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家女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2 KB   上传时间:2015-02-03 11:32:54

慕容昰看着怀清的车出了街口渐行渐远,方收回目光道:“你可见过这样的小丫头吗?”

余隽摇摇头:“若天下的小丫头都跟张怀清似的这么精,可是我等的大不幸了,不过她这一身医术当真厉害,想咱们大燕朝能跟这丫头一较高下的,恐怕只有我师傅他老人家了。”

慕容昰目光一闪:“你师傅恐也要甘拜下风,你可知她哥哥这个南阳县令是怎么来的?”

余 隽摇摇头:“倒是听说,张怀济在邓州府任了数年驿丞,不知怎么得了叶之春赏识,才升迁到南阳来当县令,而且,南阳什么样儿,表兄最清楚,许克善私通山匪为 患数年,整个南阳虽是大燕治下,实际上却被许克善捏在手里,三年五任县令,都没能动得了许克善,却让张怀济这个刚上任的新官给收拾了,这张怀济的本事可见 一斑,叶之春倒是慧眼识人。”

慕容昰道:“想叶之春是封疆大吏,怎会注意一个不入流的驿丞。”

余隽道:“是啊,莫非这两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牵扯?”说着看向慕容昰,恍然道:“莫非跟这丫头有什么干系。”

慕容昰坐下来,扫了眼桌上空空的几个盘子道:“你可知叶之春夫人难产之事?”

余隽点头:“自然知道,我师傅从京城赶去邓州府,便是为了此事。”

慕容昰道:“叶夫人难产,便你师傅当时也不能保母子均安,甚至断定,叶夫人产子之后,必然血崩。”

余隽倒抽了一口凉气:“那过后是如何母子均安的。”

慕容昰意味深长的道:“正是张怀济开出一剂全归补血汤,才救了叶夫人一命,也由此升任南阳,如今想来,这全归补血汤出自何人之手,不言而明了。”说着站起来往外走。

余隽愣了半晌,回过神来,忙道:“我的药方你拿走作甚?”

却听慕容昰道:“明儿让可喜儿给你送回来。”转过天可喜送回药方,余隽一看却是慕容昰的字,不禁失笑,心说,莫非真让自己猜着了……

转眼便是三月,南阳也进入了最美丽的时节,暖风熏人,春日晴好,南阳县后衙却到处都是怀清采回来的药草,尤其怀清住的小院,除了她带着丫头劈出来准备种金银花的架子,其余空地上都晾晒着各种各样的草药。

南阳的伏牛山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药库,要什么又什么,甚至还有天麻杜仲,黄芪,山茱萸这些较为值钱的中药,也可寻到,当然,这些野生草药不可能批量采摘,但这些药材的出现充分却说明了,伏牛山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草药的繁育生长。

也就是说,伏牛山沿着山坡开垦出的那些山田,完全可以种植药材,说不定,几年之后,南阳会成为大燕最大的药材基地之一,而种植药材所获利润可比种粮食丰厚太多了。

就算把南阳所有的地都种上粮食,也就仅够南阳百姓吃饱,这还得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所以,想要脱贫致富,种粮食是下下策,种药材倒可一试。

可这件事说着简单,推行起来恐怕不易,首先,老百姓就认种粮食,粮食能填饱肚子,草药又不能当粮食吃,在没有见到切实好处之前,老百姓绝难认同 。

而老百姓不认同,种药便是一句空话,一个想法,半天用处没有,若不种药,南阳的老百姓还会跟之前一样,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推行种药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就算怀清,也想不出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相信种药比种粮食好,毕竟,种粮食已经是搁在老百姓脑子里上千年的观念,让他们改过来简直不可能。更何况,还有邱阁老盖别院的事儿没解决呢,这一桩一件可都让人发愁啊。

甘草一进来,就见怀清坐在哪儿皱眉出神,不禁道:“姑娘琢磨什么呢,愁成这样?”

怀清回神:“邱阁老可是快到南阳来了?”

