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门妇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   上传时间:2015-07-11 13:25:41

崔九不干了:“咱这可不是穷山沟,是世外桃源,是仙境,一千两都卖便宜了,咱得第二期得涨价,就跟普惠寺那些铺子似的,价高者得,谁出的银子多,咱就卖个谁。”

桃源?碧青哼了一声:“要是光秃秃的没了桃花,还算个屁桃源啊,之所以房子能卖这么高的价儿,就是因为桃源这个噱头,没了噱头,你十两银子都卖不出去,谁吃饱了撑的跑山沟里头来住。”

崔九挠挠头,是啊,自己怎么忘了这茬儿了,那个效果图上之所以被别人称之为仙境,就是因为这片铺陈在山脚下如烟如霞的桃花,才使得隐在其中的宅院如同仙境,要是把桃花砍一半下去,立马就会大大失色。想到此不免有些遗憾。

碧青看了他一会儿道:“算着莲花山这三期的工程跟普惠寺那些铺子所得的利润你我对半分,也相当可观了,你一个没开衙建府的皇子,要这么多钱花的过来吗?”

崔九道:“钱是好东西,没钱说什么都没用,故此,自然是多多益善,你甭说我,你不也一样,你家一共才几个人,瞅你这折腾劲儿,恨不能我大齐的银子都让你赚了才好呢。”

碧青气乐了:“既是你家的银子,回京去当你的大爷得了呗,跟我这儿瞎掺和什么,”

崔 九嘿嘿笑了:“我替大郎看着你,我可瞧得真真儿,杜子峰那小白脸没按好心,回回见了你都往前凑,出于合作伙伴的立场,我提醒你一句,别跟那小白脸走太近, 那小白脸儿不是个善茬儿,杜老头外头养的儿子,能进相府认祖归宗,成了正儿八经的相府少爷,没点儿心机手段能成吗。”

碧青挑挑眉:“我倒不知道你这个堂堂皇子竟如此八卦,连人家的私事都一清二楚,再说你算那根儿葱啊,用得着替大郎看着我,跟你撂句实话,老娘是不想出墙,要是真想出,就算你是你老子也管不着。”

“你,你这女人,大胆,不要脸,良家妇人红杏出墙就该侵猪笼。”崔九一蹦三尺高,仿佛碧青给他带了绿帽子似的,气的脸都红了。

碧青发现自己挺恶趣味,跟这小子吵这种毫无营养的嘴架,看着这小子被自己气的跳脚,心里就觉特别爽。

歪着头欣赏了一会儿崔九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才开口道:“有功夫在这儿瞎嚷嚷,还不赶紧操持着进砖瓦木料,房子盖起来,钱才能到手,桃林这边儿,普惠寺那边儿,这是多少事儿,还不够你忙活的吗。”

崔九一听也没工夫生气了:“我今儿进京,三天后回来。”撂下这么一句就跑了,碧青猜着他是找人去了,之所以选择崔九可不光是因为这小子的身份,还有他背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就算他这个九皇子年纪还小,上头不还有太子呢吗,太子爷一句话,可比什么都有用。

碧青忽想起刚崔九提起的杜子峰,自己跟杜子峰是该远着些了,自己心里毫无龌龊,可就怕别人多想,尤其蛮牛的性子直,回头真误会了就是大麻烦,好日子刚开始呢,自己可不想找麻烦。

崔九一路马不停蹄的进了进城,直接往东宫去了,太子哥管着工部,手下有的是人,自己要俩帮手应该不难。

太子慕容湛正在收拾园子里的番薯,番薯长得很好,活力十足的番薯藤,顺着地垄攀爬的到处都是,慕容湛记得小九说过,番薯藤能吃,味道还不错,好几次想让膳房做些尝尝,又怕耽搁了番薯的收成,没舍得动,这不只是一园子番薯,这是能救深州百姓命的良药。

想着小心的拨开番薯藤把瓢里水浇了下去,生怕碰折了。

崔 九进来就见太子哥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一园子番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几步过去,接过太子手里的水瓢丢到一边儿,提起水桶,哗啦一下就浇在了地里,太子想拦 没拦住,忙低头去看,却被崔九扯到了外头道:“太子哥,这是番薯,用不着这么伺候,不用怎么管,还有不用这么费劲的浇水,在前头挖一条小沟,留下放水口, 需要浇水的时候,把水倒在沟里,自然而然就流进地里去了。”

