窦二到底在街面上行走惯了,人情世故比常巧姑这个内宅小妇人更了解,“相逢说的对,就明年五月前,他们指定还会来说的,这可是咱们安家立命的根本,不能轻易给,不然没人记得你的好,”说到这儿窦二冷笑道,“有件事儿我还没有跟你们说呢,那天我去凉粉,还遇到老大了呢,张嘴就问我要凉粉的方子,非说是爹当初留下的,他是长子,方子得给他才行。”

“你大哥?这方子可是相逢想出来的,跟你大哥可没有关系,”这下连常巧姑都不愿意了,“成,就按你们说的,明年咱们再给人,咱们就给他们两家,至于她们以后怎么做,咱们就管不着了!”

“还有一样,这三个月他们去令狐家送凉粉儿,必须得挂咱们窦师傅的幌子,理由简单,就是人家只认姓窦的凉粉儿,”这牌子常相逢要趁机亮出来,以后再有人卖,“窦师傅”家的永远都是正宗的。

常相逢也没有想到郭氏在谷水的姐姐第二天就带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过来,还要给窦二磕头拜师傅,这下可为难了窦二了,豆腐这东西并不高难,洛阳城里豆腐坊也很多,哪里需要什么正式拜师啊。

“这样吧,你们现在先开始卖凉粉吧,反正调这个也简单,郭婶儿你要是想摆摊子,也可以自己坐摊儿,叫两个孩子出去拉着卖,至于豆腐,等过了九月,你叫他们谁过来学都成,”现在窦二自己磨豆腐都少了,也没有功夫教人啊。

“是啊,现在正农忙呢,也不好呆在我这儿长时间学,”看郭氏带来的两个儿子都是老实本分的样子,窦二也愿意教他们,“咱们先把凉粉的生意做起来,这个也好学,你们先卖着,凉粉坨我们先不收钱,等一月令狐家给我们结账时,我把凉粉坨子的钱给扣下,其他的都给你们。”

刚开始连凉粉的钱都不收,郭氏连连称谢,“占海他爹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我们也一直想做门小生意,来点儿活钱,可是又没有手艺,这下好了,来拉凉粉的事叫给占海,他爹每天赶了车出去卖凉粉就行了,比下地轻省,地里的活还有我跟占江呢,等到九月后,叫他哥俩来说豆腐,我跟他爹在西门儿那也像你们一样支个摊子,”郭氏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膝盖一软就要给窦二跪下,“大兄弟,你可是救了我全家了。”

“婶子你别,这不是折我的寿嘛,春婶儿对我跟亲婶子一样,你是她姐,咱们也不外气,你快起来,不过咱们庄户人家庄稼是根本,你们也得顾着地里的活儿,不行就叫小的过来先学着,待秋收之后,再叫大兄弟来。”

两下说住了,常相逢也不叫他们白跑一趟,现场教了如何制作各种调料汤汁儿,又带着他们到东门处自己的摊子上看了,叫郭氏亲手调了几碗,最后又给他们装了十坨凉粉叫他们带着,“这一坨也就是三十碗的量,你们要掌握好,给的太少了将来只会砸咱们自己的招牌,明年生意就不好做了不是?”

“哎,这个我们晓得,相逢你别看我这占江年纪不大,心里清楚着呢,这来的路上,他连城西有几家令狐家的铺面都数好了,城西那地方可不小,要是按你的算下来,只怕这十坨还不够呢,我们明天就去试试,看看大家爱吃不?”郭氏一路下来,也看出来这窦家小姨子常相逢其实才是真正当家儿的。

“你们回去准备准备,第一天生意,多了卖不出去再放坏了,以后真要添,左右也是要跑一趟的,多拿几坨也就是了,”常相逢对城西的情况不了解,也不好多给建议,只是劝他们先保守一点儿,“婶子我跟你们说,这也就是个辛苦钱,一天下来,撑死百十文,想发财可是不行的。”

“嗯,婶子知道了,这已经很不错了,”一坨凉粉窦家要十五文,自己能卖三十文,还有令狐家的铺子当保障,一天下来辛苦一些,可是收益已经很不错了,“有这些钱我跟你梁叔已经很知足了。”这样干两年,自己娶儿媳妇的银子都能攒出来了。

李氏的娘家兄弟也是比郭家的晚一天过来,李氏领着他过来的时候海氏也在,李氏对窦二家的凉粉很熟悉,也不用常相逢再教,直接叫她兄弟提了十五坨凉粉走了,常相逢想说怕他卖不完,可看人家胸有成竹的样子,也懒得多言语,叫李家兄弟在本子上按了手印,临走又提醒道,“夏婶子,人家令狐家可是做大生意的,都是精细人,如果觉得咱们这凉粉不合口味儿不要了,那可怨不得我啊!”

