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后宅那些事儿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张鼎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4 KB   上传时间:2015-01-30 10:08:36

高老爷看着城头诸人,两手捧拳,深深一拜,众人纷纷还礼。就在此处,城内一处突然冒起火光,众人都是一惊。周判官道:“好像是官衙附近,下官立刻去调查。”

他说着就要离开,高老爷却一把拉住了他:“周大人还是不要去的好。”

“大人?”

“在事情没有调查前,周大人还是什么都不要做的好。诸位,我刚才说的那个用珠宝收买我的,就是周大人。虽然我并没有什么周大人通贼的证据,但我想现在还是小心点好。周大人,若事后证明你完全无辜,我必亲自捧茶道歉。张将军,周大人就交给你了。”

张千户立刻走了过来,若在早先,他对高老爷并不会这么言听计从。但他刚射了寿王一箭,又被带动的热血沸腾,此时听周判官有从贼的嫌疑,当下就没有再多想。周判官没想到事情会这么急转而下,立刻就傻了眼,直到两个兵士按住了他的手,他才反应过来:“高博荣,你自己也说了没证据,我虽是你下属,却也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你如此待我,就是谋逆!”

“我今日即上了这城头,就没想着活着下去。若你真是无辜,将来自有朝廷正名。”说着摆摆手,张千户立刻道,“带下去。”

他的两个亲信立刻压着周判官向城下走去,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高老爷看了众人一眼,对张同知道:“这城内的事,就要麻烦张大人了。”

张天长立刻领命,他平时对高老爷也说不上怎么敬畏,但今天高老爷先是问住了寿王,又表明了心意,随即又抓了周判官,一连串的手段使下来,却让他没了早日的怠慢。而且这城中安危,也事关自己,当下没有二话,就带着人去了。

张天长走后,其他官员看高老爷的眼神更有变化,见他望着江宁城内不语,一个个都不敢出声,只以为他在思忖对策,却不知高老爷现在也是迷茫了。对寿王的反问和刚才的那番话,是他早就想好的,当然,他早先并没有想到寿王会反叛,准备那番话不过是当自己的罪责下来,能有说头。高老爷这段日子没少想当钦差下来问罪他怎么应答,虽然寿王不是钦差,对话内容有变化,但其中的本意却是不变的。而对周判官,却是他早有估量。

要以他往日的风格,是绝对不会这么行事的,可现在他既以抱了死志,也就不怕得罪人了。不过把这三板斧使完,他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发了好一会儿愣才转过身对张千户道:“军事上的事,还要麻烦将军了。”

第90章

第五十一章

在城墙内外的喊声传到城里后,周家内宅的姑娘们都白了脸。早先妈子们守着门,她们就觉得情况不对了,但更多的还是迷茫——周家扣着她们能有什么用,难道还能拿她们要赎金吗?

但是在听到那些声音,有那反应快的立刻白了脸,周家叛乱了,她们,是人质!顿时她们就没了声音,也不再鼓噪着要见颖姐,而是不自觉地聚在一起,互相看着对方,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惧怕和恐慌。

“周家怎么这么大的胆子?”一个姑娘开口,“这是要诛九族的啊。”

“别操心周家了,现在倒霉的是我们。”另一个道,“枉我一直把颖姐当成好姐妹,我娘本来是不让我来的,说早先也聚过了,明天就要走了,还有很多事没处理。我想着同她一直要好,她既下帖子了,我不能不来,谁知道竟成了这样!这次若倒霉也就不说了,若能逃出升天,这什么颖姐我是不敢认的了。”

这话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只有绣姐道:“我相信这不是颖姐做的,她不会做这种事。”

她是苏家的姑娘,这话虽然说的众人不以为然,却也没人与她辩论,只有一人道:“现在别说这些了,还是想想能有什么办法吧。难道、难道还真让他们拿着咱们做人质吗?”

绣姐道:“我同家中的师父学过一些拳脚,虽不怎么当用,对付一两个人应该还是可以的。还有谁也学过吗?”

一众姑娘面面相觑,她们这种大家闺秀平时学女红规矩管家还来不及,学什么拳脚?也就是苏家这种有女性做家主的才有可能,过了一会儿,还是那年姑娘道:“我、我学过一点八段锦,只是强身健体的。”

“这也凑合了。一会儿你跟着我,我先与那两个妈子交涉,若能交涉成功自不必说,若失败,咱们就一窝蜂的挤出去,不要怕,咱们人多,量她们也拦不住。”

众人都没做过这事,但也知道此时情况危急,因此都点了点头,跟着绣姐整理了一下衣服。而此时,颖姐正震惊的看着自己的母亲。今天这事她本是不知道的,后来还是她母亲叫她去安抚众人,她才知道家中竟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请了几乎所有没走的姑娘,这里有与她关系交好的,更有与她不是太熟识。

“母亲这是做什么?”她迷茫的开口,最近江宁人心惶惶,很多大户人家的家眷都离开了,他们家却一直都没动静,难道现在也要离开了吗?可她事先怎么都没听说过?

“颖姐,你也大了。”她的母亲看着她,“若没有意外,你明年本就该嫁了。”

“母亲!”

“我也不知道这一步到底是对是错,但你父亲既然走了,我也没有办法。作为他的妻子,我只能在这一条路上助他走的更好些,更稳当些。你是他的女儿,也自当如此。”

“母亲,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父亲,一心跟着寿王了。”

颖姐平时对朝政完全不关心,一时间没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她倒知道寿王的封地就在舟山,所以他父亲是想调到舟山吗?

