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妇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   上传时间:2015-07-11 13:25:41

崔九就不明白啊,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大郎的狐狸媳妇儿就成自己舅爷爷的关门弟子了,这要是论起来辈分,自己这亏吃大了,这叫什么事儿啊,还有大郎,傻乐个屁,还以为是好事儿呢,就不明白有了这么个媳妇儿,以后就算大郎当了多大的官儿,也得给他媳妇儿压一头。

而且,以他狐狸媳妇那个刁钻不吃亏儿的性子,甭想有舒坦日子,估摸想纳妾都没戏,这小媳妇儿简直就是个鬼见愁,还没圆房呢,就把大郎管的死死,将来不用想也知道,一个大男人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婆娘过日子,有啥滋味儿啊,还乐还乐,崔九实在忍不住伸腿踢了他一脚。

王大郎不干了:“你踢俺干啥?”声音大的整个柳泉居都听得见,崔九真恨不能堵上他那张嘴。

武陵先生听见了,喊了声:“大郎。”王大郎忙颠颠的跑了过去,整整了衣裳,深深鞠了一躬。

武陵先生点点头:“倒是知道礼数,从今儿起,你媳妇儿就是我的弟子了,有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这个当师傅的,跟她爹一样,老夫虽说没有门第之念,可你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的汉子,配老夫的弟子,也实在有些不妥,本想给丫头再寻一门亲事……”

老先生刚说完,大郎蹭就直起腰来,抻着脖子急急的道:“碧青是俺媳妇儿。”

老先生哼一声:“不是还没圆房呢吗,没圆房就不算。”

大郎脸涨得通红,一伸手拽住碧青:“媳妇儿跟俺家去,咱不当这老头子的徒弟了。”

碧青脸也红了,捏了他一把:“胡说什么,师傅开玩笑呢。”大郎疑惑的看向武陵先生,老爷子哼一声:“不是玩笑,以后要是敢欺负丫头,老夫第一个不答应。”

大郎挠挠头:“那,那她欺负俺咋办?”

老爷子白眼一翻:“欺负你活该。”王大郎傻了。

☆、第47章

临山屯新嫁接的桃树抽出新芽子的时候,大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进了京城,崔九才寻着机会问大郎:“到底把你媳妇儿收拾了没?”

大 郎一拍胸脯:“那还用说。”一想到小媳妇儿,大郎就忍不住咧开嘴傻乐,通过小媳妇儿身体力行的安慰,大郎对自己兄弟的不满彻底没了,小媳妇儿那双软乎乎的 小手,甭提多舒坦了,虽说还得等一年才能圆房,只要每次自己回去,小媳妇儿都这么伺候自己,等一年就等一年,小媳妇儿身子弱,回头真像她说的弄出一身病, 自己后半辈子找谁去,小五媳妇儿那个病秧子样儿,瞅着都糟心。

崔九见大郎的嘴越咧越大,脸上那个笑要多傻有多傻,没好气的道:“就知道傻乐,就你那媳妇儿,插上尾巴比猴儿都灵,主意大的不行,能由着你随便折腾,你就吹吧,牛皮都吹破了。”

大郎瞪了他一眼:“俺媳妇儿灵怎么了,俺就稀罕灵的,俺就不信,你喜欢傻婆娘。”

崔九翻了个白眼:“大郎,不是当兄弟的使坏,你媳妇儿这样的婆娘,真的收拾服帖了才行,不然,以后有你的苦头吃,以前是你家冲喜的媳妇儿,如今顶着武陵先生关门弟子的名头,嫁你,算下嫁懂不懂,你没见武陵先生一见你就没好脸吗,老头子瞧不上你呢。”

大郎不以为意的道:“瞧不上拉倒,俺媳妇儿瞧得上就成,俺媳妇儿说了,只要俺不再外头找女人乱来,她就一辈子跟着俺,给俺生儿子丫头。”

崔九指着他道:“我说你傻不傻啊,你见过哪个老爷们一辈子就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的,何进几个还知道找花娘呢,你媳妇儿这是欺负你老实,有道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不能断,衣裳得常换,哥几个,我说的在不在理儿?”