“你放心,我没出阁的时候都开始做小买卖儿了,还有你教?”李氏对常相逢不肯将方子教给她的事很是不满,对常相逢也没有什么好态度。

“这是怎么回事?她怎么拿了你们的凉粉还怪生气?”海氏一大早就来了,看常巧姑不在,也没有多跟常相逢说多少闲话,直接就开始帮着她清理院子,侍弄院子里种的青菜。

“生气,这世上的人还不都是这样?升米恩斗米仇的,咱们给了他们凉粉卖,人家却怨你不肯将方子给她,”常相逢撇撇嘴,“你歇会儿吧,我们都有手有脚的,哪里用你来做活儿?”

说着从厨房里端出炒好的绿豆芽,拌黄瓜,鸡蛋丝和土豆丝端到枣树下的小方桌上,“我烙的饼在案上呢,锅里有绿豆汤,你先吃着,我去换我姐回来,一会儿锁住来了,你也招呼他吃几个,那是个好孩子,中午还得给他奶奶做饭,自己未必吃的好。”

常相逢很喜欢窦锁住,这孩子身上充分体现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大清早起来帮着窦二磨豆腐,回去后休息一会儿,还要侍候有病的奶奶,中午柳氏要帮她们看摊子不回来,家里也就锁住一个人在,因此常相逢但凡做些好一些的吃食,都会给起锁住留上一些。

“行,你放心吧,”海氏见女儿将备好的东西一样样卷好放在篮子里,有些不忍,“你先吃了再去?”

“我没事,路上走着就吃了,这是给柳嫂带的,”与常相逢来说,海氏这个便宜老娘并不贴心,跟她坐在家里,还不如自己去摆摊儿呢,“还有那边树底下的凉粉,你帮着看一下,过一会儿换换井水,水在缸里呢,这天儿太热,放不好再馊了,就没人要了。”

女儿叫自己帮着干活,海氏心里反而熨帖,“我知道了,你放心。”

“你怎么来了?我准备回去呢,结果这阵子来了生意,没走开,”常巧姑看到提着篮子过来的常相逢,嗔道,“我不是说了,不叫你出来了?”

“娘来了,你快回去吧,饭我做好了,你回去陪着娘吃些,”常相逢将篮子里的卷饼拿出来放在碗里示意柳嫂赶快吃,自己则在凉粉案前坐了,“我在这里跟柳嫂一起。”

“你还是别在这儿了,我们守着摊子就行了,”常巧姑连忙去拉常相逢,“你快走吧!”

“这是怎么了?我见不得人啊?”常相逢有些奇怪,常巧姑这架势分明就是不要自己留在这里的节奏,“到底怎么回事?”

“没,没什么,我跟巧姑在这里就行,家里不是还在熬凉粉儿么?你回去弄那个就行,”柳氏被常相逢盯的心里发毛,强笑道,“真的没事儿,你看这里也不忙,要么你们都回去,我一人儿在这儿就行。”

“不必了,姐姐你回去吧,柳嫂子你吃完了,就到树后头的靠椅上歪歪,我在这儿看摊儿就行了,这会儿我看也没有什么生意,家里的凉粉我已经都装好盆了,姐你回去看凉粉凉透了就起出来,再熬上一锅也成。”常相逢岿然不动,自己不过七八天没来,出了什么事不成?