“现在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寿王与蒋王已经举起旗帜,要除奸臣护新皇了。”

颖姐的脸色瞬时白了,她惊恐的看着自己的母亲,不明白她怎么能这么淡然的把这事说出来。这是叛乱,这是谋逆这是造反,这是、是要杀头的啊!

周夫人看着自己的女儿。太快了,她想,快的他们很多机会都来不及实施。

她和周判官都没想到寿王起事会这么快,昨天他们收到消息,说近日起事,今天一早就下帖子招了这些姑娘前来。在他们原本的计划里,是先把这些姑娘送出去,这样也会令城里的这些官员豪绅们有所忌惮。他们倒也没想靠这些姑娘就令全城上下官员大户献城,不过只要守城的时候不那么卖力,支援的时候不那么用心就好了。

而她和颖姐等人,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出城,避免有所意外。可刚把姑娘们请过来,寿王的大军就围城了,匆忙之下周判官连忙去探看形势,而让她在这里主持。早先她也想过把这些姑娘放回去,装作一场误会,但又一想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又何必多此一举?有这些姑娘在手,他们也算多些筹码。现在关键的是安抚住这些姑娘,不让她们闹事。

她本来是想瞒着颖姐的,可现在也不能不对她说明真相了,而颖姐简直就要疯了:“母亲,父亲糊涂你也跟着糊涂了吗?先不说寿王之事能不能成功,只是你们扣着绣姐等人,就是得罪这满城官员大户啊!你不一直对我说要交好苏家、年家,说他们虽是商贾,却自有门道。而现在这事,这、这……母亲,快把她们放出来吧。就说,就说我本来是招她们聚会的,不过突然得了急病,不能出面。父亲那里,你也赶快劝说,让他与高大人一起守城,只要能等到援兵,眼下的困境就都解除了!”

周夫人被她说的神色一动,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母亲!”

“我知道你说的有理,可是不行的,你父亲已经一心跟着寿王了。他是绝对不会回头的,而且,也回不了头了……”

“不不,只要他能立功就可以。还没铸成大错,就还有机会。现在母亲你先去放了绣姐等人,你亲自出面,再好好与她们道歉应该还能挽回。母亲,你就算不顾忌我,也想想大哥他们啊!”

“你大哥二哥早就知道了。你三哥,却是早就到了日本。颖儿,你父亲是个有大才的。他能干、有才华,但就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一直受压制,你看连高大人那样的都是从五片的官员了,而你父亲,却还只是个六品小官。这样下去,他就算干到老,也最多再升一级。但是跟着寿王就不一样了,这是从龙之功,他有机会入内阁成首辅,千古留名!颖儿,你父亲毕生,就这一个念想!”

说到最后,她面孔潮红,两眼放光,颖姐呆呆的看着她:“……母亲……”

在她的记忆里,她的父亲是忙碌的能干的,母亲是精明的贤惠的,当然,还有些严厉,不过那一般是对后院的那些通房小妾。她从不知道她的母亲还会这样疯狂。

“母亲你醒醒吧!”她再也忍不住大喊,“什么从龙之功那太虚无缥缈了!什么内阁首辅那是要成了才行,若是不行,我们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啊!”

周夫人一笑:“即走上这条路,也就顾不得这些了。颖儿,这些年你可有什么不顺心吗?你想要的,想做的,我与你父亲不都是尽力满足吗?就是给你定的那门亲事,也是要你看过之后同意了才换了庚帖。你父亲常说,这事危险,一个不好,就要对不起我们母女,所以总是照顾着我们的感受。你看后院那么多女人,又有哪个能与我添堵的?这些年除了从我肚里爬出来的,家里可还有其他人生的孩子?我又过的有什么不顺心的?这人呐,不能贪心,我们即过了这些日子,就要冒点险。”

颖姐面色如土,一步步的向后退:“母亲,你疯了。父亲疯了,你也跟着疯了。你们、你们这是不对的!”

她说着转过身,向外面跑去。还来得及的,她想。只要她做点什么,也许还能挽回。起码,起码她也要把绣姐等人放出来,不能让她们跟着一起受连累。这时候她的心中充满了后悔,她后悔自己为什么这么大意粗心。其实不是完全没有端倪的,如果她早点发现,也许现在就不是这样了。

她身后传来周夫人的喊叫,而这时候她已经顾不得了。所以她不知道,在她跑出院子后,她娘就停了下来,面色也由红转白,最后颓然坐到了地上。就这样吧,她想。是胜是败就看天命吧。这些年她跟着周判官辗转各地,看着他努力,看着他愤愤不平,看着他借酒消愁。她劝解过,安慰过,有的时候会有些作用,但过不了多久,她那夫君就又开始失落。她一直记得早年,她的夫君是多么意气风发,那时候他总想做出一番事业,他想着凭借他的勤奋努力,是一定可以的。

他们最初,是从一个下等县开始的。那个县真穷啊,穷的连个好点的馆子都没有,县衙破败不堪不说,连县学都年久失修,后来还是她夫君用自己的银子修了县学,让那里的童生、秀才们有个读书的地方。

就那么个地方,他们一呆就是十二年,每年她夫君的考绩都是优,可每次都不能调离,明明县令都三年一换了,她夫君,却做了十二年的县丞!

因那地方太破败,连个好点的稳婆都没有,她当时又年轻不懂事,第一胎就没能坐住。后来过了好久才又怀了第二胎,这一次她小心翼翼,专门从府里请了个懂事的妈子,总算待到了生产,可那孩子却生的艰难,挣扎了两天她才把他生出来,可出来没多久,那孩子就去了,那是个哥儿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4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后宅那些事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