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妇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   上传时间:2015-07-11 13:25:41

杜兆脸色难看非常,低声道:“祸水啊,祸水,沈碧青就是个祸水。”

忽听子峰的声音传来:“碧青不是祸水,她是天下间最良善的女子。”

杜兆抬头,见儿子走了进来,不禁道:“良善?一个如此工于心计的女子称什么良善,你是被她所惑,才看不清她的狡诈,刘盛的案子若不是你替她遮掩,此时她王家已经满门抄斩。”

杜子峰摇摇头:“父亲去过武陵源,即便没在武陵源真正待过,想必也能看出武陵源的百姓是如何护着王家,护着碧青的。”

杜兆哼一声:“那些老百姓知道什么,被沈碧青愚弄,什么傻事干不出来。”

杜 子峰:“父亲说的是,老百姓是傻,可只有老百姓才能分得出谁对他们好,他们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父亲总以自己之心度量他人,父亲觉的,所有做善事的人,莫 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不信有人只是为了善而善,父亲一辈子在官场沉浮,天天面对的都是狡诈之人,就觉得天下间再也没有真正的善,这只是父亲自己没有善念罢 了,所以,把所有人看的跟父亲一样,碧青做善事从无所求,从我认识她第一天开始,她的要求就极为简单,她不想要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或者什么名声,她要的 只是一家人守在一起过日子,她不想家人挨饿受冻,想乡亲们跟她一样过上衣食丰足的好日子,所以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跟儿子说过,只要当官的爱民如子,大 齐处处都是桃源,父亲,碧青心里没有私利,更不会争名夺利,她心里只有善,而父亲心里有什么?”

杜兆有些楞,仿佛不认识眼前的儿 子一样,杜子峰叹了口气:“我娘在那样的寒夜死了,死的时候都想见父亲一面,却不可得,而我娘死了之后,甚至连牌位都不能进杜家的祠堂,让她游荡在外当孤 魂野鬼,父亲总是道貌岸然的说一切为了杜家,若维护杜家要做如此背信弃义之事,杜家还不如消亡的好,父亲跟赵家心心念念想成为大齐第一世族,难道忘了,崔 家跟赫连一族的前车之鉴,而我大齐的第一世族,也并非你们想争就能争来的,它在老百姓心里,而在老百姓的心里,王家早就成了大齐的第一世族,碧青从来不去 争抢,她只是不求回报的与人为善,即使她聪明绝顶,却太过天真,她总信人心本善,用自己的善去面对所有人,却不知,这世上也有狼心狗肺的恶人,当初碧青把 刘盛从普惠寺带回武陵源的时候,刘盛只不过是个三餐不继的穷秀才,后因武陵先生举荐,方谋了官位,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才是,他却以怨报德,这样的人该死上 一万次。”

杜兆皱着眉:“若人人都像沈碧青一般,我大齐律法岂不成了摆设。”

杜子峰冷笑了一声:“大齐律法?若按大齐律法,父亲当年毒死我娘,又该如何定罪?”

杜兆脸色一变:“你,你胡说什么?”

杜 子峰道:“儿子是不是胡说,父亲心里最清楚,当年外放去间河县的时候,我曾发誓,终有一日,让你,让杜家身败名裂,父亲不知道我心里多恨你,我当初努力往 上爬,就是想有一天把你踩在脚下,但后来我才明白,人生其实除了报复,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抛弃了自己那点儿小仇怨,才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我仍然恨你,但 我不会纠结于过去。”

杜兆:“你是被沈碧青那女人迷昏头了。”

杜子峰笑了:“父亲,我终于发现,桃源并非虚幻,这世上是有桃源的,只要有碧青地方,就是桃源,所以,我会尽我所能守住这个桃源,对于父亲大人守了一辈子的杜家,早就该完了。”

杜兆一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杜 子峰笑了,只不过笑的极冷,让杜兆从心里发寒:“大哥不能生子,而我杜子峰,此生也绝不会有后,除非父亲大人还能老蚌生珠,不然,杜家就绝了,也该绝了, 这样的家,充满了龌龊和阴谋,完了才好,父亲如果还想保住您这条老命,儿子劝您辞官吧,不然,等太子殿下登基,父亲恐怕难保性命。”

杜兆不信的道:“太子是明君,如何会不分青红皂白,我自信做的事并无差错。”

杜子峰摇头笑了:“父亲您真是老糊涂了,竟然看不出太子殿下比儿子还要珍视武陵源吗,父亲不一直想找到崔凤林吗,想做实碧青私纵死囚之罪吗,儿子可以告诉父亲,崔凤林在何处?”

