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女中医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三夏九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0 KB   上传时间:2015-03-19 14:55:38

张睿正襟危坐,虽然看到夏小婉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心里想得更多的却是,不愧是夏姐,夏姐真厉害,竟然是他们班的老师。

对于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还不知道讲师和助教的区别。

随后,夏小婉的目光停滞了一下,落在一个一直低着头看着书的女孩身上。

突然一种窒息感传遍全身,甚至连身体都有些发抖。

但很快,她强压着立马想冲过去询问的冲动,脸上带着微笑说道:“大家好,我叫夏小婉,是西医临床系大二的学生,也是的助教,希望大家以后好好学习中医。如果大家以后对西医也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问我。”

夏小婉的这番话,很简短,却在学生里掀起了一片片的涟漪。

她的目光虽然看起来是全面向大家,但她的视线却一直注视着那个看书的女孩,随后,估计是听到夏小婉的话也觉得好奇,合上书,抬起头。

夏小婉立马把视线撇开,内心里,却有一股冲动促使她赶紧去查一查这个女孩的资料。

讲完话,杨教授做了一个结束语,让夏小婉把课程表发给大家。

杨教授,算是这个班的辅导员。

夏小婉也看了一下课程表,这个学期的课程不是特别费脑子,大都是最基础的。切脉,中草药知识,伤寒论(选修),杨教授甚至特意说明,虽然这学期伤寒论是选修,下学期估计伤寒论就是必修。

这个伤寒论,肯定是必修的,目前标注成选修,知识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伤寒论,到下学期的时候,就更容易得多。

说起来也就只有三科,但夏小婉很清楚,就一个中草药知识,肯定会把这些粉嫩嫩的学弟学妹们虐哭。当然,其他的还有什么体育课,公共课,肯定也不会少一科。

切脉就不说了,在没有人体试验的情况下,学切脉不轻松,估计这些学生到时候得相互把脉。

毕竟朱校长他们对这个班的期望很大,市面上又没有纯正的中医教材,所以这个安排,全都是杨教授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几十年前的中医教材来安排编写的。

幸好,燕京大学有自己的出版社,不然就那么三十来本,不到四十本的书,哪个出版社愿意印刷。

也可能,这批书用了之后,下一届就不再用了。

夏小婉当然也拿到一套书,看着这么一本厚厚的书,夏小婉觉得,直接给这些学生《本草纲目》算了,或者《华夏药典》也行啊。

反正主要还是讲课嘛,这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就一边听课一边理解。

不过夏小婉也知道,她的想法确实很想当然。

随后,杨教授就说大家可以散了,明天记得上课就行。杨教授又给了夏小婉一份这些学生的资料,夏小婉心里立马兴奋起来,不过现在也不是看学生资料的时候。

夏小婉留在教室门口,等张睿出来了,叫住张睿。

毕竟人家第一次来燕京医学院,总得请一顿饭不是!

不过,夏小婉还有正事问张睿。

张睿看到夏小婉冷着一张脸,高兴兴奋劲儿顿时就蔫了。

“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咱们现在就去吃饭吧,等会儿人太多,也挺麻烦的!”夏小婉对张睿说道。

张睿不说话,就低着头小幅度的点头。

夏小婉无奈的摇摇头。

随便找了一个小店,点了几个不错的菜,坐在桌子这边,夏小婉才问道:“你竟然也考了特招,之前不是说还要去参加高考么!”

张睿一张脸涨得通红,“燕京大学这边的老师打电话过来说,这个特招班很特别,虽然没有怎么介绍,但……我真的很想学中医。就算没有高考得分的那部分奖学金,我也不后悔,我也跟我妈说了,我妈同意了。”

夏小婉点头,“只要你不后悔就好,既然你已经在这里了,那每周末的时候,你到老钱的诊所来吧,就当是小学徒。学校里认药材,基本上都是书本上的,这学期肯定不可能让你们直接接触实物。老钱那里一般的中药还是有的,看着实物理解更容易。”

张睿一脸兴奋,对于夏小婉,他有一种崇拜,觉得夏小婉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当初他可是亲眼看到自己母亲的病是怎么越来越重的。又是怎么被夏小婉一两副药给治好的。那也是他第一次见识到中医的厉害。

与其说是对夏小婉崇拜,还不如说对中医的崇敬。

跟张睿吃过饭,夏小婉这才回了寝室。

压制着心里的忐忑和激动,又略带害怕的心绪,终于翻到那个女孩的资料。

姓名:张婉

籍贯:天津

父亲:张琮,中医

母亲:刘莉,中医

爷爷:张逊,中医

夏小婉觉得自己的手发抖,这个女孩,看起来,完全就是中医世家啊!

她的目光又挪到照片上,忍不住轻轻抚摸着照片。

这张脸,应该说,百年前,是属于她的!