何进几个齐声说:“在理儿。”

何进道:“大郎,俺就说你媳妇儿不是个过日子人,你不听,手里才有几个钱儿啊,就这么往外扬,桃树林子边儿上白白养了二百多张嘴,你拿军功赚回去的金子,估摸早让你媳妇儿儿扬没了。”

大 郎道:“没就没了,俺挣钱就是给媳妇儿使的,没了再挣就是,俺媳妇儿说,银子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再说,咱走的时候,俺媳妇儿正琢磨给家里盖房呢,周 围的地都买下了,只等秋天收了桃子就开工,说要盖一个老大的院子,明年你们要是还跟俺回来,就不用挤在一块儿睡了,有的是闲屋子让你们住。”

何进摇摇头:“大郎你媳妇儿哄着你玩呢,就你家扑腾的面儿,哪还有闲钱盖房子啊,我瞅着再这么下去,饭都得吃不上。”

崔九道:“这个倒是没哄大郎,别的不说,大郎媳妇儿挣钱是真有两下子,那一百亩桃林的果子下来,大郎家想盖多大的房子都成。”

何进愣了愣:“你是说那些桃树能活?”

崔九点点头:“咱们走的时候都抽了新芽,长得比那些没嫁接的还快,估摸都能活。”何进心里不信,可崔九的话,也不好反驳,索性不言声了。

大郎听不进去他们说什么,满脑子都是小媳妇儿,这刚离开就想得的难受了,恨不能立马就到麦收才好。

崔九一见他那德行,就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也白搭,大郎让他那狐狸媳妇儿彻底降住了,想起大郎媳妇儿那张市侩的脸,崔九就恨得牙痒痒,城门口辞了哥几个奔着东宫去了。

好容易出去一趟,不捎点儿土特产回来哪成,冀州府的土特产,崔九一样都没看上,瞧中的就是大郎家那些盆盆罐罐,大郎家种的大白藕,他媳妇儿做的灰包蛋,地窖里的番薯,晒的菜干瓜条,晒干番薯藤也弄回来半口袋,在桃林吃的那个番薯藤馅儿的肉包子,香的崔九直流口水。

他一个人就吃了十个大包子,还有大郎家种的麦子,磨成面做面条劲道非常,最平常的打卤面,也比御膳房做的好吃,弄得崔九都不想回来了,他觉着冀州府的日子太熨帖了,过一辈子那样的日子都不腻。

尤其大郎媳妇儿那手艺,太好了,就不明白那么个小丫头做的饭,怎么就这么好吃呢,最简单的包子面条都跟别人不一样。

崔九真有些羡慕那些灾民,只要有活干,就能吃着那丫头做的饭,比自己这个皇子还舒坦,还有大郎家养的鸡,咋就这么香呢,吃了大郎媳妇儿做的那个什么叫花鸡之后,崔九觉着,再没有比叫花鸡还好吃的东西了。

因 为崔九这个头一次下乡的土包子皇子,碧青家的鸡倒了血霉,临走前吃了一顿不说,还得捎着,碧青家一共养了四十只鸡,他都想要,还有地窖里剩下的荷叶,准备 弄到京城来,自己做叫花鸡,给皇祖母,父皇,母后,太子哥尝尝,贵极天下的皇家,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像话吗。

所以,不止要 鸡跟荷叶,还要做叫花鸡的法子,按理说,自己堂堂皇子,看上这样的乡野吃食,是那丫头的造化,应该乖乖的把方法奉上才是,谁知那丫头竟然推三阻四的,说什 么:“这些都是下蛋鸡,家里指望着吃鸡蛋呢,不能给,叫花鸡的做法更不成,赶明儿我还想在冀州府开个店呢,给了你找谁要钱去。”

这都是他娘的借口,借口,崔九一听就知道那爱丫头话里有话,跟那丫头动心眼子,自己不费那事儿,直接问:“想怎么着吧?”

