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门闺秀与农夫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假面的盛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3 KB   上传时间:2015-04-15 14:44:56

  事情一定,夏大成就和杨铁柱去了镇上找牙侩买人,可是去了两趟都没有碰到合适的人选。

  虽说把身契一捏就不怕人蹦跶,但是大家的一致意见都是要挑好的,至少人要干净实在最好老实点的。毕竟他们现在也称不上什么家大业大,只能说是开了一个小作坊,以后大家吃住都会在一起,选老实些的还是放心一点,最好是庄稼人,这样干活不墨迹。

  林青婉也觉得这种想法很对,家里还有个小奶娃儿,买个心眼不正不能干活的回来可不行。

  连着去了两趟都没碰到合适的,林青婉不免有些气馁。正准备想说算了,这人不买了还是想想法子请人吧。

  杨铁柱又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领了一家子三口回来。

  这一家三口是一对中年夫妇,还有一个14、5岁的男娃。三个人都是面黄肌瘦,神情畏缩,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一看就是庄户人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沦落到卖身的地步。

  林青婉知道一般像这种不好的‘苗子’,在人牙子手里都是会被磋磨的,经常吃不饱饭,更不用说经常被人牙子非打即骂了。

  她当初在钱牙婆手里呆的那些日子,钱牙婆手里也带过类似这样的人,在车队的最后几辆车。她们还能有马车呆,风吹不到雨打不到,这些苦力就只能呆在用木条钉的木笼子里了。一个笼子能关好多个,别说躺了,能让你坐着就不错了。

  当初她也是自身难保,看到这一幕除了触目惊心,也没能有别的其他情绪了。

  杨铁柱把人带回来后,林青婉就把他拉到一旁问了经过。

  她这才知道这一家三口为啥会卖身为奴,原来这家人都是靠南方一个村子的庄户人家,平时日子虽然过得贫穷,但也还过得去。谁知道今年南方那边发大水,一夕之间,什么都淹了。村里哀鸿遍野,死了不少人。

  更加祸不单行的是这一家三口中的小的,患了重病。没吃没喝儿子又患病,没办法,这一家三口只好把自己卖给牙侩,想混口吃的顺便还能拿到卖身银子给儿子治病。最后儿子的病是好了,一家人也失去自由了。不过当时签身契的时候,说好是一家三口不能分开,倒也一家人没有分离。

  林青婉后来从他们口中才得知,牙侩为什么会和他们签这样的契,因为他们卖身的价格非常低,低到那些钱也仅够治病。

  怪不得有这么一句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趁人之危,着实可恨!

  因为一买就要买三口人,还老的少的女的都有。所以这一家人极其不好出手,最后兜兜转转跟着人牙子就来到了北方,然后落到了杨铁柱手上。

  杨铁柱去牙侩那里看人,牙侩就给他推荐了这三口。

  杨铁柱和夏大成看了人后觉得可以,反正他们是买人回来做活的,倒也不拘男女老少,只要人本分就行。这一家三口一看就是本分老实人,又是庄户人家,正合他们心意。

  问过价格,说三个人一共只要18两。后来夏大成还了下价,给了16两。

  林青婉听完以后觉得很是同情这一家三口,一场大水就让人失去了家失去了自由。

  果断还是兜里没钱不行呀。

  又问了这三人的姓氏。中年男人姓马,中年妇人姓陈,那个男娃叫马小亮。

  林青婉很干脆的就给人定了称呼,这对中年男女看起来年纪不小,实际上也就不到四十的样子,小的十五。男的就叫马叔,女的就叫马婶儿,男娃还是叫小亮。

  又和他们说,家里活计不多,也没有地,就是自家开了一个小作坊,所以他们平时只用到在家里和小作坊那里帮帮忙就好了。他们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在家里不用太过拘束了。

  把事情说完,林青婉看他们都是一脸疲累的样子,知道在人牙子手里肯定是受了苦的。也没有急着就让他们干活,而是把他们安排到前面院子里住下,刚好那边左侧有几间空屋,住这一家三口还是能住下的。