“巧丫,你听姐的话,回去吧,”常巧姑真的有些急了,“你还要嫁人呢,老这么出来不好。”

“啧啧,又来了,我这么出来都多半年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再说嫁不嫁人的,跟我摆摊儿有什么关系?我看姐夫也没有因为你出来摆摊儿就休了你,”常相逢才不相信这个理由呢,从兜里抽出手帕,“姐你擦擦汗,到底怎么回事跟我说实话。”

“唉,算了,我来说吧,你姐哪里张的开嘴,”柳氏来窦家帮工也有几个月了,对常相逢的固执是心里有数的,“相逢你听了可不能发火,你姐也偷着哭了几回了,可又不敢告诉你。”

“到底怎么啦?直接说,”常相逢被这两个女人给惹怒了,“快点儿!”

“还不是因为你那天跟吉大勇动刀么?”柳氏被常相逢吓了一跳,连忙道。

“怎么?他又来了?胆子倒是不小,”

“不,不是,那姓吉的再没来过,”柳氏连忙摆手,“后来郭头儿也来说了,八方堂那边不会再找咱们的麻烦,吉大勇也被打了一顿不许他再到东门这边儿来了,现在咱们的摊子平安的很。”

“那怎么了?你们一个个这副模样?”这两人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像死了亲娘,常相逢有些摸不着头脑。

柳氏被常相逢一瞪,心一横道,“其实就是那些看不得咱们好的人私下里传闲话,说了些许多坏话,你姐也挺伤心的,可咱们要靠这生意养家活口的又不能不做,所以你姐想着就不叫你再出来了,你别觉得嫂子在吓唬你,这女儿家泼辣一些也不妨的,但要是名声太恶,以后真的不好嫁,就凭你这长相人才,十里八村都得来求着娶才对,可要是名声不好听了,以后就算有人提亲,只怕也不会是太好的人家儿了。”

又是这个“名声”,常相逢有些挠头,她生活的年代,那些“小三儿”们都活的风生水起,而现在,自己就因为跟人干了一架,就要担心嫁不好,“行了,我不在乎这个的,不过你还是直接告诉我到底说我了什么,也叫我心里有个准备不是?”

“你放心,不论说我什么,我肯定不生气,也不找人理论,”见柳氏还在犹豫,常相逢保证道。

☆、第40章 四十胭脂虎

“就是给你起了个浑名,太难听了,”柳氏看了一眼常巧姑,她已经在那边抹眼泪了。

“外号啊?什么?”自己的行为跟什么“□□□□”挂不上号,其他的还能说她什么?

“胭脂虎,也有说什么母老虎的,”柳氏微黑的脸已经红了,“相逢,你可别生气,你是啥样的人咱们都知道,那些人就是嫉妒咱们生意好,故意来歪派你呢,你可别往心里去。”

“就这?母老虎?胭脂虎?你们就值过这样?”常相逢忍不住哈哈大笑,母老虎她小时候领着弟弟跟人打架时小伙伴儿们就这么叫过,至于“胭脂虎”,不还说明那些起外号的人承认自己长的不错么?

“好啦,我以为是什么呢,人家没叫我镇山太岁巡海夜叉?”常相逢摇摇头,“就这些?这有什么?母老虎不过说我脾气坏,我脾气本来就不好,人家也不算说错,咱们摊儿上有只母老虎,也不怕有人来惹事了,好啦,姐你回去吧,原来就这些。”

“巧丫,你真的没事?有气你可别存心里,”常相逢这反应,叫常巧姑更不放心了,她抚了妹妹的肩膀,“那些人心太黑了,就是眼气咱们生意好,才故意传你的闲话的,那天我听姓张的老婆说你,我当时就跟她吵起来了。”

“你啊,你吵得过?小心人家说咱俩儿是一对母老虎,”常巧姑时时护着自己,常相逢还是很感动的,“你回去吧,我真没事,就这闲话,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要是怕这个,当时也不会跟吉大勇动刀了,再说了,他们只敢这么传闲话,也充分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有顾忌的,起码不敢明着跟咱们过不去不是?”