碧 青笑了,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开门见山就能把事儿办成了,指了指山桃林道:“你也知道,一百亩山桃林不止养活我们一家子,还有几十户灾民,二百多张嘴 呢,都指望着这片桃林的进项,就算你不是大郎的朋友,为了那些灾民出点儿力,也应该吧,放心,不用你干别的,去年太后寿诞,听说你呈上的寿礼是蒸番薯,今 年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送上一筐桃子,果子好吃,寓意还吉祥,太后娘娘肯定喜欢。”

崔九本来就想帮大郎,可自己想是自己想,给这丫头强加在头上,就不一样了,虽说答应了,心里仍有些不爽,出于某种报复心理,一辆大车几乎把碧青家搬空了。

碧 青笑眯眯的帮着搬,一点儿都不吝惜,根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番薯明年间河县能成灾,再过几个月,藕田里的荷叶也有的是,鸡都给他,也不叫事,新孵出来的鸡 崽子一晃眼就长起来,灰包蛋咸鸭蛋墙根儿底下还有好几坛子,晒干的番薯藤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开了春,地里的野菜下来,谁还吃这个,本来碧青就打算兑上麦 糠喂猪,崔九要正好,都给他。

一想到皇宫里那些贵人跟自家的猪仔吃一样的东西,碧青就一种变态的满足,皇上有什么好,还没自己这个乡屯里的妇女吃的好呢,故此,崔九弄走的一车东西,在碧青看来真不算什么,能给自家的桃林换一条销路,再给他几车都成。

崔九先头还觉得不爽,到了东宫一看满处跑的鸡就傻了,不知怎么,鸡笼开了,笼子里的鸡扑楞着翅膀从车上跳下来,跑的满院子都是,有一只大公鸡还跳到假山上咕咕跟儿的打起鸣来,扎着翅膀,翘着花尾巴,别提多威风了。

大总管苏全一迭声吆喝着宫女太监抓鸡,那些宫女太监东一个西一个,对着一群鸡围追堵截,要多可笑有多可笑,整个东宫简直乱了营。

太子哭笑不得看着眼前一团乱问崔九:“老九,你好端端的弄这么多鸡来做什么?这么一大车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从冀州大老远的带回来。”

崔九嘿嘿笑道:“上回那个醉枣跟咸鸭蛋,太子哥可喜欢?”

太子点点头:“倒是比宫里的好吃,尤其那个咸鸭蛋,颗颗都是满黄油,就着粥吃最好。”

崔九道:“大郎媳妇儿还做了一种灰包蛋,太子哥没吃过,比咸鸭蛋还好吃呢,只不过,那丫头说这东西不能多吃。”

大郎媳妇儿?太子看了眼那一车东西,不禁道:“这些都是那个王大郎家的?”遂有些不赞同的摇摇头:“庄户人不容易,养几只鸡为着下蛋,你都弄来,叫人家怎么过日子。”

崔 九撇撇嘴:“太子哥就放心吧,王大郎那个媳妇儿别的不会,过日子倒是一把好手,挣钱最有一套,她家那小日子过的比爷还舒坦呢,就这一车东西,也不是白给 的,让我应她今年皇祖母过寿的时候,把她家种的桃子呈给皇祖母,太子哥,你说这丫头是不是成精了,主意都打到爷头上来了。”

太子好奇的道:“她知道你的身份?”

崔 九翻了个白眼:“太子哥,您可别当大郎媳妇儿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妇人,那丫头精的没边儿了,舅爷爷都收了她当关门弟子,还是上赶着说了几回,那丫头才答应, 刚嫁到大郎家的时候,大郎家吃饭,都有上顿没下顿的,短短两年,如今再瞧,十里八村就没有能赶上他家好过的,种番薯,栽藕,嫁接桃树,太子哥,等今年她家 的一百亩桃树得了收成,就盖新房了,您知道她想盖啥样的不?”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太子接过展开,不禁一愣,自己如今管着工部,基本的图纸还是能看懂的,这张图画的相当清楚,是个两进的院子,颇规整,前头老大一个敞院,鸡窝鸭舍猪圈都标注的清楚明白,后头分成三个小院,每个院儿都是一明两暗,东西两房的布局。

太子指了指前头的大院子道:“前头的院子太大了些。”

崔九道:“听大郎说,他媳妇儿就要大院子,为着晒粮食,地窖挖的也大,储藏过冬的吃食。”说着叹了口气道:“太子哥,我如今倒是觉得,当个庄稼人也不赖,这样的小日子过着才有滋味儿。”

太子摇头失笑,心里也真有些好奇,想起什么道:“你说武陵先生收了王大郎的媳妇儿做关门弟子,可当真?”

