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妇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   上传时间:2015-07-11 13:25:41

不是有句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小兵不是合格的兵,没有野心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大出息,像杜子峰这样的人,将来一定会成为牛人,没准能位极人臣,到那时,可不是自己一个小老百姓能巴结上的了。

吕不韦知道奇货可居,自己或许也可以学习一下,毕竟双赢的事儿,对谁都没坏处,即便杜子峰觉得,自己古怪,也不会如何,因为自己是女人。

这个世界的男人天生都有一种妄自尊大的毛病,看不起女人是所有男人的通病,大郎如此,杜子峰也如此,区别只在于,大郎看不起女人,直接表现在口头和行动上,杜子峰不会表现出来,可他心里一定会这么想。

碧青头一次觉得,当个女人其实不赖,谈合作的时候有先天的优势,杜子峰这样骄傲的男人,都会不由自主的让着自己。

碧青才不管他是不是怜悯自己,如果这样就更好了,示弱怕什么,又不会少块肉,只要在大郎跟前,自己能强的起来就成,别人乐意怎么想怎么想,她管不着。

有了那一百亩山桃林,家里就算有了个生财的聚宝盆,嫁接好之后,每年的收成,都是一笔大进项,鲜桃卖不完就晒成桃干,桃仁,还可以考虑在那片桃林边儿上盖房子。

临 山屯的位置其实不错,依着莲花山,距离白河也不远,有山有水有树,多好的地方啊,这要是在现代,那些房地产开发商,还不得争抢着盖别墅,越高档越好,就那 一百亩桃林,到了春天就能美不胜收,更何况,地下还有山泉。碧青越想越兴奋,恍惚仿佛看到了从天上掉下个金元宝,正好砸到自己的脑袋上。

牛车走在乡间的黄土道上晃晃悠悠的,远没有马车快,却有一种别样的悠闲,可以慢慢欣赏两边儿的景色。

乡野里的景色自然不能跟京城相比,没有满目斑斓的琼花异草,也没有远远望去飞檐吊角的人间宫阙,但这里的景色却更加真实鲜活。

麦收一过,就再也见不到一层层金色的麦浪了,除了地头上还有些来不及处理的麦秆儿,地里已经是一片嫩绿,黍米,棒子,毛豆,老百姓收了麦子以后第二茬庄稼,大多种这几样,以黍米为多,倒是果树没见有大片种的。

鲜桃,甜杏,大枣,水梨,这些果子在城里供不应求,到了乡下地头上却是最没用的,因为这些果子吃不饱,且有鲜明的时令,又不易存放,不如种庄稼靠谱。

之所以有那一百多亩山桃林,也是因为那片地种不出别的庄稼来,而那样谁家都嫌弃的山桃林,却是那丫头迫不及待想买在手里的聚宝盆。

是聚宝盆啊,如果那丫没跟自己说清楚,自己只会以为她疯了,可她说了之后,自己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杜子峰知道,那丫头想找靠山,所以才会用那些灾民当条件,跟自己谈合作,深州三年大旱,皇上接连下了两道罪己诏,却仍然无法阻止旱情蔓延,深州之外赤地千里,饿死的不知凡几,灾民更是成千上万。

朝廷虽有赈灾粮款下拨,层层克扣到了深州,也是杯水车薪,皇上下旨让临近州府安置灾民,以免灾民到处流窜,引发事故。

圣旨一下,冀州府自然首当其冲,知府大人的安置方法就是派发到各县,自己的间河县派发了五十人,这五十人搁在别的县都是麻烦,更何况,间河县这样的穷县,老百姓吃饱就不错了,往哪儿安置这些人,可不安置,这些灾民若是跑到京城,皇上问下罪来,谁也担待不起。

为这件事,杜子峰这几天都没睡好觉,不想,今天给那丫头轻飘飘一句话就解决了,她所说合作也相当简单,由自己牵线把那些山桃林卖给她,她在那些山桃树上嫁接蜜桃,只需一年就有收成,除了该交给官府的税赋之外,还可以安置那些灾民。