  又看这一家子也啥东西也没有,一身衣服还是破破烂烂的,又把杨铁柱以前不穿的衣裳拿了几身出来。姚氏一直在旁边,早就听的泪眼朦胧了,知道林青婉这里没有那妇人穿的衣服,就去杨氏那里找她要些不穿衣裳。马婶儿的体格高大,也就杨氏和她相似一些。

  铺盖则是林青婉拿的以前他们在杨家住的时候的旧被褥,反正他们搬家后已经做了新的了,这些也用不上。

  弄完这些后,林青婉又跟他们说了灶房可以烧热水,洗澡的话就在灶房旁边那个屋子里,里面澡盆子都是齐全的。

  说完以后,她就和姚氏走了,留了这一家三口自己独处。

  别人卖身为奴,又初来乍到,肯定是要给别人留点适应的空地的。

  马婶儿感动的眼圈都红了,马叔也是激动的嘴唇直抖。

  卖身以后,他们已经做好未来会很苦的打算了。毕竟,卖身的奴隶,还不是主人说让你生你就生,说让你死你就死。虽说已经认命,但还是希望一家人不要碰到一个不好主家。

  没想到,他们肯定是上辈子烧高香了,居然被卖到这么一户厚道人家的家里。主人不但没有什么架子,人也细心体贴,衣服被褥都给准备了不说,连他们很久没洗澡都考虑到了。

  林青婉是细心不错,但是她以前也被卖过,肯定清楚跟着人牙子到处跑,怎么可能有地方给你洗澡。

  她也好心,是人都有同情心,但她也是为了自己的鼻子,因为这一家三口身上已经馊了。她终于明白那时候她刚到落峡村的时候,杨氏为什么会那么急切的就给她烧水洗澡了。

  好吧,这只是林青婉一点小小恶趣味想法。

  那马叔马婶儿看得出来也是个勤快人,把自己一家三口收拾干净后,就急急忙忙出来干活。

  林青婉让他们先休息两天再说,别人非不干。看林青婉不给他们安排活儿干,那马叔就自己就找把扫帚去扫院子,还带着自己儿子一起干。扫完院子又去后院菜园子,马婶儿则是到了后院灶房帮林青婉做饭,林青婉推却不过,只能把灶台交给她。

  不过她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看得出来这马婶儿也是一个干练的人,灶上活计非常熟练。碰到中间有些啥不懂的了,南方和北方食材有些不一样,林青婉点两句,她就知道怎么做了。

  这一家三口经过了一番收拾,看起来清爽不少。马叔据说三十好几了,但是看面相比年纪要大上不少,瘦小个头,长条脸,一看外表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的个头虽然说不上矮,但是跟落峡村这边的汉子比就娇小了不少。

  马婶儿看起来则就被马叔有气势多了,林青婉估摸了一下,比马叔的个头还高那么一点,在妇人中来说,算得上是高个了。人高马大的,体格壮实,就是可能被磋磨狠了,有些瘦。骨头架子大,人又瘦,看起来就有些难看了,显得瘦骨嶙峋的。不过林青婉想,养养的话也就好了。

  那马小亮则是随了他爹,也是个小个头,精精瘦瘦的,话不多,但是看的出来也是个老实孩子。

  中午的饭是马婶儿做的,林青婉在旁边指点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叫他们一起来吃,三人不来,怎么喊都不去。

  林青婉无法,只好任他们一家三口在灶房里吃了。心里想了有点过意不去,就跟杨铁柱说让木匠做个小桌子再做几个小凳子放在灶房里算了,也不能总让别人蹲在灶房里吃饭。

  又想着杨氏的衣服穿在马婶儿身上有些小,马叔父子俩身上的衣裳也不怎么合身,又找了些以前买的布,拿给马婶儿让她给自己一家做衣裳。

  期间马叔一家的感激涕零,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第96章

  对买回来的这一家三口,不光林青婉两口子觉得满意,连杨氏和三房两口子也觉得非常满意。

  人有眼色,也知道好歹,最重要的就是人勤快。

  平日里前院的卫生,还有后院的菜园子都是马叔和马小亮管的。马婶儿则是帮着林青婉做饭,后来熟悉了还帮她带孩子。

  林青婉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解放了。

  又过了几日,大家考察这三个人确实不错,才把他们带到后院右边的小作坊里。

  马叔三人早就观察到靠右边的后院老有人进进出出,但是主人家没说让他们去,他们也紧守本分没有好奇去看。被带过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主人家的小作坊。