崔九点点头:“先头本说要收王大郎的兄弟,后来不知怎么,王二郎转拜在了昌陵先生门下,这次跟着先生进京来了,有两位大儒作保,二郎可直入太学就读,至于大郎媳妇儿,舅爷爷的脾气太子哥是知道的,别说他老人家收一个乡下丫头当弟子,就是收一头猪,也没人拦得住。”

太子道:“武陵先生眼高于顶,这么多年从未动过收徒之念,当年母后请他老人家教授本宫,老爷子都没应,父皇想请老爷子进弘文馆,老爷子直接躲去了冀州,不想却在冀州收了个弟子,本宫倒真有些好奇,这个大郎媳妇儿究竟是如何的惊才绝艳,竟能入老先生的眼。”

崔九想到什么,忙道:“那个,太子哥,我就是这么一说,其实大郎媳妇儿就是个乡下丫头,土的掉渣儿,不说东宫里的美人,就是宫里粗使的丫头,也比那丫头生的体面。”

太子倒是笑了起来,拍了崔九一下道:“当本宫是什么人,莫说她是个乡下丫头,就算是九天上来的仙女,已嫁为人妇,本宫还能夺人之妻不成。”

崔九挠了挠头,也觉得自己有些多想,脑子里划过大郎媳妇儿的样儿,虽说眉眼儿生的不差,到底是个乡下丫头,太子哥自来也好色,怎会瞧上那土拉吧唧的丫头。

正想着,忽给他哥抓住胳膊:“你来瞧瞧我种的番薯。”不由分说把崔九拽到了东宫的花园里,满院子的牡丹拔得一株不剩,种牡丹的花圃起了一道道地垄,垄上埋着一颗颗刚出叶儿的番薯苗。

怪 不得自己刚进来的时候,太子妃那个脸色呢,东宫的花园子本来种了一院的牡丹,都是难得一见的名品,太子妃废了好几年功夫搜罗来的,一年四季叫花匠仔细照管 着,年年牡丹开的时候,都要宴请各府内眷进宫赏花,东宫的牡丹宴在勋贵内眷之中颇有名声,可惜啊,今年的牡丹宴估摸要变成番薯席了。

一 想到各府内眷,一人抱着一个大番薯啃,崔九就忍不住想笑,这乐子可大了,崔九想乐子的功夫,自己那位金尊玉贵的太子哥已经丢下自己,从那边儿的瓮里舀了水 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起那些番薯苗来,一边浇水一边还说:“这番薯苗种下几天了,前儿瞅着还支棱着,今儿不知怎么有些不精神,你从冀州府来,可知这是什么 原因吗?”

崔九心说,我也没种过地,哪知道怎么回事啊,忽想起一件事道:“那个,太子哥,种地的事儿弟弟也不大懂,不过,在大郎家帮了几天忙,倒是瞅见他家施肥了。”

“施肥?对啊,怎么忘了施肥。”太子望着崔九:“王大郎家施什么肥,你可知道?”

太 子一句话勾起了崔九的伤心事儿,自己可是挑了一天猪粪,又掏了茅厕,现在一想起来,都觉身上有股子屎尿味儿,生怕他哥弄了茅厕的粪便来施肥,忙道:“那 个,大郎家都是沤好的,不知里头是什么东西,太子哥不如找先头的花匠来问问,牡丹花如此难种都能伺候好,想必种番薯更不再话下了,太子哥,您忙着,弟弟去 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去。”