至于怎么在山桃上嫁接蜜桃,杜子峰亲眼看见那开了一树枣花的酸枣树,就觉那丫头不是异想天开,她说是在齐民要术上看的,自己也看了,怎么就不知道能让山桃树结出蜜桃的果子的法子。

一百多亩山桃林,自然需要劳力,所以知府大人派给自己的那五十名灾民就有了安置的渠道,杜子峰现在终于能松口气了,只要碧青能帮着自己安置那五十名灾民,并保证交上山桃林的农税,王富贵跟她家的番薯能丰收,就是一份最亮眼的政绩。

至于桃子的销路,她说不用发愁,她有法子,杜子峰摇摇头,她能有什么法子,杜子峰琢磨,到时候给自己几个年兄写封信吧,每家多买点儿也就是了。

想到此,跟杜忠道:“你一会儿拿着我的帖子去请临山屯的周守仁,他是周家一族的族长,莲花山附近的地大都是周氏一族的,想买那些山桃林,他出面最为妥当。”

刚少爷把自己支出去,跟那丫头难道说的是山桃林的事儿,杜忠有心问,可想起二少爷的脾气,没敢张嘴。

今 儿家里尤其热闹,小五两口子来了,王富贵也请了过来,碧青打算商量山桃林的事儿,小五两口子不是外人,这样的发财机会,不能不拉着他们,至于找王富贵,也 是碧青想了一下午决定的,虽说桃花娘有点儿小心思,但也无伤大雅,是人都自私,自己只花五两银子就把坑边儿上的地买在手里,虽说你情我愿,可从碧青心里, 还是觉得有些亏人家,想弥补弥补,这才拉王富贵入伙。

东屋里只有碧青二郎王富贵跟小五四个人,其他人都在碧青爹娘屋里呢,让二郎在跟前,碧青就是想让他跟着学学,这是自己给家里置下的第一份产业,也不可能总是自己管着,大郎这辈子不能指望,就只能指望二郎了。

叫二郎倒了水过来,小五先等不及了:“二郎一说是山桃林的事儿,我就忙着跑来了,嫂子就说吧,怎么个章程,嫂子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王富贵一愣:“什么山桃林?莫非是说莲花山下头那些?”

碧青点点头:“不瞒富贵叔,我打算把那些山桃林全买下来,找富贵叔过来是想问问,富贵叔可愿入股?”

王富贵一进家,桃花娘就忙迎了上来,把烟袋递给他问:“大郎媳妇儿找你去干啥?不是想借钱吧!”

桃花娘现在就怕借钱,虽说碧青家如今日子过得不差,可就瞧那个折腾劲儿,有座金山也得折腾穷了,桃花娘如今可不觉得碧青会过日子了,荷花是开了,可到底有没有藕,谁知道,刚王兴又每家送了一把子荷叶,这么下去,能结不能结藕都两说。

更何况,就算结了藕卖给谁啊,难道推车去冀州府卖,那才能卖多少,王家那么多张嘴,还雇着一个王兴儿,就靠那半坑藕,自己真就不信了。

生怕碧青找自己男人去为了借钱,忙道:“我可跟你说,咱家的钱不能动,老大媳妇儿眼瞅就进门了,老二也快了,还有小三儿跟杏果儿呢,就咱攒的那点儿存项,够不够都两说,哪有闲钱借给大郎媳妇。”

见丈夫不说话,更认了实:“真是借钱?”