“可 不嘛,听陈皮说三日后到。”说着撇撇嘴:“瞧这阵仗也不是什么好官,还阁老呢,阁老就能一句话占了老百姓的田啊,那可是老百姓的命,就指望田里的粮食糊口 呢,还有,那个邱府的大管家,什么东西啊,奴婢听陈皮说,咱们大爷屡次登门都见不着人,那架子比皇子都大,说穿了,不就是个当差的吗,不过这两天,可着急 了,老百姓紧赶慢赶的把地种上了,如今青苗都长这么高了。”

说伸手一比:“从南阳城门往外一望,绿幽幽的别提多喜人了,奴婢就不信,邱阁老来了还能地圈进去盖花园子,所以,这两天哪位邱大管家可着急了,一天往县衙跑三趟,咱们大爷也学他来个避而不见,姑娘说,这是不是腊月的帐还的快,这狗奴才,让他狗仗人势,活该。”

怀清笑了,她哥这招儿的确用的巧,等邱阁老一来,再用自己出的那个主意一折腾,邱阁老圈地盖别院的事就算彻底黄了。

想着,不禁灵光一闪,圈地?对啊,怎么忘这茬儿了,可以让人把那些山田承包下来,不就想种什么种什么了吗。

想到此,站起来道:“我哥在前头吗?”

甘草忙道:“汝州府的周半城来了,正跟大爷在书房喝茶呢,过会儿等周半城走了,姑娘再去吧。”

怀清道:“他在正好,姑娘正有事找他。”说着迈脚走了。

甘草急忙跟上,反正也别指望她们家姑娘像别家小姐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甘草有时候觉得,在她家姑娘眼里,根本不在意规矩礼法,男女之别,就是怎么想怎么来,可甘草也没觉得这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她家姑娘比谁都有本事。

试问哪家的小姐能有她家姑娘这样的医术,哪家小姐能破藏银案,哪家小姐跟她家姑娘似的,既通医术,又善厨艺,所以,她家姑娘是绝无仅有的,更不是寻常人家的小姐能比的,不守那些规矩也说的过去。

不说甘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就说怀清,一进书房,周半城忙站起来躬身一礼:“张姑娘。”

怀清蹲身还礼:“周公子可好些了?”

周半城道:“亏得姑娘举荐,已好了许多。”

周 半城心里明白,自己儿子被女色掏空了身子,又被庸医误诊,在床上躺了这些年,即便能下地走了,要恢复也需时日,少东家也说了,该以调养为重,好在痊愈有 望,周家后嗣无忧,也就不着急了,今儿是特意来道谢的,故此见到怀清更为高兴,诚恳的道:“张姑娘是我周家的大恩人,内人昨儿还说,不知要怎么谢姑娘才 好。”

怀清道:“为医者,治病救人是本份,周员外不用放在心上。”说着话题一转道:“倒是有件事想跟周员外商量。”

周半城非常爽快的一拍胸口,浑身的肥肉都跟着颤了几颤儿:“张姑娘尽管说,我周半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怀清笑了:“不用赴汤蹈火,是一件大好事,周员外是南阳人,想必最知道南阳百姓疾苦。”

提 到这个,周半城叹口气道:“人都道南阳人杰地灵,出了不少人物,可这个人杰地灵的南阳,却是汝州府最穷的一个县,前头山匪作乱且不提,便没这些山匪,指望 种地,吃饱肚子都不容易,更别提过好日子了,若赶上灾荒之年,饿死的不知有多少呢,当年我就是饿的受不住,才跑去外地逃荒,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积下如今这 份家当,若当年留在南阳,便不饿死也差不多了,本也想为南阳做些事,却着实不知从何下手。”说着不免唏嘘长叹。

怀济道:“周员外有这份善心已是南阳百姓之福了,南阳人多地少,若不能另辟蹊径,恐百姓仍要饿肚子。”

怀清道:“另辟蹊径不难,我倒有个法子。”

怀济跟周半城齐齐看向她,怀清道:“老话儿说,靠山吃山,南阳既然靠着伏牛山,就吃山好了。”

周半城苦笑一声:“老话儿虽如此说,可这伏牛山却是靠不住的,这些年山里的獐狍野鹿都快被老百姓打光了,来收皮子的一年比一年少,再过几年,说不定都打绝了。”

怀清道:“狩猎无度只会让南阳更穷,我说的是山上那些山田。”

周半城摇摇头:“那些山田,能种的粮食着实有限,便种上了,收成也没多少。”

“既不能种粮不如种药。”

种药?周半城想了想:“怎么个种法儿,姑娘可否细说?”

怀清回头:“甘草把我的药篓子拿来。”

甘草应一声出去,不大会儿提了个竹编的药篓进来,怀清从药篓里拿出一株箭形的药草道:“周员外可知这是什么?”

周半城摇摇头,怀济却讶异的道:“天麻,这也是你在伏牛山采到的?”

