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喜临门(种田)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倾情一诺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5-01-28 04:04:37

  似是看出两人心思,卫玄又说道:“两位师叔放心,明日我就回京,待见过父亲和师公之后,再与师叔好好商议。”

  “好,玄儿,这件事情要赶快办!溪儿,你的万亩紫土先不要急着开荒,等到这件事情你师兄办好之后,你再着手去做,到时候就没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了,人手不够,我会再想办法!”陆志明还是很相信卫玄的能力的,他也相信这件事情只要圣上和恩师插手,那么很快就能解决。

  “好,溪儿知道了!”只要来得及明年育苗就行,再说,万一到时候事情没办好,她在沙土上种也是一样的。

  在屋里几人谈话的时候,厨房里灶火旁,沈瀚、临青禾、临青木和临十福都眼巴巴地盯着锅和灶膛,连烧火都不让临六乐和临五安两个丫鬟插手了。

  “什么时候能吃呀?”灶膛里传来的烤红薯的香味和大锅里蒸红薯的香味,严重刺激着沈瀚这个吃货的神经,如果不是临青禾阻止,他早就伸手去灶锅里了。

  “沈瀚哥,你别着急,妹妹不是说一刻钟之后差不多就行了吗!快了,快了!”临家兄弟也跟着临青溪一起叫沈瀚和卫玄为“沈瀚哥”和“卫玄哥”,还说这样会显得更亲近一些。

  “没错,快了,快了!”临青木和临十福也急的在一旁直搓手,他们从未觉得一刻钟会是这么难熬和漫长。

  “锅底的都烤焦了,一定是能吃了!”沈瀚看到临青禾扒拉灶火旁的红薯时,那些红薯都变成了黑黑的铁疙瘩,而且看起来好像变小了不少似得。

  “还不能吃,里面似乎没有熟透!”临青禾虽然没吃过烤红薯,但他烧火有经验,里面的烤红薯应该没有熟透。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一旁负责看时间的临六乐说道:“几位公子,姑娘说的时间到了。”

  “太好了!”一声惊呼,几人开始往外扒红薯,又忙着掀开锅盖。

  临青溪原本打算是煮红薯的,可是以前她听人说,蒸红薯比煮红薯更好听,而且她还特意蒸了几个紫薯,就是想让临远山、张显他们尝尝味道。

  临六乐和临五安没管沈瀚他们几个,而是按照临青溪事先的吩咐,将蒸好的红薯和紫薯快速地放进一个小簸箩里,然后端进了客厅。

  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厅里坐着的几人都站了起来,等到两个丫鬟端着蒸好的红薯和紫薯走进来,几人各拿起一个,学着临青溪的样子剥了皮吃。

  只是紫薯和红薯都很烫,又软软的,还流出香甜的薯汁,拿在手里不舍得放下,只好忍着微微地疼痛吃起来。

  “好吃,太好吃了!”只吃了一口,张显就赞叹起来。

  “又香又软,又甜又糯,这红薯真好吃!”陆志明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临青飞笑呵呵地吃了一半紫薯,然后临青溪又换给他一半红薯。兄妹两个换着吃,滋味又别有不同。

  卫玄看着临青飞和临青溪的举动,有些羡慕,有些小小的嫉妒,但只是一刹那,他也被红薯的香味刺激地胃口大增,吃完一个又打算吃一个。

  “这红薯和甘薯虽然很好吃,可是吃多了也不好!”临青溪也很喜欢吃,但她不得不提醒他们,东西还是不能多吃的。

  “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多吃?”临青云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因为这种东西吃多了会放屁、腹胀,还会造成脾胃不适、积食,还有烧心。还有,无论是紫薯还是红薯都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否则会胃出血。红薯还不可以和螃蟹、鸡蛋、鸡肉、鸡翅、番茄一起吃,这些都是相克的,吃了对人的身体很不好。”临青溪索性将自己所有知道有关紫薯和红薯的饮食禁忌都说了出来。

  “啊——我还打算以后紫薯和红薯多了之后,天天吃呢!”沈瀚有些失落地盯着自己手中的红薯说道。

  “沈瀚哥,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一切都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临青溪无奈地摇头一笑说道。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五十八章 早出晚归