太子愣了一会儿没明白,崔九只能进屋去找了纸笔出来,想着大郎家田里的样子,画了一副简易图,递给太子。

慕 容湛拿着图看了半天,越看越觉得精妙无比,若是大齐所有的农田都用这样的法子灌溉,只要在有水源的地方建造一架水车,就会把水源源不断的送进田里,如此可 大大省了人力,需尽快招募谋士好好研究,完善之后,上报父皇,着司农司下到地方上,督建此事,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想到此,吩咐苏全把自己的谋士都找来。

等着太子腾出空来,已入了夜,苏全进来换茶的空,低声回禀:“九爷还在外头呢,说是有事儿要跟太子爷说。”

太子这才想起来,从书房出来就见老九坐在廊凳上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发呆,不知想什么呢,连自己在他旁边儿坐下都发觉,太子摇摇头,咳嗽了一声:“想什么呢,衣裳都没换,什么要紧的事儿,值得这么着。”

崔九这才回神:“太子哥忙完了?”

太子摇摇头:“深州大旱未解,数万黎民嗷嗷待哺,北境的胡人蠢蠢欲动,屡有劫掠杀人之事发生,我大齐如今内忧外患,父皇夙夜忧叹,哥是大齐的太子,又怎能置身事外。”

说着叹了口气道:“不说这些了,说说你的事儿,怎么从冀州府跑回来了,不是送了信儿回来,说要在冀州府待一阵子吗?”

崔九点点头:“是要待一阵子,这次回来是想求太子哥给我找几个帮手,我有大用。”

太子好奇的道:“什么帮手?你要帮手做什么?”

崔九:“我得盖房子,盖很多房子。”说着把特意带回来的莲花山跟普惠寺的效果图拿了出来,拽着太子进屋,叫苏全拨亮烛火,把图摊到案上。

慕容湛看到效果图就是一愣,从不知道大齐还有如此堪称世外桃源之地,缭绕于山脚的桃花林,苍松翠柏,山溪清流,尤其武陵源,跟陶公的桃花源记,更不禁让人向往,哪怕自己有那么一瞬也想住进这片世外桃源里去,过一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生活。

还有这个难道是普惠寺?太后隔两年便会去普惠寺礼佛,自己没少跟着去,故此对普惠寺很是熟悉,却记忆中的普惠寺远没有这么大,而且就算扩建,如此大的工程,怎会落到老九手里,净远大师虽是得道高僧,却并非不理俗事,想到此疑惑的看着崔九。

崔 九知道太子哥疑惑什么:“太子哥您可别以为我是胡说八道,这些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干的,是大郎媳妇儿的主意,您也知道大郎媳妇儿买了间河县莲花山附近的一百 亩山桃林,顺道就盖了点儿房子,跟弟弟合伙,赚点儿小钱儿使唤,至于普惠寺,知道皇祖母诚心向佛,我这是想尽尽孝道,才帮着普惠寺扩建,可是一文钱都没 收,还得帮着老和尚修缮弥勒殿。”

太子一愣:“扩建寺庙修缮弥勒殿,没一两万银子是绝对不成的,你一文钱不收,哪来的钱,莫不是回来找我要银子的。”

太子一想平白无故多了一两万的窟窿,头都疼了,以前自己也没少给老九填饥荒,可那都是小钱,这一两万银子,就算自己是东宫太子,也没地儿弄去。

崔九嘿嘿一笑:“太子哥您别为难,我不是要银子来了,扩建寺庙修缮大殿的钱我有,如今差的就是人,您给我找几个妥帖的人,帮着弟弟把这事儿干成了,以后太子哥就再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有银子?你哪儿来的银?”慕容湛不信。

崔九道:“这个太子哥就别管了,反正弟弟没偷没抢,都是正经来的银子,您就帮我找几个帮手就成。”

