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穿之宅斗克星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岚月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5 KB   上传时间:2015-03-25 14:52:45

郝罗博叹气:“你先别急,这事有些蹊跷。当日在张家的事,本不应该给外人知道的,就是咱们长安这边,听说的也不多,怎么东都那边反而传开了?”

陈皎宁反应过来,回头跟陆静淑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了相同的猜测。陈皎宁立刻叫了一个丫鬟进来,问:“采莲呢?”

“刚才去大姑奶奶那里送点心了。”丫鬟回道。

陈皎宁立刻说:“你现在去找她,叫她回房里等我,哪也不许去!”然后又叫了两个婆子去厅外面守着,里面再没留一个侍候的人。

陆静淑看陈府的下人都很听陈皎宁的话,一句也不敢反驳,顿时又有些摸不准董氏的布置,难道她在长安这边,除了采莲,就没有别的安排么?

“她到底想做什么?我的名声不好,对她有什么好处么?”陈皎宁在地上走来走去,愤怒的说道。

陆静淑叹了口气:“我记得你以前说过,原来你祖母在世的时候,她是不敢管你的,后面也是一直对你宽容放纵,现在,这些可就成了现成借口了。”

陈皎宁一下子站住脚,吸了口冷气说:“她不会还要把黑锅推给去了的祖母吧?”

很有可能,继母嫁进来上有婆婆丈夫盯着,继女从小骄纵,一直不敢管,那么到最后这继女有什么不好,责任自然也不在继母身上,她还可以出去哭一哭委屈,说当初就是老夫人太疼爱孙女什么的,不然她一定能把孩子教导的和自己生的一样好。

陈皎宁彻底成了反面教材,衬托她自己儿女的懂事知礼。

“外面的流言还好说,只要令尊信你,这些事他自然会处置的。”柳歆诚看陈皎宁一脸的如临大敌,就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皎宁眼睛一亮:“对啊!爹爹一定会信我的!”说完就叫人送纸笔来,要给东都写信。

作者有话要说:报告大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明天开始要去外地出差,周日晚才能回来

这章发完只剩一章存稿,所以后面几天的更新,取决于今天能码多少。。。

晚上睡前会发请假条,明天大家看更新的时候应该就看到了

  ☆、第60章 解释劝说

陈希炳现在根本没心思再去想陈皎宁惹的祸,他忙着派人出去找陈皎明,还通知了陈皎明出事地附近的官府帮忙查找,并且亲自上门去求长兴侯宋之远给沿线卫所打招呼,也帮着找一找。

宋之远领着左军都督府,沿线卫所都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有卫所的人帮忙,这事也能好办些。

“两京沿线一向太平,没听说有什么劫匪啊?”

出了长兴侯府,宋之远的这句话还一直在陈希炳心里反复响起,他眉头深锁,将有可能恨自己恨到对明哥儿动手的人过了一遍,却又摇头,他们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也不会做的这么明显。

明哥儿虽是世子,却并不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就是嫡子,后面还有董氏生的两个呢!他们有这功夫,不如直接对付自己。

想到董氏,他的心又沉了一些,明哥儿出事,最大的受益人是谁?

陈希炳把疑问压在心底,一回府先进了后院,到正房的时候,董氏正在里间换衣服。

丫鬟回报:“夫人刚从肃国公府回来。”

苏家在这个时候又想做什么?陈希炳满心不耐烦,他也去换了衣裳,回来董氏已经在等他。

“苏家有什么事?”陈希炳开门见山。

董氏带着一贯的温和微笑,答道:“也没什么,听了些流言,问起宁姐儿的事。”

陈希炳端着茶碗的手就顿了一下,问:“你怎么说的?”