  “溪儿说的没错,瀚儿记住了?”张显笑着问沈瀚。

  “是,师父,徒儿记住了!”说完,沈瀚还是吃完一个又吃了一个,反正他现在身体壮着呢,多吃一个没关系。

  临青溪又让两个丫鬟蒸了一些红薯,一切拿去给叶氏、穆氏和两位嫂嫂,另一些让下人们都分着吃。

  临十福早就馋了,可是临大安他们却舍不得吃,还是临青溪强下命令让他们每人吃了一个。

  经过一夜的折腾,天色微明的时候,紫薯和红薯全都安全妥当地放在了地窖里。虽然都是一夜没睡,但大家都不累,没吃早饭,临大安就领着几个人下地了。

  陆志明也先离开了,衙门的事情比较多,他必须要回去处理。临远山也领着儿子和几个孙子离开了。

  张显留下了临青溪,说是有话要和她说。临青溪想着可能是和几人回京的事情有关。

  果然,就剩下张显、卫玄、沈瀚和她时,张显对她说道:“溪儿,师伯打算今日就带着你两位师兄回京了。京城里有些事情要处理,恐怕一时半会儿师伯是照顾不到你这里了。好在,你师父一直都在,遇到什么难事,你只管去找他。”

  “师伯,您就放心吧!溪儿一定会听师父的话,不会惹事,安心种地。番豆好了之后,溪儿会让人给师公、师伯送去的,还劳烦师伯告诉师公一声,溪儿定会让他老人家吃上番豆。”无论是因为什么结下的这段缘分,至少这些人对自己的情谊不掺假,这对临青溪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她会努力做好。

  “溪儿,你是个好孩子。相信你师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有你送给他老人家的紫薯和红薯,他一定会很开心的。溪儿,别只想着种地,要跟着你师父、师娘好好读书、练字,也别只想着赚钱,这钱是赚不完的,天下还有比赚钱更重要,也更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你明白吗?”临青溪在张显的眼中是很聪明,但这不代表聪明的孩子就不需要被调教,在他看来,相比较卫玄和沈瀚,临青溪才是最需要被引导的那一个。

  “师伯,溪儿也许一时不能明白您这话中的意思,不过溪儿会不断反省自己,去弄明白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虽然两辈子加起来的年龄和张显也差不了太多,但是临青溪心里很明白,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她还比不上张显一个古人看得远、看得透彻。

  “有你这些话,师伯就放心了!”张显欣慰地笑笑。

  一旁呆着的沈瀚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对张显和临青溪之间的对话有些模模糊糊的,而卫玄则因为二人的对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之后,张显又让临青溪单独告诉卫玄一些有关紫薯和红薯的事情,以及那个有关紫土的详细传说,以便卫玄能够做好有关紫土的后续事情。

  吃过早饭,四人闲聊几句之后,就在依依不舍之中分别了,而分别之际,沈瀚一再让临青溪别忘了他这个师兄,还说以后一定会找机会来看她,但他自己也知道这“机会”很渺茫。

  卫玄没有对临青溪多说什么话,只是将自己随身戴着的一个很简单普通的灵芝祥云纹的玉坠挂在了她的脖子里。

  沈瀚笑他这个师兄小气,就连临青溪这个对玉一窍不通的外行人都看得出来,这玉无论是材质还是成色都极为普通,根本不像卫玄这样一个具备不凡气质的人佩戴的,只有看到的张显眼中光芒微闪,轻轻地皱了一下眉。

  送走了张显三人,临青溪绕道去自己的蔬菜大棚里看看,然后又到自己的那万亩紫土地里瞧了瞧,这才回家吃晌午饭。

  日升月落,时间悄悄进入了深秋的最后一天,看似宁静的临家村上空越来越集聚着一股浮躁之气,隐隐的不安在每个村民心里都起了波澜。

  临青溪这段时间在家的时间不多,临小玉、临小桃和临翠花来找她玩的时候,总找不到她的身影。

  最近,村里的豆腐生意因为曹家村的人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明里暗里的抢夺,如今已经大不如前,很多曾经因豆腐房而忙碌的村民都空闲了下来,而原本负责照顾家里的半大孩子们,又有了时间出来玩。

