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门闺秀与农夫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假面的盛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3 KB   上传时间:2015-04-15 14:44:56

杨铁柱用手顺着怀里媳妇儿的长发,他当然知道媳妇儿问的是什么。

“有什么好问的,肯定是我娘还有我大姐胡搅蛮缠。”

杨铁柱的口气很肯定,他太了解那两个人了。能忍到现在才找他媳妇儿的碴,实属难得。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媳妇儿向来聪明,一直也没给她们什么机会。

林青婉心里的小人儿顿时泪流满面,这人太信任她了!

说出来的话——真是太让人心里舒坦了。

男人一宠自己,她就有些小傲娇了。

只见林青婉爬起身,对杨铁柱嘟着嘴,一脸委屈样,“你娘和你大姐她俩合伙欺负我——”就只能你们会告黑状呀,人家她也会好不好。

杨铁柱顿时心疼极了,摸摸媳妇儿的小脸儿把她拉进怀里,刚毅的脸都心疼得揪起来了。

“她们两个就是喜欢胡搅蛮缠,你不要理她们。下次再找你碴了,你就躲起来,等我回来再给你出头。”他家媳妇儿这么柔弱,可不能让人给欺负了!

要不怎么说,娶了媳妇忘了娘。杨铁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甭管自己惹不惹得起他娘,为了媳妇儿,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林青婉窝在男人怀里,手指在他厚实的胸膛上画着圈,边嘟嘟囔囔的把上午的事儿描述了一遍。

话中倒也没参假,实打实的把整个事件的经过给说了一遍。

杨铁柱听完之后,称赞自己媳妇儿很聪明,懂得打迂回战术。还说她说杨大姐的那番话形容的真好,杨大妹就是一个上桌吃饭下桌骂娘的人。

林青婉很满意自己男人的态度,两人又腻歪了好一会儿,她才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安心的闭上眼。

杨铁柱看见媳妇要睡了,便把被子裹好,也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何氏、杨大姐告黑状的行动正式宣告失败。

谁叫这两人平时对杨铁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呢,谁叫这两人不会吹枕头风。甭管你们再怎么抹黑,碰到疼媳妇的汉子,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更何况婉婉的枕头风也是吹得极好的。o(n_n)o

………………

从那天以后,杨大姐看着林青婉就绕道走。人也收敛了不少,平时看别人做饭啥的她总喜欢出来指手画脚的,现在也不出来了。她的三个孩子拘束的也紧,小女儿李燕儿很少在人前露面,总是跟着她小姨杨二妹呆在一块儿,大虎小虎那两个小子也没有三天两头和大房那几个小子打架闹腾了。

杨家目前的情况是一片和谐。

又隔了两日,林青婉在屋里想了几次决定明天还是要去一趟镇里。

上次她在‘锦绣坊’接的那些绣活,她早就抽空做完了,但是一直没时间去交,老拖着也不是个事儿。

而且天渐渐凉了下来,家里也没什么活计,除了每隔两天做一天家里的家务以外,剩下的时间她都闲着。就想再接些活儿回来,能赚一些是一些。

想到了姚氏,她就准备过去跟姚氏打声招呼,看她有没有意向干这个。

虽说家里没有分家,但是银钱谁都不嫌扎手,而且杨家那种除过家里的种地其他额外的收入要上缴一半的规矩只是针对儿子们的,女人并不算在内。估计在何氏眼里,女人也是赚不到什么银钱。所以她们赚了银钱,只要平时注意遮掩些,那可是实打实的落在自己的腰包。

果然,姚氏一听自然是惊喜万分,毕竟哪个女人手底下没有点针线手艺呢,姚氏当然做的也不差,自然想给自己手里攒些银钱出来。

他家男人没有手艺,每次农闲家里活儿都做完了,就去镇上找些零工打,出些死力气,得的银钱也极为少,再往上上交一半,能落在自己手里的就更少了。他们成亲这几年下来,他们三房攒到手里的银子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何氏还会三五不时找些借口理由收刮一些了。

两个女人约好明天一起去镇上,刚好明天是王氏做饭,就更没有后顾之忧。杨铁柱知道媳妇儿要去镇上,本来要陪她去的,听说三弟妹也去,就放下心来让两个女人自己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青婉和姚氏就结伴出门,何氏问她们干什么去,两人答道要去镇上买点针线缝补家里的旧棉衣。

等出了门,有了共同秘密的两人对视而笑。

搭了牛车,来到镇上,上一次是杨氏带着林青婉,这次轮林青婉带着姚氏了。

虽说距上一次来已经是两三个月前了,但是林青婉大体还是记得路的。

一路来到‘锦绣坊’,两人走了进去,那个苏掌柜竟然还记得她。

“是青婉妹子吧?好久不见——”

这苏掌柜居然能一口叫对自己,不愧是做老板的,光凭这份记忆力还有亲和力,林青婉就知道‘锦绣坊’的生意一定不会差。

“苏掌柜,真是对不住了。”林青婉知道自己的活计拖的太久,不管人家苏掌柜责怪不责怪,首先她抱歉的态度就要表现出来。“你看我耽误了这么久……”温婉的脸上满是由衷的歉意。

苏掌柜很热情的笑着,一点都没有怪罪的样子。

“看你说的,杨婶儿那次说你马上要成亲了吗,我就知道你这批活儿肯定要拖些日子的。要是怕你耽误,我会给你做?”