一模一样的脸,只差一个字。

她叫张小婉,这个女孩叫张婉,总有一种千丝万缕的关联。

照片上的女孩长相清秀,只是从照片上来看,眉宇间带着一股子傲气,这一点倒是跟她没有一点像的。

“张婉……”夏小婉呢喃了一句。

“小婉,你在说什么?”赵宁突然听到夏小婉说话,却一点都没听清夏小婉在说什么。

“哦,没什么,我就是看到这一批学生里,有个叫张婉的,跟我的名差不多。”

“你的名字是烂大街好么,估计连同名同姓的都一大堆。”赵宁吐槽了一下。

夏小婉没有回复,只是默默的看着这张曾经天天见到的脸。

她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幸好她是这个班的助教,以后能接触的机会多的是。

第二天,夏小婉上完课,就立马去这学期才新开的中医专业特招班,夏小婉之前完全没想到,这个中草药知识的课程,竟然直接安排给她了。

以杨教授的话来说,既然能用一味两味药就把患者治好,那肯定对药材的理解度很高了。本来夏小婉还想拒绝的,结果杨教授直接把之前在网络上的视频翻出来,指着说道:“这里边的小姑娘是你吧,我也去过那边,问了那个小孩的家属,连药方都看过了,真的开得很好。还有一个严重颈椎病患者家里,我也去过,说你没有用药,只用了针灸和推拿,还有……”

杨教授一一的说出来,最后说道:“要是不全都了解清楚,我怎么敢跟老朱提出让你做助教!”

夏小婉:“……”

合着,她做助教这事儿,竟然是杨教授提出来的。

所以,这也是夏小婉在这个世界里的第一堂讲课。

毕竟已经上过了一堂课,之前那堂课是杨教授讲的,中医切脉。这个单独列为一个科目,挺不错的。

不过,今天毕竟是第一堂中药课程,夏小婉也算是生手,也没有备课什么的,好在她对于中药材的理解度不低。第一堂课也不可能直接讲中药材知识。

夏小婉就直接找了一个例子讲。

  ☆、第80章

“有很多同学肯定听过中医里会把生石膏作为药材,有时候,在开药的时候,会考虑到生石膏的质重。质重,就有一个镇的作用。比如隔三差五的才大便一次,大便并不干燥。不能大便显然有热,清热的药很好,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生石膏质重的特性,质量重,会下沉,所以生石膏对于大便不畅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生石膏用来熬药,重的是药渣,药汁里怎么会有生石膏的质重呢?这就是中医的一个奇特!如果大家想知道为什么的话,中药材知识就得扎实,我这学期就负责给你们讲中药材知识,期末考试基本上都是我讲的,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考试。”

夏小婉举的这个例子在生活中都能看到,生石膏这味药,也经常开在感冒药里,就算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也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常见,所以很容易理解。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对于生石膏的质重怎么会融入药中,对下坠有用处。

夏小婉继续说道:“另一个,生石膏有收敛的作用,这个也很好理解,做豆腐的时候,生石膏可以凝固豆腐。这种现象,虽然是自然的反应,但对于中医来说,却能取生石膏的收敛作用。而清热泻火,微寒。怎样理解生石膏是微寒呢?你把手伸到生石膏里,或者生石膏水里,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冷,怎么会得来微寒的理论呢?所以,对于中药材的理解,其实并不是只看书本上的,书本上的东西,看了之后根本就没法理解为什么,但大家却可以根据一种药的自然现象,来理解药材的作用,其实说白了,大家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

“老师,我有个疑惑,您说的生石膏,微寒?但我听过很多中医,还有中医资料上,都说生石膏是大寒,虽然《伤寒论》里说生石膏微寒,但这个理论,早已经被后来的知识和经验推翻。您别说,您连这个都不知道。”

夏小婉的话突然被一个女孩打断。

她看着女孩,看到女孩眼中带着淡淡的鄙夷。

“您自己也是个学生吧,果然……燕京医学院虽然开了中医系,但缺老师。我会给学校领导提意见,让学校请一个厉害的老中医来教咱们。毕竟,咱们来这里学中医,也是想学好的,大家要不是真的对中医感兴趣,估计根本就没有人来考这个专业。”

回想了一下昨天晚上看的资料,笑着说道:“陈婷同学,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确实有些医书上写着,生石膏,大寒,或是生石膏,寒。还有生石膏,微寒!不过……咱们先得聊聊,什么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什么叫做达者为师,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意思就是,几个人一起,总会发现有比自己厉害的,能做老师的。不管年龄,性别,只要知识丰富的,就是老师。就算是工匠、士兵,在我面前,也是老师,因为我不是学工匠的,没有打过仗,我只学了很久的中医。如果你觉得我讲的,是误人子弟的话,您尽管向学校提出要求。”

夏小婉的态度其实不算好,但……这个女孩的态度也不好。

女孩气急,“什么态度,就你这态度,根本就不配做老师!”