慕 容湛被崔九磨得,倒是想起个人来,就是前将作监的掌判监事陆明钧,因私自贪了一百两银子被下属高发,后自己查明是因其母之病需百年人参,监事的俸禄微薄, 陆明钧才起了贪污之心,虽触犯国法,却其情可悯,自己怜他出于孝心,只罢免了他的官职,责令其退回银子,此人是个全才,又任将作监掌判监事多年,若是能一 展长才有所作为,也免得荒废了一身本事,故此,跟崔九推荐了此人。

崔九眼睛都亮了,将作监都是些什么人,没有比自己最清楚的,大到皇城里的宫殿,小到各衙门官署,可都是出自将作监那些人之手,有这么个人,别说盖房子,修寺庙,就是盖玉皇大帝的宫殿都成。

叫 旺儿去扫听了陆明钧家住哪儿,这小子机灵,不光扫听到了陆明钧家在哪儿,连人家里什么样儿都摸清了,跟崔九道:“爷,陆明钧家可都快揭不开锅了,本来老娘 就有病,贪银子就是为了给老娘治病的,这官儿丢了,赔了银子,家里就什么都不剩了,两口子带着个十岁的儿子,病歪歪的老娘,外城的棚户区住着呢,爷这会儿 给他找个糊口的差事,可算救了他一家子的命,还不对爷感恩戴德的。”

崔九一听,二话没说先去药铺里买了根老人参叫旺儿捧着,兴冲冲的去了外城……

☆、第54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海坐在牛车上,摇头晃脑的背着节气歌,清脆的声音传出老远。

这是先生刘盛昨儿给他布置的功课,本来碧青还以为刘盛是个自觉怀才不遇的酸秀才,接触的日子长了才发现,这个人很是稳妥,怪不得杜子峰推荐他呢,性格严谨,做起事来一板一眼,虽说有些严厉,但对于小海这样调皮的学生来说正好。

有这么一位严师,小海进步飞速,以前自己教了那么久,都没背下来的千字文,没几天就滚瓜烂熟了,记得听人说过,小孩子最欺负人,越疼他,他越欺负你,以前碧青还有些不信,通过小海,碧青认为这句话简直就是真理。

刘盛还是愿意住在桃林这边儿,每天小海过来,上两个时辰的课,然后布置课业,家去完成,转天检查再授新课,只用半天时间,剩下的半天,刘盛也不闲着,帮着记记账,看看工程的进度,闲暇时会跟陆明钧下棋。

虽说碧青想利用崔九背后的资源,可也没想到,他能把前将作监的监事给请回来,碧青始终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最难找的就是人才,钱没了可以赚,可人才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陆明钧这样的全面型人才,简直百年难遇。

有 时候想想,碧青真觉朝廷的俸禄太低,陆明钧之前好歹是个六品官儿,给老娘买人参的银子都拿不出来,还得冒着风险贪污,就算贪污,贪个几千上万银子也值当, 一百两,就一百两银子就被罢官削职了,不是太子爷念在他一片仁孝之心,酌情放他一马,估摸这会儿还在大理寺的牢里头啃窝窝头呢。

一百两就把这么个牛人给弄到棚户区,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想想都让人唏嘘。不过没这样的事儿,自己也捡不着这么大的便宜。

崔九这个二货就用一根人参,加上三餐饱饭,就把人给忽悠到间河县来了,陆明钧拖家带口,也只能安置在桃林这边儿,反正新房正在盖,等盖好了,作为功臣分给他家一个院子也应该。

陆明钧是有本事的人,来了之后安置下家眷,就拿着碧青绘制的图纸,围着莲花山转悠了三天,直接把碧青的图纸丢在一边儿,自己闷在屋里一天一宿,绘制出一张新图。

崔九一开始还挺不高兴,觉得他托大,尤其一看那张图,既没有桃花,也没有美景,就是房子,要是当初在柳泉居拿出的是这幅图,别说一千两银子一栋,估摸一百都没人卖。

正要说什么,却见碧青一脸如获至宝的表情,把图摊在桌子上仔细看了老半天,站好,正儿八经行了个礼:“先生大才,有先生这张图,明儿就可以开工了。”

陆 明钧显然没想到碧青是这个反应,略愣了一下,碧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先生是自己人,碧青也就不瞒着先生了,之前我画的图,就是为了糊弄那些买房的外行, 只求好看,根本不是正儿八经的工程图,倒教先生笑话了,还要劳动先生跑一趟普惠寺,净远大师叫人来催过几次,说想在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圣缘节这天,广邀大齐 高僧,设坛作法,普度众生,希望扩建普惠寺的工程能及早完工,这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月,您看能成不?”