撂下话一溜烟跑了,就怕他哥拉着他施肥,崔九如今对肥这个东西有心理阴影,一提起来都受不了,大郎那个狐狸媳妇儿真不是什么好人。

碧青才不管崔九怎么想呢,给自家的桃子找到了销路,就什么都不愁了,也没工夫发愁,忙都忙死了,地里的麦苗返青之后,一天一个样儿,俗话说,三月二十八,麦子一扎扎,进了三月就齐到腿窝子了,这时候最易招虫害,用草木灰兑水喷在页面上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碧青觉得,自己现在完全成了庄稼人,什么时候栽苗,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施肥,都记得清清楚楚。

家里的麦子不用碧青上手,王青山家就给包了,王青山两口子心眼儿活儿,虽说种了一辈子地,自认是把好手,可麦子没人大郎家长得好,是眼瞅见的事实,不服不行,不明白为啥,就跟着学呗,大郎家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

把大郎家地里的活儿揽过来,一个是能报答人情,二一个也学了本事,这样的好事儿往哪儿找去。

碧青明白王青山两口子的想法,也不藏私,事实上,只要有人问,自己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庄稼人靠的就是地里的收成,收成多了,日子自然就好过。

碧青满心希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一家富没用,大家伙都富了,才会有安定祥和的环境,碧青一直都认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是因为律法严明,而是因为老百姓够富,家家都过着好日子,谁还会去偷去抢,所以,村子里谁来问,她都不会藏私。

可 惜的是都不问,自己还不能主动去宣扬这些事,庄稼人朴实,可也固执,之所以不问自己,就是觉得,她们比自己强,也可以理解,祖祖辈辈在地里头刨食儿,末了 发现连庄稼都不会种了,岂不可笑,这种事得慢慢来,碧青相信,今年王青山家的麦子丰收之后,村子里会有不少人动心,改变观念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潜移默 化或许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碧青一早起来去地里溜达了一圈,看了看麦子的长势,就让小五套车去山桃林了,王兴留在家里收拾坑里的藕田,年前,碧青把坑周围的地都买了下来,买王富贵家的时候,两亩地才用了五两银子,如今碧青五两银子一亩收,乐意卖就卖,不乐意卖自己也不勉强。

坑边儿上原先住着几户人家,后来王富贵家盖房的时候,请的风水先生说是块凶地,周围的几家陆陆续续都搬走了,那些院子都已破败不堪,虽说眼瞅着大郎家兴旺了起来,也没人敢挪回来。

村 子里私下里早就认定,碧青是能镇住凶地的福星,王大郎家才能越过越好,别人家可没这样的造化,那些院子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卖了,再说,五两银子一亩,人 大郎媳妇儿一早说了,不够一亩的也照着一亩地算,往哪儿找这样的便宜事儿去,故此,都卖了,比桃花娘痛快的多。

有了这些地,藕田又阔出去了一倍,盖新房也不用发愁了,只不过自己先头随手画的那个图样儿,怎么就找不见了呢,害的自己还得重新画。

碧 青哪想到堂堂的皇子会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还当是谁以为没用,当成擦屁股的草纸使了呢,房子盖好,明年就该跟蛮牛圆房了,碧青觉得,以蛮牛的性子圆房的事至 多拖到明年,毕竟这里的女孩大都十四五就成亲,就像娘说的,婆婆再疼自己,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自己的生日大,明年秋天也差不多十六了,只要先不生孩 子,应该无大碍。

想起这些,碧青忍不住褪出自己手腕上的玉镯子,这是蛮牛给自己买的,临走那天晚上,在房后的麦草垛里,气还没喘匀实呢,就把这个套在了自己的腕子上。

碧青略抬起手腕儿,对着日头照了照,映着日头,分外清透好看,蛮牛说是二两银子买的,卖镯子的货郎说是上好的蓝田玉,想起蛮牛说这些时,那个傻啦吧唧的样儿,碧青就想笑。

二两银子能买来的能是什么好玉,还蓝田玉,也就蛮牛这样傻实在的汉子,才会信这样的说辞,玉讲究的就是个润,大郎给自己买的这个镯子,仿佛还带着青茬儿呢,做工也不够细致,碧青觉得,该是用玉石周边儿的下脚料打磨而成的,真要论价值的话,大概连五百钱都不值。