  杨氏是个热情人,就带着他们三个熟悉情况。一天不到,他们就能上手了。

  上手后,林青婉就给他们分派了一下任务。马叔和马小亮主要负责小作坊里灌制腊味鲜,还有杨铁柱手里卤菜的事儿也交给了他们,平日里有空闲时间扫扫前面院子,还有照顾后面菜园子就好了。马婶儿则是还在家里,平日里帮她带带孩子做做饭什么的,免得把杨铁柱天天绑在家里不能出去。

  虽说杨铁柱不觉得忙,觉得自己空闲的时候还是能带小诺诺的。但是林青婉不忍心,既然现在有钱了,又买了人,干嘛不把自己解放出来。一个大男人天天手里抱个小奶娃,像什么样子。

  先不提林青婉这里,杨家那边最近的日子可真不好过。

  赶上了秋收,全家都出动还不行,村里人粮食都快收完了,他们还有一大半在地里,着实落了不少的笑话。

  村里人个个都说,看吧,离了杨铁柱和杨铁根两兄弟,这家子连粮食都收不完。

  这话传到杨老爷子耳朵了,把他气了一个仰倒跌。本来傍晚就可以不收了,等明天再来,反正这几天天气好,也没有雨。他非不干,拽着全家人忙到天擦黑才回家。第二天,天刚亮就又拖着全家下地了。

  他这次下了狠心,一定要把杨铁栓还有杨学章两人磨出来。

  杨铁栓累成了狗不说,杨学章也被磨的厉害。本就是个文弱体格,下地干活已经够吃力了,这几天严重体力超支,一个不慎累出了病。

  好吧,这次直接卧床了,也不用下地了。

  何氏心疼的眼泪都出来了,一个劲儿的埋怨老头子心太狠,就算让儿子下地也要慢慢来。

  杨老爷子看到卧病的杨学章,也是有点后悔。这孩子十几年没下过地了,他确实是逼太狠了。秋收本来就是磨人,一场秋收下来像杨铁柱那样的壮实汉子都要磨层皮下来,更不用说杨学章了。

  杨学章是中暑了,头晕目眩下不了床。按理说,中暑缓过那股劲儿就没事了。但是杨学章就是腿软下不了床,何氏又护着他,杨老爷子只好带着家里其他人继续收割。

  大房两口子成天累得像狗,连十一岁的杨大郎都被拖到地里帮忙去了。回来看到杨学章在炕上躺着不说,连他媳妇儿冯氏都借着由头回去侍候他了,更是不满。

  期间磕磕巴巴打了几场不痛不痒的嘴官司,杨家拖拖拉拉的终于把地里庄稼收割完。

  刚歇下没两天,杨家又出事了。

  起因——

  王氏发现家里少了一只下蛋的母鸡。

  不要问王氏为什么累成了狗还会观察鸡少没少,王氏是不会告诉别人她每天都会对着家里那唯几的几只下蛋鸡流口水的。

  一发现鸡少,王氏就以己度人猜到是被人偷吃了。但是家里谁敢偷吃何氏视为宝的下蛋鸡?王氏用自己的脚趾头都猜的到肯定是何氏偷做了给杨雪章补身子吃了。

  别怀疑何氏会不会舍得,对于别人肯定是不可能,但是换成杨雪章绝对可能。以前还看不出来,只知道何氏偏着杨雪章,家里什么好的都偏着他。等杨雪章也下地干活了,王氏才看出来何氏宝贝杨雪章那个样子。叫宝儿叫乖都是轻的,每次杨雪章下地回来,何氏就跟前跟后的嘘寒问暖,平时看谁都拉很长的老脸,也会心疼的缩成一朵菊花。