怀清点点头:“天麻又叫神草,根茎入药,可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庆福堂的药价最为公道,一两天麻恐也要一钱银子,还有这个,这是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此药最佳,比之天麻更为贵重,一钱银子也买不得一两三七,还有这个,这个……”

怀清依次拿了药篓子里药草给周半城解释,周半城挨个拿起看了看:“这些都是我们南阳伏牛山里的?”

怀清点点头:“还不止这些呢,庆福堂少东家都曾说过,伏牛是个天然的药库,可见伏牛山的药材众多。”

周半城仿佛有些明白了:“姑娘的意思是让南阳的老百姓采药去卖?”

怀清摇摇头:“纵然伏牛山药材再多,恐也养不活南阳的众多百姓,若种药就不一样了,伏牛山既有这么多药材,就说明山里适合草药生长,若把那些山田都种上药,药材换来的银子,多少粮食买不来,哪里还用愁吃不饱呢。”

怀济一拍桌子道:“是这个理儿,南阳地少人多,指望种粮食恐也只够温饱,若是种药就不一样了。”

周半城略沉吟片刻道:“姑娘的法子是好,也是为了南阳老百姓着想,可老百姓哪儿恐说不通。”

怀清点点头:“正是难在此处,老百姓指望着种粮食吃饭,若不亲眼见着好处,绝不会种药,故此,才要跟周员外商量此事。”

周半城道:“姑娘是想让在下买下那些山田?”却有些为难的道:“这南阳县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伏牛山那些山田都加起来便没有千倾,也差不多,按说,为家乡做事,我周半城责无旁贷,可把伏牛山这些山田都买下来,也着实有些吃紧。”

怀清笑道:“并不是买下山田,是说承包。”

承包?周半城道:“这个词儿听着却新鲜,不知怎么个承包法儿?”

怀 清道:“我大略问了一下,那些山田若种粮食,收成惨淡,不过聊胜于无罢了,若是由县衙出面,把老百姓开垦出的山田收上来,再承包给周员外,周员外可雇佣山 民种药,待老百姓亲眼见到种药换得的银子,比种粮食强百倍,自然就会选择种药,还会,另外开辟新的山田,也不会再无度狩猎,一可温饱,二可致富,三可开 荒,还可杜绝狩猎无度,使山里的野兽得以繁衍生息,不至于坐吃山空,另外,这些药田也可令周员外获利,岂不是一举数得吗。”

周半城哈哈笑道:“张姑娘果真聪明过人,这样的法子都想得出,获利不获利的倒不打紧,若能让南阳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周半城伸把手也应该。”

怀济听了,忙躬身一礼:“怀济替南阳百姓谢周员外大义,不愧为汝州第一善人之名。”

周半城道:“张大人谬赞了,为家乡出些力,也是在下的本份,倒是张姑娘,虽为闺阁,却心系百姓疾苦,着实令在下佩服。”

说到此,脸上却浮上一丝忧色:“只不过,在下听说邱阁老要圈地盖别院,这些山田恐怕……”

怀济道:“别院之事,周员外不必有心,怀济已有解决之道。”

周半城道:“如此,在下就敬候佳音了……”

☆、第37章

陈延更品了口茶叹道:“人道陈年酒,明前茶均是人间至美,果然这龙井要吃明前的方能品出四绝之美,也只有这憩闲阁才能吃到今年头一轮的明前龙井。”

周半城呵呵笑道:“是陈大人有口福,掌柜的说这茶可是昨儿晚上才到的汝州府,便是昨儿来也吃不上呢。”

陈延更笑道:“如此说来,我倒真是有口福的了,对了,听说你要包下伏牛山那些山田,可是真的?”

周 半城道:“不想这事儿都传到陈大人耳朵里来了。” 说着不禁摇头道:“张家这位姑娘,一身医术没的说,心地也好,却到底是个闺阁女孩儿 ,不知人间疾苦,脑门一拍想起个主意,便说能使南阳的百姓致富,哪有如此容易的事儿,不说那些山田能不能种出药材,便能种出来,销往何处?谁都知道药行是 最赚银子的行当,可在咱们大燕,想赚这个银子却难上加难。”

陈延更点点头:“这倒是,一个庆福堂,这药行的买卖差不多都归了余家,既如此,还应下此事作甚?”