“妾身说,流言总是无稽的多。我们宁姐儿是比一般的姑娘爽利,可再如何,也不会向长辈动手。此事本是误会一场,我们大姑奶奶身子不好,想娘家人,宁姐儿既然在长安,接回来住几天,也没什么。”

陈希炳不置可否,又问:“广恩伯府来信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氏就站了起来赔罪:“公爷息怒,这事妾身已经问明了。云珂是妾身二哥的庶女,妾身家里的事,公爷也知道一些。二哥不上进,二嫂偏好强,两人处不到一起去,二嫂难免拿孩子们出气。云珂为了讨好二嫂,就常与他们家琪哥儿一处玩耍,琪哥儿呢,跟大姑爷又有些交情……”

她说到这看了看陈希炳的脸色,见他只是木然听着,就更小心的说道:“孩子小,一开始不懂事,听说大姑爷是亲戚,也没避讳,大姑爷又待她好,云珂这孩子自小没了亲娘,有个待她好的,她就上心了。”那张一杰比云珂大着十岁,任谁听,都是他诱/拐了年幼无知的云珂。

“二嫂呢,知道大姑爷是世子,又听说大姑奶奶没有生养,就动了心思,想把云珂许给大姑爷做妾,也好帮衬我们大姑奶奶一把。爹爹知道这事已经气得不行,谁知道大姑爷回去居然就跟大姑奶奶说了呢?本是没影的事,我们广恩伯府的小姐,就算是庶出,也没有做妾的道理。”

陈希炳轻轻哼了一声:“不是说平妻么?”

董氏一脸正色的回道:“这更是无稽之谈!妾身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武定侯府会做出这种事!好歹是世代侯府,怎能学那些没规矩的商户兴这些个?我们大姑奶奶可不受这个委屈!要真是这样,那宁姐儿做的就没错,大姑爷是该打!”

陈希炳忽然笑了一声,伸手拉过董氏在身旁坐下,应道:“我知道了。”

董氏悄悄松了口气,又补了一句:“妾身已经回信,跟爹爹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跟武定侯府扯上关系,叫他们看好了云珂。”

听她这意思,是还不知道戏楼的事?陈希炳握住董氏的手,安慰道:“我知道你的心。那苏家听了你的话,就没说别的?”

“苏夫人是有些不高兴,一直冷着脸,世子夫人光拉着荣姐儿说话。”董氏叹了口气,“公爷,万一苏夫人从此对宁姐儿不喜……”

陈希炳沉默片刻,忽然松开手站起身,跟董氏说道:“我去见见苏光政吧。你晚上不用等我回来用饭。”说完就走了。

董氏亲自把他送到了院门口,回房以后,就把陈皎荣叫过来陪她。

陈希炳直到戌时中才回来,到家也没有进后院,直接在书房歇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他才进董氏房里,跟她说:“你今天再带荣姐儿去一趟苏府,苏夫人说喜欢荣姐儿,给她好好打扮打扮,若是苏夫人满意,就拿荣姐儿的庚帖把宁姐儿的换回来。”

董氏大惊失色:“这,这怎么能行!公爷,此事不妥!”

“行了。”陈希炳止住她,“你别慌,这样对宁姐儿也有好处,苏家规矩大,她的性子,本来也不适宜嫁过去,现在苏夫人又对她不喜,不如趁此机会,换成荣姐儿。”

董氏泫然欲泣:“可是荣姐儿过了年才十一岁……”

陈希炳拍了拍她的肩:“这有什么?皇后娘娘当年进宫的时候也才十三岁,小有小的好处。我今日就要启程去长安,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大嫂那边,你多去宽慰宽慰,就说华姐儿的事,我会处置。”说完也不等董氏再多言,起身就走了。

董氏失魂落魄的送他出去,回来就把下人都赶了出去,然后自己坐在屋子里发呆。这本是她步步为营谋回来的结果,可此刻她却欣喜中混着忐忑,总觉得自己好像什么地方做错了,刚才公爷的话叫她心惊,什么叫“小有小的好处”?还跟皇后娘娘比。话里话外全都是替宁姐儿打算,他到底有没有把荣姐儿当他的女儿?

