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空间之丑颜农女_分节阅读_第370节
小说作者:乱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6 MB   上传时间:2015-05-07 20:43:35

那时候他们恨透平阳这个地方,就把爹爹葬在山坡上,按照娘的遗愿,用一把火把人烧成了灰,装到瓷坛子里。他们家原来就住在山脚下,兄弟二人曾经经常上山,平阳城多雪,发生小规模的雪流沙也不稀奇,有一次兄弟二人差点被雪卷到下面去,在紧急关头,发现了这个可以容人,躲避雪流沙的山洞。

离开平阳,兄弟二人只带着铺盖卷和干粮,一路风餐露宿,去了南边比较富裕的沐阳,多年打拼,娶妻生子,在沐阳有了一定的地位,家里的生意做得很大,后来全家人又移居到南边的小国。

那边靠海,气候温和,常年都不用穿棉衣,兄弟二人从北地长大,用了很多年才勉强适应。前段时间,南边小国组成联合军队侵占大周沐阳,又屠了城,好不容易,经历几个月,大周才夺回沐阳,看形势,大周军队会随时南下。

二人一商量,心里也有了想回家的心思,做生意这么多年,贩卖珍珠等,生意不错,家里有了丰厚的家底,就算什么不做,衣食无忧,也是一辈子,这才带着一大家子回来,赶在今日上坟,因为回来得匆忙,其余人还住在客栈。

家里人也闹着来烧纸钱,但是他们兄弟因为成亲晚,孩儿也不大,老大有一个女孩十三岁,儿子才两岁,老二大儿子八岁,女儿六岁,都不太适合带过来,万一发生了雪流沙,不能保证家人安危。

少年时离开,曾经听说家里是有一门亲戚,因为他家穷,所以才断了来往,兄弟俩其实心里也是有点疙瘩,当年葬了爹娘,没有人帮忙,他们两个十多岁的小子,也没有银钱,最后卖掉了家里的宅院。

青璃面色囧了囧,这么说,就是把她当成了当年那个嫌贫爱富的亲戚,她真心感觉到有些对不起爷奶,因为在二十来年以前,爹娘还是小萝卜头,十岁左右,没有成亲呢。

“丫头,你放心吧,那都是当年的旧事,我们也能理解。”

青璃“大伯”面色坦然,往火堆里加了柴火,“这么多年,我和你二伯也攒了些银钱,等你出嫁,还能送一份嫁妆,侄女生得俊俏,将来一定能嫁到好人家去!”

有了火堆,山洞里比之前还好些,青璃觉得,不记恨当年事情的豁达之人,还真是不容易,二人看面相,一路风霜之色,应该是第一时间,刚到平阳,来不及整顿就来烧纸钱,又算是救了她的下人,可见是可交之人。

“小姐,这……”

于嬷嬷刚才一直没有插话,认真地听着,她满心地感激,劫后余生,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于嬷嬷觉得自己被泡在了蜜罐里,打定主意,以后一定多做善事,存善念。

见自家小姐尴尬,于嬷嬷和麦芽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于嬷嬷叹口气,恩人以为找到亲人,高兴的很,她也不想让人空欢喜一场,可是这样的情况更是不能欺骗。

“壮士,其实我们小姐在这里没有亲戚,因为一些事情,所以烧错了坟头。”

于嬷嬷鼓起勇气说完,耷拉着脑袋,抬起头,见兄弟二人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旁边的两位下人也是张大嘴巴,她只得补充道,“当时采买了纸钱,酒水,见此坟荒凉,好久没有打理过,这才起了心思。”

虽然隐瞒了一些关键情况,不过其余说的都是实情,青璃也点点头,尴尬道,“所以真是……”

“哈哈哈!”

兄弟二人朗声大笑,其中大哥道,“原来是这样啊,我们兄弟当时还寻思,就算我们有几个小钱,也没啥地位,不会有人上来攀亲的,哈哈,相逢即是有缘,这个侄女儿我们认下了!”