王富贵皱眉看着她:“大郎媳妇儿没借钱,是想让咱家入股,她打算把莲花山下那些山桃林买下来,说能嫁接成蜜桃,到时候收成可比种什么粮食都强。”

桃 花娘一听就急了:“大郎媳妇儿这是疯魔了,当自己是神仙不成,能让山桃树结出蜜桃来,做梦也没这么做的,真以为自己种了半坑荷花就什么都会了啊,这远近谁 不知道,莲花山那一片除了山桃什么都种不活,合着别人都是傻子就她一个心灵儿,她自己想把钱扔水里,咱管不着,别拉着咱就成,你可别犯糊涂,这样的傻事儿 咱不干。”

王富贵道:“杜大人应了牵头帮忙,难道也不成。”

“不成,不成……”桃花娘脑袋摇的跟拨楞鼓似的:“就算玉皇大帝牵线也不成,反正,咱家一文也没有,她自己想折腾让她折腾去,只要她婆婆不言语,她把王大郎拿军功挣的那点儿家底都折腾光了,也没咱的事,将来她要是真发了财,咱也不眼热。”

王富贵瞧了他婆娘一眼道:“可说好了,不眼热,别到时候看见人家赚了钱,你又后悔。”

“不后悔,不后悔,我就不信好好的山桃能结出大蜜桃来。”

王富贵走了,小五才道:“嫂子,我瞧着他家不会入股,就小三他娘就不会答应。”

碧青道:“水坑这块地我五两银子从他家买来的,总觉得占了他家便宜,想找补找补,他要是不乐意就算了,没的牛不喝水强按头的理儿。”

小五把身后的包袱拿到炕桌上打开:“嫂子,这些年我东跑西颠的做买卖,虽说给俺爹娘盖了个新院子,私底下也攒了一些梯己,本打算把我家的房子翻盖翻盖,如今既要买山桃林,房子的事儿就先放放,这些算我跟秀娘入得股,您瞅够不够。”

包袱里有五颗大元宝,都是十两一个的足银,还有些散碎的银子跟铜钱,碧青拨了拨,从里头拿出一对银镯子来道:“这是秀娘手腕子上戴着那对吧!你倒是光棍,连媳妇儿的首饰都拿出来做买卖了。”

小五嘿嘿一笑:“是秀娘非要拿的,说嫂子有本事,让我们两口子跟着发财,一对镯子又算什么,我也说,回头赚了大钱,俺给她打一对赤金的,戴在手上才风光呢。”

碧 青笑了,把镯子拿出来,又把那些散碎银钱挑出来,叫小五装起来:“秀娘的身子不好,怎么也得留点儿钱备着,这镯子是秀娘的陪嫁,就算以后你打一对赤金的, 也跟这对不一样,这是她娘给闺女的念想,千金难求,我估摸着,那些地也用不多少银子,你大郎哥拿回来的钱我还没动呢,加上你这五十两怎么都够了,雇人收拾 也得明年开春再说,这会儿就先把那些山桃林买下来,年底藕田里就见收成,也就不愁钱使了。”

小五点点头:“这倒是,我跟冀州府的 饭馆子说好了,只要咱家的藕能收上来,他们都要,那些有钱人就喜欢尝个鲜儿,他们想要买藕,最近也得一百里以外,还都是野藕,长得乱七八糟不周正,哪有咱 家的藕好,就那样的藕还得二三十文一斤呢,这东西又放不住,一离开水放不了两天,就用不得了,那些采野藕的,采了藕从一百里地以外赶到冀州,有一大半不能 吃,日子长了就没什么人折腾这个买卖了,那些饭馆子的掌柜想卖这道菜,就得专门派人去收,这一来一回的挑费,二三十文可下不来,咱那坑塘里只要能产五百斤 藕,嫂子,今年咱就能过一个好年。”

五百斤?碧青可记得她同学说她家一亩藕田都是几千甚至上万斤的收成,还套养着黄鳝泥鳅什么的,明年自己也可以试试,碧青估计,自己家藕田最差也能有一千斤的收成,如果一斤可以卖三十文,一千斤藕就能赚三十两银子,那可是三十两银子啊,要是种地,累死也赚不来。

再说,还有地里的番薯,家里的鸡鸭,猪圈里两头养的肥肥的猪仔,今年怎么也能过一个肥年了,毕竟藕田小,想发家致富,还得指望那些山桃林。

周守仁做梦也没想到,知县大人会给自己下帖子,拿着帖子激动的手直哆嗦,哪敢耽搁,忙骑上驴子跟着杜忠去了县城。

这一路都在琢磨杜大人找自己做什么,想破脑袋也没想到是为了山桃林,杜子峰也没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的问:“莲花山下的那些山桃林,你周家打算卖多少钱?”