说起这个,碧青不得不怀疑是 老和尚看自己赚了银子,心里不爽,有意为难自己,普惠寺的工程可不小,就算外头的商业街好盖,僧房也不难,可那个弥勒殿却颇费功夫,不说别的就那尊弥勒佛 的造像就不是几天能成的,可老和尚不讲理啊,自己一跟他讲道理,老和尚就闭着眼念经,反正就是一句话,九月十九必须的搞一次大的佛事活动。碧青深刻非常这 老和尚是迫不及待想显摆显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陆明钧了。

陆明钧这人有才,性子却过于耿直,故此不容于官场,九皇子找到他的时候,正是陆明钧人生最惨淡的时期,空有满腹才华,一身本事,到了这时候才知道,才华本事都当不得饭吃,还得得靠着妻子老娘织布做绣活儿糊口度日,堂堂七尺男人,竟不能养妻活儿,还活在世上做什么。

所以,崔九找他的时候,他几乎想都没想就应了,不管崔九叫他干什么,哪怕是最低贱的活儿,只要能养妻活儿,奉养老母就干,心里知道,九皇子恶名在外,是京里有名的纨绔,能有什么正经差事给自己,故此,陆明钧根本没抱多大希望。

可到了间河县,远远望见这一片桃林,跟桃林边儿的小村落,陆明钧几乎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里,虽未成形,却已初具世外桃源的雏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人人心中的桃源。

陆 明钧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亲手打造这样的世外桃源,这对于他来说,比当进将作监时还欢喜,也因此,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么大的工程是出自一个乡下 丫头之手,尤其,还是个十几岁的乡下丫头,而且刚那副图竟然是这丫头画的,不经愣了愣不信的问了一句:“那幅图是姑娘绘制的?”

碧青点点头:“叫先生笑话了。”

陆明钧打量碧青一阵儿道:“不知姑娘是出于何人门下?”

干他们这行的,大都是师徒传承,虽说前头那幅图只求美观,不堪实用,却,无论比例还是方位都颇有章法,若不是他们行里的人,是绝不可能绘制出来的。

碧青眨眨眼道:“家师武陵先生。”陆明钧更迷糊了,武陵先生是当世大儒,他自然知道,可这跟他们这行不挨边儿啊。

碧青知道疑惑什么,笑道:“师傅常说我不务正业,算学绘画本都是高雅的学问,却被我用的俗之又俗,先生不必想了,我不是您这行里的人,就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您只要不笑话我就成了。”

一 句话说的陆明钧也笑了起来,这倒是,说白了,再专业的图纸,也不过是算学跟绘画的结合,这丫头是武陵先生高徒,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什么稀奇。能有这么个地 方让自己施展才学,已是平生之幸,更何况,从今后再也不用为三餐生计发愁,妻子母亲不用没日没夜的织布绣花,儿子也能念书,在陆明钧心里,这是真正的桃 源,每一天都活的充实快乐。

可对于小海来说,就没这么高兴了,本来就自己一个人跟着刘先生念书,没有比较还好混一些,忽然就来了 个小胖墩陆超,跟自己一起念书,偏偏胖墩还比自己聪明,书背的好,大字写的也比自己好,害的自己总挨手板,先生见了胖墩儿和颜悦色,看见自己就皱眉,今儿 的节气歌背不下来,一定会先生被打手板,然后还要给胖墩笑。

一想到这个,小海更加认真的背了起来,背了一遍儿问对面的碧兰:“二姐,我背错了不?”