  老临家一品香的生意也多少受了点波及,好在没人知道这酒楼是临家村老临家的,而且临青海的厨艺已经打出了名气,倒是没有受多大影响。

  临青溪根本没有空余时间去管其他的事情,她种下的玉米都交给了临大安他们负责,但每日她还是会去地里查看。

  还有临十福负责的那些育苗屋和育苗田,她也是要一一仔细过问和检查之后才放心,还有大棚里的蔬菜,她也是很操心。

  田里有那么多的事情要让她做,而且她还要为来年这几百亩地的浇水问题发愁,如果再开垦那一万亩的紫土地,那么无论是时间、人力、财力和水源等等,这些对她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现在她有家人、师父、师伯和师兄依靠,但无论是现代还是现在,她都从来没想过要依靠任何人。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告诉她,人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坚强无畏,才不会被轻易打倒。

  临青溪也从来没把自己真正当成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毕竟她有一个强大而成熟的灵魂,虽然她在外人的眼中只是个还在成长的小不点,但一个孩童的身体并不能锁住一个成人的灵魂,更不能困住她前行的脚步。

  但她不是急功近利的人,她喜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而且她也相信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不会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尤其是种地,必须要付出更多才能有回报。

  因此,无论是老临家的人,还是临家村的人,还是临大安那些下人,他们每天从黑幕破晓的那一刻,就会看到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在地头田间忙碌着,满头的汗水不断滴落在泛着露水的土地上。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五十九章 父女对话

  “娘,小妹这么辛苦,您还是劝劝她吧?”临念雨和临念水身边还离不开人,秦氏和吴氏每日要负责照看两个孩子,打扫家中事务,还要为一家老小做饭。即便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但吴氏还是很心疼临青溪。

  “是呀,娘!明日就是立冬,郝阿爷说已经请了戏班,村里的孩子今天都去搭好的戏台子那里瞧热闹去了,可咱家的小妹还在地里忙活着呢!”秦氏时常觉得临青溪根本不像一个孩子,似乎这一大家子就指望她一样,自己这小姑子的身上仿佛有千斤重担,她这个做嫂嫂的也不忍心。

  次日便是立冬,以往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村里都要举行小型的祭祀,还会请来戏班唱戏,只是近些年四季祭祀变得更简单了,村里更没钱请戏班来。

  这不,前段时间卖豆腐赚了一些钱,临仁义和几个族老商量了一下,决定在立冬这天开祠堂祭祀之后,再请戏班唱一天的大戏。

  “唉,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溪丫头的性子变得越来越执拗,我让她出去找小玉她们几个玩,她却说心里惦记着自己的几亩田,根本没心思。难道还要拿棍子撵她不成?!”穆氏话语中全是无奈和心疼,农家女娃爱种田,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可整日埋头在田里,累坏了身体可怎么办。

  “我看成!”叶氏也从一开始的欣慰变成了现在的忧虑,她可不想自家孙女一辈子在土里刨食,如今认了县令和县令夫人为师父、师娘,她这起点就比别的农家女娃高了不少,再说晚上回来还要读书、练字,真是太辛苦了。

  “阿奶,您舍得打妹妹吗!不如我让小玉她们几个去田里把她拉到戏台子那里去玩,相信妹妹不会不给她那几个小伙伴面子的!”临青木正在院子里摆弄着他才削好的几块木头,打算做个新玩意出来。

  “不行,万一这溪丫头去那边的田或者院子里呢,被村里人发现不太好!”老临家的人并没有把当今的福安县县令就是临青溪师父的事情以及那些下人和田的事情往外说。

  就是穆氏、秦氏和吴氏也从不把自己在婆家发生的事情告诉娘家,包括一品香的所有事情,也从未说过。

  “娘,我去看看溪丫头!”临忠国腿脚已经好了,重活虽然干不了,但一些轻活儿他能帮着做很多,劝说临青溪别把太多时间花在种田上的这件事情,他也早就想做了。

  女儿是他的心头宝,虽不能当成千金小姐养,但他这个当爹的可舍不得女儿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她还是个孩子,应该有个孩子样,应该像她这个年龄的农家女娃一样,该玩的时候玩,该帮助家人的时候帮助家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过早地褪去孩童的天真与快乐。