不得不说,苏掌柜很会做人,话也说的好听。不管她是真心诚意这么说还是说的场面话,至少林青婉听了觉得心里很舒服,也感觉此人为人不错。

“那就真谢谢苏掌柜了。”林青婉笑道,边把手里的小包裹递给苏掌柜。“这是我来交的活儿,您看一下。”

苏掌柜打开包裹,一个一个的拿出来看,看完之后点头道,“手艺很好,尤其你那两个带绣花的荷包,看的出来是真正学过的,全都很合格。怎么样?还要再接活继续做吗?”

“那是当然的。不过这次我想都接带绣花的荷包。”绣花的荷包一个是12文,做一个顶几个,林青婉感觉自己的手已经练顺了,就不想再做4文一个的荷包耽误时间。

“行。”看过林青婉的手工,苏掌柜心里也是有数的。这绣工在她手底下那么多接活的人来看,至少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不用她,岂不是亏了?

“那你这次接多少回去?”

林青婉想了想,“这次我想先接三十个回去试试,你也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妇道人家来一趟镇上不容易。”说完,她又赶紧补充道,“不过苏掌柜这次您放心,绝对不会像这回拖这么久的。”

苏掌柜点点头,“那行,不过我说了你心里也有个数,绣花荷包跟空白荷包不一样,空白荷包有很多人在我这里接活儿做,早点晚点无所谓。但是绣花荷包做的人不多,所以不能拖太久的。”

“这是自然的。”林青婉点点头,又解释道,“我这次是特殊情况,刚成亲没多久,家里事儿太多,一时空不出时间来。”

“那好,你等着,我去给你拿材料。”苏掌柜正想转身进里间,被林青婉叫住了。

苏掌柜疑惑的看着她,林青婉赶忙把一直缩在她身后的姚氏从身后拽出来。

“苏掌柜,不知道您这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活计可以接,这是我弟妹,绣活儿也是不错的。”

苏掌柜看看姚氏,沉吟了下便点点头,又对姚氏介绍了一遍可以接回去做的活计。

跟上次对林青婉说的一样,都是空白荷包4文一个绣花的12文一个,材料绣线她给提供,姚氏只需要提供手艺。

其实苏掌柜的‘锦绣坊’不光是做布料生意的,她自己有门路,还做着给阳城一些大绣坊提供半成品或者成品的生意。要不然就凭她这么小的一个店面,哪里用的着这么多荷包,就算是卖上一个月她这边也卖不了几个出去,主要还是供给那些大绣坊。

姚氏的样子很是拘谨,不过苏老板浑然不在意。听她说了要接的数额以后,就去后面仓库里拿了材料出来。

姚氏接的活计是空白荷包。乡下女人能有林青婉这样绣工的很少,她们没有被系统的教过,大多数的都是自家长辈随意教教,能做鞋做衣服,平时能缝缝补补就行了。

乡下环境需要的手艺也就这样,绣花什么的是不需要的。乡下的人不穿补丁衣服都是好的,弄些花儿草儿的给谁看。

“好了,这是你们的材料,都是熟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做好后直接来找我结账就好了。”苏

掌柜说完,又递给林青婉一串铜钱,“这是你上次的工钱,你数数看对不对?”

就那几个钱哪里还用数,上次接的活儿少,所以钱也少,加起来不到一百文钱,而且林青婉也信得过苏掌柜。

  ☆、第37第章

姚氏接了活计回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加足马力开做起来。

平时没了活就一个人呆在屋里头闷头苦做,连着几天林青婉都看到她的眼里满是血丝。不禁感叹姚氏的拼命,然后刺激她也动作放快了起来。

一连做了几天,直到何氏问姚氏今年的腌菜下没下缸,姚氏才反应过来今年家里的腌菜还没有做。赶紧找来王氏和林青婉,准备开始做腌菜。

首先做的是腌酸菜。用的基础材料是白菘,就是林青婉上一世俗称的大白菜。

先是把白菘放在院子里晒干,不用晒的太干了,白菘外面的帮子发蔫即可。然后掰掉白菘外面的老菜帮子,削去菜头,因为杨家腌酸菜缸很大,就不用把白菘刨开劈成两半了,直接放在一旁备用。