碧兰撇撇嘴:“都背一道儿了,要是再错,连咱家的猪仔都不如了。”

小海不乐意了:“你干嘛骂我是猪。”

碧兰做了个鬼脸:“谁让你比猪还笨。”

小海看着碧青告状:“大姐,二姐欺负我。”碧青笑着拍了碧兰一下,以示惩罚,小海才满意。

其实碧兰最疼小海,就是嘴上不饶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以前那个不念不语胆小心怯的丫头变了,变的开朗乐观,还有几分淘气,也成了自己最大的帮手。

家里的买卖越来越大,藕田,桃林,武陵源,还有普惠寺,这些的账目合起来相当复杂,碧兰却仍然能掌管的游刃有余,跟小五,王兴,一样俨然已经成了自己手下的三大管事。

有碧兰帮着管事,碧青轻松多了,要不是为了过舒坦日子,她其实是个很懒惰的人,现在的碧青就想跟蛮牛谈谈小恋爱,对于这些太过繁琐的事儿,有些厌烦,琢磨等过一阵子,手里的事儿捋顺了就都交给碧兰,自己去京城陪蛮牛。

现代时不有陪读吗,自己陪着去当兵,也没什么不好,离蛮牛的兵营不远买个院子,给蛮牛做做饭,缝缝衣裳,小两口子好好过过二人世界,也省的天天往麦草垛里头钻了。

想 到这个,碧青忍不住脸有些烫,碧兰见姐姐脸都红了,还以为日头大晒得,忙把自己的帷帽戴到姐姐头上,碧青笑了拿下扣回碧兰头上:“你戴着吧,这时候的日头 毒,好容易养白了的小脸,晒黑了可不好看,姐有头巾,你得在外头算账,遮严实点儿才好。”说着把自己的头巾蒙在头上。

碧兰这才点 点头,十二岁的丫头早就知道臭美了,生怕脸晒黑了,缠着二郎给她捎了一顶帷帽回来,碧青自己现在倒不怎么在意这些了,不用跟以前似的下地干活,就算去桃林 也是早出晚归。早上出来的时候日头不大,凉风习习,很是舒服,落晚回去,余晖落日,晚霞满天,碧青不想因为怕晒黑,错过如此美景,也就不耐烦戴帷帽了。

倒是碧兰,只要一出来就戴着,生怕晒黑了,不过,这一张小脸倒是比自己白些,也养的圆润了许多,眉眼儿跟自己如出一辙,两人走出去,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亲姐俩,自己这辈子就跟着蛮牛了,也不知碧兰会嫁个怎样的相公。

正想着忽听崔九道:“这个帷帽上的纱不够轻软,你姐夫哪会买这些东西,回头我给你捎两顶回来,管保你这顶好看。”

碧青目光闪了闪,落在崔九身上,这小子可不是什么好鸟,听说是京里有名儿的花花公子,年纪不大却已是花丛老手,如今还有个相好的呢。

碧青不得不承认,崔九这样的对小姑娘的杀伤力简直就是毁灭级的,皇家的优良基因摆在那儿,这小子长的颇拿得出去,自从他的身份成了公开的秘密,这厮也不再装了,虽说还赖在碧青家里不走,衣着打扮却跟过去完全不一样,锦衣绣服,天天一副贵公子的打扮,高调非常。

因 为性子的关系,这小子身上总有那么几分亦正亦邪的味道,越发显得风流倜谠,碧兰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最爱做梦,天天对着崔九这张脸,情窦初开看上他真不新 鲜,尤其崔九还特爱往碧兰跟前凑,有事没事儿的就卖好,碧青真怀疑,如果自己不管,再过两年,碧兰不定就会折在这小子手里。

不行,碧兰可是自己的亲妹子,不能眼睁睁看着她跳火坑里头去,崔九可不是什么良配,老婆定了,外头还有相好,据说跟前还有俩贴身服侍的小丫头,虽然碧青没见过,可是用屁股想也知道,一定不干净,想打碧兰的主意,只要自己有一口气,绝不可能。

想到此,抬脚就踹了过去:“一边儿去,凑这么近做什么?”

崔九挨了一脚,摸了摸鼻子:“我说你讲不讲理,我不是好心吗,再说,也不是给你,给碧兰的,有你什么事儿啊。”

碧青倒是乐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早听说九爷在京里的威名,走马章台,风流倜谠,相好的数都数不过来,自然,对这些女人用的物件儿格外上心,可那些都是京城里的美人,人家使的东西,我们这样乡下丫头可使唤不起,九爷还是留着送别人吧。”

小海好奇的问了句:“大姐,什么是走马章台?相好的是啥?”