杜兆愣愣看着他:“何处?”

杜子峰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两个字,杜兆颓然坐在椅子上,如果子峰说的是真的,那自己所有的算计,都成了一场笑话,太子殿下想包庇的人,自己又怎会害的了。

猛然想起那次沈碧青被二皇子绑架,在东宫外苏全着急的样子,苏全是东宫的大总管,更是太子跟前最亲近的心腹,他的言行直接就能反应出太子的想法,而当时他那么慌乱,可见沈碧青是何等重要,莫非太子殿下……

杜兆忽的想明白了,想到王家,想到子峰,想到杜家,杜兆脸色惨白,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不止。

杜子峰出了杜家,抬头看了看相府的牌子,当年自己第一次踏进这里的时候,也跟今天一样下着雪,他还记得那天特别冷,呵气成冰,他冻的直打哆嗦,之后很多年他都没忘了那天的冷,但现在,他一想到刚才去天牢里看到的热闹,心里就暖融融的。

碧青是个神奇的女子,无论在何处,她总是能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哪怕是天牢,有了她,也变成了人间桃源,或许等自己老了,就回武陵源吧,能终老在哪里,自己这一辈子还有何所求。

皇上终于油尽灯枯,在除夕晚上龙驭宾天,丧钟长鸣,大齐这个年过的安静非常,可一想到贤明的新皇,老百姓心里便充满希望。

大理寺并未三堂会审,丧钟响过不久,苏全就来了天牢,带着新皇的口谕,放王家一家出了天牢。

私 纵死囚的事儿再无人提起,碧青一家子老少,大年初二回到了武陵源,国丧期间,不许放爆竹,不许张灯结彩,更不许敲锣打鼓,但武陵源的大道上却站满了人,武 陵源的乡亲们,临山屯的,王家村的,乃至附近几个村子的……把宽阔的大道站的满满当当,却留下中间一条足以让车通过的夹道。

人人脸上都带着欢喜的笑,即便北风呼啸,可碧青心里却仿佛揣着暖流,暖暖的舒服,这是最善良的乡亲们,这里是武陵源,这里是她费尽千辛万苦守护的家,看见这些乡亲们的笑容,便觉所有辛苦都是值的,武陵源还在,她的家还在。

过了武陵源的牌楼,远远就看见定富带着小厮丫头婆子一干人等站在大门口,北风中每一个人都站的笔直,见了碧青躬身,说了句:“姑娘回来了。”跟以往无数次一样,很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却让碧青感动莫名,是啊,回来了,这个年虽说过得有些颠簸,但终究回家了。

冬月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刚出月子就冒着寒风跑了来,小三拦不住,也只能跟着过来,一见碧青就哭了起来。

碧青忙让她在暖暖的炕头坐下,给她擦眼泪:“刚出月子可不能哭,伤眼睛。”

冬月瞪着小三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儿,都知道了,就瞒着我一个,我还稀里糊涂的以为姑娘在武陵源过年呢,不想,姑娘竟在天牢里头过的年,姑娘在里头得受了多大的罪啊。”说着眼泪又落了下来。

狗娃子道:“小舅妈,天牢里好着呢,我跟二丫还去包饺子了呢,好玩着呢。”杏果儿拍了他一下:“胡说,天牢有什么好玩的,过了年都十二了,怎还真是这么个性子。”

狗娃子嘿嘿一笑 :“我找虎子玩去。”一溜烟跑了。

杏果儿摇摇头跟冬月道:“你那时候都快生了,哪敢告诉你啊,真要是有个闪失咋办?再说,是姑娘叫我们瞒着你的。”

碧青点点头:“你的月份大了,动了胎气可了不得。”