“是啊,等会下山跟着我们去客栈吧,这次才刚到平阳,家里几个娃还在客栈呢,你二伯娘要是知道多了个侄女,一准儿高兴!”

“二伯”简单地做了介绍,他们家姓孙,老大叫孙文,老二孙武,都是当年二人爹起的名字,希望二人文武双全,奈何家穷,兄弟没上过学堂,是后来跟着人做伙计,人家账房看他们肯吃苦,这才教导,后来去武馆打杂,也学了一身功夫,算是意外的收获。

早年日子心酸,得过很多好心人帮助,兄弟二人也是善心人,沐阳开战,二人就曾经给士兵们送过粮米,也算是竭尽所能,今日觉得青璃这个丫头不错,要是他们不来,也不知道有人给爹上坟烧纸,将错就错,这就是缘分。

“侄女,山上风大,看你穿这么薄的袄子,等回去让你大伯娘做件披风给你,这次家里回来,也带了一箱子皮货,我记得有一块粉色的兔子皮好看的很。”

孙文孙武兄弟很是热情,他们也有些狐疑,照理说,身边有嬷嬷和丫鬟,家境应该不差,但是也有可能家里是没啥银子,出来个败家子什么的,这样的大户人家,有很多,何况主仆三人穿着都不是很好。

于嬷嬷不知道两兄弟怎么想的,要是知道非得喷出一口老血,到底是谁沾了谁的光啊?自家小姐在北地赫赫有名,虽然今日低调出行,没有被人认出来吧,但是身份放在那里,要不是救了她,她真要认为对方有目的主动来抱大腿的。

“侄女,等一会儿雪流沙过去,你们跟着家里下人到下面去看看,那些人家的房屋在另一面,应该没收到啥影响呢,你们去烤个火,别染上风寒,我和你二伯要在山上找人,看看有没有幸存下来的百姓。”

孙文摸摸青璃的头,笑道,“你这丫头就是讨喜,在雪流沙来了,还不忘记拉着奴婢跑,是个好心的。”

孙文不知道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善举,竟然招惹了如此大的人物,只是今日一个巧合,让他一生顺遂,衣食无忧,后来他总是感叹,这可能就是运道,因为这个时候的青璃,被他看做一个大户人家落魄的小姐。

等了一会儿,石洞外面终于没有了声响,众人走出洞门,青璃让于嬷嬷和麦芽跟着下山,她有功夫,跟在孙文孙武身边,二人对她很是照应,三人一起,在滑坡的雪地里,翻找百姓们。

或许是运气好,真有那幸存下来的百姓,在山上有一处大坑,里面都是积雪,有几个百姓被卷到坑里,出不来,但是没有受到大伤害,嘴唇发紫,脸上有轻微的擦伤。

能获救,百姓们喜极而泣,差点就要成这个坟头上的冤死鬼,众人总结了一下经验,觉得应该是下来慢了,赶上了午时,阴气重,惹怒了山上的小鬼。

周边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早就有百姓通知知府衙门,也有城北大军的士兵赶过来救援,青璃用大氅的帽兜遮住身形,里面还带着围巾,可以遮住眼睛以下的部位,生怕被人看出来。

“少夫人,您咋在这呢!多亏您没事啊!”

士兵们顿时哗啦一声,围过来五六个人,对着青璃嘘寒问暖,孙家二兄弟在不远处正回答官差的问询,暂时没有注意到这边,青璃松了一口气,小声地道,“你们就装作不认识我。”

“咦?我们不认识少夫人,这咋可能呢?”

其中一个士兵疑惑地抓抓头,“要是不认识您,少将军一定会给俺们军法处置,嘿嘿。”

“是啊少夫人,这次咱们来这里,协助官府办差,上头特地发了羽绒大衣,穿上一点也不冷,还有厚实的手套呢。”

士兵举起一个爪子,对青璃晃了晃,关切道,“不如俺去叫辆马车吧,要是没照顾好少夫人,回头被营帐里的兄弟们知道,咱们一定要被群殴的!”