姚氏把腌菜用的缸清洗干净,擦干后,在缸底洒了一把粗盐。粗盐是何氏提前准备的,都是那些大粒盐,比她们平时吃的要粗很多。将白菘一颗颗整齐的摆在缸底,码两层白菘就洒一把盐,码两层再洒一把盐,一直到白菘把整个缸码满,最后洒上一把盐然后用一块蓝色的布蒙住,上门压了一块大石头,抬到墙根下放着。

等到第二天,姚氏又朝缸里灌满了井水,井水刚好漫过白菘即可。姚氏又往缸上加了一块石头,就算完事儿。

杨家一共腌了两缸酸菜,姚氏说要腌上一个月才可以吃,整个冬天蔬菜少,就只能指望配些腌菜下饭了。

当然不仅仅只腌了酸菜,还有腌芥菜。芥菜的腌法跟白菘差不多,就是提前要把芥菜削皮清洗,用水泡上两天,才能开始腌制。

还有腌韭菜和茄子、黄瓜之类的。林青婉上一世住在南方,对这种腌菜的法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不免有些惊奇,跟在姚氏后面学了不少东西。

整整腌了几大缸东西,整个腌菜的过程才算是真正结束。期间王氏找借口总是不来帮忙,所以这些腌菜就只有姚氏和林青婉两个人做,着实把她们俩累得不轻。

虽然很累,但是两人心里也着实很是高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冬日里自己要吃的,满满几大缸看起来,很是让人有成就感。

男人们不光每天上山砍柴,还会抽空把家里的烟囱和炕都通了通。把家里的菜窖整了整,还搬了很多土豆白菘萝卜之类可以存放时间久的菜,放进菜窖。

林青婉也是才知道杨家有菜窖的,就在后院的院墙角边上。她还进去看了一下,里面不大,10个立方左右的样子,黑糊糊的,进去要点油灯才能看见。

将所有事情都做完,又是几天过去了。

这段时间里杨大姐一直都很沉默,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了,平时就呆在正房里也不见出来。当然她也没有帮家里干过任何活计,到了吃饭的时候就拿筷子上桌,吃相还是很难看,但是林青婉想只要她不再出什么幺蛾子就好。毕竟现在没有分家,杨老爷子和何氏留她在家里住,他们这些当儿子儿媳妇的也不能说什么。

林青婉的性格就是,只要你不找事,大家相安无事就好。

…………

这日,杨学章从那位同窗家里回来,行事匆匆的样子,脸上还带着罕见的笑容。

这让林青婉很是惊奇。

该怎么说呢?杨学章是那种很正统的读书人,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傲慢、高人一等的气息。倒不至于鼻孔朝天吧,但也属于那种目中无人的人。

真的是目中无人。他也不是表现出看不起你的样子,而是他眼里根本没有人。除了平时和何氏杨老爷子说几句话以外,看到家里的其他人跟没看到一样。嫁过来这么久,林青婉从来没有跟杨学章说过一句话。

不过杨学章平时在家里的时间也很少,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院里里,只有晚上的时候或者是书院放假的时候才会回来。

难不成是秀才考中了?转念又一想,似乎还没有开考吧。

到了晚上,等所有人都吃完饭,何氏和杨老爷子把众人留下来,把小孩们还有杨大妹和杨二妹都赶回去睡觉,然后告诉了他们始末,林青婉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她心中满是疑虑,但是在这里,女人在家中大事上很少有说话的权利的。所以林青婉也没有充能

开口,她可不想得罪一群人,到时候她男人想给她出头都没办法。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那日杨学章告诉家里要去同窗家里住几日,找了何氏要了些银钱后,他就收拾了几件衣服去了镇上。

他那个同窗姓陈,家里住在镇上,陈家经营着一个小杂货铺。家境虽然不富裕,倒也不愁吃喝,

陈姓同窗又是家里的独子,所以家里对他也是望子成龙,供着他上着书院念着书。

不过这个陈姓同窗跟杨学章一样,都是考了几次都没考上秀才的。

同样的屡试不中,又是同窗,再加上两人都自我感觉怀才不遇的……所以两人平时在书院很是谈得来,一起也经常去参加些文友会之类的活动。

杨学章这次借口说是去同窗家住几天两人一起研究八股文,其实就是最近镇上有个文友会要开了。

他和陈姓同窗约好一起去参加,因为杨家在乡下很是不方便,文友会是在晚上举办,所以陈姓同窗邀请他去家里住。一来方便,二来两人也可以做个伴。

话说杨学章和陈姓同窗一起去参加文友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门闺秀与农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