冬月:“那我生完了,也该告诉我啊,不是听见王兴娘说,奴婢还蒙在鼓里呢。”

碧青摸了摸她的脸,看得出来,月子养的不差,小脸圆圆润润有红似白的,拉着她的手道:“我知道你的心思,可这件事出的急,而且,你知道了也没用,反倒让你担心,何苦呢。”

冬月咬着牙恨声道:“那刘盛真不是个东西,姑娘对他那么好,他还要害武陵源,简直狼心狗肺。”

杏果儿点点头:“可不是,小五说,当初他在普惠寺的时候,饭都吃不上呢,来武陵源那天,身上的衣裳补丁摞补丁的。”

碧 青:“这样的人不值得咱们记着他,他自然有他的报应,咱们过咱们的日子就是。” 跟杏果儿道:“小五一个人在京里没人照顾,你紧着回去吧,武陵源这么多人呢,用不着你,倒是京里,这次京郊遭了雪灾,好容易放晴了,小五得带着人东跑西颠 的帮着老百姓修房子,回来怎么也得有口热乎饭吃,你又不找婆子帮忙,家里连个人都没有,清锅冷灶的让小五怎么过。”

杏果儿也是担心小五,点点头,转过天就带着二丫回京了,学里过了十五就开学了,怕耽误狗娃子念书,把他留在了武陵源。

碧青好劝歹劝的,终于把冬月劝了回去,孩子刚满月哪离得开亲娘啊。崔九还在京城,帮着忙活新皇登基的事。

二月二登基大典,慕容湛登基改年号康和,新帝下令大赦天下,清和宫的清虚妖道被处以车裂之刑,大齐翻开了新的篇章,前太子妃苏氏所出太孙慕容逊,立为东宫太子,太子妃赵氏封皇贵妃。

太子登基,太子妃并未封后,而只封了皇贵妃,这简直就打了赵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赵家慌了,想找杜兆,可杜兆却上折辞官,每日在府里闭门不出,所有来访之人一概不见。

杜子峰封太子太傅,任吏部尚书,算是大齐最年轻的一品大员,却只住在自己的尚书府,仿佛跟杜府没了干系一般。

崔九在武陵源住了三天,缠着碧青定娃娃亲未果,一开河就忙着跟王记得商船走了,走的时候气哼哼的,怪不得大郎说,崔九这么多年了,仍跟个小孩子似的。

一切否极泰来,严冬过后,武陵源的春天来了,因为冬天两场大雪,武陵源那几个新挖的水坑里,本来就存了不少雪,加上莲花山的积雪融化,雪水顺着山溪蜿蜒而下,流到武陵源,很快就积了半坑水,清亮的雪水映着四周的初绽的桃花真仿佛人间仙境。

一辆四轮马车下了官道,赶车的是个十五六的小子,生的甚为壮实,年纪不大,赶车的技术却着实不赖,手里的鞭子轻轻一挥,马车就拐进了武陵源的大道,冲着后头道:“殿下,前面就是武陵源了。”

话音刚落,车门打开,从里头探出个小脑袋来,看上去七八岁左右的样子,眉清目秀,眉宇间有些跟他年龄不符的冷清成熟,正是太子殿下慕容逊。

他看了看两边儿:“这里就是武陵源吗?”

赵鹏点点头:“跟我爹来过两次,记得路呢,从冀州府的官道看见桃林,拐过来这条道直通着武陵源的牌楼。”

慕容逊没来过武陵源,却听很多人提过,提的最多的就是他师傅,师傅虽然没教自己多少日子,可慕容逊知道,师傅最喜欢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他的每把扇子背面写的都是这一篇,正面是一幅桃林图,绵延的桃林仿佛望不到边际,有桃林,有山溪。

自己一直以为是写意山水,可师傅却说是武陵源,师傅说武陵源有最厉害的工匠,有最博学的先生,武陵先生,东篱先生,昌陵先生,太学致休后都来了武陵源,在武陵源的学堂里授课讲学,跟他说,如果有机会可以去武陵源的学堂里听几堂课,会受益匪浅。

可自己堂堂一个太子怎么能去老百姓的学堂里念书,岂不是笑话,他把这些跟奶娘说了,奶娘却让他问父皇。

慕容逊很怕父皇,父皇总是不苟言笑,对自己也甚为严厉,即使自己再努力的念书,也极少得到父亲的赞许,这让他颇为颓丧。

皇 贵妃更不喜欢自己,因为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即使在东宫的时候,自己必须叫她母亲,她却从来都是冷冰冰的,整个东宫都是冷冰冰的,只有皇祖母对自己最好,每 次去皇祖母宫里,都能有很多好吃的果子,点心,皇祖母没来过武陵源,却也说武陵源好,所以自己更加好奇,武陵源是个什么地方呢?