周 守仁愣了楞才道:“恩师大人动问,学生自然知无不言,莲花山的地,种不了旁的庄稼,才栽了山桃,山桃没人要,那些地就不值钱,这些年连问都没人问,就算如 今,还有好些啥都没种,嫌弃种山桃麻烦,索性就荒着,学生舔为周氏一族的族长,族里好多家穷的都吃不上饭了,早想着卖那些地,可根本没人要,卖给谁去 啊。”

杜子峰扣了扣桌面道:“如果有人一两银子一亩买那些地,你们卖是不卖?”

周守仁一听有人一两银子一亩,要买没用的山桃林,顿时大喜过望,自己一直谨守的学生之礼都忘了,一迭声道:“卖,卖。”出口之后忙又躬身道:“学生无状了,敢问恩师,是何人买那些山桃林?学生现在就敢保证,一两银子一亩没有不卖的。”

杜子峰点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先生了,先生是周家的族长,想来可以做这个主,再有,买主说了,地里的山桃树一颗都不许动,如果动了,人家就不要了,切记切记。”

虽说不知买那些山桃林作啥,可知县大人都说了,这事儿肯定错不了,光自己一家就有五十亩山桃林呢,这一下子换了五十两银子,家里可算宽裕了,自己前儿在县里瞧中的那方砚台,也能买回来了。

越想,周守仁越兴奋,恨不能立刻就拿到那五十两银子才好,催着屁股下的驴子,紧赶慢赶的家去了。

☆、第42章

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这八个字道尽了庄稼人的一年。辛苦了一年,庄稼人最盼着,也是最欣喜的就是秋收,收了粮食,心里有了底才能安生的过冬,再暗暗寄望明年也是这样的好年景。

本来秋收大郎也应该有假的,却赶上太后的寿辰,今年太后六十大寿,在现代还远远算不上老的年纪,在这里却已经成了老寿星。

皇上很早就下了圣旨,今年要大办太后寿诞,举凡四品以上的官儿都需回京祝寿,四品以下的地方官也要送上寿礼,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普天同庆的节奏啊。

而大郎作为京畿护卫部队骁骑营的一员,也就理所当然牺牲了秋收的假期,执行安保工作,在碧青看来,大郎的工作就是保安,有时想想大郎穿上现代的保安制服,碧青就觉格外好笑。

不管大郎回不回来,家里一样忙碌,别人家正收地里的黍米,只有碧青跟王富贵家,忙着刨地里的山药蛋。

今年的雨水足,日晒长,肥水又跟的上,远不是菜园子能比的,一棵番薯藤底下挂着一串十几颗,个个都跟小孩脑袋一样大,小的也比拳头大,洗剥干净,一撅两开,中间嫩红的瓤子,光瞧着就叫人流口水。