还没等夏小婉说话,她就看到张婉淡淡的说道:“虽然作为一个学生,应该质疑书本,质疑老师,不然就没有什么进步,但,那也是在基础扎实,知道了所以然后,再来用审定的目光来看。生石膏,确实是微寒!”

“仲景的《伤寒论》里写的,没有错!”

陈婷嗤笑,她本来是觉得这个讲师太年轻,不管怎么样,肯定不靠谱,所以才发出质问。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跟她辩论。

“你的意思就是《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生石膏气味辛甘大寒,就是错的咯!”陈婷反驳。

张婉说道:“对!”

陈婷又嗤笑,“你以前有学中医么?”

“一直在学!”

张婉一出口,教室里哗然一片,竟然真有自带中医来燕京医学院的啊。都是同龄人啊,这成绩得拉开多远。

陈婷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推了推眼镜,“既然你以前有学中医,那应该知道为什么吧!”

张婉神色复杂,“我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生石膏的化学方程式,是caso4·2h2o,微溶于水,这个,大家高中化学应该学过。如果作为汤剂的药的话,应该说溶于水的那部分,才起了药性。大部分都没有溶于水。如果要2钱生石膏全溶于水的话,大家可以算算需要多少水,但汤剂最多一副也就三碗,所以2钱生石膏,都不可能完全溶于水中,却能起到很大的效果。”

“倘若同样熬出来的药是三碗,就算加再多的生石膏,也没有用处,药性根本就没法溶到汤药里!”陈婷脸上带着自信。

夏小婉只是微笑的看着陈婷,“所以你的结论是……”

“古书上的记载,都没有错!”陈婷认真道。

夏小婉点点头,“用化学实验来认证生石膏的溶解性,从而判断生石膏的用处,有这个想法是好的。毕竟,你有认真的思考过。如果你以后把这种研究精神全放在每种药材的药性融合,或者单一药材的药性上,会很厉害。”

她扫了一眼在座的所有同学,“大家有这样的探究精神,确实很好。不过我还是要叮嘱大家,千万不要把曾经学过的化学、物理等知识搬到对中草药的认知中。可以用此来感受中草药的性状,但绝对不能拿来解释中草药的药性。如果能解释的话,化学、物理都出现了那么多年,国外对中草药的接触也有好几百年,难道真以为没有人用此来解析过么?”

“中医最终还是依附与传承许久的文化,咱们华夏,很多时候,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中医也有这么个意思。哪怕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同样都是名医,开的药方完全是两个不同方向的,都能治疗一种病。不能说谁对谁错。咱们继续拿生石膏作为例子,以前我做过这样的实验,同一种病,同样都是伤寒重病患者,在用2钱和2两,4两,6两等不同剂量作用于人体,但事实却是,药效完全不一样。用了4两的,比用了2钱的效果要好很多很多。如果按照陈婷同学以化学生石膏的溶解度来讲,效果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就是,不一样。”

“张婉同学说不知道,其实也可能不是不知道,只是讲不出来。因为知道效果,也无所谓是否知道其所以然,她只是说不出口。就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跟古代文字传承也是一样的,主要是意境和思路。哪怕是同一个字,如果仔细的去想,去品味的话,每个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夏小婉前面讲得很清晰,但后面所讲的,给人的感觉却玄得很。

“以我自己作为例子,除了看中医书外,我还得看《道德经》《易经》,虽然不一定非得看,但我不得不承认,看了这些书后,对于中医上的很多理解,更快更清晰。”

夏小婉的声音平缓,“或许又有同学说了,照这样说,古代很多中医都精通周易八卦?当然不是……很多医生在古代,也没有读书的机会,更多的,是从学徒开始做,做学徒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根本就没有条件,也很难理解这些。但他们还是照样成了医生。我想说的是,古代有名点的中医,都会对周逸八卦以及其他道家学说有所涉猎。”

“说道这里,可能大家又开始疑惑了,既然很多医生都没看过那些书,甚至只处于能认字的水平,怎么能成为医生,怎么给人看病?这也有中医的一个特性在里面。中医……跟西医有部分相同的,那就是症状。中医也有很清晰的症状描述,兴许大伙儿小时候,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在你们生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刮痧。吃了凉的东西,把手窝的地方使劲的刮。普通人,刮四五下,只会发红,但肚子受凉的人,刮了四五下是紫红色的,刮久了,会变成紫黑色。正常的人需要刮很久,皮肤才会出现这种反应。爷爷奶奶辈的也不是医生,他们却知道怎么治病。甚至我还见过有人看了医书后,发现症状跟自家亲人的相似,救了性命的。他们都不懂中医,却能只看一点就知道如何救人。古代的医生,大多数,大抵是这个道理。所以说起来,古时候的名医,不多,却能治病救人。哪怕是你们,死记硬背几年,不忘记背过的东西,也能治病,但是……”

“这样的中医大夫,在我眼里根本就不是中医大夫,不过是知道很多中医知识的普通人罢了!”最后一句话,夏小婉说得很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1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女中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