青璃满脸黑线,这些人到底能不能听明白话啊,她无奈地摊摊手,“你们也忙吧,可能没有活着的百姓了,把尸首抬到知府衙门,贴上告示,让百姓们认领吧。”

还有十几天就要过年了,发生这种事谁也不好受,天灾*,不知何时就要降临到一个无辜人的头上,青璃不能走,因为她还有关键的任务没有完成,现在又多了两个便宜亲戚。

“少夫人,原来您是不想被百姓们认出身份啊,这次咱们兄弟懂了!”

一个士兵脱下羽绒衣,递给青璃道,“少夫人,那个毛皮的漏风,不如这个鸭绒的暖和,俺这件是新上身的,少夫人您别嫌弃,赶紧披上吧,天太冷了,俺们担心您。”

“是啊,少夫人,穿上了,俺们就去忙了。”

士兵们的眼神赤诚,青璃点点头,接过带着体温的羽绒衣,穿上,又把大氅拿在手里,对着士兵们叮嘱着,她要在此地办事,让他们不用忧心。

这是一种温暖的感觉,每次接近这些可爱的士兵们,这种感觉就会冒出来,接着,她就会产生一种对大秦蛮人的愤恨,如果没有这些侵略者,没有阴险的无耻小人耶律楚仁,宇文鲲,就不会有争斗,士兵们也不会牺牲在战场上,她要努力,早日找到密道所在位置。

那边,孙文和孙武两个兄弟回话完毕,见青璃身上穿着厚实的羽绒衣,感叹道,“城北大军还是几十年如一日,爱民如子,淳于家治理有方啊。”

“是啊,咱们这次回来,就在这里不走了,买上宅院,落叶归根吧。”

剩下的就是士兵们救援和运送尸身,青璃三人帮不上忙,于嬷嬷通知家里的车夫,众人一起进入到一个小院,因为这次雪流沙,有不少百姓暂时回不去,只得掏出银子,在小院借住一宿。

“侄女,别担心,咱们喝点热茶,吃点糕饼,这些马车里都备着,就在他们这里要点热水就成,晚上一定把你安全送回去。”

孙文孙武还不知道青璃的身份,兄弟二人已经把她当成了小辈,问她家里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

“我爹是一个村里的族长,也是秀才,还有娘,大哥,二姐,三哥,和一个八岁的小弟,不过二姐已经远嫁,今年过年是不能回来了。”

青璃说的都是实情,这些没什么好隐瞒的,除此之外,她家在凤阳,并不是平阳人士。

来祭拜的百姓们多半每年来几次,和在半路上碰见的大娘一样了解情况,那个会宰人的人家,就没啥人光顾,孙氏兄弟不差银子,让人把马车停进了院落之内。

出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和一个妇人,二人装扮看着很是利落,特别是这个女子,很会说话,一口一个大哥,眼神妩媚,好似当着男人的面在勾搭二人,于嬷嬷沉着脸,看这女子轻浮,身上带着风尘气,像是做暗娼生意的,旁边的男子沉默,话不多,闷头走,给马匹喂了草料。

选了一间所谓最好的豪华客房,里面有几样粗糙的装饰品,摆放整齐,屋子打扫很干净,妇人进来送茶水,扭动着小蛮腰,在兄弟二人身边围着,说个不停。

“这个是茶水银子。”

孙文皱眉,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给了下人,又由下人给了妇人,妇人似乎不太愿意,撇了撇嘴,这才拿着银子,一步三回头地退出了内室。

目前还没看出这家有什么问题,但是若地道在此处,这家是首先要被怀疑的对象,因为百姓们都知道这家黑心,一传十十传百,没人喜欢到这里来。

屋子里那种廉价脂粉香气渐渐地散去,青璃这才舒服了一些。麦芽主动取下车上的茶叶沏茶,茶汤清淡,味道幽远,孙文品了一口,直呼,“真是好茶!”