周半城道:“亏得张姑娘,犬子方能保住性命,我周家后嗣得继,这番大恩无以为报,既她说出了口,我便应下,不过几倾山田,能费几两银子,就当报了张家兄妹的救命之恩了。”

陈延更道:“虽你顾虑的有些道理,以我瞧却不然,张姑娘并非莽撞之人,虽年纪不大,却心思稳重,只她想出来的事儿,绝不可能是信口而言,若我是周兄,纵不十分信服,也会信她八九分。”

周半城道:“其实,她说的这些我也仔细想过,若能解决了药材的销路,这个买卖着实做得,可余家在里头,只怕不好弄。”

陈延更摇头道:“此事或许可行,莫非周兄忘了少东家给贵府公子看病,还是张姑娘举荐的吗?”

周半城一愣:“陈大人是说,张姑娘跟余家少东家……”

陈延更摇摇头:“具体如何,我也不知,却那日刘成从这憩闲阁经过,正好瞧见余少东家截住张家的马车,张姑娘做事并非有头无尾之人,若她跟余家的少东家有交情,莫说你那几倾药田,便是整个伏牛山都变成药田,也不怕了。”

周半城眼睛一亮:“如此说,这桩买卖有利可图。”

陈延更道:“这买卖之道,我可不通,只是觉得张家这位姑娘是可信之人,不若等邱阁老别院之事了结之后,你再寻机会底细问问她。”

周半城点点头:“提起邱阁老,这位阁老明显就是冲着张怀济来的,能如此轻易就了结吗,张大人说有法子,我却有些不信,邱阁老在官场多年,若是连张怀济这么个毛头小子都斗不过,岂不成了笑话吗。”

陈延更道:“便邱阁老再精明,也逃不过一个理字,更何况,如今致休回乡更需一个好名声,若因区区小事以至晚节不保,才是大笑话,那天怀济老弟只跟我说了四个字,却,有这四个字邱阁老便再来势汹汹,也讨不的半点好处,这个哑巴亏是吃定了。”

周半城好奇的问:“哪四个字?”

陈延更笑了一声,凑在他耳边道 :“刘备招亲。”

邱管家这几天起了一嘴火泡,都是给急出来的,在邱府当了这么多年大管家,主子的心思,不用说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前头阁老说致休回乡,老宅也叫人重新翻修好了,里头的摆设用具莫不是照着阁老的喜好收拾的。

邱 管家年前还特意跑了一趟南阳,安置的色色妥当方回京,不想过了一个年,就变天了,南阳新来了个不知哪儿跑来的张怀济,剿灭山匪,追回税银,许克善却落得私 通山匪,满门抄斩祸及九族,就连邱阁老都险些受了牵连,不是许克善父子在牢里自杀身亡,真要是由着大理寺审下去,真不知有多少人要跟着倒霉呢。

虚惊一场,阁老这口气哪能咽得下去,这才有了盖别院之事,阁老虽没明说,邱大管家是谁啊,早把阁老的心思摸的一清二楚,知道盖别院是假,为难张怀济才是真。

本着这个原则,邱大管家一来南阳就奔着仅有的几块好田下了手,张怀济屡次登门就是不见,邱管家心说,别院占了老百姓糊口的田,老百姓吃不上饭自然不干,一旦闹起来,下头的官参一本,张怀济这个芝麻绿豆的县令,即便保住一条命,也得丢官罢职。

可惜邱管家算计的挺好,却真小瞧了张怀济,竟让老百姓在邱家圈的田里头拨了种儿,这才没几天,绿幽幽一片青苗长起来,哪还瞧得出别院的影儿啊。

邱管家一怒之下来县衙找人,不想连着数天,都没找着人,不是忙,就是不在,好容易在县衙外堵着了人,张怀济嘴里倒是应的痛快,说明儿就让老百姓把地里的苗拔了,可就是不见动,到这会儿,从城门往外一望绿幽幽一片长势喜人。

邱管家这个气啊,心说,行,你个张怀济,跟我这儿玩两面三刀的嘴把式,等阁老来了,看你小子怎么办,故此,今儿一大早就带着人到南阳城门外迎接阁老大驾。

邱管家来的时候,汝州府大小官员早都到齐了,包括那个让自己吃了数次闭门羹的张怀济,邱管家一一跟几位大人打了招呼,到了张怀济跟前却不阴不阳的道:“张大人今儿不忙啊,我还说张大人忙的连家都不回,应该没空迎接阁老才对。”

张怀济道:“邱阁老荣归故里,乃南阳之幸,纵怀济再忙也应出城迎接。”

邱管家哼哼冷笑两声:“张大人倒是会说,老奴盼着一会儿见到阁老,你也能如此舌翻莲花。”

张怀济道:“大管家此话差了,怀济自来都是有一说一,怎么会是舌翻莲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7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2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医家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