碧青倒也不避讳,反正说了,小海也听不懂,给碧兰提个醒也好,遂道:“这是个典故出《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章台街是汉代长安街,多妓馆。故此后来便以“走马章台”指涉足妓馆,追欢买笑的荒唐行径。”

小海更迷糊了:“那妓馆是干啥的?”碧青刚要说,崔九满脸通红的喝道:“问什么?不许问。”小海现在根本就不怕他,撇撇嘴:“我又没问你,碍你什么事儿了。”

碧青点点头:“说的是。”见崔九瞪着自己,碧青也不再往下说,人家可是皇子,好歹得留几分体面,略扫了碧兰一眼,见碧兰的小脸上满是失望,不禁抿着嘴暗笑,想骗,骗别人家的小姑娘去,自己绝不多管闲事,敢打自己妹子的主意,门儿都没有。

崔九气的脸色阴沉,再也没有刚才的好心情,一跃跳下牛车,从后头跟着的旺儿手里,接过马鞭子,翻身上马,一鞭子下去,就跑没影儿了,旺儿在后头没命的追。碧青看着好笑,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陆明钧来了没几天,普惠寺跟桃林这边儿的工程就正式开工了,钱不缺,深州闹灾,找活儿的人根本不用发愁,贴个告示出去,不到半天就招了几百人,又过了三天,陆明钧找的手熟匠人就到了冀州府,木匠,铁匠,泥瓦匠,甚至画匠,整整二十六个人。

自从见了陆明钧绘制的图纸之后,碧青就把原先要给他的工钱,翻了一翻,并且,跟他说的异常清楚,每月五十两银子,是最基本的工钱,年底还有额外分红,武陵源的房子盖好之后,让他自己挑一栋住,不用给钱,算福利,并且,给了他很大权利,让他重金去挖手熟的匠人。

碧青不怕花钱,人才比什么都值钱,况且,碧青很清楚,只有银子花出去才能挣回来,当守财奴永远就只有那一亩三分地,舍得掏钱,就有人,有人就干的快,陆明钧答应自己,普惠寺跟这边儿武陵源的第一期工程都会在九月完工。

碧 青之所以这么急,不是因为净远老和尚的逼迫,是因为从崔九这儿得知,太子爷大秋的时候要来冀州,太子爷来干什么,不用想也能知道,间河县今年第二茬庄稼种 的都是番薯,对这种新物种,朝廷自然要审慎对之,若不是着急想解决深州大旱,番薯想在大齐推广,没有几年是做不到的。

时势造英 雄,有能力,有本事,还得有机遇,这话说的就是杜子峰。杜子峰野心勃勃,哪里耐烦按部就班的升迁,他的目光自然而然放在了深州的旱灾上,所以,他才如此费 尽心思的推广番薯的种植,一个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二一个就是为了深州做准备。说实话,碧青很佩服他,并不觉得野心勃勃有什么不对,想当官就得有野心,官场 上奉行的是不进则退,而且,杜子峰也不是单凭他老子,凭的也是真本事。

虽说有崔九这个强大的合伙人,如果没有杜子峰的支持,自己 想在间河县搞出一个武陵源,也纯属做梦,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即使自己不想跟他走的太近,关键时刻还是想推他一把,只要太子来了间河县,看到这一片欣欣向 荣的景象,明年杜子峰或许就是深州的知府大人了,官升一级很难,三级简直就是奇迹,搁往年绝无可能,如今却不难,这就是机遇。

深 州连着三年大旱,已经让深州百姓民不聊生,皇上的觉都睡不安稳,赈灾怎么赈,再多的钱粮投进去,也只是杯水车薪,想解决深州的旱情,唯有从根本入手才成, 地里长出庄稼有了收成,百姓有口嚼谷糊口,自然就不会往外跑了,中国人骨子里最恋家,不到迫不得已谁也不会背井离乡,哪怕自己的爹娘,如今还时常念叨沈家 村的事儿呢,这是一种情结,刻在骨子里的情结,永远不会磨灭。

“姐,您瞧那边儿的房子都封顶了,估摸再有几天,乡亲们就能住上新房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9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门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