“你这个丫头还真是心大,唉,日后你就知道闲话的厉害了,”见常相逢不以为然,常巧姑唯有叹气,“以后再有什么事,你可得忍着些,过了七月你都十五了,也是该议亲的年纪了-”

“我愿意我嫁人啊?”常相逢给了常巧姑一个白眼儿,十五岁,高中才上好不好?议亲?嫁人?太遥远了,她现在压根儿没有这种想法呢。

妹妹这么大咧咧的将亲事挂在嘴边,常巧姑真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是心里却对段天生跟母亲海氏的不满多了一分,如果他们好好对待她,妹妹这几年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你既铁了心,我就回去了,你们卖完了也早些回来,晚上我给你做过水面。”

“嗯,好,你快回去吧,”半个店离东门好几里地呢,也没有个自行车,来来回回一天几趟,常相逢觉得自己的腿儿都给溜细了。

之后几日常相逢依然在东门外出摊儿,周边的小摊儿看到常相逢也不好直接取笑,毕竟当初他们可是亲眼看到这母老虎跟一个大男人动刀,而且事后P事没有,连明府的小侯爷也出来给她撑腰。

倒是一向跟常相逢不对付的张家胖媳妇说了几句酸话,可是常相逢根本不在乎,嘻嘻一笑,直接给她顶了回去,若是张家媳妇说的狠了,她就直接从案下拿出切凉粉的刀出来擦,直接吓的胖媳妇闭了嘴,再也不敢吱一声了。

“你这样也不行,你跟她置气,看着你是赢了,可是却坐实了那些传言,”常巧姑每每看到,都会忍不住去劝,“她儿子都要说媳妇了,她怕什么,你可不一样。”

又来了,常相逢无奈的摇摇头,现在她不是恶名,是凶名了,可这又有什么?被她这点儿名声吓住的男人她才不稀罕呢,装小白花,她会,可是不屑,而且靠男人怜惜得来的成果她真的不需要。

“我知道了,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温温柔柔的,真的,”常相逢知道再跟常巧姑说其他也是枉然,索性也不再争辩了,她说什么自己点头应下就是了,“你快回去吧,我估摸着娘也快该来了,叫我说,这大伏里天儿的,她成天这么跑不热么?再中了暑气,你劝劝她,叫她晚上别走了。”

“我劝了,她不听啊,”常巧姑也是摇头,“不过她每天过来,到底能吃顿安生饭,”虽然她能尽的孝心有限,可是尽一分,自己心里就安稳一分。

“行,随你们吧,”常相逢其实心里很清楚海氏不但在这儿吃上一顿午饭,晚上走时常巧姑还会给她带些吃食,再塞上几个铜板,不过现在家里比以前宽裕了,她又是原主的娘,常相逢也只当不知情,随常巧姑的意。

“说曹操,曹操到,你看,”常相逢一指路口,海氏居然提了个篮子过来了。

“我看巧姑没回去估摸着是太忙了,就将饭给你们送来了,巧姑也在这儿吃了吧,我擀的红薯面条,过了水了,快来吃,”海氏将三碗面从篮子里端出来,“这里调料都有,你们直接浇了就行。”

“还是咱娘的面条擀的筋道,你还掐了红薯叶子?”常巧姑搅着碗里的红薯面条笑道,“哪里掐的?”

“早上我来时遇到郭婶子,给了好大一把,挺新鲜的,我随锅下了点儿,剩的还有不少呢,晚上你们溻菜馍也够了,”海氏连晚上女儿们的饭菜也安排好了,“你们快吃,我走了。”

“哎呀,我还以为是看错了呢,这不是海家大小姐么?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海氏正准备走,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转头一看,居然是自己当年的丫鬟,后来的小婶子红灵,“红灵,怎么是你?”

“当然是我了,我倒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你?”红灵打量着海氏,她们年纪差不多,海氏如今也不过三十五,可看上去生生比她老了十多岁,身上的衣裳也打着补丁,面黄肌瘦佝偻着腰,一看日子过的就不好,不过再不好也活着呢,她还以为当年将海氏母女人常家赶出来,海氏再死了呢!

“红灵是谁?”常相逢看着又惊又喜的海氏和明显一脸不善的红灵,小声问常巧姑。

常巧姑可没有那么激动,淡淡道,“咱娘以前的丫头,后来嫁给了三叔,当年大伯跟三叔为了霸占爹的国产,将咱们三人赶出门时,她跟大伯母可没少出力!”