孙武很是不解,这种茶叶是上等的龙井,就是有银子也不太好买,而且一点茶叶沫子都没有,喝上一口,那茶香直达心底,青璃的穿戴不像大户人家,出手竟然是这样的好茶。

见到兄弟二人疑惑,青璃神秘地笑笑,在这里不太适合暴露身份,所以她没有说什么,问了问对方家里的情况,得知孙文家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姑娘,很是高兴。

“那丫头都被惯坏了,心肠是好的,对乞丐也舍得给施舍,就是个炮仗脾气,一点就着,在南边沐阳的女子性子温柔,她这模样,真担心嫁不出去。”

孙文无奈地笑笑,虽是如此说,眼神里还带着疼宠,“这要是知道有了个妹妹,一准儿高兴呢,肯定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你。”

“我们小姐的姐姐刚好出嫁,身边最亲近的就是个堂姐。”

于嬷嬷想到了京都之时,小姐有一众好姐妹,那可真是大家闺秀,彼时在天风书院,接触的大半都是高门嫡女,回来之后,遇见个懂礼仪的都是少数。

内室点燃着油灯,放着炭盆,青璃众人围坐在桌子边上,于嬷嬷打开家里的食盒,里面的瓜子,糖果等都是自家做出来的,好吃不腻人,在平阳花多少银子也买不到。

兄弟俩选择老字号的糕点铺子,是想回忆一下小时候的味道,二人吃了几口硬饼子,觉得没滋味,被青璃带来的枣泥糕吸引,虽是凉了,还很松软,咬上一口,红枣香浓,里面有一些松子仁,核桃仁,香甜可口。

“侄女,这是你自己做的吧,整个平阳应该没有这么出彩的糕点铺子。”

孙文孙武二人赞不绝口,家里的下人也被分了点芝麻条,这次出门东西没少带,众人一边吃一边歇息,闲聊。

青璃打量房间,没发现什么不同,在窗边有土炕,屋子的摆设,也看不出有密室密道的模样,因为房间一共就这样大小,若是有地道口,肯定不在这里。

“当年离开家里,我和你二伯也不算小了,记忆很深刻,这边当年只有两三家,这家肯定是在我们走后多出来的。”

孙文喝了口茶水,胃里热乎乎的,他满足了闭上眼,感受到茶的韵味,回忆当年,那时候的苦日子,现在想起来还很心酸,冬日里什么都没有,家里的地窖勉强能放点白菜萝卜,粮食经常不够吃,二人就想办法上山,当年山上也有很多坟头了,有一次二人迷路,走了好久才出山,后来听说不是迷路,是鬼打墙。

“唉,看我们就是粗心,认下你这个侄女儿,还啥也没给呢。”

孙文一说,孙武面色一红,二人动作整齐,齐齐摸兜,孙文掏出一个荷包,里面有一颗硕大的东珠,圆润,泛着珠光白,他递给青璃,“侄女,这东珠你收下,留着把玩吧,身上没带贵重之物,回头补上。”

“我还不如你大伯,只有这一串小金鱼,前几天刚打造出来,看着喜气,就当个小物件。”

青璃一一接过,不知所措,按道理要下跪,她寻思一下,二人算是有救命之恩,磕头也不为过,不过孙文孙武拉着她不让磕头,说是地下太脏。

屋里比外面好得多,周围有炭盆,不如外面那么寒冷,青璃感觉身上冒了汗,她用帕子擦擦额角,喝了一杯热茶,“住客栈也不是办法,人杂又不方便,不如住到我家里去吧,我家在平阳有一所宅院,很多客房呢。”

认了亲戚,哪有让人住客栈的道理,青璃热情相邀,冬日里,又是腊月,百姓们都寻思过年之是,衙门也要休沐,买了房子也不能办手续,只能说现在不是个好时候。

要是许久没人住的屋子,需要修缮,而这个时节天寒地冻,找不到人工,除非真是逼得没办法,吃不上饭了,否则没有人会愿意这个时候出来做活,身子一冻就僵硬,屋顶又滑,摔下来瘸了腿也犯不上。