碧青家地里的番薯比王富贵家要大的多,一家子大大小小老老老少少,齐上阵挖番薯,就连碧青的爹都来了。

养了大半年,身体好了很多,除了仍有些消瘦,也能干些活了,碧青本来不让她爹过来,怕地里的秋阳大,着了热,她爹却不依,说庄稼人哪有怕日头大的,日头越大收成越好。

碧青没辙只得找来个大些的斗笠,给她爹戴上,嘱咐碧兰盯着些,又在她爹腰上挂了装水的葫芦,里头是一早熬得荷叶茶。

大郎没回来,却来了个不速之客,杜子峰又来了,王富贵最终没听碧青的劝,怕耽误了收成,番薯只种了一亩,不一会儿就挖完了。

杜子峰就来了碧青家的地里帮忙,碧青家的地不多,人倒是不少,小五三口子都来了,狗娃子说话晚,腿脚却硬,快三岁了,跑的飞快,在田里来回窜,一会儿摔个嘴啃泥,爬起来的时候,咬了一嘴绿油油的番薯藤,引得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见大家都笑他,小家伙不干了,眨巴眨巴眼,撇撇小嘴眼看要大哭,何氏急忙过去,把他嘴里的番薯藤拿下来,掏出一块麦芽糖塞进狗娃子的小嘴里,小家伙眼里还噙着泪花呢,小嘴已经咧开呵呵笑了,这就是孩子最容易满足。

王青山家的地少,五亩黍米昨儿就收完了,今儿听说碧青家挖番薯,一大早就来帮忙,王兴的大哥王福上个月娶了邻村的小寡妇,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

碧青送了一份厚礼,还去帮忙了,迎着新媳妇儿进门的时候,就想起了大郎,琢磨这女人块头跟蛮牛倒是绝配,自己这小身板儿,每次蛮牛抓她手腕的时候,碧青都怕他把自己的腕子撅折了。

虽说是寡妇,王青山两口子对这个大儿媳妇儿却很满意,因为能干,自打进了门,里里外外的活儿,都能拿的起来,块头大,力气也大,自己费了半天劲都拔不出来的番薯,她轻轻一提,连着地里的番薯都出来了。

不服不行啊,就凭这份力气,自己拍马也赶不上,没见周围地里好几个婆婆都羡慕的望着王兴娘吗。用王兴娘的话说,丑怕什么?能干就成,关了灯还不都一样,话糙儿理不糙,就看自打娶了媳妇儿,常咧开嘴傻笑的王富就知道,对这个丑媳妇儿非常满意。

碧青有时总想,要是大郎也娶这么个媳妇儿,是不是比自己强,至少能碰,以蛮牛的禽兽样儿,管什么好看不好看,能使唤比什么都强。

碧青正自己在这儿瞎想呢,忽听旁边杜子峰喃喃的道:“果真收成好,果真好收成,这么算着,一亩怎么也有几千斤了。”

碧青看了看地头挖出来的番薯道:“我估摸着四五千斤总是有的。”

杜子峰抬头看着她,那张一贯冷静的脸上有些激动的神色透出来:”这个可能在旱地里种?“

碧青大概知道他想问什么,想了想道:“据我所知,这东西不挑地,我家菜园子里的地并不好,收成也不差,只不过,再不挑也得有水,旱地也不能一点儿水没有,不过,比起麦子要好种的多,更大的好处是耐储存,家里挖个地窖存在里头,搁一年也不会坏。”

现在的碧青完全把杜子峰看成了自家的大靠山了,颇有种知不无言言无不尽的意思,如果这家伙能早一天飞黄腾达,自己的发财大计,没准儿也能早一天实现,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两只蚂蚱,至少她自己这么觉得。

杜子峰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接着埋头挖番薯,那个认真劲儿,不知道的谁也不会把他跟间河县的知县大人连在一起。

自己的婆婆跟爹娘,在一开始的恐慌之后,逐渐接受了县太爷出现在自家地头帮忙的现实,只不过还是尽量远着他,仿佛他是吃人的怪兽。

五亩地的番薯足足挖了一天,才算都挖出来,找王富贵家借了牛车拉了足足十几车才把地里的番薯都拉回去,满满当当堆了一院子。

家里的地窖还是麦收大郎回来重新挖的,阔出去很多,也深了不少,如今装的贼慢,除了番薯还有萝卜,南瓜,白菜,都是为了过冬储备的。

很快县衙司农部的人来了,照着一文钱两斤的价儿先收了王富贵家的番薯,再收碧青家的,王富贵就是为了应付杜子峰,种了一亩番薯也没怎么上心打理,就这样还收了两千斤,得了一两银子。