“噢,原来是旧仆啊,”常相逢冷冷一笑,在常巧丫的记忆里,四岁时那个风雪交加的夜,她们一家栖身破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是巧姑吧?这是巧丫,哎哟,巧丫长的可真像你当年,”红灵已经收敛的情绪熟络的走过来拉了常巧姑的手,想摸常相逢,却被她躲了过去,不过她不以为意,看向常巧姑的目光满是慈爱,“巧姑都嫁人啦,怎么不往常家营送个信儿去,你可是你的不对了,好歹你是姓常的,嫁人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不跟家里老人说?你大伯跟你三叔可是嫡嫡亲的。”

不等常巧姑答话,她又抬头看了看窦家凉粉摊子上挂的幌子,“原来这凉粉摊子是你们开的?哎呀早知道那个窦师傅上我们家卖凉粉儿的时候我就不给银子了,那个窦二也是,看着倒像个老实人,怎么为了几个铜板,连亲叔亲婶子都不敢认了?”

“不是不敢,是我们就没有什么‘亲叔亲婶子’!”常巧姑对当年的事情的记忆要比常相逢深刻太多了,“我们要是有什么‘亲叔亲婶子’,也不会落到今天!”

“娘你还不快过来,当年咱们被这嫡嫡亲的叔叔伯伯给赶出家门,我虽然四岁,可是还没有忘呢,”常相逢从鼻子里冷哼一声,看向海氏,这人真是不记打,看到当年的欺负自己的旧仆不扑上去直接抓头发,还抱着哭?

“瞧你这丫头说的,看来嫂子真是没有好好教你,当初可是你爹没有子嗣,才被收回了家产的,”红灵说的脸不红心不跳,“后来你娘又不愿意为二伯守节,带了你们改嫁,难道常家还能把姓常的东西叫她带到外姓家去?”

“行了,当年的事我娘要是不怪你无情无义,我呢,也不多说什么了,姐你带着娘回去吧,跟这种东西浪费口水,还不如回去喂喂鸡呢。”当初海映雪居然带了这么个无耻的丫鬟跟人私奔,而且最终落了这么个下场,常相逢都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了。

“嫂子,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这个呢?当初咱们在海府,可也没有这种吃食儿啊?”红灵也没有理会常相逢的讥讽,盯着桌子上的一碗碗凉粉,还有桌上来来去去的食客,显得很好奇。

“什么叫‘咱们在海府’,你把话说清楚了,当初你不过是个丫头,是在海府服侍主子的奴才,如今当了个农妇,长本事了,敢跟主子说你说我的?”常相逢不屑的一笑,鄙夷的看着红灵,这古代的规矩因为要赎常巧姑,她还是了解过的,所以直掐红灵的三寸。

“这不是跟着你娘跑了出来,哪里还有丫鬟小姐这一说?从你娘跟着常安邦出来,什么身份地位,就全抛去了,”红灵抿嘴一笑,看向海氏道,“嫂子,你看我这小孙子,看到你们的凉粉馋成啥样了,你是他的二奶奶,能看着不给孩子一碗?”

红灵如今都当祖母了,海氏眸光一暗,看向常巧姑,“巧姑,这孩子还得管你叫姑姑呢-”

“我常相逢的凉粉是给人吃的,不喂狗,”海氏话还没说完,常相逢那边已经将凉粉切的咣咣响。

“看这孩子,我是你亲婶子,你侄子吃你一碗凉粉你都舍不得?抠死了,好啦,你给我们调三碗,婶子给你钱,”红灵将三个铜板拍到桌上,“这不是?”

“好咧,哪怕人家端着去喂狗呢跟我也没关系,我摆摊做生意,向来是收钱卖饭,要是今儿这个,明儿那个的都跑来为了碗凉粉认亲戚,我也忙不过来不是?”常相逢无所谓的一笑,将三个铜板收到匣子里,示意柳氏给他们调凉粉儿。

海氏已经在一边尴尬的站不住了,常巧姑起身拉了她道,“咱们回去吧,我还得熬凉粉呢,不然一会儿人家来了,咱们没有货给人,耽误事儿了。”

“成,咱们走,”海氏看了红灵一眼,因为有女儿在身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真是晦气,”看着那个叫红灵的半老太太拉了孙子孙女离开,常相逢忍不住骂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面条西施发家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