“是啊,我和你大伯就寻思先住在客栈,可是总吃客栈里头的东西,不太对味。”

孙文,孙武兄弟原来就住在一起,兄弟没有爹娘,也找不到其他亲人,一直相依为命,而且娶了姐妹花,是真正的亲姐妹,家里也无依无靠的,当年是浣衣女子,温婉,以夫为天,人也善良随和,没有那种妯娌相争,互相算计的情形出现。

这次来,家里原来在南边有亲人的下人,全部返还了卖身契,生意也出兑,铁了心思回到平阳,家人没有什么意见,这次回到平阳,想重新做生意,带了几十箱子的东珠,想开一家小规模的珠宝店,请了镖师护送回来。

青璃算计这家的人口,一家有两个孩子,也没有几个丫鬟婆子,家里住的下,一家一个小院足够,就是看在救于嬷嬷和麦芽的面子上,也要安排妥当。

孙文孙武兄弟说了南边的情况,一路上的见闻,青璃听着觉得很有意思,大周她只去过了很小的一部分,南边到边境沐阳,还有大西北,都没有走过,家里在造船,将来有了机会,还能去外海转悠,了解这个时代。

“这边的变化不大,还和以前一样。”

孙武和孙文两人说着过去的事,青璃托着腮听着,一共七八户人家,只能想个法子留下来过夜,然后等晚上的时候出动,这家里的妇人不太正派,就怕晚上不平静。

“那地道口应当早就没了吧,这都二十多年了。”

二人正在回忆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穷,他们就去邻居家偷白菜,半夜翻墙进了地窖,结果走到天亮才发现,出来的地方是关外,前面的铁索桥翻过去就是大秦,那会两军对战,他们甚至想去军营里找爹爹。

“地道?”

青璃像打了鸡血一样,立刻兴奋起来,她掩饰住眼中的精光,假装很有兴趣,“还有这种地方?”

“我和你二伯小时候很淘,因为这事没少被打。”

孙文对过去的苦日子仍旧怀念,这和青璃在京都怀念莫家村时是一样的心情。他说地道是儿时邻居家,肯定不是这户人家,刚才来,见到那家有人,但是已经换了一副生面孔。

“就在前面第二家,在屋后,有一个菜窖。”

二人对这个性质不高,转头又聊开来,刚回来情绪激动,青璃可以理解,她没想到这么顺利,心里喜滋滋地,只要知道地点就好,反正这里,夜里还要来一次。

约莫歇息了一个时辰,二人就站起身,让青璃跟着他们去客栈认亲,青璃觉得这样也好,到时候派车夫先回去,通知家里人,被褥之类都换成新的,房间也要好好打扫,这冬日里风沙大些,一天不扫就落了灰尘。

马车上,于嬷嬷拉着麦芽的手,现在,二人还在庆幸着,能活着是一件多么好的事,烧错了坟头,她们的好心也有了回报,好像冥冥之中,那个“大舅爷爷显灵。”

当时青璃带着麦芽往山下跑,于嬷嬷以为自己没救了,她看到周围有几个看热闹的百姓,满眼惊恐的等死,那一瞬间,面对灾难却逃不掉,这种心情是绝望的,她想到很多人,想到自己有没有后悔做这个决定,最后仍然坚定。

她晓得,小姐很难选择,她已经到了中年,而麦芽还是青葱的姑娘家,还没有成亲,如果有生还的机会,还是让给别人,虽然麦芽心直口快,以前二人经常吵架,那丫头也不太尊敬她。

就在以为必死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雪已经覆盖住她的眼睛,只记得有人用绳子,把她拉到了山洞,然后,她就得救了。

“呜呜,于嬷嬷,那会其实我也害怕的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4页  当前第3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0/5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空间之丑颜农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