******

陈皎华做了个噩梦,梦里张一杰丢给她一纸休书,她哭着回陈府,陈府却闭门不纳。

要是爹爹还活着就好了,那她就是正经的公府嫡女,谁还敢这么欺负她?

她知道堂妹恨她软弱无能,可那是因为堂妹是曹国公的女儿,她却不是!侄女和女儿,虽然只差一个字,可这里头的亲疏之别大了去了。

在家守孝的那几年里,她就知道了世子的女儿和先世子的女儿有何差别。爹爹不在了,好东西再也不会紧着她挑,府里的下人也都换了嘴脸,多吩咐几句都嫌麻烦。

可若换成是小小的堂妹,哪怕骂她们几句,下人们都会夸:四姑娘真聪明,骂人都骂的这么好听。

刚嫁到张家的时候,她还很高兴,以为终于熬出头了,张家是侯府,也能让家里的母亲和弟弟多点底气。谁知道张家竟然也瞧不起她!

也对,定亲的时候,她还是曹国公世子的嫡长女,到成亲的时候,就变成曹国公世子的侄女了,张家怎么会高兴?可是那时候祖父还在,张家也不敢如何,等到祖父去了,三叔当家,他不喜欢张家的处事作风,一向对张家冷冷淡淡的,张家就对她也不好起来。

都是命,陈皎华想,采莲那丫头说的对,这都是命。

她翻了个身,想再睡一觉,外面忽然传来堂妹的声音:“姐姐还睡着?”

就听刘妈妈答:“回四姑娘话,大姑奶奶刚睡着,您有事?”

“嗯,我有点事想问问刘妈妈。”

她找刘妈妈有什么事?陈皎华想开口阻拦,又怕自己开口叫了,堂妹会进来继续劝自己去告张一杰,最后还是没有出声,面向着墙不动了。

陈皎宁把刘妈妈带到了自己房里,然后把下人都打发出去,尤其是采莲,干脆把她打发去了陆家送东西,免得给她听到什么。上次的事,陈皎宁盯着采莲追问了一回,这丫头哭着喊着说自己绝不敢背叛她,还赌咒发誓,陈皎宁毕竟没有证据,不想冤枉她,暂时就算了,可心里到底还是不那么信任她了。

“妈妈,你是知道的,我一心为了姐姐好。如今张家欺人太甚,董家又豁出去不要脸面,姐姐要是就这么忍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不如索性一拍两散,先告张一杰有妻更娶。”

刘妈妈福身回道:“奴婢知道您都是为了奶奶好,可是这等事,毕竟是家事,哪有告上公堂的?只怕公爷听说了,也会不高兴。”

陈皎宁就问:“那依妈妈说,这事要怎么办才更好呢?”张一杰都不要脸了,董家更是厚颜无耻,偏偏陈皎华还怕丢人,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刘妈妈支吾了一句,然后小心翼翼的问,“公爷那边,怎么说的?”

陈皎宁这才明白,她们还顾虑爹爹的想法,就说:“爹爹说哥哥在来的路上,等哥哥到了,这事听哥哥的。”

刘妈妈顿时放心了:“那咱们等世子来了便是。”

“便是哥哥来了,我也是这个主意!”陈皎宁给刘妈妈解释,“我查过律法了,明明白白写着:‘凡以妻为妾者,杖一百;以妾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后娶之妻离异归宗’,有律法处置张一杰,不比用别的法子收拾他方便得多?再说了,这么个人,难道姐姐还想跟他过下去?不如先撕破脸,叫大家知道他是个什么人,到时候姐姐也好名正言顺跟他和离!”

刘妈妈还是一脸不赞同,陈皎宁只得说的更明白些:“光想着息事宁人是不成的。妈妈你不是不知道,现在张家都把罪名安到了姐姐头上,说她无子不贤,她若一味只想着退让,别人岂不以为是她理亏?而且她还能忍让到哪里?张家都给董家下聘了!你以为现在就没人看姐姐的笑话吗?”