他大着胆子问了父皇,父皇日理万机,天天都要看很多很多的折子,师傅说大齐很大,疆域辽阔,要让大齐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衣食丰足的好日子很难,自己问师傅为什么难?自己所见的人,都能吃饱穿暖,哪怕那些做秽差的仆役,也没有饿肚子的。

师傅说,他看到的只是东宫,再大些,只是皇城,皇城外有内城,内城外有外城,外城之外还有无数个州府下县,小镇,村庄,哪怕最偏僻的山沟里,都有大齐的子民,他们靠着地里的粮食糊口,指望着老天爷能风调雨顺,能让他们有个好收成,才不会饿肚子。

种 地自己知道,记事起,父皇每年都会带着他种番薯,东宫的花园子里,现在还有一片番薯地呢,栽上苗,浇水,然后就会长高到了,秋天就能收大块大块的番薯,但 是师傅却摇摇头说,老百姓种地没这么简单,很是辛苦。让他长大了亲自去外头看看,就明白了,自己现在就想出去,去武陵源。

慕容逊本来以为父皇不会答应,可这一次父皇却应允了,但是让他自己去,不许带随从,只能带着赵鹏一个人,更不许说他是太子。

慕容逊傻眼了,这怎么去?这么去了,武陵源又怎会收自己,父皇让他找师傅要推荐信,说只要师傅肯给他写信,他就能进武陵源的学堂念书。师傅真写了封信,自己也改了名崔询,跟赵鹏出东宫直接来了武陵源。

赵鹏:“殿下,您说武陵源怎么有这么多桃花啊,比南苑的桃林子还大出好几倍呢。”

崔询皱了皱眉:“以后不许叫我殿下。”赵鹏挠挠头:“那奴才怎么称呼您呢?”

崔询:“叫公子,大公子。”

赵鹏:“大公子,您看这桃花开得真好。”

崔询点点头,也从车里出来坐在车辕上,一阵风拂过,桃花瓣落了下来,芳菲如雨,桃花香氤氲在鼻端,沁人心脾,这里美得像一场永远不想醒过来的梦。不过,大道上怎么这么多车?

赵鹏:“大公子不知道,武陵源每年春天人最多,都是来看桃花的,秋天人也多,是来摘桃子了,武陵源的桃子最好吃,又大又甜,就是贵,不是跟着大公子,在家里奴才可吃不着呢。”

崔询想起自己每年吃的那些香甜的桃子,莫非就是这些树上结的果子吗?从这片桃林看来,师傅没骗自己,就是不知道,武陵源里头是怎样的?都有些什么人?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不会像东宫一样冷清。

远远望见武陵源的牌楼了,车却走不动了,前头排了了十几辆马车,等着进去,后头还有源源不断过来的。

崔询好奇的往前看了看:“为什么不走了?”

赵鹏:“大公子别着急,每年这时候,来武陵源看桃花的人最多,不排队可就乱了。”

前面十几辆车是两家的,很快就过去了,轮到赵鹏他们,那个拿着本子记录的小子问赵鹏名字,来武陵源是不是赏花?需不需要住宿等等。

赵鹏把杜子峰给他的小木牌牌递了过去,那小子一见木牌,忙恭敬的道:“原来是杜大人的家人。”另外叫了个小子让领着他们去杜大人宅子。

赵鹏忙道:“我们公子是来武陵源求学的。”

那小子看了他们主仆一眼,指了指牌楼侧面的二层小楼:“若是来报名上学的,就去后头的小楼,自会有人接待公子。”

崔询点点头:“多谢了。”叫赵鹏赶着车去了侧面,停在小楼外头 果然有人,听说他们是来报名的,领着他们进了侧面的屋子。

待崔询看见书案后的人,不禁愣住了:“二叔……”

☆、第128章

????慕容鸿一愣:“逊儿,你怎么来武陵源了?”