  直接把王氏气笑了不说,牙也被酸歪了。

  知道家里的鸡被人开了小灶,王氏就在屋里闹了起来。这次她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也有种想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再加上他男人也是站在她身后的,她闹起来肆无忌惮。

  王氏直接就在正屋里打滚起来,谁拉都不起来。边打滚边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大几个月不沾点荤腥,家里地里的活儿全部扔给他们两口子做。做完了好的没落到,家里的鸡也被人开小灶了。还说何氏老一套把戏玩的烦不烦,去年别人在地里收割,他们在屋里偷吃,今年又这样。

  何氏破口大骂,杨老爷子被闹发火了都不行,最后何氏只得认输,说家里出一只鸡给大房吃,王氏才罢休。

  看来,这整个屋里除了杨铁栓是自己媳妇儿的知音,也就一个何氏能懂王氏了,知道她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至于这些事是怎么被林青婉知道的,别忘了她还有两个‘手帕交’。

  王氏这人不怕丑,吃完鸡后就出去埋汰何氏,把这事儿说给了别人听。然后别人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大菊和柳枝耳朵里。

  秋收完以后,大菊和柳枝就恢复了以前的松散日子。

  这不,又来林青婉家里和她聊天说话了,就把这件事当笑话说了出来。

  她们也爱来林青婉这里,坐的地方宽敞不说,还有水呀果子啥的可以甜甜嘴。现在更加好了,林青婉家里多了一个老妈子,连端茶送果子都不用自己动手了。

  大菊柳枝口里的老妈子是马婶儿。

  她们这几次来就发现林青婉家里多了几口人,一问才知道是杨氏夫家的几个远房亲戚,家乡遭难了就投奔杨氏了。杨氏家里现在情况也不景气,儿子回了乡,家里也开始种地了。最后说林青婉家里人口少,家里还有孩子,男人天天要出门做生意,就把这一家三口安排到林青婉家住着,平时也能帮家里干点活儿。

  这是林青婉对她们的说法。

  毕竟一个庄户人家买人回来使唤还是有点招人眼的,另外马叔这一家三口人好又本分,林青婉也不好意思说人家是他们家买回来的。这村里流言传的快,传出去了大家都跟看稀奇似的看别人,换谁也受不了。

  家里做了些小生意的事,杨铁柱也在外面露了些口风,倒也没往详细处说,就说几家合伙做了一些跑腿送货的小买卖。

  杨铁柱两兄弟和夏大成成日里赶着骡子车进进出出,村里也是有人见到过的。

  于是村里的小媳妇们都说林青婉好福气,男人有本事,打猎是把好手不说。现在不打猎了,做点小生意也能让老婆孩子衣食无忧。

  大菊和柳枝也是挺羡慕林青婉的,不过她俩人坦率,羡慕是羡慕倒也没有眼红之类的情绪,只是说她福气好。

  这边林青婉和大菊两人聊着天,说着村里的流言蜚语当笑话听。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田翠兰身上了,柳枝说现在田家那个田翠兰经常出门了,最近在小道上碰到过几次。又说田翠兰娘家人都不错,把她接回来也没听说家里嫂子不待见她什么的。

  柳枝也就说了两句,就被大菊的话给岔开。又瞪了柳枝好几眼,柳枝才会意过来,面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柳枝人也单纯,直接就开口道歉了,“青婉,真对不起,你看我这口没遮拦的。”

  林青婉不在意的笑了笑,“看你说哪儿去了,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都多少年前的事了,谁还记着啊。”她也确实没把田翠兰放在心上,因为她觉得那个人离她的生活非常遥远。

  三人说说笑笑,顷刻就把这话茬扔在了脑后。

  ****

  杨大姐又回娘家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0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门闺秀与农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