  最终还是临忠国去田里找临青溪,而当他到田里的时候,发现女儿小小的身影正在田里弓着,一步步地往前挪动,手里的杂草被她很整齐地放进身后的背篓里。

  “溪丫头,歇会儿吧,这些杂草爹待会儿帮你都拔干净。”临忠国走到临青溪的身边,卸下她背上的背篓,然后拉着她的小手就走到了地头。

  “爹,你怎么来了?”临青溪有些奇怪地看着临忠国问道。

  “爹怎么不能来!爹的宝贝闺女在地里累死累活,难道爹在家还能呆得住!”临忠国有些生气地看着临青溪说道,这怒气有对他自己的,也有对临青溪的。

  临青溪还不知道怎么惹到了自己的父亲大人,只得有些讨好地说道:“爹,您……没事吧?是不是溪儿做了什么事情让您生气了?”

  听到女儿小心翼翼地询问声音,临忠国就心软了下来,他暗自责怪自己不应该对女儿发火,同时也无奈心疼地说道:“傻丫头,你没做什么事让爹生气,爹是气自己不中用。堂堂七尺男儿,要让自己的小女儿辛苦养家,是爹没用,是爹没用!”

  临忠国这样自责,临青溪有些惊慌,赶紧说道:“爹,您别这样!咱们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您女儿也不是千金小姐的娇弱身子。我就是个农家女,生来就是在田里刨食的,再说,怎么变成女儿养家了。哥哥嫂嫂都那么能干,就是阿爷、阿奶和爹娘也都每天干那么多活儿,女儿只是想尽力帮忙而已。”

  临忠国哀叹一声,将背篓放在地上,然后拉着临青溪和他一起紧挨着坐在地头儿,面朝着广阔的田野和远处隐在薄雾中如梦似幻的层峦叠嶂的山脉。

  此时,田里并没有多少人,梳着简单双丫髻的临青溪静静地坐在临忠国的身边,父亲特有的气息让她感觉温暖和窝心。

  “溪丫头,爹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在自己小女儿的面前,并不喜欢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的农家汉子临忠国,不禁露出久违的温情面容。

  他疼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但对自己最小的孩子,还是唯一的女儿,他总会表现出柔软的一面。他不知道别的当爹的是怎么想的,但他可以打骂儿子,甚至不惜下重手教导他们,但是对于女儿,他恨不得宠她上天,从来没给过她一个不好的脸色。

  今天,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愧疚,他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做得不好,愧对家人,更愧对自己的女儿。

  坐在临忠国的身边,敏感的临青溪能够感觉出他今天的情绪有些不寻常,以前她没有机会体会父爱究竟是怎样一种爱,只是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父爱如山”这个词。

  现在,她似乎能体会到那么一点父爱的滋味,有一些让自己惴惴不安的酸,又有一些让自己不禁弯起嘴角的甜,但更多的是那种即便此刻风雨骤降,也有一个安全而稳固的港湾让自己依靠,那种拥有坚强后盾的感觉,在现代她从来没有过。

  “爹,您不要这样说!溪儿从来没觉得苦,而且溪儿喜欢这种经过辛苦劳作丰收后的喜悦和踏实。还有,溪儿总觉得老阿爷教会我那么多的东西,并不是让溪儿享福的,他是想教会溪儿,只有不断努力奋斗和吃苦耐劳,才能过上好的生活。”为了缓解临忠国的负罪感,临青溪只好再次搬出了那位并不存在的老阿爷。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_∩)O~,谢谢!

  ☆、第六十章 立冬唱戏

  临青溪的话让临忠国这个农家汉子沉默了起来,临青溪也没有打扰他,安静乖巧地坐在他的身边。

  父女两个保持着并肩而坐望向远方的姿势很久很久,直到远方接二连三传来飞鸟鸣叫的清脆婉转的高声,才恍然惊醒他们。

  “溪丫头,去玩吧!爹希望你不要整天呆在田间地头,多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玩,多交几个知心的朋友,种田的事情有爹呢!”临青溪一心为家人着想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孩子,但她也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去过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生活,在这件事情上,临忠国不打算做任何让步。

  临青溪转头给了临忠国一个大大的笑脸,点点头说:“嗯,爹,溪儿听爹的话,一定会多玩,多交朋友,不会让爹和家人担心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0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喜临门(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