但 蛮牛这份心意却比五百两银子还值钱,用红绸一层层包着放在胸口,不知放了多少日子,才拿出来给自己戴上 ,碧青还记得镯子戴在手腕子上的时候,还带着蛮牛热乎乎的体温,戴着这个镯子,就仿佛被蛮牛紧紧搂在了怀里。蛮牛的力气大,也不大懂得温柔,但给碧青的拥 抱却安定而温暖,只要在蛮牛怀里,碧青就觉分外踏实。

前头赶车的小五正哼哼着荒腔走板的小曲儿,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手里的鞭子好几次扬起来都没落下,而是用手轻轻拍了两下牛屁股,示意走的快些。

牲口对于庄稼人比人还金贵,尤其牛,耕地拉车都少不了,一头壮年的牛并不便宜,要足足二十两银子才成,这头牛是上个月从冀州府买回来的。

如今跟王富贵家走动的不勤,每次去借牛,虽说不会不借,但桃花娘总会甩上两句没用的闲话,手里也不是没钱,碧青干脆让小五去冀州府的骡马市上牵了一头回来,来回拉个东西也方便。

小五最高兴,说他做梦都想买一头牛,碧青答应他,等家里这头母牛下了小牛就送给他,小五高兴的直搓手,把这头牛伺候的跟祖宗似的,每天喂牛的青草,都是一早去地里打回来,在日头下晾干了露水,才添到牛的饲料里。

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给牛刷毛,秀娘说自打买了这头牛,她家男人眼里就没她们娘俩了,成天围着牛转。

二郎跟着昌陵先生进了京,小五两口子就彻底搬了过来,就在二郎住的西屋住下了,家里养的鸡也弄了来,小五说,以后就不回去了,只当在王家村落了户。

碧青知道小五是心寒了,他娘老跟秀娘过不去,小五跟他娘,说也说了,求也求了,求他娘看在狗娃子的份上,别天天堵着门的数落他媳妇儿的不是,他媳妇儿这个病就怕气,可他娘就是不依,听了小五几个嫂子的挑拨,恨不能把秀娘气死才好。

眼瞅秀娘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小五索性搬了出来,房子也不要了,反正就一个破院子,谁乐意要谁要,这个糟心劲儿就甭提了。

比起秀娘,碧青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不差,婆婆对自己的意思,用她娘的话说,亲闺女也不过如此了,小叔子更是聪明懂事,还有大出息,蛮牛对自己也算百依百顺。

碧青发现,蛮牛其实挺好驯服的,只要那方面的便宜让他占够了,别的自己说什么是什么,果然男人都是色鬼,这话简直就是真理。

生怕牛车颠着自己,小五在牛车上铺了厚厚一层麦草,坐在柔软的麦草上,碧青忍不住就想起前几天,蛮牛把自己压在麦草上,大手在自己身上肆意作乱的情景……

想什么呢?牛车颠了一下,把碧青颠醒了,忙回过神来,摸了摸自己有些烫的脸颊,也不知是不是日头晒的,拿起旁边的帷帽戴在头上,帷帽是蛮牛给她新捎回来的,还特意嘱咐自己下地就戴着,别教日头晒黑了脸。

想到此,急忙摇摇头,自己今儿是怎么了,总想那头蛮牛做什么?忽听小五道:“嫂子快瞧,咱家的桃树开花了呢。”

碧青忙看过去,果然,前头不远就是山桃林,昨儿过来的时候刚打骨朵,今儿就开了满树的桃花,一百亩山桃林,桃花开起来,很是壮观,远远望过去,灿若烟霞,绚丽非常。

刚到了桃林边儿上就看见了江伯,赶着牛车停在道边儿上,车上不见师傅的身影,碧青往桃林看过去,不禁莞尔,簇簇桃花映着师傅的满头银发,倒也分外和谐。

碧青叫小五停车,自己抱着两个葫芦跳了下去,让小五把车上的东西先拉过去,把其中一个葫芦塞给江伯,一头钻进了桃林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