静淑说的对,姐姐还年轻,张一杰这样的人渣,何必让姐姐跟他蹉跎一辈子?反正也没有孩子,不如把张一杰和董家做的这些烂事亮出来,再给长安府衙递个话,只要案子秉公办理了,就能给张一杰定罪,到时打他九十杖,不死也去了半条命,和董云珂更是别想再成事!恶气出了,事也挑明了,大家一拍两散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好消息好消息

作者经过一番艰苦奋战

现已将存稿箱肚子塞满

只要大家好好奉承存稿箱菌

它就会每天准时掉落一更

OVER

  ☆、第61章 但行好事

陈皎宁气呼呼的来找陆静淑时,她刚去看过陆静秀回来。

本来陆文义并不想告诉陆静秀和陆兴波关于刘姨娘的事,但方氏认为,刘姨娘毕竟是两个孩子的生母,就算不让孩子们给她守孝,也该告诉他们一声,让他们心里有数,面上有个意思,免得为人诟病不孝。

陆老太太更狠:“不过是个贱婢,有什么孝不孝的?就当没有这个人!”

可陆文义转念一想,秀姐儿也罢了,儿子将来是要入仕途的,品德上最好没有瑕疵。刘姨娘虽然做了错事,但对一双儿女还算是慈母,不叫孩子们知道,确实有些不近人情,就亲自跟陆兴波谈了一次,陆静秀那里,则交给了方氏。

方氏并没亲自去,只传话给乔嬷嬷,让她通知陆静秀,刘姨娘几日前已经病故、且当日就下葬的事。过后乔嬷嬷往回传话,说陆静秀当时哭了几声,后来可能是不敢哭了,一直忍着,到夜里自己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晚上,然后没过两天,她就病了。

陆静淑陪方氏过去看了两回,陆静秀一直发烧说胡话,口里一时叫“娘”,一时又叫“爹爹别生气”,样子看起来颇有几分可怜。方氏看完回来就叹气,说:“大人造的孽,倒要孩子来受着。”

“她也不算无辜。”陆静淑劝道,“虽然有刘姨娘教着,不能全怪她,可她自己也做错了事。只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方氏听了点头:“你说的是,看来咱们还是要多做些好事。”

这点陆静淑很赞同,她始终认为,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做些好事,不是为了所谓的好报,只是为自己心安,她很喜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八个字。

母女俩正说着,外面就来报,说陈姑娘来访。

陆静淑出去迎了她进来,先跟方氏这里打了个招呼,陈皎宁就说,想请陆静淑出去转转。方氏很放心她们结伴出去,根本不拦着,只让陆静淑回去换套厚实的衣服再出去。

“怎么了?气呼呼的,谁惹你了?”一上了车,陆静淑就问陈皎宁。

陈皎宁垮下脸:“你看出来了啊。”

陆静淑抬手戳戳她的脸:“你这笑僵的,都快能揭下来挂墙上了,谁看不出来?”

“还不是我大姐姐!”陈皎宁往后仰倒在靠垫上,“我喉咙都说干了,她还是不听。刘妈妈也听她的,不管我怎么说,都是要等哥哥来,问过哥哥再说。”

陆静淑奇道:“那你还生什么气?到时候让你哥哥做主不就行了?”

陈皎宁烦躁的歪到一边:“你不知道我哥哥,他那个性子,谁哄他都听,而且他也是个喜欢讲‘万事以和为贵’的!我就怕他来了,张家一认错,他就和稀泥,让姐姐回去。那等我们回东都了,姐姐不还是没有好日子过吗?”

她还真的是一心关心这个堂姐,对于一个自小受尽宠爱的大家小姐来说,能这样为人着想,算是十分难得了。陆静淑决定跟她说点真心话:“皎宁,那个刘妈妈有没有说过,你姐姐的顾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穿之宅斗克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