捏着刚到手的一两银子,两口子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王富贵是想听碧青的话种五亩番薯,可桃花娘不答应,怕到时候没收成,五亩地都打了水漂,可不得心疼死,勉强答应种了一亩番薯,哪知道官府真金白眼的往外掏啊,再说也没想到,真有这么多收成。

碧青家精心种的番薯,收成翻了两倍还多,五亩地共得了三万多斤番薯,十五两银子的进项让整个王家村都沸腾了,谁能想到,大郎家种的这个番薯能值这么多钱,这哪儿是种番薯啊,简直就是种钱呢,更何况,还有番薯藤。

去年碧青刚来王家,来不及储备太多东西过冬,番薯藤就成了好的,今年不一样了,菜园子里种的菜都收了,番薯藤更是多的拉都拉不回来。

碧青叫王兴小五就拉了两车回来,预备着喂猪喂鸡鸭,至于人,今年就不吃了,番薯藤这东西虽好,鲜嫩着吃还成,当干菜吃,便有些硬了,今年碧青晒了许多野菜,到冬底下掺着肥肉包饺子最香,地里剩下的番薯藤,就由着村里的人随便拉。

不止王家村的,附近的村里都来了人,背筐的,挑担子的,没有半天儿,地里的番薯藤就一点儿不剩了,那些乡亲也仁义,拿走了番薯藤,顺道把碧青家的地给平整了一遍。

碧青觉得好笑,杜子峰挨村让他们种的时候,谁也不种,这一见着东西,连番薯藤都成了好的,估计明年不用杜子峰挨村做工作,间河县的地里再也瞧不见别的庄稼了,自己可以考虑种点儿黍米,毕竟,如果大家都种番薯,黍米的价说不定就高了,自己家种点儿够吃的就成。

至于番薯,明年秋天大丰收的时候,官府也不会一文两斤的收了,这是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

不过,如果明年赤地千里的深州下一场雨,即便不下雨,官府领头打几眼深水井,种番薯倒是最合适,深州的地面大,间河县这点儿番薯,官府都收上去做种薯也不一定够,所以,一两年内应该还算紧俏东西,再往后就会臭遍街,到那时,估计比什么都便宜。

自 己是不是跟小五商量着开个作坊,红薯的用处可并不只局限于蒸煮烤炖,还可以做淀粉,做红薯粉,做干粉条,红薯糕,红薯饼,红薯球甚至炸薯片。现代的时候, 自己最爱吃的那个一圈一圈串在木签子上的,就是红薯做的,总之,大家都不种的时候,自己种,大家都种了,自己就可以搞衍生产品了,只有处处领先一步,才能 赚到钱,跟风永远赶不上好行情,这是赚钱的铁律。

丰收是农家的大事,累了一天,自然也要吃点儿好的,尤其今天还有客,虽说不是自己请来的,好歹是合作伙伴,又是父母官,招待顿饭也应该。

王家今天异常热闹,人太多,桌子就摆到了院子里也不够,四张小方桌拼在一起成了一张大桌子,小板凳不够就坐砖头,庄稼人没那么多讲究,再不成就蹲着,只要看见满院子的收成就比什么都满足。

碧青下午就宰了一只肥肥的母鸡,用小火炖了一个时辰,酥烂非常,早上还叫二郎跑了一趟邻村,去小三师傅哪儿买猪肉,跟二郎交代好要前膀子,顺道叫二郎给猪倌背了半筐番薯过去。

猪倌是厚道人,给二郎搭了好几根大棒骨,用斧子劈开,开水冒了,放在大锅里熬汤,开了就把灶膛的火焖住,小火熬了一天,这会儿就是一锅最浓稠的大骨汤,奶白奶白的。

前膀子肉剁成馅儿汆丸子,丸子汆好,把切好的白菜倒进去,见个开儿就成了,有汤有菜还有肉,更有营养,对于辛苦了一天的家人,是最好的饭,就着软软的发糕,一人一碗吃的西里呼噜,别提多香了。碧青越来越喜欢做饭,看着家人满足的吃着,就觉的特别幸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