慕容逊也颇为意外,虽说极少见二叔,可过年的时候,二叔还是会回京的,自己一 直以为二叔不回京是在外游历,原来在武陵源,见二叔问,忙道:“太傅说若能来武陵源求学,会学会很多道理,也会更了解大齐,逊了问了父皇,父皇也答应逊儿 来武陵源求学,只不过,不许逊儿曝露身份,故此,逊儿如今是崔询。

????慕容鸿点点头,杜子峰的确用心在教太子,太子是大齐储君,若是只在宫里,念再多的书也不能真正了解大齐,杜子峰是想让太子看看宫外的世界,看看大齐百姓最寻常的生活,只有了解了这些,将来才可能成为爱民如子的君王。

而且,在武陵源生活一段日子,对于太子的成长,也会大有好处。慕容鸿至今仍记得,小时在太学念书的事,即使自己是皇子,也会受欺负,那些大臣之子早早就学会了攀附势力。

而且,都是死读书,毫无乐趣可言,武陵源的学堂却并非如此,一开始,自己只是想在武陵源研究算学,后来却真正爱上了这个地方,甘心情愿在这里管着学堂,如今已经发展成学院了。

碧青一开始的打算,是为了王记的铺子买卖,培养后备人才,毕竟定向培养对于王记来说,是相当有好处的。

后来王记的人越来越多,武陵源跟深州的人也越来越多,武陵源的学堂既不收费,还管吃住,成绩优异的,还会有奖学金,举凡家里能送来的都送了来,以至于,武陵源的学堂每年都再不停扩建,如今已经相当大了。

校舍从武陵源的牌楼一直延伸到莲花山的山脚下, 碧青一直发愁谁来掌管学院,她想过师傅,也想过东篱先生跟昌陵先生,更想过二郎。

二郎不喜欢官场的规则,五年前,碧青出事之后,就辞官不做回武陵源当先生,教学生之余就研究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碧青想过把学堂交给他,可学堂的事儿又多又杂,碧青又怕他处理不来。

师傅跟两位先生一听就摇头,说,给学生上两堂课还成,掌管学院就算了,好容易清闲了,想好好享几年清福,碧青也怕累了先生,好在有个慕容鸿。

慕容鸿当初来武陵源的时候,碧青以为他待不了几天就会走,没想到一待就是这么多年,慕容鸿虽是皇子,却是个真做学问的人,妙就妙在还颇通俗务,碧青就把学院扔给了他,让他看着管。

慕容鸿很喜欢武陵源的学堂,接管了学院之后,算学之外找到了新的乐趣,就是看着这些学生一点点成长,从进学堂的懵懂自卑到彻悟之后的自信,让慕容鸿颇有成就感。

碧青见他认真的当这个院长,松了口气之余,便把自己知道的,能说的,都告诉了他,碧青潜意识觉得,或许慕容鸿会把武陵源的学院变得不一样。

而 碧青的运气跟眼光一向不差,有慕容鸿这个负责认真的院长,有王记强大的资金支持,还有诸如她师傅这样德高望重的先生,以及武陵源大大小小的作坊,短短几 年,武陵源的学堂便焕发出勃勃生机,讲堂,藏书馆,食堂,宿舍,操场,实验室,有时碧青过来溜达一圈,都一种穿回现代的感觉。

话题远了,拉回来说眼前,慕容鸿这个院长当的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碧青颇为放心,慕容鸿不意外杜子峰会游说太子来武陵源,却没想到皇兄会答应让太子过来。

转念一想,却也想明白了,黄兄虽贵为天子,却同样珍视武陵源,大概皇兄也想给太子不一样的生活,。

慕容鸿:“既如此,以后便不可叫我二叔,我是学院的院长,你可以称呼我院长,也可以叫我先生。”

慕容逊好奇的问:“院长也教课吗?”

慕容鸿点点头:“我教你们算学。”说着拿出一份试卷来递到他面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